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风时不知晚 > 第51章 一顺百顺

第51章 一顺百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她此时会在哪里,在做什么呢?昔日的耳鬓厮磨柔意仍缭绕在心间,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戈壁沙滩,心中好似比西北更加荒凉。

    他必须要打赢这一仗,彻底的打赢,区区七万大军仅仅对付扶桑是够的,可是若是西歧增兵,那他们便会腹背受敌,被围困其中,所以此战,只能智取不能硬抗。

    南汝的三万士兵从小生在温暖的南方,乍来西北,都有些水土不服,这边人们习食牛羊,主食基本就是胡饼和羊肉汤面,其他的也就是烤肉、辣子泼面,吃食简单干裂,虽然不比南方汤汤水水滋润,但口味是没得说,倒也能吃得惯。

    风时鸣对军中的伙食一直很看重,他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吃好喝好是第一,其次是心情心态,所以他时常为了鼓励军心给他们传输一些正面的思想。

    虽知兵用兵、爱兵如子,但军法也十分严厉,其一不可危害民众,其二不可抢夺杀烧,其三不可贪财好色。并严禁吃喝嫖赌。

    风时鸣还单独给他们讲述了好色的“危害”,世俗风气的败坏皆是由此而起,身体需求可以自行解决,情感需求可以努力建功立业回去找媳妇,并给那些新兵蛋子们讲述了无论是情感还是身体,和真心相爱的人才有意义。

    并且他举了一个所有人都能共情的例子,就是男人因为一时好色做出的事,换作是女人也那样,身为男人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男人也别做。他声称,以后天下会废除三妻四妾的传统,无论高门贵府还是平民百姓,只能一夫一妻,若是夫妻有二心皆可和离之后再找,不可婚中多偶,否则视为重罪处置。若是坚持三妻四妾的也可以,那他妻子也可三夫四妾,想必,所有男人都接受不了这一点吧。

    此政推出后,褒贬不一,有些人觉得这皇帝未免太多管闲事了,连人家家事也要管,有些人则觉得这样的皇帝才是民心所向的好皇帝,知民心、懂民意,世俗风气,确实该清一清,理一理。

    但所有女子,皆爱戴这位帝王,都幻想着如此为女子着想的天子若是自己夫君该多好,但,也只能想想罢了。

    白鹿书院的迎来了第一个女学生,是晚甜居的瑞雪,晚甜居和水云楼都又重新开业,瑞雪为晚甜居的代理掌柜,不仅现在把生意打理的头头是道,还受那些来吃茶的文人墨客耳濡目染,也爱上了读书。

    读书可明心见性,此心先觉,庄子言:“大匠不斲,大道至简”。一听到他的老东家风时鸣当了皇帝之后开启了女子书院她就蠢蠢欲动,只是看无一人报名,她便想着再等等,但始终无人入学,唐元便鼓励她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人生是自己的,她就鼓起勇气去那白鹿书院打了头阵,成了天水国第一个女学生。

    之后,便有愈来愈多的女子接踵而至,她们不再是围绕在后宅争斗暗伤的薄寡妇人,而是享有和男子一样考取功名的权利,这意味着,日后靠自己,不但有活路,还有很好的仕途。日子久了,百姓们越发知道了君主此番的真意,有这样的君王,男女老少的日子皆不再受限,每个人都有机会。

    即便是为奴为婢,也可以靠自己的本事给自己赎成白身,也有机会科考,不再是一辈子任由打骂,生死由人的人生,这才是,活着。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国之将国,民之为民,一切都在慢慢变好之际,唯独思念之人不知何处,思念之心无法平复。

    每夜他看着边城戈壁上空的月,便想着如此,也算是和她共赏月了。

    边城战事持续了已经数月,边城便要早早的入冬,将士们的棉甲还是薄了,棉被更是不胜寒,夜里寒风凛冽,帐中更是无一点暖意。

    风时鸣正愁着如何解决入冬的衣食问题,就接到南方来的物资,七万床棉花被褥,七万件棉衣、七万双棉靴,甚至还有十四万双袜子和七万顶棉帽。其他的还有一些他从未见过的防风帐篷,以及一些弓弩,和火药。最重要的是,随之一起送来的,还有一批止血止痛的上好疗伤药。

