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文曲星显灵附体
本以为满庭芳没落多年,早就已经和这些大人物们无甚联系。
万万没想到,今日全城的名流都来了。
无他,皆因“满庭芳”三字风头正盛,众所瞩目。
进满庭芳一次,出去可以吹嘘好几天。
要是还有人没喝过满庭芳的奶茶、烧仙草、双皮奶,那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见过世面。
就连一些姑娘家,也悄悄央人,带一碗奶茶回来。
只是这奶茶好喝,却没那么好买。
尽管满庭芳已经放宽了限量的上限,仍然是供不应求。
好在今夜,入场人数不限,饮料酒水不限,大家终于有机会来长见识了。
当然,更多人,不仅仅是为了奶茶、烧仙草而来的。
一些老学究、老古板,和从不屑踏足烟花之地的人,他们捏着鼻子到来,自然有更深层的目的。
关于《琵琶行》的作者是谁这一事,许多人达成一致的想法是:
背后定有一个赠诗之人,而满庭芳那位琵琶女,则是受赠者。
一个受赠者,只能说是运气好。
她没有写出《琵琶行》那种令人折服的才华,就没有非见不可的必要。
但是,他们今晚来,不仅是为了看《琵琶行》中的那位琵琶女,更是为了那位名声远扬的画中仙。
两个传闻中的人物加在一起,那就非得来瞧一眼不可了。
一番热闹铺垫过后,诗文大会正式拉开序幕。
梅姐作为主持,她在舞台上扫了一眼。
只见一楼二楼全都坐满了人,门外也是里外三层围满,一群人踮脚观看。
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满庭芳最辉煌的时刻。
不对,当年最辉煌的时刻,也没有现在这么热闹。
尽管心里紧张,但梅姐的年纪和资历摆在这里,依然镇得住场子。
“今夜诗会,便以‘月出’为题。诸位才子可上台来念出自己的诗作。”
“我们安排了人誊抄诗句。在诗会尾声,将会把所有诗作张贴在一处。在场众人,皆可投票。”
“拔得头筹者,将获得神秘礼品一份,并可在七天之内,每晚携一友直接进入满庭芳。”
这个胜出奖励可太吸引人了!
神秘礼品是什么不重要,重要是带朋友进出满庭芳的机会。
可以预料到,若是有这个权力,不知道多少得上赶着巴结自己!
于是乎,竞争几乎立刻进入白热化阶段。
虽然来客的心思并不全然放在作诗上,但是他们真正做起诗来,也是水平不低,各有千秋。
这一晚,不乏有人作出佳作,获得满堂喝彩。
有一位向来恃才放旷的李才子,更是力压前面所有人,赢得全场最佳的评分。
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今晚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做出更好的诗了。
作诗这种事,不仅考验才学,更考验平时的积累,还有运气。
很少有人真的是现场作诗,多数是平时先写好,细细雕琢。
等到某日诗会,若恰好遇到相应的主题,便把写好的诗背出来。
若是刚好遇到自己擅长的主题,加上平时积累得多,便能在诗会上大出风头。
依目前来看,今夜拔得头筹的应该就是那位李才子。
李才子志得意满,在台下几个好友的怂恿下,主动朝着二楼某个方向,拜了一拜。
那个方向,正是坐在纱帐后的蓉姑娘。
只听李才子大声道:
“当日姑娘一曲《琵琶行》,名动全城。不知今日,能否赏脸再做一诗?”
蓉姑娘毫不扭捏,直接掀开面前的纱帐,走了出来。
尽管她脸上还戴着面纱,但是她能出现,便已经让众人倍感惊喜。
而后,蓉姑娘朱唇微启:
“承蒙诸位抬爱。小女子便也来凑个热闹,一首《春江花月夜》,权当为后面的佳作抛砖引玉。”
等人们的欢呼沉寂下来后,她缓缓开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开头第一句,就给人带来了无疑伦比的震撼。
那些本来坐在座位上的读书人通通站起,脱口而出: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何其壮哉!”
由于过于激动,有些人的声音甚至有些破音。
“意境空明,想象奇特,单这四句便可盖过全场!”
他们料到,举办方有可能会提前根据主题写好诗文。
可他们没料到,这诗文质量竟高得离奇。
这不像是提前准备七天能写出来的,更像是提前准备七年才能打磨出来的好句。
一旁的人急急比了个“嘘”的手势,让他们不要立即评论。
说不定下面还有,别打断人家思绪。
果不其然,这又是一首长诗,一首绝不逊色于《琵琶行》的长诗。
开头四句,已是惊艳绝伦。后面的诗句,一句更比一句精彩。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当蓉姑娘念出上面几句,竟有人一时失神,从椅子上滑倒在地。
离得近的人,能听见他们口中喃喃着:“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这根本不是打磨七年能写出来的程度。
这是人活了一辈子,偶然间被文曲星显灵附体,才能写出的惊世之作。
光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两句,足以名留千古。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琵琶行》已是文坛的一座高峰,而《春江花月夜》,又是高峰上的高峰。
如果说,《琵琶行》是以叙事的方式写尽了人生中的喜怒忧惧、生死别离。
那么,《春江花月夜》就是借着写景的方式写透了世间离散的哲理,情韵袅袅,哀而不伤。
前者让人大哭一场,聊以慰藉,后者让人幽幽一叹,往事皆付云烟。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最后两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给这首诗留下了一个意味无穷的结尾。
以月出为开头,以月落为结束。
好似一场大梦,好似一次轮回。
人们之前在听到开头前四句时还急着发表感想,可听完全诗之后,满座竟无一人发言。
这诗给人的触动之深,只觉一切外物皆无关紧要。
什么诗会,什么拔得头筹,什么烟花之地,什么嫉妒什么鄙夷……何必在乎呢。
每个人都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渺小尘埃。
生死,聚散,荣辱,不过是寻常的更替,犹如一场场月升和月落。
千年万年后,一切都不付存在,只有月光依旧,江水依旧。
此诗仿佛一位神祇俯视人间疾苦,看遍千年兴衰,大彻大悟后得出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