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古代工匠动脑筋,开山劈石修溪井
父母官事多繁琐,杜奚龄把知道的消息倒了个底朝天,就匆匆忙忙去府衙了。
沈如星和谢逸文坐在原处,半晌没吭声。
“裴之,你怎么看。”
“我在想,长乐侯派兵守粮仓的目的是什么。
粮仓是朝廷的,内存的斗升数目都是记录在案的。
如果要开仓救济,折损的也是朝廷。
一旦上报,朝廷必会从各地借调粮食,来填补这个缺口。”
谢逸文猜测道,“莫非长乐侯把储粮当做了军粮,舍不得发给百姓?”
沈如星缓慢摇头,“如今河北一路的守军不过二十万,即使他私占一部分做军粮,也用不了剩下的那部分。
我还是得亲自到青州去查探。”
“那你何时出真定府?”
“后日。”
沈如星看了谢逸文一眼,发现他面带踌躇,像是有话要说。
“做甚扭捏的姿态,你我二人之间有什么不好直说的。”沈如星忍不住笑话他。
谢逸文大手一拍,“也是,听我的人说,你这回随行的人里有擅水利的工匠,能不能给我留两个。
真定这地界也容易发旱灾,我总得未雨绸缪一下。
你也看见了,杜大人一个四品官,穿得还不如开封一个普通的富户。
这边收成不好,父母官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沈如星感慨了。
谢逸文此人,心思全放在武学兵法上,庶务是一向不通的。
“工匠是我夫人跟陛下要来的,你找她说说看。”
谢逸文脸上立马露出一副“好麻烦”的表情。
沈如星笑了,“行行行,我去说。”
就谢逸文这性子,要他开口求人,难为他了。
他们商量的这会子功夫,楚忆安已经和带来的工匠讨论上了。
她早就觉得这边的天气干燥,地面上尘土飞扬,一副许久未见甘露的样子。
带来的工匠一开始还放不开,在公主面前不敢大声说话。
楚忆安一句“本公主觉得这地界主要是蓄水难的问题”,立刻打开了了他们都话匣子。
她有缘旁观了一场科研人员讨论会的景象。
一个说:“要把水井打深,越深越好。”
一个说:“定期用水车从南边运水。”
另一个说:“放屁,旱季运水车,半路上水都能晒没了。”
科研人员不拘小节,很快屁来屁去吵成一团。
这时候,一个站在最外圈,从头到尾没开过口的工匠,引起了楚忆安的注意。
他面孔黝黑,身形消瘦,脸上的表情像是陷入思考。
过了一会儿,他自己点点头。
楚忆安:“这位站旁边的师傅,是想出什么方法了吗?”
这个工匠讶然抬头,看过来,一脸忐忑。
楚忆安微笑鼓励:“没事,现在也就是说说想法。”
工匠抬手作揖,回道:“小人姓申,回禀长公主,昨日刚到真定府,小人看过这边的土质。
半沙半土,蓄水力十分差。
若是用普通的井蓄水,到了旱季,多半都会成为枯井。”
楚忆安连连点头,这是个土质沙化,恶性循环的问题。
姓申的工匠接着说,“小人观察到城外山上倒是树木繁茂,若是采了山石铺成溪井,用处会更大一点。”
其余的工匠停止争吵,听过溪井这个字眼后,纷纷点头。
楚忆安满意了,让他们分批,下去画图纸,查看山石的情况。
等沈如星回到房间,工匠的溪井图纸已经呈上来了。
楚忆安看着图,啧啧称奇,与其说是井,不如说是个加了盖子的大型过滤器,与当地的水源联通起来,雨季蓄水,旱季也能流通。
古代工匠能人多啊,脑子都是怎么长的,能把天时地利结合得如此完美。
沈如星跨进门的时候,就看见小妻子一脸惊奇,还没来得及说谢逸文的诉求,就听她安排上了。
“夫君,我留一半的工匠,在真定府,先给这边修修水利吧。”
说完,她把图纸一递,解释了工匠的奇思妙想。
沈如星心里蓦得柔软,“夫人不是要带着去青州的么?”
“带出来就是给边关百姓谋福利的,我看这边的农作条件都够呛。青州带一半也足够了。”
沈如星赞叹道:“夫人果然是大启的福星。”
楚忆安无语了,我还吉祥物呢。
“长公主夫妇到真定府了?”长乐侯漫不经心地逗着一只笼中鸟,一边听下属的汇报。
下属问:“侯爷,要是他们俩跑到青州来,我们”
长乐侯抿唇一笑:“他们一定会来的。”
下属瞪大眼睛,“可曾大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