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寿水乡的烂摊子
俞福虽然死了,可此时的寿水乡已经是千疮百孔,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需要林城来解决。
首先是人事上的,林城在寿水乡这么久了,早就摸清了哪些是俞福和秦时硬塞进政府大院,并无真才实干的,哪些是他二人的门徒走狗,甘做打手的。
于是在对峙冲突完全解除后,林城第一步就是将那些虽没有参与对峙,但平日里也不干实事的人,统统清理出了公职人员队伍。
接着林城通过群众推选,大家举荐等方式选上来一批干实事,能干事的人。
然后是寿水乡矿业公司的烂摊子,此时的公司已经只剩下了空架子,虽然法院将秦时和俞福从矿业公司贪污所得的部分钱归还了回来,但这些钱也只够给厂里的员工支付半年工资所用。
而且矿业公司的支柱产品都没有了出路,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转型压力。
林城就带着许柯等一众乡干部废寝忘食地研究着解决方案。
许柯说农业作为基础性的第一产业,还有很多生产工具亟待配套更新的,我们也需要做些工业生产的东西,不能再走挖矿这条竭泽而渔的老路了。
林城饶有兴趣地问他现在有什么思路。
许柯说我们可以为农具提供配套生产,只要服务农业生产,市场上缺什么,我们就造什么,不管是饲料机上的榔头,还是拖拉机上的尾轮叉,还是柴油机上的油嘴,大家要啥我们就生产啥。
林城赞成他的想法,他想到上一世在他去世前,中国很多地方已经出现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的场景,林城感到许柯所说的应该是片可以有所作为的广阔天地。
他甚至觉得他们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直接办个农机厂,后续再配套建成轴承厂、链条厂、铸钢厂等产业链,实现原材料从这头进,农业机具从那头出来,直接进入市场。
许柯感到林城的想法虽然长远宏大,但也具有可行性,便与其他的乡政府同志同意了新工厂的转型定位。
许柯本人也被林城任命为新工厂的厂长,希望能由他主要发力,带动他们这个已经陷入泥淖的企业走出困境。
最后许柯也是不负众望,让寿水乡工厂搭建了从农业耕地到初级工业化之间的企业基石,实现了长久发展。
最开始办厂时没有原材料,许柯就亲自走街串巷收废旧钢材,或者是在国营大厂门口守候着,将他们不要的废弃材料运回去。
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市场,他也是第一时间跑出去推销,在东奔西钻之间,开拓出了产品的市场,终于让工厂实现了从活下来到成长起来的发展,成为寿水乡工厂发展的头号功臣。
后来也确如林城所谋划的那般:寿水乡工厂从农机厂开始,然后后续配套建成了寿水乡轴承厂、链条厂、铸钢厂等产业链条,成熟的产业链带来了更多更大的产业发展。
除了人事与寿水矿场外,寿水乡的财政窟窿也是个大难题。
等到林城仔细盘算乡政府财政时,才发现原来窟窿竟然是这么的大,连基本的保运转都有点不大可能做到了。
原来乡里面这么多年连干部差旅费、下乡补贴费、各类接待费用等都无法及时报销,更不要提民办教师、临时工的工资了,这么多年乡财政里的钱大多是靠各种渠道的筹资借款才勉强得以维持的。
林城看到有的发票因多年未支付或者款项未付清,破得都只能在背面再贴上纸条才能保证完整,才能保证不那么残缺不堪,可以稍微辨别识清。
而且当时还没有出台中央的八项规定,上头各项工作检查的部门来得也是络绎不绝,大家酒该喝就喝,饭该吃得吃,每月接待费也是个不少的开支。
而除了接待上级部门,乡镇机关之间互相请吃请喝也是常有的事,这些都无疑让本就羸弱的乡级财政雪上加霜。
此时由许柯主导负责的寿水乡工厂还没有正式发展起来,乡里所有的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状态。
不过俞福在任的时候还是干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建设了一座装机2000千瓦的寿水乡水电站。
他的本意大概也是想走产业转型的道路,找到另一个给自己生钱的“小金库”。
可惜他的美梦还没有实现,就已经命丧黄泉了。
此时林城已接任了俞福的寿水乡党委书记的职务,这个寿水乡水电站也成了乡里的一只“会生蛋的母鸡”了。
后来这个水电站年产值也达到几十万元,在寿水乡工厂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成了寿水乡一段时间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不过这个水电站也让林城他们吃了不少的苦头。
原来水电站在投产使用前,还有好几年的工程尾款都没给,有一年因为乡里没能及时还上所欠的贷款,还被水电站建设公司给投诉到了法院,乡政府的财政账户也被法院给查封了。
因为第二天就是给全乡教职工发工资的时间了,当时林城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就立马带着乡财政所所长火速赶到县里。
到县里后,再由刘泰引荐找到了南屏县法院执行庭庭长。
林城苦苦哀求,请求他先把账户暂时解封,让他们可以先把教职工工资发掉再把账户给封掉。
林城诚恳的态度打动了执行法庭庭长,临时解封了寿水乡的财政账户,让林城准时发放了全乡教师的工资。
为了能保证乡里财政不吃空,由林城带头,每年年底的时候,寿水乡班子成员六个人分别以个人名义,再以寿水乡水电站为担保,每人向信用社贷款六万元,贷出款项全部借给乡政府用做日常开支。
可即便如此,寿水乡财政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这时宋家庄的现任村支书宋家斌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他们村里原有的那块千亩近于荒废的茶叶地已经开垦出来了,他为乡里找到企业来承包这块地,每年也可收入租金十来万元,而今年的租金也全部打款入账了。
林城欣喜万分,想着自己之前和徐书福书记所说的规划,正在一步步往前走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了这笔钱至少年底前乡政府欠的款是有能力还了。
那段时间林城甚至都听说过隔壁的乡镇因为财政困难发生的荒唐事:
原来那个乡镇在快过春节前,就把手头剩余的资金全部安排完了,但是还有很多的发票没有报销、欠账没有归还。
因为前来讨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乡长就在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张条子,写道:“乡政府没钱,本乡长已回家过年!”
这让迟来的没能讨到债的人后悔不迭。
林城觉得这事虽然不由自己,可总归没有担当作为。
他不喜欢这样的行为,所以他总会想尽办法填补财政亏空,不让别人的利益有所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