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风起洛阳】之节外生枝 >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理寺卿高升,在收缴粮食,殴打百姓,引起了众怒。

    “抓不住贼人,来抓我们平头百姓!”

    “市上没粮吃,人家白送还不能要了?”

    “就是,官府是要眼睁睁看我们饿死吗?”‘

    确实有理。人们不知贼人就是春秋道,春秋道就是贼人。只知粮食没了,官府不抓贼,不供粮,却来欺负他们。为啥?欺负百姓最容易呗!

    官逼民反,自古如此。连吃饭都不给保障的朝廷,要它何用?

    这就是春秋道的目的。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利用人心,借助人力,推翻当朝,宣扬春秋道,然后,神道大业将成。

    此计好破。

    弄月:“该当何如?”

    嘉乐:“反宣传啊。揭露真相,说明给他们送粮的神道就是偷了粮食的贼。谁喜欢被人利用,谁喜欢被人蒙在鼓里当猴耍?这愤怒,就反过来了。”

    “还有,春秋道送出去的粮食,送多少百姓留多少,概不收回。收缴做什么?白费力气不讨好。高升是脑子坏掉了。你收缴回来不还是要发下去?还是你还想着收回来再卖给百姓?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可能了。趁机抓出春秋道,找到粮食的下落才是正经。毕竟春秋道发能发多少?”

    “就守株待兔,趁他们发粮食的时候,盯住他们,看他们去何处拿粮。”

    “当朝都是高升这样的,可以反了。他这是火上浇油,还不如一个不管不问的庸才。”

    果然百姓暴怒,人群纷纷上涌。

    “杀了这个狗官!”

    “我们不造反!就杀了这个不作为的狗官!”

    “杀了狗官!不让我们吃饭!”

    现场一片混乱。

    最后还是武思月说,不会追回粮食,又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这才暂时平息。

    武思月回内卫府,武攸决交给她一叠消息,“联昉传来的,你看看。他们都在说,此次粮荒是太子大量囤积粮食,借机敛财所致。所以他们都会去东宫围堵太子。”

    “既然都传开了,圣人定然已经知道了。阿月,你去查清此事,一定不能让太子蒙受不白之冤。”

    看,先干掉公子楚,下一个矛头果然就是太子了。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就不知有几分真心了。

    武攸决说话做事,太滴水不漏了!

    武思月带人去搜,果然就搜到了一部分粮食。

    于是圣人震怒。

    “身为一国储君,怎能干出如此不知廉耻之事!”

    “此事,儿臣确实不知情。都是手下人干的。”

    “手下人?上次炼丹是手下人,这次囤粮又是手下人!你告诉朕,你的手下人,都是些什么人!”

    “如何处置的?”

    “郡主,禁足东宫,没有圣人口谕,永世不得外出。”

    “太子真冤啊!怀璧其罪啊。”嘉乐道,“偏偏无能,手下人不能约束,活生生让人当了靶子。”

    “这要是那日子之前,圣人都没有口谕,岂不是他的储君之位就落空了?武攸决这招真狠。直接将太子干趴下了大半,就差圣人直接说废太子了。”

    弄月:“郡主,联昉的消息,不能是冤枉他吧?”

    嘉乐:“联昉已经不是原来的联昉了。联昉现在在武攸决手里,他想要什么样的消息,就能造出什么样的消息。”

    “他现在,左手是联昉,右手是内卫。左手造个消息,右手他那个傻妹妹就能被他哄得滴溜溜地跟着转。这是拿他妹妹当枪使呢!使得真溜。粮食怕是早就放在那里,就等着武思月去发现了。不然怎么那么容易被搜到了?”

    “说太子想敛财,也没见他卖啊!怎么敛?再说,圣人年事已高,太子一国储君,很快整个国家都将是他的,还需要他自己偷自己的粮食?”

    “太子北帝玄珠一事刚受罚禁足,燃灯大典才放出来,他如何已经谋划了这么多事了?太子无能是真,胆量却着实没有这个胆量。圣人太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被人一挑拨,就上当了。”

    “武攸决这是打算把含嘉仓的帽子扣到太子的头上,就想完事了?太子虽然被他搞倒了,但粮食还远远不够数吧?”

