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泡桐树下 > 第36章 法华寺庙会

第36章 法华寺庙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快到大十字的时候,两人竟然看见了城中的灯展摊位。这摊位没有多少灯笼,也没有谜语可猜:只是搭了一个棚,里面摆了几张桌子,迎面挂着几张宣传页,上面的内容是介绍近几年城中高考的情况及参加全国和省市各类比赛的获奖情况,吊着的两个五百瓦的灯泡把摊位照的和白天一样。

    摊位上已经有好些人了,有看着宣传页啧啧称赞的,有咨询工作人员关于学校的有关情况的。

    子奇看了看宣传页,悄悄对小贝说:“行啊,你们学校每年都有考上清北的呀。”小贝得意地说:“那你以为呢!我们刚进校的时候,班主任说,咱们学校是开放单位,老外一下飞机就想着要来咱们学校参观呢。”

    有几个家长模样的人悄悄问小贝:“你们学校好考不?分数线是多少呀?”小贝指着坐在桌子后面的工作人员说:“你问她们,她们说的最准确。”桌子后面的工作人员听见了,招呼家长过去,旁边好多人页都围了过去。工作人员问家长:“孩子上初三了吧?”一位家长说:“能来这咨询的基本都是要中考的家长。只是谁家的孩子能上城中就不知道了。有的孩子是天生是学习的料,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给人来抬轿的。”说的围观的人都笑了。一位工作人员说:“学的好的话,就给娃报咱学校么。”说着把历年的分数线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有的家长觉得孩子的成绩有戏,就信心满满地问些详细情况;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成绩压根不行,就调侃说:“咱娃就是给人抬轿的料。”一群人不管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聊的倒是热火朝天。

    子奇搭话说:“娃们不好好学习就打,家长不管不行,我们小孩子没有自觉性的。养不教,父之过。”那家长看了看子奇笑着说:“你肯定是在城中上学的好学生,给我们介绍介绍经验吧。”子奇拿着礼品把脸一挡说:“我给城中看大门都不够格。”又指着小贝说:“我表妹是城中的高材生,马上就上清华呀。”人们都打量着小贝说:“这女子看着都灵。”小贝连忙不好意思地摆着手,又用手捂着脸就走了。

    子奇跟着小贝,笑着说:“人家正夸你呢,你跑啥?”小贝一手捂着脸,一手在子奇腿上拧了一把,咬着牙说:“你讨厌死了!还说我是你表妹呢!——表哥呀,咱们还是赶紧回家吧。”子奇只好跟着小贝往回走。

    走没多远,看见一个商店,门口挂着一些没卖完的灯笼,小贝对子奇说:“你等会。”

    子奇看着小贝跑向商店,和老板说了几句,就拿着一个灯笼跑过来了。小贝兴奋地说:“看这灯笼怎么样?我要打灯笼!”

    这是一个纸南瓜灯,撑开后点上蜡烛,整个灯笼泛着黄色的亮光,在暗黑的街上真像一个漂亮的小南瓜。小贝提着灯笼,子奇抱着小奖品,并排往回走。

    到了村口,看见一群小孩打着灯笼在一起玩。有调皮的男孩子挑着灯笼碰别的小孩的灯笼,嘴里还一边说:“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其他小孩子也都跟着说起来。

    子奇感慨地说:“我没有舅舅,过年都没人送灯。”小贝笑着说:“来,你打着。”小贝把灯笼给了子奇,接过子奇手中的奖品。

    子奇接过灯笼,有点兴奋,直接就冲着那群孩子过去。他嘴里说唱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就和孩子们相互碰起灯笼来。

    有两个孩子的灯笼不小心碰的着火了,孩子们都兴奋地喊着:着火了,着火了。“

    子奇提着灯笼就和着火的灯笼碰,嘴里还喊着:“着火了,着火了。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其他孩子也学着子奇的样子来碰着火的灯笼,不一会,所有人的灯笼都着火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提着着火的灯笼,笑着,往回走着,还说唱道:“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过完年,春的气息更浓了。

