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脱裤”第章 “入库”和“换裤”
主管计生的陈万总喜欢去求神占卜,有时回来笑容满面,有时却会满脸愁容。
林城不知他去干嘛,不晓得他为何要这么频繁地去寺庙,还准备去批评他,说共产党员只信马列,可不能有别的信仰。
还是分管交通的副乡长许世斌跟林城解释的,许世斌说陈乡长这是去求神保佑,希望计生检查的人不要查到咱们这儿呢。
林城这才恍然大悟。
其实乡镇里的日常工作,除了找钱、要钱、还钱,他们的中心任务主要就是围绕着三个“裤(库)”展开的。
或者说除了像寿水乡这般注重经济发展的乡镇,其余地方基本工作就是这三个“裤(库)”:
“脱裤”:就是计划生育工作;“入库”:就是征收农业税、特产税等税收入财政库的工作;“换裤”:就是做好征兵工作。
乡镇普遍运行的工作机制,就是分片包村工作责任制。
就是会根据下属各村的地理分布情况,按照方便工作的原则,将行政村划分为若干个工作片,再把全乡40多干部分编到各个工作片区。
然后每个片区里选一人任片长,班子成员任挂片领导,每个片分给两到四个行村,每个村再有一到三名包村干部。
如此这般分配完成后,这些中心工作就既有分管领导统筹协调,又有专业干部做业务指导,防止因为业务不熟练产生矛盾激化,另外还有分片包村的干部做具体的工作执行,大家分工协作,共同落实工作安排。
三个“裤(库)”中的其他两个都还好,只有“脱裤”是一年到头都要做的工作,也是三项工作中最难办的。
尽管林城知道再过二三十年后这项国策基本已废弃了,到那时各级政府还要大力鼓励大家生育二胎、三胎,以防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沉重负担。
但在当时,计划生育工作有着一整套严密完善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一票否决的责任追究就是套在每一个乡镇干部头上的紧箍咒。
一票否决也就是说无论你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一旦计生工作没做好,都会一票否决地把你给拿下来。
林城也几次三番地找到徐书福书记和刘泰主席商量过这个事,可是囿于时代的局限,他们二人尽管觉得一票否决或许过于无情,却都没觉得计划生育这项政策有任何的问题。
而且他们也被这个政策“一票否决”着的。
至少从当时来看,大家生孩子的欲望普遍高涨,而生产资源又极其有限,控制下人口增长并没有什么问题。
林城也没计可施,只好照章行事。
不过好在当时已经没有用拆房子之类的粗暴办法搞计划生育的方式了。
在林城下到乡镇之前,尤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初期,对违反计生政策多偷生孩子而躲藏起来的对象,将其房屋暴力拆掉都是常有之事,甚至有个别乡镇干部还会动用炸药炸毁违反计生政策人家的房子。
在那时,乡镇干部半夜三更组织人员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群众家里去搜人都是常干的事。
林城曾读过莫言获得了茅盾奖的作品《蛙》,他觉得里面描写“姑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所做的事与他听说的、做过的以及所了解到的都所去无几。
他感到文学作品或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记录历史,毕竟人的记忆总是短暂的,而文字却可以一直留存下去。
林城又想到了“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故事:
那是在柏林墙即将倒塌的时候,一个东德守墙的卫兵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
在这之前的几十年里,这堵墙下已先后有数百位东德逃亡者被射杀。
当法官审判这位士兵时,卫兵辩解道,他仅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他别无选择,罪责不应该在他这里。
法官却对他说,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他有权选择打不准。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你在端枪的时候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该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法官最终给予了他应有的罪罚。
林城觉得自己也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职责,所以他对待这份工作并不算特别积极,也从不督促下面的人去执行,对于大月份妇女引产的事也从来不去做。
当上面频繁检查时,他为了应付计划生育检查,还叫人故意搞了一辆拖拉机坏在他们去检查的路上,让检查组无法前往。
当然林城的消极应对是会招致不少人的不满,好在县委书记徐书福将那些全部压下了,否则林城早就被“一票否决”出去了。
在“入库”这项工作中,寿水乡也一样会征收农民的农业税、特产税等税收,但他也知道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比如为了征收农业特产税,乡财政所还在寿山乡与棠口乡的交界处单条桥上设立了征收站。
由乡财政所干部以及几个临时工轮流值班,在路上架一条毛竹做的横杠,有车辆出乡就拦下检查,可能一拖拉机林木也就收特产税20元,因税源很少,对于财政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林城觉得最为主要的还是要让农民富裕起来。
为了激发群众们治穷致富的内生动力,林城重点抓了两头工作,一头是支持培育种养大户能人,让他们率先发家致富,做出榜样辐射带动作用。
另一头是挂钩帮扶特困户,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比如玉林村的林玉雄是个养鹅专业户,年轻人创业激情高,却苦于扩大规模缺少资金。
后来寿水乡政府就以寿水水电站为其担保,从信用社贷了 5 万元的款,实现了林玉雄的创业梦。
他的贷款也按时还上了,每年年初乡里的工作会议要表彰种养大户、经济能人,林玉雄一直都是榜上有名。
更重要的是他扶植起来了寿水工厂和寿水水电站,这两个可以长期为乡里带来稳定财政收入的“会生蛋的母鸡”。
就这样,林城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实现了将乡财政从亏空转为了盈余,全乡百姓的生活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当财政收入充沛了以后,林城开始从乡财政拨款,让有条件的村补贴部分,在全乡修筑起了公路,实现从乡到村再到村下面的生产队道路的通畅。
同时他还着手做像之前跟徐书福书记承诺的那些:
发展乡镇级特色产业,如木耳、菌菇、茶叶及白鹅产业,做好充分调研,选择适合每个村庄的支柱产业,再加以全力扶持。
不久后全乡大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村庄也都发展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