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视频:开局盘点千古风流诗人 > 第22章 苏轼开始贬谪生涯

第22章 苏轼开始贬谪生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支持变法,一时之间,朝堂分为两党,守旧党和革新党。】

    【而苏轼被新党认为是旧党,不支持变法。】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苏轼既不是旧党,也不是新党,自己单开一党。】

    【透过苏轼那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后面乌烟瘴气的新旧党争,可以看到苏轼所做之事,恪尽职守,一心为民。】

    【如果他是第三党,那他应该属于人民党,一心为民,始终为百姓服务。】

    【公元1071年,一心为民的苏轼,上书阐释新法的诸多弊端,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太过激进,不应该操之过急,反倒会给百姓带来诸多负担。】

    【但苏轼这一个举动却惹怒了王安石。】

    【王安石手底下人多次上谏弹劾诬陷,给苏轼安排了诸多罪名。】

    【苏轼不堪新党迫害,率先上书,主动要求自己离京。】

    【宋神宗想让苏轼去知州,但王安石极力反对,坚持让苏轼去颖州通判,二人僵持,最后宋神宗让苏轼来到了杭州通判。】

    (通判是一个官职,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又名同判。)

    天幕弹幕。

    【哈哈,没想到吧,苏轼单开一派。】

    【苏轼是真的惨,前面被新党打压,后面被旧党打压。[哭泣]】

    【苏轼:我很正直,正直地指出你们的错误,不论是新党还是旧党。】

    【呜呜,苏轼开启了他的贬谪生涯,苏辙开始了他的吃饭、睡觉、升官、捞哥哥生涯。】

    【宋朝缺钱,我懂,“澶渊之盟”如雷贯耳,我第一次听到打赢了还要给对方送钱,当时学习那段历史我也是很震惊。】

    【“澶渊之盟”是真的牛,本来就要打赢了,辽国都准备要派人过去和谈,没想到宋朝却先派人来和谈。

    辽国一听,还有这好事,辽国试探性伸出几个手指头,宋朝人以为是要几百万白银,开始砍价,到后面才知道原来是三十万白银。

    小意思,洒洒水啊,直接签署协议,双方结为兄弟之国。】

    【宋朝的风有点大,将士们的鼻子有点红。】

    【直接点,都快哭晕在茅房里。】

    【一个是试探性要个几十万,一个以为是几百万。】

    【啧啧,有钱人的世界。伸出几根手指头,宋朝一想就是七位数,这就是有钱的王朝呀!】

    【那可不,赵匡胤做梦都想着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后面人是做到的,不过是买的。】

    【宋徽宗把燕云十六州买回来,买的还是空城,金人都把那些城池的百姓抓回北方当奴隶,留了个空城下来。】

    【宋徽宗还高兴的接受,总算完成太祖的遗愿,我就想知道赵匡胤知道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秦汉隋唐王朝的人看着弹幕,十分讶异。

    大宋,你又给我们开眼了!!!

    打赢了还能给敌国送钱,不知道打仗很浪费钱啊!!!

    三十万白银不带犹豫就答应下来。

    大汉,汉武帝时期。

    刘彻双眼通红地看着弹幕,三十万白银啊,你就不带眨眼给送出去了。

    给我啊!给我啊!!给我啊!!!

    再加上桑弘羊的搞钱和国库金额,老子一个月的时间集结大军,然后直接大军压境,横扫匈奴。

    身为武帝的理财大师桑弘羊眼睛泛着血丝,血丝如蚕茧交织缠绕,上一次武帝趁着朝臣愤怒的时候,就宣布要攻打匈奴。

    但是打仗哪有那么容易,粮草、军饷、兵器这些都要花钱啊!!!

    这些日子,他已经去绞尽脑汁去想着如何筹备更多的钱。

    左挤挤、右挤挤、上挤挤、下挤挤,拆东墙补西墙。

    几天时间,他才勉强筹备到小半支军队的钱财。

    为了筹备军饷,桑弘羊头发都掉了好多根。

    结果听到宋朝三十万白银送出去时,眼皮子都不带眨的。

    他羡慕啊!!!

    他恨啊!!!

    他嫉妒啊!!!

    为什么汉朝没那么富???

    你宋朝咋这么富???

    大宋,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一连干下十几碗凉茶,这才勉强平复急躁的情绪,没有让自己气急攻心,再次吐血晕倒。

    不知道为什么,大宋后面的谜之操作,他都快习惯了。

    但他还是很气,我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在筹钱,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后世皇帝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

    结果,燕云十六州是收回了,不过是买的,而且买的还是空城。

    徽宗,你还挺开心的。

    你智商在哪???

    真的很想抽他呀!!!

    北宋,宋神宗时期。

    朝堂之上,新党和旧党的人都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苏轼,就连赵顼也好奇地看着苏轼。

    没想到啊,苏轼,一直以为你是旧党的人,没想到你自己竟然单开一党。

    就连王安石都忍不住多看了苏轼两眼。

    没想到啊,苏轼,你还藏的挺深的!!!