    这无异于是雪中送炭,这些东西,即便有钱,一时半会儿也难买到,那些武器更是没有条件制造。

    风时鸣对来的使者问道:“这可是南汝陛下所赠?”使者只摇头,说是南汝一富商所赠,问其姓名,他就不再肯说了。

    如此大费周章,肯定是提前几个月就准备了,也就是说从他出征开始,这所赠之人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南汝竟然有如此七窍玲珑心并且慷慨的富商,若是回去,定要见上一见。

    扶桑人虽然骁勇善战,狡诈多谋,但是缺乏耐心,风时鸣一计连一计,一环扣一环,自己的军队毫发无伤,却利用天气和张家人善用的地势和武器,将扶桑军队打得节节退败。

    扶桑军中曾经有跟风时鸣打过仗的,自然知道风时鸣的一些路数,但是这些年过去了,他们发现他的路数越来越野,乃至于他们被打的屁滚尿流仍旧摸不着头脑,索性以退为进,养精蓄锐,打算把风时鸣士气正旺的兵耗上一耗。

    风时鸣却不上当,见扶桑已经连退百里,不但不追还转头就走,城门上依旧重兵把守,城内依旧训兵旗鼓连天。但外面却不知道,风时鸣已经悄悄调了五万军趁其不备去攻打一旁未动的西歧,先发制人,总是有优势。

    西歧却也早已有准备,只是区区小国,一旦开战,便是要大折大损,之后中原若是再增兵,他们即便自保也很吃力,所以他们准备的若是中原兵打不过扶桑,他们就助扶桑,若是扶桑不行,他们就助中原,总归是两头不吃亏。但怎么都没料到,这跟扶桑打着打着,怎么转头跑到自家城门了。

    沙北城门风时鸣大喊:“西歧老儿,北翟南汝已归顺,轩辕我也已拿下,天下大定是大势所趋,今日你西歧是主动弃位俯首称秤,还是让我踏平城门,取你首级。”

    西歧国君一向是个圆滑的,这么多年养精蓄锐,悄摸的壮大点自己的兵力财力,但如今看大军兵临城下,阵法摆好,领军之人威风凛凛立于马上,也不禁犹豫。

    但是他的探子并没探到其他国弃位称臣,但又看到城下有南汝和北翟的旗帜飘飘,实在难以下决定。

    索性他也站在城墙上回道:“早就听闻风家嫡子不凡,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我西歧小国,虽比不上轩辕南汝,但是我们也有精兵八万在守,风将军如此咄咄逼人,不怕我助扶桑一臂之力吗。”

    风时鸣笑的爽朗,笑声随戈壁的风沙灌入西歧老国君的耳中,听他笑道:“轩辕的十万大军和我天水的两万骑兵正往这增援,不然我怎得有空来你这里喝茶,我倒不怕你助扶桑,怕就怕你这缩头小老儿在城里不敢出来,这么壮丽的城门,攻破了多可惜。反正西歧百姓我不杀,但是西歧皇室我定是不会留的,天下归一是必然,此番我们前来,就定然是不破不立,是一起喝茶,还是兵戎相见,给你一盏茶的功夫你自行斟酌,久了我可不等。”

    虽不知风时鸣所言是真是假,但是多半是真的,不然他区区五万兵怎么敢到他们门前叫嚣,西歧老国君回头看看了自己的行宫,当王当惯了,怎么能做人的膝下臣呢。

    即便他俯首称臣,日后这小子日渐壮大,可还能容他一族?眼珠子转了转,他回道:“我西歧国脆民弱,自然是不想和风将军兵戎相见的,为君者以民为先,既然大势已去,我自然也不能抱着一方之位不松手,我也并非不识时务者,所以还是请风将军进来一起喝茶。”

    “我西歧愿开城门,但是为了不惊扰百姓,将军只能带一万兵进城,其他的都要在城外等候,我西歧国玺奉上,自愿归顺于你,世代为风家臣子。”

