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与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由于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相互“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它们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即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不足时,也可由奇经给予补充。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联系较为密切,这对奇经的生理、病理均有一定意义。现将奇经八脉分述如下:
1督脉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项部,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并有支脉络肾、贯心。
[主要病症]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厥等。
2任脉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
[主要病症]疝气,带下,少腹肿块,月经不调,流产,不孕等。
3冲脉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并在此分为三支:一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一支沿腹腔前壁挟脐上行,散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一支下出会阴,分别沿股内侧下行至大趾间。
[主要病症]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乳少,吐血及气逆上冲等。
4带脉
[循行部位]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主要病症]带下,子宫下垂,腹部胀满,腰软无力等。
5阴跷脉、阳跷脉
[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阴阳跷脉均起于足跟。阴跷脉经内踝,沿下肢内侧后方上行,经前阴,上沿胸腹进入缺盆,出喉结旁,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经外踝,沿下肢外侧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阴膀胱经上额,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主要病症]阴跷为病,肢体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肌肉拘急,喉痛,嗜睡;阳跷为病,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肌肉拘急,癫狂,不眠,目内眦赤痛。
6阴维脉、阳维脉
[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阳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项部、颊部到前额,再由前额经头顶折向顶后,与督脉会合。在循行过程中,先后与手足太阳、手足少阳、阳跷等经脉交会。
[主要病症]阴维为病,常患胸痛、心痛、胃痛等症;阳维为病,常患寒热反复发作等症。
(三)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又称十五大络,是由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是从本经分出后,联络于所表里的经,即属脏的络于相表里的腑,属腑的络于相表里的脏,形成了阴阳两经的表里属络关系。其所分出的部位都在肘膝关节以下。十四经各有一络脉,其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经多一大络,共计十五。十五络脉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统属全身所有的络脉。
1手太阴肺络:
由列缺分出,从腕上分肉间别走于手阳明,另外再同手太阴经脉并行,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位。
2手阳明大肠络:
由偏历穴分出,在腕上三寸处别走手太阴经;另一分支,沿臂上达眉髃,向上经过曲颊偏络于牙齿部位,分支进入耳部,与宗脉会合。
3足阳明胃络:
由丰隆穴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别走足太阴经;分支沿着胫骨外侧向上延展,络于头项部位同太阳经之气会合,又下落于咽喉部。
4足太阴脾络:
由公孙穴分出,在足大趾末节后一寸处别走于足阳明经;另一分支进入腹内同肠胃联系。
5手少阴心络:
由通里穴分出,在掌后一寸处别走手太阳经;在腕上一寸半处分出上行,沿经脉入于心中,联系舌本部并上属于目系。
6手太阳小肠络
由支正穴分出,在离腕上五寸处向内别走手少阴经;别支向上经肘部,络于肩髃部位。
7足太阳膀胱络
由分扬穴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别走于足少阴经。
8足少阴肾络
由大钟穴分出,当内踝后面绕足跟别走于足太阳经;另一分支并经脉上行于心包下面,通贯于腰脊部位。
9手厥阴心包络
由内关穴分出,距腕上二寸散布于两筋之间,沿经脉上行,联系心包,络于心系。
10手少阳三焦络
由外关穴分出,距腕上二寸处向臂外侧循绕上行,进入胸中,同手厥阴经相会合。
11足少阳胆络
由光明穴分出,在外踝上五寸处别走于足厥阴经,一直向下散布到足附上。
12足厥阴肝络
由蠡沟穴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别走足少阳经;分支经胫骨再上行到睾丸部和整个生殖器部位。
13任脉之络脉
由剑突(尾翳)部位,下达鸠尾穴,弥散于整个腹部。14督脉之络脉
由长海穴部位分出,沿脊柱两旁上循颈项,散布于头顶部位;当它延展在肩胛附近处,左右别走足太阳经,入内胃于脊膂。
15脾之大络
由大包穴分出,于渊液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肋部,网罗着周身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