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命运或许早已注意,她与他的结局不会幸福美满
北京一所初中的语文课堂上。
年轻的教师正在结合节目为学生们讲述这首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背后的典故。
一名学生站起来这样问道:
“老师,为什么林沐白寄给陆言心的书稿上会附上这首诗。”
“陆言心又为何将这首诗理解为会合的意思。”
“是陆言心理解错了吗?”
“林沐白可能原本只是想表达一下爱意。”
“没想到陆言心会误解为一定会来山西与其会合。”
年轻教师扶了扶额头上的眼镜说道:
“没有理解错。”
“这首《夜雨寄北》原本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自己妻子的定情之作。”
“林沐白去掉了上半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单留下下半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林沐白想对陆言心表达意思就是”
“等我,等我们到了安全的地方,到那时再一同讨论那些令人着迷的建筑。”
“林沐白在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可能未曾想过自己会有无法赴约的可能。”
“而他也低估了陆言心的固执。”
“没想到陆言心会执着地在山西等了他那么长时间。”
年轻教师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爱情总是一件奢侈的东西。”
………………
北京,四合院。
陆言心摇了摇头。
她其实也是后来偶然一次翻阅古籍的时候才知道。
李商隐是遥隔万里在巴山给身在长安的妻子写的信中附带了这句诗。
只是那时候的车马邮件比现如今要慢上许多。
等信件到达长安的时候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已经病死了。
也就是说李商隐的妻子根本没有看到这句诗。
而远在巴山的李商隐并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经身埋黄泉泥销白骨。
他还在做着早晚有一天与自己妻子“共剪西窗烛,夜话巴山雨”的美梦。
这是一首悲伤的诗。
当初的陆言心和林沐白都不知道这个典故。
所以在她和林沐白用这句诗定情的时候。
命运或许早已经悄然注定。
她们之间不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
………………
杭州,老宅。
陆知铭陷入往事无法自拔。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提前收到讯息的陆知铭和父亲匆匆从北平撤离。
转移到了当时还算和平的西南后方。
安定下来后陆知铭无时无刻不在担心陆言心。
本以为她在山西有林沐白的保护应该十分安全。
暂时也受不到战乱波及。
却没想到一名往西南避难的勘测团队成员告诉他。
林沐白和陆言心早已分开。
而陆言心至今仍一个人留在山西五台山。
于是陆知铭又匆忙赶去山西接陆言心。
天知道当他看到陆言心躺在床上气若游丝的模样是有多么心疼又多么愤懑。
陆知铭紧盯着屏幕上混动的弹幕。
此刻的弹幕都认为林沐白未曾赴约的缘由是无可奈何,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在战乱年代连保全自身都成问题。
每天还能睁开眼看到熟悉的环境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又怎能奢求林沐白穿行万里去履行一个虚无缥缈的约定。
陆知铭紧握起双拳,手背上青筋毕露。
所有人都认为林沐白的苦衷可以谅解。
他陆知铭偏偏不这么认为。
且不提林沐白后来在马来西亚结婚的事情。
单是陆言心的遭遇就让陆知铭愤怒万分。
林沐白在战乱来临之际选择将珍视的原稿托付给陆言心。
可林沐白就未曾想过吗?
他自己都保不住的原稿。
寄希望于陆言心这样一个瘦弱的女子能保住岂不是天方夜谭。
林沐白可曾知道陆言心为了保住这份原稿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陆言心当初在战乱之后所经历的万般艰辛都是由林沐白一手造成。
这一笔笔的债务总该归咎于林沐白头上。
………………
马来西亚,华人小学。
年迈的女教师送走了班级的最后一名学生。
仔细检查教室内的门窗是否锁好后。
女教师迈着蹒跚的步伐逆着夕阳走回家。
回到家后,女教师从锁好的橱柜中取出一叠泛黄的书信。
而书信的封面上无一例外写着的都是“陆家小姐言心亲启”。
再次看到这些书信。
年迈的女教师心中五味杂陈。
林沐白是她的丈夫。
只是她的这名丈夫眼底心里装的却不是她。
而是另一名叫做陆言心的女子。
说实话。
女教师是有些羡慕陆言心的。
她曾经做过很多。
换来的都是林沐白有缘无分的回答。
林沐白的心房早已被陆言心所填满。
并且自她遇到林沐白以来。
那份感情始终不曾有过丝毫动摇。
女教师将书信贴身收好。
戴上老花镜在手机上摆弄了好一番才买了一张最近的回国机票。
如果不是这档节目。
女教师可能会选择一生都将这段难以启齿的往事藏在心里。
而既然这档节目已然将林沐白这个人曝光在大众眼前。
她再藏着掖着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陆言心所不知的林沐白的那一段空白的人生经历终究要由她来填充。
而她也想要亲眼看看。
能被林沐白惦念至今的陆言心究竟是怎样一名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