    果然不出所料。武攸决在武慎行眼里,成了白眼狼了。

    “你已入驻联昉,为何还不来拜见我?”武慎行十分不悦。

    武攸决毕恭毕敬道:“请堂兄恕罪。圣人让我彻查春秋道,再加上联昉、内卫事务繁多,我实在无法分身。”

    瞧,人家没时间理会你了。你白忙活了吧?你以为养了一条狗,没想到养了一条狼,还是白眼狼。

    “听说联昉掌握着文武百官的丑闻,你尽快将这些把柄调出来,那样你我兄弟二人可以早日掌握朝中大权。”

    “晋王殿下,现在是神都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还是以大局为重。”

    把柄他会捏在自己手里,不会跟武慎行分享的。

    武慎行发飙了,“你敢教训我?!”

    武慎行四处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武攸决,我可以把你推上去,也随时可以把你拉下来。”

    说出这种话,武慎行危矣。

    神都某处。

    宫嫣推门进来,“春使,如你所料,太子被那妖妇所幽禁,神都的民怨也已经到达了顶点。”

    掌春使手执棋子,缓缓落到棋盘上,“既然如此,那就开始最后一步吧。”

    妖妇昏庸,太子无德,天怒人怨,含嘉仓付之一炬,便是天罚。妖妇及爪牙皆欺压良善之辈,皆可杀之。

    神都子民,可杀死妖妇爪牙一人者,可入我神道,吃穿饮用不愁。若能有手刃妖妇者,可为我神道之首,受万民供养。

    此言一出,更大的浪潮来了。神都百姓人人手持农具扫把,走上了街头。

    “杀妖妇!”“顺天道”之声不绝于耳。

    拈花匆匆而回。

    “郡主,街上乱套了。”

    “反不了,圣人还没出动羽林军镇压呢。不过镇压就落了下乘,圣人一世英名也就落空了。我也想看武攸决怎么收场。”

    “百里宽仁不会真以为神都这么闹一闹,就能造反成功吧?天下之大,可不止一个神都。他怎么不全国都调动起来呢?”

    “外粮很快就调进神都了。届时朝廷无偿发放给百姓,百姓就又开始安居乐业了。掌春使不是白白弄这么一出?”

    弄月:“先别引着郡主说别的。郡主让你办的事办妥了吗?”

    拈花:“回郡主,已经送去了。没让人看见。”

    柳七娘呆呆地看着厨房里一大袋米和一大袋蔬果。

    芸芝高兴道:“七娘,我们又有吃的了。”

    柳府空了多时,自柳襄死后,就无人打理;百里家到百里弘毅这里才不过二代,府里更没有什么存粮。

    这几日竟靠着二郎赠予的那袋米吃到了现在,眼见没有了,谁知郡主又送了来。

    柳七娘一时不知该作何感想。

    柳十郎自佩娘死后就郁郁寡欢,今日看见蔬果,不由振作起来道:“如何得的果蔬,还有鱼?街上大乱停了?”

    拈花道:“郡主,您不是常说谁受益多,谁就是幕后人呗。我看首先那掌春使落不了好。反不了,又露了头,以后圣人还不追着他打?”

    弄月:“受益最多?受益最多的应该是奉御郎吧?”

    嘉乐:“对。太子又被当了靶子,被幽禁东宫;武慎行巡查守卫不当,也没得好处;公子楚被换;唯一受益的是武攸决。如今在圣人心目中地位蒸蒸日上,竟一身兼联昉、内卫两职。闻所未闻。”

    “掌春使搞这么一出,就是为了让他在朝中的内应上位?太子形同被废;李家最出色的公子楚被圣人嫌弃无能;那就只剩下武家最出色的武攸决了。”

    弄月:“武攸决整日重病缠身,圣人会把那个位子交给他?”

    嘉乐笑了一声,“这可难说。你能想象一人兼联昉、内卫两职吗?身体强健如公子楚,单一个联昉就耗尽了他的心力;圣人能把两职都给武攸决,自然不担心他的身体。”

    “再说,谁说他重病缠身?备不住一听喜讯,整个人都好了呢!”

    “如此看来,这民乱不必担心,武攸决定能平息。不平息岂不辜负了圣人对他的殷殷期望?百里宽仁这是在拿整个春秋道给他铺路呢!”

