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基本功法
1预备
选择高低、软硬适度的平稳坐具入座。
以后臀部就座。要求座抵谷道(谷道即肛门,注意不可让座位抵上尾椎尖),虚会阴穴,上体中直端正。
两腿平行,与肩等宽,小腿与地面垂直,两脚平铺着地;两手掌心向下,自然扶在两膝之上,端庄静坐。
舌抵上腭,似笑非笑,双目平视,心澄目洁,全身由上而下依次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 。
2双回气
两手转掌心向上,两臂向前平伸,捧气似球,以肩为轴,从体前缓慢托起,贯入百会穴 。
张臂开胸,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外导内行,将气导入下丹田 。
3拢气入丹田
两手平脐后,掌指放松,微曲,分别向左、右各约45度方向外推。外推时,上身中直端正,鼻准对正脐中 。
翻掌内收,指尖斜向相对,在下丹田前拢气抱球,两手向小腹收拢,距小腹两厘米时,转掌心向下,自然放回双膝之上;再意守双手劳宫穴与十指尖片刻 )。
4练某种通法
默念:“明心净面,至笑至善。”然后,按照要求练习选定的一种头面功法。
5引气归元
默念:“三才合一,好了(“了”读liǎo)。”然后,连续做“双回气”和“拢气入丹田”动作一至三遍(动作要领均同前,唯拢气入丹田后,两手不再扶膝),将气收入下丹田(小腹要加强后收意念,将气收紧、稳固)。
6浴面点穴
搓手(两手保持指尖向上,画弧搓动三周) 。浴面(上下连续做三遍)
点穴(用两中指指腹依次在迎香、睛明、印堂、天目、中发际、太阳、百会、风府、哑门等穴位对应转动按摩三周) 。
(注]迎香穴位于与鼻翼外缘中点平齐的鼻唇沟内,左右计二穴。
天目穴位于头额部正中线上,印堂穴(眉间)直上一寸处。中发际穴位于前发际二穴之中点。
百会穴位于后发际上七寸,约当两侧耳廓尖连线之中点。风府穴位于颈后正中,枕骨粗隆直下的凹陷中。
哑门穴位于颈后正中,风府穴下五分,入发际五分凹陷中。
7擦腮合十
用两手的小鱼际沿耳后至两腮下,两手在颏下相接,自然合十。松肩,提肛,再将合十的两手下拉至膻中穴,稍停片刻
[注)膻中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平第四肋间隙。
8收功
两手放回体侧(顶通法要求垂帘,练至此方可缓慢睁开双目),待心神完全复原后,再徐步离开练功场地 。
本章中出现很多穴位,关于穴位位置要明确,如果不懂、不能理解、不知道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在老中医或者明确知道穴位并且对于治疗是拿手的医生的情况下练习。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还请及时就医!本人不负法律责任的哟!本人不负法律责任的哟!本人不负法律责任的哟!(最近一直断更主要是要上班,现在可以保持每天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