    看来我还不太了解你。

    苏轼被众人盯着有些发毛,浑身不自在,但还是微笑的面对大家。

    苏轼一直在盘算着时间,掰着手指头算时间,什么时候下朝呀,我还赶着去介甫家去喝茶、唠嗑呢。

    这次要在介甫在蹭几顿饭???

    要留多长时间呢???

    【公元1071年,34岁的苏轼举家来到了杭州。】

    【在杭州,他过着一段悠闲惬意的时光。】

    【不管苏轼被调往哪里,政绩斐然。】

    【在杭州,苏轼浚治六井,解决杭州用水问题。】

    【37岁的苏轼,在杭州的西湖边上喝酒,其间有人叫了几位歌姬来助助兴。】

    【在那些翩翩起舞的歌姬当中,最小的年龄就只有12岁,那人便是王朝云,苏轼对其一见钟情。】

    【王朝云因为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歌女。】

    【西湖的美景、翩翩起舞的歌姬,苏轼有感而发,为其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之后,苏轼为王朝云赎身,把她收为侍女,在王朝云18岁时,将其纳为妾室。】

    【公元1074年,37岁的苏轼被调往密州知府。】

    【若说杭州是人间天堂,那么密州就是蛮荒之地。】

    【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正好赶上了旱灾和蝗灾 ,盗匪猖獗。】

    【刚到密州的苏轼,就察觉到蝗灾异常严重。】

    【于是,苏轼身先士卒,每天起早贪黑、从早到晚奔忙,在田间地头巡视督查,在实践中不断找寻改良灭蝗的方法。】

    【苏轼为解决密州大旱的问题,带着一群官民来到了常山,进行求雨,在回去途中绕道常山东南习射会猎。】

    【回来后,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除此之外,苏轼还拯救密州当地婴儿。】

    【刚来密州的苏轼知道当地有溺死婴儿的陋习。】

    【密州当地,只要家里的孩子超出三个,那么多出的孩童就要被杀死。】

    【因为当时朝廷的赋税太重,百姓负担不起。】

    【多出一个孩子就要多交一份钱,再加上其他的苛捐杂税,百姓生活负担不起,所以形成“杀婴”恶俗。】

    【苏轼给鄂州太守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按照朝廷当时律法,故意杀死孩子坐两年牢,苏轼建议地方府衙要把这条律法公之于众,对“杀婴”行为检举者给予奖励。】

    【奖励所支支出,苏轼提议由犯人和他邻近的财主提供,如果犯人是佃户,就由他所属的地主支付。】

    【在此之外,苏轼还建议府衙应该专门设立一项固定支出,用来救济有新生婴儿的贫困家庭,帮助他们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在苏轼的大力倡导下,当地成立了“救儿会”,向富户进行募捐,用来购买吃食、生活用品之类。】

    【虽然苏轼的生活窘迫,但他还是带头捐款,每年捐十千钱(一千两)。】

    ( 一两 = 十钱 )

    (宋神宗之前的米价,大概为每斗60-70文。)

    (在宋神宗时期,米价有所下跌,最低的时候每斗14-15文左右。)

    (到宋徽宗时期,米价再次上涨,每斗250文-300文。)

    【一次,苏轼听闻邻村有一名孩童出生,他急忙带人,带头跑到邻村救孩童。】

    【苏轼赶到时,孩子刚被放到水盆里,因为苏轼及时赶到,孩童免于溺死。】

    【苏轼在赶到时,激动地抱起孩子痛哭起来。】

    【苏轼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婴儿,便是天大的喜事。”】

    【最终,苏轼的建议被朝廷采纳,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不久,南方地区“杀婴”恶俗终于得到遏制,苏轼一心为民着想,与百姓同甘共苦,为他赢得了“仁爱”之名。】

    【十年后,苏轼去登州途中路过密州,那些曾经被苏轼收养的弃儿和他们的养父母都前去感谢苏轼。】

    【经过苏轼近一年的努力下,蝗虫和早灾得到全面遏制,盗贼满野情况也得到改观,饿蜉弃儿现象基本杜绝,呈现出几年来少有的稳定局面。】

    【公元1075年,38岁的苏轼在密州写下了两首著名的《江城子》,这两首诗的风格差异极大,却又在同一年写的。】

    【一首外出打猎时所写的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另一首则是一次梦见已逝的爱妻王弗所写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出城打猎所写,表达了自己爱国情怀,想要为朝廷效命。】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在公元1075年正月二十日,梦见以逝的爱妻王弗,便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悼亡诗,抒写下了苏轼对以逝的爱妻王弗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这两首《江城子》,一首隶属豪放派,一首隶属婉约派,都是苏轼同一年所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