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海盗商人 > 第63章 从马六甲到锡兰

第63章 从马六甲到锡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马六甲河河边有许多海鸟,大约有百来种,聚集在树上和河滩中。谢照从没见过这么多的海鸟,一路光着脚丫在与鸟儿们嬉戏,一旁的谢和四友等人在照看她。戴仙和胡三七等人则在礁石上钓起鱼来。火者亚三和尚源道命令一些人下货,发往市中心的市场。王直他们则在市场中心的许楝旁边站定,这许楝外号“楝树”,是四棵树里名声最大的一位。许楝旁边还带着一群部众,其中有其堂弟许六,另外则是一些翻译或会计。许楝见王直突兀站在自己面前,便道:“哟,老乡小哥,你怎么也来这里了?”

    王直道:“我要下西洋去,途经马六甲,不巧碰上。二哥别来无恙?”

    许楝屏退商谈的众人,对王直道:“来来,想请不如偶遇。我请你去吃东西。”

    王直对许楝道:“之前在巨港,我碰到了三哥许楠。”

    许楝道:“是啊,我叫他先头回广州、宁波了。”

    说着许楝带着王直和几个人去了一家露天店子,叶宗满和吴承恩随行。许二哥让厨师直接炒菜,菜目是约定好了的,看样子他常来光顾。过了一会儿,厨师就让侍者给大家端上菜品了,有烧濑尿虾、冬菇炖波参、蒜头金银蛋滚潺菜……主菜是生熟两种吃法的红鰽鱼,以及臭臭的炕马鲛鱼。红鰽鱼是马六甲附近特有的名贵可食用鱼种,略有毒性,生吃其新鲜肉,熟吃的部分被厨子做成了鱼汤;而马鲛鱼则是从东非到东南亚常见的一种高级海鱼,个体较大,肉质鲜美,可好像这一份马鲛被腌制后,存放了相当一段时间。“来尝尝这臭味鱼,比之我们徽州的臭鳜鱼如何?”

    许楝说道,接着动起了筷子。马六甲及东南亚群岛,虽有土著,本不用筷子,但是中原的筷子吃法在此处已经普及有三百多年了。吃虾子则不用筷子,直接动手,方能吃出味道。许楝又让厨师给大家做了主食,是沙爹面——许楝知道王直爱吃面。只听王直道:“这鱼好臭好臭,但是味道咸鲜,焦中带嫩,别有一番风味。”

    并示意大家快吃:你不吃,我可就吃光它们了。他觉得咸了,便用勺子兜起鱼汤来饮,快哉!随后一顿饭菜饱,相当解馋。许楝道:“我船队里,有诸夷人,一般不吃鱼。我便叫他们不同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但海鱼,可食种类甚多,不吃掉,就有点暴殄天物了。而且我们行船,有时候遭难,这鱼,可是我们的救星。”

    王直道:“说得对。然则鲸鱼海豚有灵性,我在船队里并不鼓励大家吃。”

    许楝道:“对对对,有那么几种例外。”

    一旁的许六插话道:“其实有的夷人,只是不吃不带鳞片的鱼,有的有鳞之属,也是吃的。”

    王直道:“所以习俗不同嘛。各族人汇聚在一起,就是要了解其特性,不然没法打交道。”

    众人交谈了一番,无非说天说地说海说人说吃的。许楝起身,叫许六结账。众人又回到了市场边。有一个人前来报道,说道:“老板,这次香料中的胡椒采购了不少。还要继续收吗?”

    许楝道:“收啊,马炎,叫他们继续。”

    原来这人叫马炎。马炎身后还跟随两员海员,三人都是商人模样。许楝跟王直介绍说:“这马炎,就不吃鱼。知道了吧,他是本地夷人。来,给王兄弟介绍下。”

    马炎道:“我番名恩里克·德·马六甲,汉名马炎,是回族。4年前跟麦哲伦环游世界,现在回到马六甲,跟随许二老板做事。这两位是我的伙伴,一名端贤,一名婆渡。”

    端贤、婆渡都穿紫色纱笼衣,一瘦一胖。端贤、婆渡皆敬礼道:“阿帕咖吧(apa khabar)!”

    意思是“你好!”

    马炎告知王直,端贤本是前满剌加王室的贵族,现在避世,依附于许家。他们都擅长马来语、印尼语(此时苏门答腊、爪哇等语言)、甚至印度诸语,在东南亚有人际关系。王直对许楝道:“我商会缺这样的人才,能否借我们一用。”

    许楝就对端贤道:“端贤兄弟,你就去王直那里做事吧。马六甲暂时还没有安定,葡萄牙人可能还会找你的麻烦,你就先去王直那里避一避,正好也替我们成为交涉人,搞好许家与宋氏的关系。”

    端贤道:“好的,老板遵命。”

    端贤对王直行了一个中国礼道:“以后还请多多照顾了。”

    王直便道:“还请你多指教才是。”

