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松静自然
第一节:放松与入静
练功必须入静,只有入静才算入门,能否真正入静,乃是能否收到功效的关键一环。放松是入静的前提,入静是放松的结果。放松得越好,入静的程度才越深,气机才越活跃,真气运行也才更顺畅。人之所以不能入静,皆由妄心之所使。而妄心之生,皆由境转。
放松包括“松身”和“松心”两个方面。
“松身”指的是练功之始的调身动作。人是感情动物,平时常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干扰,造成人体能场的紊乱,由上而下地将身体各个部位逐一放松,就是对人体能场的调整,变无序为有序,使之完全进入有利于气行的松弛状态。在放松的过程中,大脑皮层逐渐受到抑制,直到兴奋灶只剩一个,便做到了“意念集一”,或称“单提一念”。从松身来看,这便已调整到了最佳状态。一般地说,这一点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松心”指的是对脑的放松,即排除一切杂念,排除七情的干扰,使心态平静,意念集一,进而再达到万念皆空的高度入静。一般说来,这一点是比较难于做到的,实际上这也就是恬淡虚无的要求。
什么是“恬淡虚无”呢“恬淡”就是“淡泊”之意,“虚无”就是“空虚”之意。《素向·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几句话简明地说清了恬淡虚无和真气运行的关系。《庄子·刻意篇》说:“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准则),而道德之质(本质)也”。又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形不亏”。这些话也进一步说明了古人对恬淡虚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医家气功对此历来是很重视的。
道家气功到后世逐渐形成“聚津成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一整套功法,这套功法也特别强调筑基炼己,“己”即指人心,要求集中注意,排除杂念。做不好,就叫做“炼己不纯”,很难进步。
佛家气功更重调心,在禅修中,通过止观法门达到高度入静,不仅系心于数息,还要求用彻底的空无观对待一切事物:认为大千世界,俱属微尘,人生在世,如石火之光,万起万灭,一切均不足道,如此,杂念自然不起。佛教的《心经》讲空无最彻底,因此也是练功的重要心法。唐代僧人慧能,师事五祖弘忍,弘忍选择法嗣时,令门人各书偈语,弘忍门徒神秀早为上座,书偈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械,莫使惹尘埃。
慧能的偈则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对空无的认识比神秀自然高了许多,于是传了弘忍的衣钵,成了南宗之祖。我们借用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说明练功入静的重要与入静深度的差别,而无哲学方面的寓意。
空无观对于消除杂念,有如釜底抽薪,有利于思想入静。相传天台宗某寺有个伙夫,窃听上座说“止观”(在扫除妄念、专心一境的基础上发生智慧,辨清事理),要人静坐息心,无思无虑。他在烧火时,想到生命无常,如火烧柴,蹲踞灶前,寂然入定,以至火灭锅冷。众僧禀告上座,上座说:“这是好事,不要触动他,等他自起。”伙夫入定数日才醒过来,从此有了许多深奥的体会,禀报上座时,连上座也不能完全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空无观对入静乃至入定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无怪佛家对空无观如此重视了。
儒家气功起自何时,难于稽考,有人因《庄子》载有孔子告颜回心斋之法,而认为儒家气功始于孔子,此说不甚确切。因《庄子》一书多为寓言,不见得实有其事;孟子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主要是就道德修养而言。当然,后世练功者将此语做为培养功德的箴言也是可以的。
宋代理学家冶儒、释、道为一炉,提倡主静、居敬,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这半日静坐,就是宋代理学家的气功,也杂糅了佛教、道教的一些功法。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晚年因病学练气功(《剑南诗稿》卷二十九:“近缘多病学金丹”)。他思想旷达,有看破红尘的一面,他在《浮世》诗中写道:“百年均梦寐,万古一虚空”。显然是受了佛、老两家思想影响的。
由上述一些情况看来,过去练气功之人,无论哪家哪派,都十分注重调心入静,而入静的关键又在于“恬淡虚无”,对此,我们也决不可等闲视之。
但是,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过去,我们练气功的目的十分明确:祛病健身,加强修养,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一部分人还可以通过刻苦锻炼,激发出人体潜在功能,用以探索人体与宇宙奥秘,发展科学,造福人类。因此,今天的练功者不应有看破红尘、消极出世之想;对于“恬淡虚无”也要有正确的理解。我们认为,要做到恬淡虚无,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注重功德修养,淡漠名利之心,远离酒色财气,不存非分之想。对于练功中出现的种种幻境和变化,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与态度(懂得它们发生的原因,了解各人因素质与条件不同,反应也不一样的道理,对任何境况均能泰然处之)。如此锻炼下去,久而久之,自然能够胸怀淡泊,安分循理,心平气和,不愧不怍,宠辱不惊,梦魂恬适,神气安闲,自得其乐。这便已是真正的恬淡虚无了。
高度入静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若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锲而不舍的修炼,是不会得到的;即使得到了,如不耐心地涵养,也还会很快地消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曾想出过许多“清静法门”的方法,诸如放松、导引、数息、止观、口诀、手法、习禅定、意守,等等。上述种种方法,自在气功都已兼收并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入静,这里再介绍一下“听息法”(亦称“心斋法”):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这段话说的是孔子给他的学生颜回讲述“心斋法”,意思是说:“你要使心志高度集中,摒除一切杂念,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灵去听;再进一步,不要用心灵去听,而要用气去听。耳朵的功能仅只是听自己,心灵的功能仅只是自己和外物吻合而已;气,它以空虚来对待万物,只有道才可以把空虚集中起来,这种空虚,就是内心的斋戒(排除内心的欲念)。”这段论述可供大家学习时参考。
总之,放松与入静对于练功能否取得成效关系很大,上面介绍了一些入静的方法,但看来练功中诱导入静,还是片时片刻的事,而平日的思想道德修养,却是长期以至毕生须尽力之事。所以我们说,气功入静的功夫,主要在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