    道旁的柳树不知不觉就发出了嫩芽,垂下的柳条挂着点点嫩绿,远看也是一片一片的了。

    绕着县城的西河一带,农人已开始整治菜地。荒了一个冬天,土地像一个垂暮的老人,皱巴的身体蜷缩着,肮脏而丑陋。经了农人的巧手,很快,菜地就平整了,被分成一块又一块整体的田畴,就等着栽瓜种豆了。

    少陵原上的麦子也起身了。大片的麦苗精精神神地挺直了腰身,虽然才过脚踝,但冬天就地趴在地上比起来已是劲健的小伙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裹着远处树映烟罩的村庄,衬着孤独的汉陵明冢,让一切都鲜活起来。

    站在原脑,俯视樊川,那平整的地,参差的树,蜿蜒的河,耕作的农人,还有泛着明亮的绿光的水库,构成一幅樊川春日图。远处的南山披着淡淡的纱,层层叠叠,绵延西去,也在暖阳下醒了。

    一切都像是在冬日的严寒中完成了蜕变,都明亮起来,忙不停地要生发、出牙、吐绿、成长了。

    眼看就要高考了,小贝他们也更加紧张忙碌起来。每天都是上课,背题,刷题,不敢有一点松懈。

    子奇还是每天都接送她,有时候还会陪着她在操场背单词,背政治,背文学常识。

    学校经常会组织测验,小贝的排名每次都不错,但班主任总是盯着她,告诫她不能松劲儿,似乎还有意无意地暗示小贝不能陷入早恋的泥坑。小贝卯足劲地学,早上起的更早了,晚上回来的更晚了。

    子奇也按部就班,除了接送小贝,就是进城去书院街,每周在文化局的培训班上一次国学课。

    农历二月二的那天,小贝和子奇到县城旁边的弥陀寺转了一回,就是近期最奢侈的出行了。

    二月二是弥陀寺的庙会。

    每年的这一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赶来,上一炷香,许一个愿,看个热闹。

    每年的这一天,寺里还会支起一口大锅,做一锅包谷糁面条。

    苞谷糁面本是当地的一种吃食。烧一锅水,水开后给里面撒一些苞谷糁,做成很稀的苞谷糁稀饭一样,然后给锅里下入手擀的面条,面条快熟的时候,放入提前炒好的菜。

    一般情况下,炒好的菜里面有蒜苗,豆腐,红萝卜,菠菜。虽然菜有好几种,但量并不大,一大锅面能配一小盆菜。

    这种面条,本来是粮食紧张时为了不至于太稀了,没办法撒入苞谷糁,让汤水稠一点,后来到成了当地特色的吃食。

    这种苞谷糁面,调上酱油醋和油辣椒,非常的美味可口。

    子奇父亲说,吃了那一碗包谷糁面,能够保平安,行好运,得吉祥;若得到寺里住持老和尚慧果法师的祝福,更是诸事亨通,事业畅达。

    那一天,父亲早早地就告诉子奇,让子奇带着小贝到寺里去看看,最起码要吃一碗包谷糁面。

    那天中午放学,子奇带着小贝去弥陀寺,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走在路上,看见寺外的小路上早已有许多摊贩,卖着各种小巧的玩意儿;路上男女老少,各色人等,甚是热闹,小贝觉得挺新奇。小贝告诉子奇,这可是她第一次逛庙会,感觉这场景就像是武侠小说里面写的赶庙会的场景一样。

    法华寺并不大,但处于县城东北的沟道里,靠崖而建,也算是幽境了;寺门向西而开,并不高大,像是普通农村民居的门楼,两扇朱红色的木门早已大开。

    子奇对小贝说:“这寺庙看似普通,其实历史悠久,里面的住持,更是得道的高僧呢。”

    两人进了寺,只见寺内的建筑和大门一样普通。正对寺门的,是蓭间房的山墙,显得有些局促;向左拐,走几步,再向东,豁然开朗,寺里的布局尽收眼底。寺里院子的右边是几间蓭间,左边是一排窑洞,再往里就是寺里的后院了。整个寺院既简陋又不规矩。