    又伏火雷霆,又含嘉仓,又民乱的,到头来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同窗好友武攸决上位。

    重武攸决而轻自己阿爷,因为他阿爷挡了路,而武攸决是同道中人。

    结论:百里宽仁就是个疯子!不对,逍遥子就是个疯子!谁创建的春秋道谁就是个疯子。

    宣仁门前已经乱成一片。

    “你们再敢上前一步,我就放箭了!”守门官兵喊道。

    不良井也是一片混乱。高秉烛得悉,不得不亲自前去劝说。

    就是在这一点一片混乱当中,百里弘毅进宫求见。

    “百里二郎?嘉乐的郡马?”

    “是,圣人。”

    “叫他进来吧。”

    不良人几与世外隔绝,如今闹着要出井,必有人来煽风点火。果然高秉烛从丑叔口中得知,前两天有个外人下了井。

    高秉烛很快找到了那个“外人”。

    高秉烛一把揪住青夜的衣领,“为什么撺掇不良井的人造反?又是掌春使的人派你来的?”

    “不良井不出事,你会出现吗?”青夜道。

    不,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高秉烛很快发现自己误会了青夜。青夜不是那个“外人”,青夜替他杀了那个“外人”。

    青夜是一个孤儿,自幼由春秋道养大,为了报答高秉烛救命之恩,她已经背叛了她的神道。如今无处可去,无路可走,又不能杀了高秉烛,竟选择自我了断。

    这一幕,对高秉烛实在太过熟悉,太过伤痛,他想起了窈娘。他眼疾手快拦住了青夜。

    “你拦着我做什么?你是我什么人?我又不是你妹妹!我欠你的人情,我已经还上了;我欠下的血债,我想用我这条命来偿还,不行吗?”

    高秉烛:“你自己也知道你欠下了许多血债,但你如果真的有良知的话,你不该去死。死是无能,死是逃避。你应该活下去,活着用你的生命慢慢把你的血债还清。”

    “草民百里弘毅叩见圣人。”

    “何事?”

    “草民听说内卫奉御郎在宣仁门规劝暴民。”

    “怎么?你觉得不妥?”

    “请圣人收回成命。奉御郎此举,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堂堂内卫,会怕一些暴民?”

    “只怕不光是暴民。”百里弘毅道,“更有春秋道余孽。”

    如果武攸决如嘉乐猜测,与掌春使里应外合,武攸决的性命自然无妨。但若不是呢?那么武攸决此刻,就是春秋道眼里的靶子。

    “所以呢?”圣人听闻百里宽仁加入了春秋道,并无半分惊讶,平静地问道。

    “我了解兄长的性格。他有一个特点,如果写了一篇得意的文章,他一定会当众宣读,等待赞赏。此刻他也一定在神都,等待欣赏自己的作品。”

    “你的意思是,他会亲眼看着奉御郎被杀?”

    此话说得蹊跷。百里宽仁是春秋道,他怎么就不能看着武攸决被杀?或者说,他怎么就不能动手杀了武攸决?

    圣人显然是知道两人的关系,认为百里宽仁不会让武攸决死。

    圣人你知道这么多,莫非你与武攸决早已勾结好了,伏火雷霆也好,含嘉仓也罢,都是故意引诱百里宽仁出来现身的?

    如是如此,未免有些……太无能了吧?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吧?

    宣仁门外。武攸决正面对百姓们慷慨激昂。

    “大家会聚于此,理所当然!我武攸决身为朝廷重臣,让大家没有饭吃,让襁褓中的孩子嗷嗷待哺,我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然而大家可知道,让神都有今日局面的是谁?”

    “妖后!”“太子!”场下吵嚷一片。

    武攸决一挥手,“大家误会了!炸了含嘉仓,让大家饿肚子的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就叫春秋道!”

    百姓不信,纷纷嚷道:“胡说!是神道给我们发放了粮食!”

    “春秋道偷了含嘉仓的粮食,发放给你们!大家想一想,含嘉仓有朝廷重兵把守,可曾有过事?如果不是有人刻意破坏,怎么可能被炸毁?”

