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经别
经别,是十二经脉除去构成整体循环道路以外,另行深入体腔的分支,又与一般经脉不同,故称为“别行之正经”,简称“经别”。它除加强表里两经间的联系外,还补充了经脉循行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其主要特点如下:
1离合出入
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后,进入胸腹内脏,大多数再浅出颈项,仍合于其原来分出的正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后,循行于体腔内脏同其相为表里的阳经经别并行或会合,不再回到本经,却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相合。这种阴经经别从本经脉别行分出的现象叫“离”,阴经纳入阳经的现象叫“合”;阳经自阳经分出的现象叫“出”,阳经经别循行体内后归到本经的现象叫“入”。
2六合
十二经别中无论是阴经经别或阳经经别,开始各从本经经脉分出,而最后则归并于六条阳经,并与阳经经脉合流,这就构成了经别的“六合”关系。“六合”可简要归纳为:
1足太阳与足少阴下合于腘窝,上合于项;2足少阳与足厥阴自毛际相合;3足阳明与足太阴自髀相合;4手太阳与手少阴合于目内眦;5手少阳与手厥阴合于完骨之下;6手阳明与手太阴合于喉咙。十二经别的循行路线分别如下:
1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位分出后,一支经别延伸分布到尻骶下五寸处别走于肛门部位,属膀胱,散络于肾,又沿脊膂到心脏处散布;直行的一支则从脊膂上出于项部,仍归属于足太阳经经脉。
2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位分出后,别走同足太阳经别会合,再向上到肾脏,当第二腰椎处出来隶属于带脉;直行的一支则向上连系舌本,又上出于颈部,归属于足太阳经经脉。
3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髀部位分出后,进入腹中,属胃,散络于脾,向上通过心脏,再上沿食管出来到达口部,延展到鼻梁和眼眶部位,还与目系相联系,归属于足阳明经脉。
4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髀部分出后,走向阳明的经别,与之会后,向上循行联系咽喉部,通到舌中。
5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的髀部分出后,围绕髀枢而进入阴部毛际,同足厥阴经别会合;分支循行季胁之间,进入胸腹中,属胆,散络于肝,通向心脏,再向上挟食管出于下颌、口旁,散布于面部,同目系相联系,在目外眦处归属于足少阳经脉。
8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跗上分出,再上至阴部毛际,会合足少阳经别同行。
7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肩解)分出后,进入腋部,走向心脏,向下与小肠联系。
8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处分出后,进入胸中,属心,再向上走向喉咙,浅出于面部,在目内眦处同手太阳经别会合。
9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手部分出后,沿臂肘屬部,分布于胸膺乳房等部位;另一支从肩髃部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走向太阳,向上属于肺;上行沿喉咙,出于锁骨窝上(缺盆),归属于手阳明经脉。
10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腋部分出后,行于少阳之前,进入胸中,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出于缺盆,沿喉咙,归属于手阳明经经脉。
1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巅部分出后,进入手缺盆;向下走于三焦,并在胸中布散。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渊液)分出后,进入胸中,分别属三焦;向上循喉咙,浅出于耳后,在完骨部位归属于手少阳经脉。
经别的循行通路,洋于肘膝之上,脏腑、躯干以及颈项,突出体现了阴阳两经相互配偶的表里关系。这说明阴阳表里两经,不仅由经脉的主体在脏腑与肢末发生联络与交接,同时在其体内还有经别的出入离合,构成“六合”关系。其分布与其关联,较四肢更为繁复,从而加强了表里经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于经别无病候的记载,因为经别本是经脉所别出,大部分病候已包括于经脉病候之内。
关于经别的循行部位,有一些并非经脉循行所及的部位。六阴经脉,除足厥阴经脉能上至巅顶,手少阴经脉上系目系以外,其余四经脉都只到项喉以下。但六阴经别,行抵至头面颈喉以后,均与六阳经别相合而入于六阳经脉。故六阳经脉在头面,已受了六阴经别所交的气血,此乃六阴经同样可作用于头面的道理。故阳经有病,可以取治相表里的阴经,在理论上又从另一方面论证了阴阳表里经之间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