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识李宗羲
沈西序口里所称的“李大哥”,正是本书主人公李宗羲。
沈西序永远记得自己认识李宗羲的那一天。正是初春时节,天上阴沉沉,微风吹拂。中午下了一点小雨,将青石板路淋得湿漉漉的。那天沈西序外出办事回来,乘坐一辆二人小轿途径泰兴堂时,听见外面人声嘈杂,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时好奇心起,便叫跟着轿子一路小跑的旺儿去打听究竟。
不一会儿,旺儿回来说:“回老爷,是泰兴堂的人在收拾一个赌输了不肯给钱的赌徒。”
这样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沈西序“哦”了一声,正待叫轿夫起轿,突然听到一个看场骂“李宗羲,你他奶奶的下次再来我的场子找茬,看我不打死你”,不禁心头一动。李宗羲?不就是那位18岁就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生员,一时名动全城的“神童”李宗羲吗?
沈西序从轿子的缝隙看出去,看见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年轻人,正一动不动地躺在泥地上,脸上半是血污半是泥浆。
沈西序不禁起了恻隐之心,从轿子里钻出来,走进人群,问泰兴堂的看场:“李宗羲欠了你们多少钱?”
“问好沈爷,他欠了3两银子。”看场的人叫小六子,他认出了开县城有名的富公子沈西序,点头哈腰地回答。
沈西序点点头,从怀里掏出5两银子,递给看场的人,说:“我帮他结清欠账,你们不要为难他。剩下2两银子,请你们找个人,送他看下医生,拿点药。”在道光年间的开县小城,2两银子差不多是一个壮年劳动力一个月的工钱,给李宗羲看医拿药绰绰有余。
小六子也许永远都不懂沈西序为什么要替李宗羲结清赌账,但眼前的银子是货真价实的。他兴高采烈地接过银子,说:“沈爷请放心,小的这就派人送李……李爷去看医生。”
沈西序微微一笑。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他奶奶的”立即变成了“李爷”。
第二天一大早,沈西序正在晨读,旺儿进来说外面有人找他。沈西序出门一看,正是李宗羲。李宗羲拿出5两银子,还给沈西序,道了声谢,转身离去。
一来二去,沈西序和李宗羲便熟络起来。李宗羲祖上并非四川开县本地人,而是来自湖南常德府龙阳县。
明末清初,四川屡经战火,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人口统计,曾经的天府之国四川全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开始,清廷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史称“湖广填四川”。李宗羲一家正是从湖南千里迢迢地举家搬迁到了四川开县,从此定居下来。
李宗羲天性聪明,是一块读书的好苗子,然而生性好赌,又喜欢光顾风月场所。他诗文俱佳,在小城颇有名气,平时靠给人写点招牌、书信换点散碎铜钱,却又全部丢在了泰兴堂、丽春院等地。沈西序怜惜他是一个人才,经常替他结账。李宗羲偏偏“人穷骨头硬”,一定想方设法凑钱还给他,表示不承他的人情。
“李大哥,你这样挣一文钱,花两文钱,长期下去不是办法哟。”沈西序劝导李宗羲。李宗羲比沈西序大1岁,沈西序尊他为大哥。
“不碍事。李白说‘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李某终有发达的一天。”李宗羲信心满满地说,“再说了,你以为我是声色犬马、荒淫享乐吗?非也。这是在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以后我李某是要做大官的,不了解最底层的民情,怎么能行呢?”
沈西序无可奈何地笑了。
无计可施,沈西序只是暗地里关照泰兴堂和丽春院,要他们对李宗羲客气一点。但凡李宗羲欠下几两银子也不要紧,自己一定悄悄地结清,绝不让他们吃亏。果然。泰兴堂和丽春院瞧在沈西序的面子上,对李宗羲客气得很,就像贵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