    “春秋道用本该属于大家的粮食,来挑动大家的怒火;用本该属于大家的粮食,来制造混乱;用本该属于大家的粮食,要毁了我们的太平盛世!”

    “所有的人,睁大眼睛看一看!这些马车上的粮食,是我们神都现在仅有的粮食。这是我恳求圣人,从所有文武百官家中收集而来的粮食!我们宁可自己不吃饭,也不能够让百姓饿肚子!大家能够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和圣人的隆恩浩荡吗?”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谁才是神都真正的敌人!是春—秋—道。”

    “郡主,他们还拉了咱家的粮食。”弄月道。

    “嗯,反正发放给百姓。借他们的手而已。”

    弄月:“拿文武百官的粮食往自己脸上贴金,现在又在百姓面前拉拢人心。哼。”

    嘉乐:“武攸决是个人才啊!这番话说的……啧啧,不服不行。说实话,如此鞭辟入里,情真意切,我都怀疑他跟春秋道无关了。”

    弄月:“是啊,郡主,他把春秋道的名声都毁了,以后还怎么凭借他们的神道建立什么政教合一啊?”

    嘉乐:“就是说啊。莫名其妙……”

    “百里二郎,你知道你说出这番话,意味着什么后果吗?”

    “欺君犯上,应株连九族。”

    “你不怕死吗?”

    “怕,但我别无选择。”

    总不能像七娘说的那样,逃离神都,逃离一辈子吧?

    宣仁门外。

    众人叩谢圣恩之际,一人孑然独立,鹤立鸡群。

    武攸决转身,正是百里宽仁。

    “宽郎,多年不见,久违了。”

    “我布了这么久的局,总是要亲眼看看的。不过能输在你手上,不算冤。”

    “然后呢?就被抓了?”

    “是,郡主。奉御郎一挥手,百里宽仁就被抓了。”

    “这也太容易了吧?百里宽仁前前后后忙活这十年,图啥?就算要亲眼看看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偷偷看嘛。干嘛自己非得露头?就是为了让武攸决抓住匪首,立大功?”

    没有反抗,更没有对武攸决下手,就这么束手就擒了?!

    嘉乐:“接下来要看武攸决的表演了。我倒想看看他要干什么。”

    拈花:“郡主,这不会是圣人跟奉御郎联手做的局吧?百里宽仁还蒙在鼓里,以为奉御郎跟他一条心。甘心被抓,没想到是自投了死路。”

    嘉乐:“目前看来,越来越像了。但是就为了抓一个百里宽仁,这个局做的,太愚蠢、太无能了,损失也太大了。圣人……”

    弄月赶忙奉上一杯茶,堵住了她家郡主的嘴。

    “百里弘毅,你算是有几分胆识。你说的这个事,朕已经知道了。奉御郎和你阿爷私放百里宽仁,当真以为能瞒得住朕?不过是念着百里延忠心耿耿,不想他白发人送黑发人罢了。只恨这个百里宽仁,不识抬举。”

    “一切皆因我兄长而起,请圣人责罚。”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朕还没那么小气。”

    百里弘毅松了一口气,就听圣人接着道:“此事奉御郎之前都跟朕禀报过了。”

    百里弘毅心里一凛。

    “此时如果不出意外,百里宽仁已经束手就擒了。”圣人悠然道。

    连百里宽仁会束手就擒圣人都知道!果然是跟武攸决提前做好的局!

    “你兄长自以为跟武攸决联手,没想到武攸决转手把他给卖了?”

    “不然如何解释这一切?圣人明明知道他们之间的计划,知道武攸决会平息民乱,知道我兄长会束手就擒。还有,武攸决早就向圣人禀报我兄长的事了,但他却极力阻止我去禀报圣人,何意?”

    “哼。不怀好意,想害你。圣人事后肯定能查出你兄长跟你见过面。见过你还只字不提,本来无罪也有罪了。”嘉乐道,“我就说武攸决不是个好人。”

    “如今他权势、声望,满神都还有能跟他相提并论的吗?圣人也不怕养虎为患。”

    “话说回来你兄长听到武攸决如此诋毁神道,还甘愿束手就擒,我看他们原本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神道,可能他们后面另有要支持的人。你说的那个赵王还活着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