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顿开金锁走蛟龙
试试就逝世。
陈辞迈开右腿,周围等身大小的图腾生物霎时间扑咬过来。
虎口嗜血,龙爪透骨,蛇牙钻心,鸟喙啄睛,虚幻生物伤害具象化,灵与肉好不酸爽。
陈辞陷入久违的昏迷。
当他从许卿的床上醒来,仍不死心。
这是跑路最好的时机,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适度游戏益脑,过度游戏伤身,距离强制下线还剩5小时17分。”
陈辞回到原点,穿上衣物,却发现锁身阵外有个年轻道士正在来回踱步。
道士身穿朴素道袍,五官端正,眉宇间残留着年少时的青涩。
陈辞观其身量气度,不似凡人,想必是仙目山上隐居的道长。
对于自己身处的地方,他是有些了解的,不算两眼一抹黑。
仙目山有七二座小峰,是山上七十二名道士修行起居的场所,这些小峰围着守藏和义成两座大峰,两人脚下的方形槐林就横在大峰之间。
两山两寺一书院,三宗四府占五州,在各个顶尖势力中,只有仙目山和广韵府是严禁外人踏足的。
山上道士自给自足,偶尔也会下山赚点小钱,其中以外丹之术无人能出其右的孙实常和山医命相卜独占其三的薛灵微最为频繁。
山中掌教张道倾号称“天下道法尽入我囊,天下道术尽出我掌”,曾以一己之力改变三教格局,真真是一位前无古人的大才。
陈辞也不知二手消息准不准,但地理形胜方面大致是无错的。
年轻道士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右手成拳往左掌上一敲,侧身兴奋道:“陈辞,你可以叫我林正一,师父命我来助你。”
陈辞也不惊讶,在别人地盘上这么久,恐怕早就被暗中观察了。
林正一注意到他脸上稍许疑色,解释道:“墨紫虽不是道士,却也算我们仙目山的一员,她打小上山,是我们这儿唯一的外人,师父拿她没办法,只好等她走后再来救你。”
陈辞反而更加疑惑,问道:“为何要救我?你师父是哪位?”
林正一摇头晃脑,模仿着老道的样子说道:“命为定数,运为变数,命由天定,运由人定。命是生死,是投胎,是衰亡;运是生枝,是抉择,是变化。我师父就是仙目山的掌教。”
陈辞眉头紧锁,忍不住脱口而出道:“说人话。”
“此子断不可留。”
“再翻译翻译!”
“让你赶紧滚出去。”
“不滚,我飘零半生,未逢明师,好不容易有机会,当然要在山上拜师学艺!”
“不可,仙目山三十六名师父三十六名弟子早已满额,你还是等我师叔羽化之后再来吧。”
陈辞如意算盘落空,老实道:“你们仙目山都知道我是外星人吗?为什么要放我走?不怕我以后翻脸不认人,把老家搬到你们这儿?”
林正一摇摇头,答道:“你的身份目前只有三人知晓,放你离开是师父的意思。”
陈辞揣摩不出张道倾的想法,不好再寻根究底,回转到主线诚恳道:“还请道长出手。”
“此阵若破,墨紫会有所感应,在救你出来之前,我想和你做个交易。”林正一袖袍一抖,一本黄封小册子落在手中,笑意盎然道,“以道术换道藏,可否?这本《左心录》里记载的四种道术,都是我层层简化而来,给你学去不算坏了规矩。”
陈辞不记得多少道家经典,但仅需只言片语或许就能对道士的修行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样的交换无疑是亏的。
道法术三者,术为最末。
按照陈辞的理解,道是牛顿三大定律,是麦克斯韦方程组,是e=mc2,是理论基础;法是磁悬浮,是微电子,是6g,是实用技术;术是光刻机,是白磷弹,是iphone,是应用成品。
道中得千法,法中得万术。
像锤炼经络之法,男女双修之法,既是道的衍生产品,也是术的基本车间,主打一个承上启下。
而今要用近乎道的文字换取一本《左心录》,陈辞当然要讨价还价,老祖宗的心血怎能贱卖?得加钱。
林正一无奈道:“你没有朝廷颁发的度牒,我不能传你其他术法,要是被外人认出跟脚来,我要挨师父责罚的。这是三教与奇衡局共同定下的规矩,我也没办法。”
他不似朱墨紫那般已有一条通天路,不愿放过借鉴异域道藏的机会,妥协道:“家父陵国右相,哪怕在这偏远的益州,也有许多门生故吏,我可以替你求一封路引,保你入城无忧,如何?”
