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络的认识及近代研究
一、对经络的认识
经络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都属于中医学基础的范畴。《医学入门》有“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之说;《医门法律》也有“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之说。这说明经络论不仅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而且和诊法、辨证、治法、用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气功与经络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学练鹤功的同时,还应对经络学说有个基本的了解。
简单讲,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津液,联络内外、上下、左右,调节各部分功能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有规律性的循行路线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遍布全身,把人体各部分紧密地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内经》把经络分为“经脉”与“络脉”两种。李梃说,“经”即“径”,如通行的路径;“络”如同“网罗”,错综联络于经脉之间,网络全身。《灵枢·脉度篇》说:“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篇》说:“经脉十二,伏行于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医学入门》说:“脉之直者为经。”综观上述,经脉直行于较深的肌肉之间,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横行于较浅的肌肤里,脉络上的分支叫“孙脉”,是一种细小的络脉。经脉与络脉,总称为“经络”。气功里常用的经络,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人体经脉的主干,又称“十二正经”。《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即十二经内与脏腑相联,外行体表,络四肢关节。每一条经脉,身体左、右各有一支。总的可分手、足三阴、三阳。分述如下:
1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横膈膜,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至腕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
[分支]从腕后分出,至食指桡侧(商阳)交手阳明大肠经。(见图4)
[主要病证]胸闷胀满,缺盆疼痛,喘咳,气逆,烦心,掌中热,中风小便数而少,桡臂痛,咽喉肿痛,肩背痛等。
2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经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经七颈椎棘突(大椎),下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膜下行,属大肠。
[分支]从缺盆,循颈,上颊,入下齿,环绕口唇上交人中,左至右迎香,右至左迎香,交足阳明胃经。
[主要病症]下牙痛,咽喉肿痛,鼻衄,鼻流清涕,口干,目黄,颈肿,上肢伸侧前缘及肩部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3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旁(迎香),挟鼻上行,相交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会,下行沿鼻外入上齿中,还出,环口绕唇,下交承浆,分别沿下颌的后下方,经大迎,过耳前,沿发际至前额。
[分支]从大迎前下至人迎,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发出,经腹部深层,下行至气街穴,与直行之脉相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足胫外侧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历兑)。
[分支]从足三里,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上冲阳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交足太阴脾经。(见图6)
[主要病症]高热汗出,鼻衄,唇疹,口喝,头痛,咽喉肿痛,颈肿,惊悸,发狂,脘腹胀满,肠鸣,腹水,腹股沟下肢前侧运动障碍等。
4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之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缘,经腹至腹哀穴处入腹,属脾,络胃。
[分支]从腹哀穴分出,向外上方行至腋,再折向后下方至腋下大包穴,再折向上前方,经中府入里,上行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直上过横膈,注入心中,交手少阴心经。(见图7)
[主要病症]舌本强,食则咽,善臆,倦息乏力,身体困重,食不下,脘腹胀痛,大便溏泄,足大趾运动障碍,黄疸等。
5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目系。
[直行者]从心系直行上肺,出腋下(极泉),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经掌后锐骨,至小指内侧端(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见图8)
[主要病症]心痛,咽干,口渴,胸胁痛,上肢屈侧后缘疼痛,厥冷,手心热,目黄等。
6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上行绕肩胛,交肩上(大椎),前行入缺盆,络心,沿食道下隔至胃,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沿颈上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分支]从颊分出,经眼眶下缘,至目内眦(睛明),交足太阳膀胱经。(见图9)
[主要病症]耳聋,目黄,咽痛,下颌及颈部肿痛以致头不能转动,肩臂及上肢外侧后缘疼痛等。
7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经额上行,交于百会。
[分支]从头顶部(百会)分出,向两侧下行至耳上角。[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内,络于脑,复出于外,分别下项(天柱),下行会于大椎,再分左右挟脊(一寸五分),抵腰(肾俞),属膀胱,络肾。
[分支]从腰分出,挟背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
[分支]从后项分出,下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下至腓肠肌中(承山),向外下至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小趾外侧端(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见图10)
[主要病症]头项强痛,痔,疟,狂,癫疾,目黄,泪出,腰脊痛及运动障碍,眼球胀痛,半身不遂,腘窝,足小趾等处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8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至内踝后(太溪),下入足跟,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贯脊至腰,属肾,络膀胱。
[分支]从脊内分出,由会阴上经腹(正中线旁开五分),走胸(正中线旁开三寸),止于俞府穴。
[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沿喉咙,挟舌根部。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手厥阴心包经。(见图11)
[主要病症]气短喘促,咳嗽咯血,头昏目眩,心如悬,若饥饿状,惊恐,口舌干躁,咽干及肿痛,心胸烦闷,疼痛,腹泻,腰脊疼痛,下肢无力,厥冷,心痛,黄疸等。
9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分支]从胸中分出,横行至腋下三寸处(天池),又上抵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至掌中(劳宫),循中指出其端(中冲)。
[分支]从掌中分出后,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交手少阳三焦经。(见图12)
[主要病症]心悸,心烦,胸胁胀满,心痛,精神失常,上肢痉挛,面赤,手心热,腋肿,目黄等。’
10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经前臂外侧中线,过肘,上肩,向前行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过膈膜,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大椎),上项,沿耳后(翳风),直上出耳上角,前行经额至目眦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瞳子髎)交于足少阳胆经。(见图13)
[主要病症]耳聋,咽喉肿痛,颊部或耳后疼痛,肩部或前臂痛,小指次指运动障碍,汗出等。
11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瞳子),过听会,上至头角(颔厌),下耳后(完骨),折回上行,经头额至眉上(阳白),又向后折至风池穴,下行至肩(大椎),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于耳前,至目外眦后。[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折行至目眶下,又折向后下方,过颊,下颈,与前脉合于缺盆,入里下行至胸中,贯膈,络肝,属胆,沿胁下内出气街,绕毛际横行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下行,沿下肢外侧中线,过股、膝,胫至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第四趾外侧端(窍阴)。
[分支]从足背(临泣)分出,前行出于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足厥阴肝经。(见图14)
[主要病症]往来寒热,口苦,好叹息,胁痛,偏头痛,疟疾,股、膝、小腿外侧及第四足趾等处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12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下至大趾外侧端(大敦),向上沿足背内踝前缘上行,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沿股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向外上方行至十一肋端入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进入鼻之内窍,上行连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位。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绕口唇。
[分支]从肝分出,上贯膈,注肺中,交于手太阴肺经。
[主要病症]胁胀痛,胸满,呕吐,腹泄,疝气,尿闭,腰痛,妇女少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