    小贝有些失望地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没有规划的寺院了。为何庙会还这么多人?”子奇说:“你看现在是这个样子,其实,以前这个寺庙可有名呢!唐朝的时候,孙思邈还来过这里。听老人说以前庙里有几百亩地呢,后来都被收了。现在这庙里最有名的就是现任的住持慧果法师了,据说,法师都快一百岁了,修行特别深,不知道咱俩今天能见到不。”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在里面转了一圈。在各个殿里面磕了头,许了愿。两人都学着别人的样子,虔诚地拜佛,愿佛祖保佑小贝高考成功,愿两人的感情甜甜蜜蜜。

    转到庙后面的时候,子奇老远看见父亲和有才叔,他们和几个上年纪的人在厨房那里忙活着。他们这些人都是义务帮忙的。有负责厨房的,有负责招待客人的,还有帮着安排法事的。

    父亲看见子奇和小贝,招手让他们过去。知道他们已经拜佛许愿了,父亲说:“马上就开饭了。你俩一人先吃一碗包谷糁面。”有才叔也说:“这面一定要吃呢。”

    说话的功夫,就开饭了。人群都围了上来,好多人嘴里都说着:“这面好,这面吃了好。”一边拿着洋瓷碗过来盛面。

    父亲帮他们拿了两副碗筷,让师傅给他们盛了面,嘱咐他们:“快吃,这面好。吃了一会让老师傅给你俩看看。”小贝不好意思了,只低着头吃面。父亲说了两句就去忙活其他事了。

    小贝说:“你爸对你还挺好啊。”子奇说:“比较迷信。——哎,在庙里咱不说这。”小贝笑了笑说:“这面看着一般,味道还真不错。”子奇说:“你知道这面咋做?就是稀包谷糁煮面条,里面放上炒好的蒜苗红萝卜菠菜。简单,美味。你们城里人吃的少。”

    小贝说:“你爸说吃完了还要见老和尚?”子奇说:“我知道那个老和尚。快九十岁了,真是得道的高僧。一个人跑世界各地化缘,重建了好几座寺庙呢。人们都说得到他的祝福一定会心想事成的,那就是个活菩萨。”子奇扭头向周围看了看,说:“咱俩不让我爸带,咱俩吃完自己先找老和尚去。”

    一碗包谷糁面很快就吃完了,子奇拉着小贝去找老和尚。在一个窑洞前,围着许多带小孩的,子奇说:“你看,这么多人带着小孩,肯定是让小孩在老和尚跟前求福呢。他肯定在那个窑洞里呢。”

    两人围上去往门里面看,只见窑洞里面有一个土炕,土炕上铺着崭新的褥子,旁边叠着好几床被子,褥子上面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和尚。老和尚面前放着一个糖盒,他面含慈悲,让门口的小孩一个接一个到他面前;有的孩子还有点胆怯,就被大人硬推进去。老和尚不说话,孩子到他面前,他就摸摸孩子的头,用慈祥的目光看看孩子,然后递给小孩一颗糖果。

    子奇看着老和尚,身上像被电击了一样,浑身发麻。他有一种神圣的感觉。

    都是小孩子进去,子奇和小贝只能在门外看着,不好意思往里面走。过了一会,老和尚抬头看了看子奇和小贝,眉头稍微动了一下。他招手让他俩进去,子奇犹豫了一下。门口一个中年妇女说:“你俩也是孩子,进去吧;让师傅也给你们带点福气。”子奇就和小贝一起走了进去。老和尚也拿了糖果给了他俩,还多给了子奇一个,然后缓缓地说:“你俩有缘,好好的。“说完,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子奇和小贝听了,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两人的眼睛不知怎么就湿润了。子奇忙又问了一句:”师傅,你看她今年高考怎么样?“师傅微闭着双眼,淡淡地说:”她好着呢。“说罢,拉过子奇,用手摸摸子奇的头,就再不言语。

    这时,有才叔从窑洞门口过,看见子奇他们在里面,就走了进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