    一字一句,西歧老国君说的令人动容,诚恳至极。风时鸣挑眉一笑,眉心微微动了动,爽快道:“我答应,开城门吧”

    一万大军伴着风沙入城,西歧的城门建的极高,远看朱红色门口金黄色的琉璃瓦像生在戈壁沙滩上的一颗红宝石,及其耀眼,荒凉之中增添了几分贵气。

    西歧王族最初势力极大,扶桑也曾是归顺于他们,但不过三代,国土渐缩,民资凋零,一辈不如一辈的成了六国当中的倒数第二。昔日的西北之主,戈壁之珠,在大势已去之后也不得不俯首为臣。

    入城之后西歧老儿拱手作揖,在前面引带他们走着,风时鸣看着空无一人的大街,心中便有了思量,他知道这老小子有可能会耍花招,所以往他身边走近了些。

    果然不出所料,西歧老儿被几个禁卫军护送上了一辆马车,随后从四面八方如狂风暴雨般落箭,风时鸣大喊,靠墙隐蔽,但没成想,墙内也有兵埋伏,往下扔石头和火药。

    眼看着西歧国君要跑的没影了,风时鸣抢了匹马,策马扬鞭追了上去,轻功上墙,又略点了几下便落在了马车顶,一直铁甲军重重的把马车围住护着老国君,但风时鸣却从车顶一剑插下,众人皆怔,马车内的老国君看着从头顶上擦过鼻子而下的剑吓得竟尿失禁,风时鸣从车顶上破口而入,围着的众人皆拿剑围上来之时,风时鸣剑抵着西歧国君的脖子走了出来,还不忘讽刺道;“这么大年纪了不在家让儿孙伺候,出来呈什么能,丢人现眼”

    转而又对西歧老国君道:“想活命就让他们停手,把城门给我打开,再耍花招你西歧家一族我一个不留,若是识相,我就不造杀孽了。”

    西歧国君听到有生机可循,命捏在人家手上,只能照办。他也知道即便他这条命不要,风时鸣取西歧也易如反掌,想想还是罢了,西歧皇室一脉,到他这里算是算球了。

    开城门、交兵权、献国玺、迎新君,自此不再有西歧皇族,西歧改为西歧郡,郡主另选他人,只给了西歧家他们一个举足轻重的父母官让他们继续为百姓造福,并把他们的儿孙全部带走为质。

    说是为质,风时鸣也不想这样,但眼下只能对付这种狡诈言而无信之人只能用这种权宜之计,他的儿孙交给他之后,他也会好生相待,并让他们亲眼看到天下归一的盛世,并且也让他们知晓什么是国之安邦,民之所向。

    风时鸣这边没有多少伤亡就拿下西歧,随后将陆南一留在此处看守,

    留了两万中原军和一万西歧军,带了九万大军浩浩荡荡往扶桑地界赶去,兵未到,扶桑就听说西歧已从君为臣,虽然不甘心,虽然也想拼死一战,但是想到扶桑本就清苦,看天吃饭,每年严寒酷暑,风沙草原,戈壁沙滩,四处游走,仍然比不过中原随处一地的丰盛富足。那么多老人女人和孩子,扶桑的君主把头上帽子一扔,狠下心来投降了。

    世人都觉得扶桑人蛮横狡诈,但是,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活着,为了一口粮去烧杀抢掠固然不对,但是草原沙漠,平原山林,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皆是适者生存,强者为王,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一环罢了。

    但他们信天信命,他们知道天意如此。风时鸣大军还未到,就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扶桑使者。

    风时鸣眯蒙着脸眯着眼看着来的人,扶桑国的大巫师。大巫师递上降书,跪地行礼叩拜风时鸣。

    风时鸣翻身下马,走到大巫师面前十分温和有礼的扶大巫师起来。有的时候人不一定要靠武力取胜,而是靠自身的能量,能量强大而纯净的人,便能所向披靡,一顺百顺,但又懂得感恩不自满不自溢。

    大巫师对眼前这个爽朗有礼的年轻人有些差异,风时鸣命人在原地临时扎寨,邀大巫师入帐内喝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