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苦难挣扎 > 第四十六章 疑云重重

第四十六章 疑云重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晚饭后,婆婆照例还要照看店铺,小娟负责收拾碗盏、给孩子们喂饭、洗澡。

    福安早已钻进被窝,但他并无睡意,一双眼睛失神地看着妻子忙里忙外。

    干完家务来到房间,小娟问丈夫道:“福安,被抢之前你们吃过晚饭了吗?”

    “吃了。那是一家路边饭店,是文龙兄推荐的,他说只要从这条路上经过,就必定来这家饭店,它不但味道好,价格也便宜。我初次出门,又人生地不熟,自然听他的。谁知,吃完饭走了不到两里路就遇上了强盗。”

    “如此说来,文龙和店主一定很熟。他们说什么了?”

    福安想了想,道:“他们说的是当地话,不太听得懂,而且声音又小。”

    “期间有没有人离开?”

    “店里的伙计倒是离开过,但他是去买鱼的。文龙兄点了道清蒸鲈鱼,店里没有,他却一定要吃,说没有就给我买去。掌柜的只好吩咐伙计去捕鱼人那里买。”

    “伙计去了多久?”

    “大半个时辰,我和车把式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但文龙兄劝我们莫急,说这道江鲜值得等待。”

    “被抢后文龙去了哪里?”

    “马车送他到县城后,我们就回来了。”

    “这么晚了,他就没请你们去他家过个夜,或者说喝杯茶压压惊?”

    “哪倒没有。”

    “临走时他总该说些接下来怎么办、啥时候来沙地之类的话吧?”

    “他说第一次出门就遇到这种倒霉事,感到很对不起我。现在他也不晓得该怎么办,但十天之内会带着下一步计划来沙地找我。他还说,生意一定要做下去,钱一定要赚回来,并再三强调,帮我一起赚回来。”

    “车费是谁付的?”

    “当然是我付的,他的钱也被抢了呀。”

    “他晓得你没钱了,应该回家去取才是。既然情谊这么深,他应该把路费付了,然后再给你些饭钱。”

    福安想了想,喃喃地说:“倒也是哦。”

    “要是没有我缝进去的那几块钱,你和车把式是不是得饿肚子?”

    “是啊。多亏你想得周全,才得以顺利回家。”

    “福安,你觉得十天内叶文龙会来沙地吗?”

    “当然会来!他是我兄弟,并说要替我把钱赚回来的。打了几次交道,他可从来没有食言过!”

    小娟摇摇头:“我想说句心里话,但你肯定会不高兴。福安,你想听吗?”

    丈夫说,你说就是了。

    “我想了很久,觉得你不是做生意的料。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吃了这么大的亏,你还一心想着叶文龙的好,难道就没有想过,是不是他在从中捣鬼?”

    “怎么可能,他也被抢了呀!”

    “你人被打了,钱被抢了,他损失了什么?两块银元吗?我想说,如果他们是串通好的,叶文龙即便抢去和你一样多的钱,而不是像他说的那样到了桐庐去家里取,他们事后还给他就是了。”

    “不会吧?文龙一直跟我在一起,他们怎么串通?”

    “你确定那个伙计只是去买鱼,而不是去通风报信?福安,四个强盗,只有一人拿着强盗用的大刀,其他三个分别是柴刀、菜刀、斧头。听起来,他们倒更像一帮游手好闲的山民、和叶文龙一起厮混的地痞流氓!”

    “不会的!不会的!文龙兄对我这么好,怎么可能害我?要是他做出这种十恶不赦的事来,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为了抢这笔钱,也是算大动干戈了。要是你不跟着去,他就省事多了。”

    “你说他早有预谋?”

    女人没有直接回答。“我想他是不会来了。我晓得,你是不会不相信的,那等着瞧吧。”

    接下来的几天,福安过得非常焦虑。他宁可被抢,也不愿相信妻子的推断。他是一片真心对待朋友,人家怎么会害他呢?

    福安的手伤得并不很重,让施郎中敷了些草药,没几天就能干活了。他一边起早摸黑守在箍桶铺里做老本行,一边等着好兄弟找上门来。这样下去,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挣回那笔损失?三瓜俩枣的小生意让他心灰意冷。

    约定的时间到了,正如妻子所料,文龙没有出现在昌盛街。失望之余,福安安慰自己说:他一定是有事被耽搁了。

    但直到父亲五七,叶文龙还是没有出现。本打算去桐庐找他,却不晓得对方的具体地址。他这才开始相信妻子的推断,并暗自责怪自己,确实太冒失了。

    亲人去世后,每七天要进行一次祭祀,六七过后,亡者享用过女儿家的祭品才冷落下去。

    按萧山习俗,五七之内要给亡魂供饭。亲人们将供桌上饭菜摆放整齐,点燃蜡烛,然后一边斟酒,一边请亡者入席。酒盅有两个,另一个是给解差的。为了让死去的亲人慢慢享用,起到拖延时间的效果,解差的碗旁只放一只筷子。

    六次祭祀,要数五七最隆重,家人通常要请来老人诵经念佛,大户人家则搭起帐篷,请和尚或道士超度亡魂,祈祷其免滞迷途之路,早登仙境之乡。然后是接望乡台、焚烧纸钱和亡者生前的衣物……。据说,亡者的灵魂要等到五七过后才具有自理能力,这时,就不需要供饭了。

    麦子成熟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也到了。福安盼望叶文龙的心情也不那么迫切了,他渐渐死了心,开始默默地接受了一个事实:自己落入了人家的圈套!

    除了大小麦,还有油菜、罗汉豆采收。这三种作物都要经过脱粒、扬场、晒干,然后装袋存放。同时,棉花、络蔴、蕃薯、花生等作物也不能放松管理。初夏日长夜短,福安忙得连后悔的时间也没有。他关了箍桶铺的门,在老丈人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土地经营管理。他带领三四十个工人每天早出晚归,不到十天工夫,人变得又黑又瘦。看上去,他成了真正的沙民。

    开始福安认为,活这么忙,装袋后的粮食不必运到箍桶铺存放,只需放在地头的草舍里,待有人收购时,直接拿去卖掉就可以了。但阿土坚持要他搬走,他问女婿:天干物燥,草舍最易起火,万一失火,会有多大损失!就算不失火,这么多粮食谁来看管?谁又能保证每个长工都是正人君子?

    果不其然,几天后的傍晚,邻近一户人家的小孩在做饭时不慎失火。燃烧的茅草像火鸟般地随风飞舞,有三户人家跟着起火。苏家也幸免于难,大横舍和一旁的牛棚燃起熊熊大火,竹子的爆裂声似炮仗一般接连不断,不到半袋烟功夫,偌大的草舍就化成一片平地。

    长工的住处没了,能供六十余人就餐的桌椅板凳和餐具没了,放置一角的农具只剩下了一堆废铁。万幸的是,当时屋里只剩下四、五担没有扬净的小麦。耕牛因为还在回来的路上,也逃过一劫。

    心有余悸的福安对老丈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几万斤粮食已付之一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