陈辞贪心不足蛇吞象,开口道:“既然你们怕泄露跟脚,那我也不求身外物,听说天机道人能掐会算,可否帮我算一算我要找的人在何处?”
林正一挠挠头,尬尴道:“薛师姨早已卜过一卦,可你身上似有能遮蔽天机之物,这一卦自然无果,前路茫茫不可知,只能靠你自己走。”
想不通的事情留待以后,陈辞搜肠刮肚,应道:“我墨水不多,你做好心理准备。”
林正一大喜过望,摆出五心向天的姿势,虔诚的就像聆听仙人垂训的孩童。
种种迹象表明,当世和异界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对互相印证寄予厚望。
“这些内容十分的珍贵,道长好好听,好好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陈辞说说想想,一篇《道德经》断断续续讲了一柱香的时辰。
林正一如痴如醉,虽然其中许多道理都是先贤翻来覆去讲烂了的,但表达方式不同,收获与启发亦不同。
这还只是一篇《道德经》,若是将上下五千年的浩繁卷帙全数引进,对此界产生的冲击难以想象。
陈辞对异界能够借此修行感到非常羡慕,或许是天轨初开,灵气尚未复苏的缘故,蓝星上压根感应不到天地之间存在的无形能量。
亏得他初入玄关,不通引气入体的法门,因而对现实中缺失天地玄气怨念不大。
林正一是掌教单传弟子,记性自然不差。
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正一之心则万法归一。
他担负着张道倾的殷殷期望,一刻不敢懈怠,原地里便开始闭眼参悟,此行的目的则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陈辞久站不得动,试着叫喊了两声,得不到回应后也顾不上什么道不言寿,各种问题都蹦了出来。
不承想小道士没唤醒,反而引来了老道士。
老道身穿紫袍,脚踏金光,满头白发面容却不显苍老,精神头看上去也足,端的一副仙风道骨。
“劣徒弱冠之年,贫道耄耋之年,可还有问题?”
陈辞手脚固定不能行礼,恭敬道:“晚辈必将报答前辈救命之恩。”
张道倾由远及近,挥挥手道:“说什么报答之恩,日后惹出祸,不把贫道供出来就行了。你且下山去,莫要回头。”
陈辞眼睛一花,身周景象瞬息间一变再变,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无数光怪陆离的线条延伸向无穷远方。
“啪嗒!”
黄封册子掉在头上,他一眨眼再看去时,是巍巍山门开在守藏峰山麓。
“啧,好手段!”
陈辞感慨过后,取下《左心录》,环顾四周。
身前是云石筑起七级垂带踏跺,柏木制成三扇红门黑匾,两尊威严的塌腰石狮一左一右,与正门外檐的抱柱楹联相映生辉。
身后是无垠荒野卷起秋叶,朦胧云雾挽住山巅,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坐落在青山与平原之间,宛如山水画中突兀的墨点。
陈辞深吸一口气,摆脱了身上长久以来的束缚,心胸中顿时生出一股天大地大任我闯的豪情。
他扬起手中书,仰天长啸道:“此一行,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也不受羁绊了!”
憧憬完诗和远方,还是得活在当下。
陈辞翻开书页,通读一遍。
四种道术分别为缩地术、请神术、甲丁注、千斤榨。
缩地术顾名思义,为神行之术,与上古神通缩地成寸差距较大,全名缩地成尺更为贴切,修成后一步的步长可达常人三倍。
甲丁注为六甲六丁护身咒青春版,以玄气凝出黄镇将军王文卿护身,重质将军展子江保形;和衷将军张文通守魂,淑姿将军臧文公固魄。
请神术和千斤榨则和蓝星上流传的相差不大。
陈辞比较看重甲丁注,这是一种薛定谔的道术,练成后无需冗长的咒语,一旦遭受攻击会自动防御,平日里则不消耗一点儿玄气,相当节能环保。
山门距城池极远,正好在路上练习缩地成尺。
《左心录》上记载的原理和“七步天心九步堂”的风水学脱不了干系,步骤则和自醒先天炁有半分相似,都是简之又简,玄之又玄。
于心中生眼界,凝眼界成一府,在府内置标的,以标的为牵引。
陈辞缓行数里,豁然开朗,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复行数里,步法严明,一步生莲,一莲生三。
如此须臾间的了悟令他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是真个有才情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