    王直让叶宗满告诉端贤目前船队的情况、人员构成及商会投资关系。以端贤为介绍,火者亚三他们把从福建运来的货物,以高于市场收购行情1成的价格下给了当地的代理商、承包商,其中不泛会做生意的葡萄牙商人。货物清单如下:脱胎漆器220件、木画30件、木雕70件、纸伞200把、贝雕50件、瓷器580件、李子干10箱。出货时,王直亲自发货,照看场面,有方廷助、才助、宋无双等人辅佐。这些货物,除了瓷器,其它的都不是直接兑换成白银,而是用来换货。他们向当地的香料商人换取胡椒和肉桂等物。“己”号上被攒了不少胡椒,按它的价格,每100斤,大约4两银,也就是每斤40文购入。如果卖到泉州或者广州去,大约能卖个3至4倍的价格;如果卖到欧洲去,行情好的时候,也有6至8倍的价钱。但欧洲人一般只要黑胡椒。胡椒在东南亚分两种,一种是白胡椒,一种是黑胡椒,其实它们本来都是同根生的,只不过是摘采时间不同、加工晒制的工序不同,造成的颜色不同而已。如细分,甚至还有绿胡椒和红胡椒,但是一般不这么分类。所以王直他们采购、交换的,一般都是新干燥的黑胡椒,外壳通黑,有褶皱,香气浓郁。肉桂本也分很多种,这里是灰褐色的那种。己船并未全部装满,因为火者亚三对王直说道:“我们还可以去柯枝和古里看看印度的胡椒行情。据说那边比马六甲的质量要好一些,也存在差价。”

    柯枝就是科钦港(cochin),古里就是卡利卡特(calicut/kozhikode)。王直“哦”了一声。进出货物的时候,王直让才助和廷助记录清晰。送出去的物品,交给当地贸易商的,有详细的送货单;回来的物品,也开具了收货单、入库记录。这些方便给梁椿他们做计算使用。事实上既往的贸易工作都是走这个流程进行。但由于有时候没有使用白银结算,那么就要求梁椿等会计要精打细算,不能弄错了利润,不然是会有所亏损的。马六甲有一些从别处贸易来的肉桂,另外就是马来群岛生产的肉豆蔻。火者亚三按照往昔的经验,认为肉豆蔻是在欧洲极为流行的,100颗肉豆蔻可以制成1张肉蔻皮。仅1斤肉蔻皮在欧洲就可以卖1个克鲁扎多,即1两白银。所以就叫王直带着端贤,在市场上又兑换、收购了一些肉豆蔻和肉豆蔻皮。肉豆蔻收了14000斤,豆蔻皮收了1000斤,每20斤装一袋。其中1万斤肉豆蔻放在己船,塞满,其余均放在戊船上。毕竟此时这两类物品是稀缺的,所以只收到这么些。许楝的船队主要带走的,也是胡椒,但他们是往中国行船。许楝对王直说道:“等你从欧洲回来,我们再聚一聚。”

    王直道了一声:“好的,再会!”

    两家人马就此分别。许楝的船队是由两艘宁波改良型商船和一艘大拿屋船组成,他们在一天早上率先出港了。趁王直他们在换货的时候,火者亚三已经在总督府办理好了手续。他使得宋氏商会继续获得了马六甲的贸易权、投资权。之前宋氏本与王室是有协约的,可惜满剌加王室已经南渡,所以贸易关系得重新跟葡萄牙人签订。佩德罗·马什卡雷尼亚什给火者亚三颁发了推荐状,这一纸文书是用来递交古里的印度总督府的,为的是获得受葡方保护的印度-东南亚贸易圈权利。如果是明朝初期,火者亚三本不必这么麻烦,因为他们本应该受明朝保护才对,这些航道百年前就被明朝官方打通,可惜的是:目前明朝海权实力衰落了,明朝的当权者正德嘉靖他们都不关心海上权益。火者亚三、王直他们才立志成为海上的自由人。火者亚三率领船队继续出发,出了马六甲海峡直接跨海西去。他们没有沿着海岸航行,因为这一段路程他们的火长黎顺都是早已经熟悉了的,在其导航下行进。大约横行了四天,西方视野里冒出一座美丽的岛屿来。阮宝龙告诉王直:“那里就是狮子山了,也就是锡兰。”

    锡兰也被翻译做斯里兰卡,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9年前,葡萄牙人在科伦坡登陆,开始殖民此国。商业城市“科伦坡”,在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略》里称之为“高朗步”,在当地僧伽罗语里,则是表示“芒果港”。阮宝龙告诉王直:“那都城科伦坡,被葡萄牙人拼写作colombo,是一个人的名字。”

    约瑟菲娜在一旁道:“我知道是说谁了,那是哥伦布叔叔兄弟俩。”

    约瑟菲娜告诉王直:“巴托罗缪·哥伦布,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弟弟,是火者亚三叔叔的好朋友。”

    王直道:“原来如此。”

    这时船队在锡兰靠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