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风起洛阳】之节外生枝 > 第17章 第十七章

第17章 第十七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如嘉乐所说,高秉烛顺利加入了内卫。武攸决捏着鼻子接受了他。

    “不是你救嘉乐郡主有功,阿月求情,圣人发话,你这辈子都进不了我内卫半步。”武攸决道,“既来了,就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内卫不是你不良井,不是你可以随便撒野的地方。”

    “此后你便叫‘烛光君’吧。你小子走了狗屎运。”

    刚来就能跟李北七平起平坐,不但武攸决不爽,李北七更看高秉烛不顺眼。

    奈何这是圣人的意思,武攸决只好从名称上打压他一番。“烛光”,比“北斗”,“月华”什么的,可是逊色多了。

    “看清楚你自己的位置,记得你的出身,别惦记你不该惦记的。”武攸决说。

    “能混进内卫来,你本事不小啊!进来又怎样?你以后离阿月远点。”李北七说。

    时易境迁,高秉烛的地位改变,李北七不敢说“小心我杀了你”的话了。

    高秉烛对内卫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在他眼里,武攸决赶不上风流浪荡的公子楚半根手指头。

    奈何联昉不要,奈何阿月痴情,奈何他要报仇需要合作……高秉烛忍气吞声地在内卫府待了下来。

    同在内卫,武思月和高秉烛联手办案就更方便了。武思月跟他分享了逍遥子的线索。

    “那个拿手戟的杀手叫十六夜。”

    “十六夜?你还知道什么线索?”

    “郡主,月华君与烛光君在联昉没找到归藏凤和十六夜的记录。”

    “联昉里有春秋道的内奸,这些重要案卷被销毁,意料之中。宋凉、柳襄、窈娘的呢?”

    高秉烛和武思月同时拿起一张纸条,不由彼此对视了一眼。

    武思月笑了一下,去拿另一张。

    “宋凉经常去白马寺焚香祷祝。”武思月念道。

    高秉烛一愣,“柳襄每逢十五也会到白马寺施粥。”这还是白浪帮他打听到的。

    两人于是联袂前往白马寺。

    住持:“宋施主和柳施主确实来过……不,两人不曾同时来,未曾私下见过面……哦,对,每次接待他们二人的,都是同一人。一名叫若庵的知客僧。”

    若庵,一个游方僧人,借口参学挂单在白马寺。高、武二人根据白马寺住持提供的线索,找到了若庵的住处。

    他们在那里发现了联昉特制的青藤纸,还发现了许多鸽笼。显然,若庵是联昉内奸和春秋道的联络人。

    “每只信鸽都有自己固定的飞行路线,找到这里,就等于找到了他们的联络点。”高秉烛道。

    “难怪若庵藏身闹市,这里通信最是便利。若庵刚走,现在还未出城。抓住他,内奸就成了断线的纸鸢。”武思月道。

    武思月为两人的默契微微一笑,“我叫人来这里彻查,我们去抓若庵。”

    高秉烛也为这样的搭档感到心里舒畅:“好。”

    弄月:“听说烛光君和月华君配合得十分默契,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郡主,看来高秉烛进内卫是好事,想必他很快就会如鱼得水了。”

    嘉乐伤未痊愈,躺在床上昏昏欲睡,“唔。”

    弄月以为她睡了,正要悄悄离开,就听嘉乐道:“若庵好抓,有画像有特征,刚走没多久。若庵的住处得派人守着,若庵走得急,鸽子笼是空的不代表联络点撤了;守株待兔,备不住能截获什么消息。”

    “还有,联昉的内奸也可以查一查。若庵这么快知道消息逃走,定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联昉里谁知道高秉烛和武思月去借阅宋凉的案卷,眼线就在他们当中。

    “话说宋凉都凉了,内奸还没销毁他的记录,也是奇迹。看来内奸也没我们想象得那么神通广大。”

    “还有那个若庵,有信鸽传信,还总往白马寺跑什么?宋凉、柳襄收不了信鸽?”

    弄月:“郡主,咱少操点心,多睡会儿行吗?”

    扶风和申非陪着百里弘毅来到了奁山。

    扶风买了几套当地人的衣服。

    申非看着他,“做甚?我家二郎不穿这么粗糙的衣服。”

    扶风:“入乡随俗。你们穿成这样,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富贵人家,跟矿上的穷矿工格格不入。什么还没打听呢,先让人怀疑上了。”

    百里弘毅:“扶风说得有理。林仲发现问题不敢上报,只能偷偷摸摸去神都,可见这里的上司有问题。我们还是谨慎些好。”

    申非这才接了过来。

    就见扶风买了酒肉吃食,申非:“我们家二郎也不吃这么糙的饭食。”

    扶风:“不是给你们的。是给矿工们的。我们就当作是走亲戚,找林仲,得带点东西给街坊邻居。”

    百里弘毅纳罕地看着他。

    申非目瞪口呆:“你哪儿学的一套一套的?郡主的侍卫就是不一样。”

    轮到扶风纳闷了,“不都这样吗?我们郡主都这样。比这糙的吃食我们郡主也吃过,比这糙的衣服我们郡主也穿过。”

    申非:“带东西多麻烦。带点钱不好吗?”

    扶风:“我们郡主说了,带钱是施舍,带东西是情意。再说了,东西看着多实惠。有些地方有钱不一定能买到东西。”

    百里弘毅:“听扶风的。申非,帮着拿一下。”

    申非:“这是什么?还有饴糖?”

    扶风:“给小孩子的。一出神都买的。奁山这边没有。”

    申非张口结舌:“你早就打算好了?”

    扶风:“做戏就要做得像一点。我们郡主说的。”

    百里弘毅看了他一眼。

    有扶风相陪,几人很快打入了矿工们当中,与他们相处得很是融洽。三言两语就得知了很多信息。

    三人来到林仲的故居,发现一个疯子在那里。扶风给了他东西吃,然后开始四下寻找起来。

    疯子埋头于吃食,直到扶风翻出一张羊皮残卷。

    “收好……收好!”疯子扑过来。

    扶风赶忙把残卷递给百里弘毅,安抚住疯子。

    百里弘毅端详残卷:“这一句点出了神都的风水地势。若这羊皮卷没有被烧毁,上面记载的内容足以让许多工匠眼红。”

    申非:“二郎,是林仲留下来的吗?”

    百里弘毅:“不知。不过上面记载的东西,很有可能是个很大的秘密。”

    扶风:“应该是林仲托付给这老丈的。他刚才一直说‘收好收好’,一定是林仲这么对他说过。”

    “他明显一直住在这里,一是他对这里熟悉,二是他要守护这羊皮卷。”

    “这应该就是林仲要告的密,他怕丢了,所以没带这羊皮卷。可就这么两句话的事情,怎么就不能直接跟百里郎说完了呢?他去神都这一路上,可以告诉好多人了。”

    申非瞪大双眼,“告密告密,怎么能告诉很多人?”

    扶风:“是坏人的秘密,又不是我们的秘密。告密是为了自己不被牵连。林仲都已经被人盯上了,还有什么告密可言?嚷嚷得天下皆知才好。”

    申非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这是什么怪道理?”

    扶风看他一眼,“哪里怪了?我觉得我们郡主说的挺有道理的。”

    百里弘毅:“那敌方知道秘密泄露,提前找出应对之策该如何?”

    扶风:“我们郡主说要灵活变通,什么样的秘密做什么样的处理。我看就这两句话,我传信鸽回去就行。”

    “百里郎再看看这羊皮卷,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会不会有夹层啊,密水写了隐藏的字什么的。我先把这两句话传回去了。”

    申非吃惊地看着他。

    百里弘毅:“你们的信鸽可靠吗?”

    扶风:“没什么可靠不可靠的。奁山矿这个小地方,芝麻大点的事情一会儿就传遍了。我们已经被盯上了。说不准回去的路上就会有人截杀我们。我们要是把命送在这了,消息就传不出去了。”

    扶风说着,已经干脆利落地写了纸条,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放了信鸽。

    申非再次惊掉了下巴,“你还随身带着信鸽?”

    扶风:“对,这一路上一直跟着我。我们郡主出门带的人少,东川王就给了她信鸽,有事也好及时救援。”

    百里弘毅:“申非,给老丈留些钱,我们就走吧。”

    扶风又说话了,“把吃的留给他就好。有钱他也不会使。给他钱也会被抢了,弄不好连累了他的性命。”

    申非:“你这一路上说的话,还没有你今儿这一会儿说得多。我还以为你不爱说话呢。”

    扶风没搭腔。

    申非往人家脸上瞅,“咋又不说了?”

    百里弘毅打断他,“申非,走了。”

    申非锲而不舍:“你干嘛管我们二郎叫‘百里郎’?叫‘二郎’不好吗?”

    百里弘毅:“……”

    “郡主,内卫没抓到若庵,若庵挟持了红绡坊的娘子出城了。”

    嘉乐:“……”

    “郡主,不过有个好消息告诉你。扶风来信了。”

    嘉乐打开纸条一看,“龙蛇潜影行道,朝野相合连山。”

    “郡主,此话何意?”

    “龙—蛇—潜—影—行—道,”嘉乐沉思道,“怎么感觉像是……修暗道啊?”

    弄月一脸懵,“奁山在修暗道?不是采矿吗?”

    嘉乐猛地起身,牵动了受伤的胳膊,不由“嘶”了一声。弄月赶忙过来,“郡主,小心点。没事吧?”

    嘉乐:“传信回去!让扶风去确认一下奁山矿在做什么!是不是在修暗道!”

    弄月急忙忙写了信,放了信鸽,这才问道:“郡主,奁山修暗道做什么?”

    嘉乐指着纸条后面,“‘朝野相合连山’!他们要从奁山挖到神都!不就‘朝野相合’了吗?”

    “林仲在奁山矿,他发现他们不是在采矿,而是在挖地道,要挖到……对,挖到天堂大佛!地道的入口在奁山,所以林仲知道;地道的出口在天堂大佛,所以他要告密给百里弘毅!”

    “根本就没有什么奁山铜矿!奁山铜矿根本不存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