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莲心决 > 第37章 第37章

第37章 第3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其他车马和人声透过毛毡窗帘传进车内时,宋泊安迫不及待地掀开窗帘想看看外面光景。刚掀开瞅了一眼,便\"啊\"的一身惊呼,赶紧放下帘子转回头来喘着粗气。

    \"一惊一乍的,何事?\"宁辞恩听到惊呼,睁开眼睛沉声问道。

    宋泊安喘匀了气,\"外、外面好多车,运的都是棺材。这里是遭了灾吗?\"

    宁辞恩摇头,“非也,只是城中半数人以白事为生罢了。”

    宋泊安拍了拍胸口,这才定下心来,壮着胆子再探了半个头出去张望。

    这茂州城在此处也不知屹立了多少年,城墙在年岁中经历了无数个风吹雨打的日子,虽略显破旧,反而给城市增添了厚重古老的韵味。城门上“茂州”二字已模糊不易辨认,却不影响城中进进出出的车马人流。

    在数千年前,茂州本来只是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子,刚好建在三座大山的山坳中。因为常年得不到充足的日照,农作物收成差,靠农活难以养活自己。好在村中人擅做白事物件,棺材、纸人、寿衣样样俱全手艺精湛,用马车拉出去卖了能换回不少钱和物。

    久而久之,白事生意开始远近闻名,来此定居的人也越来越多,小村子也渐渐扩大成了小城镇。

    白事生意的壮大,引来的不止有人,还有不愿前去投胎的孤魂野鬼。

    茂州自古气候潮湿,山坳之中又少有阳光,背靠大山阴冷凉寒,最易聚集阴气。有些死去多时却不愿投胎的孤魂野鬼路过此地,被纸钱纸人以及满山阴气吸引,在附近徘徊不肯离去。

    更有胆大者,趁着夜色墨黑潜入百姓家中,斗胆求些纸钱或者求件寿衣。有了盘缠,穿了新衣,才好安安心心去阴曹地府投胎。

    出于害怕,亦或是出于同情,有些做白事的人家便应了这些要求。渐渐地,在此地定居的孤魂野鬼也越来越多。

    多年后,人和鬼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而鬼与鬼之间也逐渐结盟形成组织,专门管辖想来此地定居的野鬼。白天,鬼不现身影响人;入夜后,各家门户紧闭,人也不会阻拦鬼。

    有鬼帮衬着,白事物件也越灵,有些达官贵人不惜大老远来掷下重金,就为求一口城中匠人亲手打的棺材,或者一件寿衣。

    于是茂州因着这种奇特的人鬼共生的环境,和供不应求的白事生意,成了附近家喻户晓的鬼城。

    入了城中后,宁辞恩将马车停在城门口不远处的一家驿站中,给了些银两,嘱咐小二给马槽添些最好的精草料后,便带着宋泊安在城中闲逛起来。

    城中街道乍看起来,与其他城市无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酒楼食肆客栈成衣店等一应俱全。仔细看的话,靠着主街道的那些宽宽窄窄的巷子中,有不少店铺门口都挂着两只白灯笼,那便是专做白事生意的人家了。

    宋泊安缩着脖子跟在宁辞恩身后,听完这茂州城的来历后,再看看屋子门前随处可见的白灯笼,感觉有些瘆得慌,不由得快走了几步,往宁辞恩身边贴了贴。这一贴,还不小心踩了他的白靴子一脚。

    他刚要弯下腰去给他擦擦灰,被宁辞恩一把捞住,自己抬起腿来掸了掸灰尘,“在镇仙山都待了这么久了,还怕这些?再贴就要黏到我身上了。”

    被看穿心思,又被嘲笑了一番,宋泊安脸上有一丝泛红,“不是,只是冷不丁这么多白灯笼,看着怪瘆人的。这冥云宗,怎么会建在这地方。”

    宁辞恩微俯下身,凑近宋泊安耳边,轻得几乎用气息说道:“表面上它是冥云宗,背地里其实叫幽魂殿,你说——为什么建在这里?”

    说完抬腿就接着往前走,留宋泊安像个木头一样怔愣着。

    倒不是说这件事有多震惊,毕竟在镇仙山待习惯了,无非也跟无名宗一样整个门派上上下下没一个活人,不稀奇。只是……只是刚才那个说话的姿势是不是有点……说话就好好说话,非要弄得人耳朵痒痒的。

    宁辞恩进了城就是不肯去冥云宗拜访,宋泊安也只好依了他的性子,跟着他去了酒楼。反正人也到了,明日再去也不迟,舟车劳顿的就让他先歇歇吧。

    俩人在酒楼中坐下,宁辞恩大手一挥又点上了四五个菜,看得宋泊安直呼浪费。

    菜端上来以后,红红的一桌。茂州常年潮湿,菜品以辛辣味道为主,能散热燥湿的辣椒是最合适的调料品。宁辞恩应当不是第一次来此处地了,拿起筷子就开始大快朵颐毫不在意。宋泊安则悬着筷子把整桌菜看了一圈,犹豫再三伸向了一个看起来稍微不那么红的青菜。

    老天爷啊,怎么青菜也是辣的。

    看他辣得瞪眼吐舌头的样子,宁辞恩觉得又好笑又无奈,摇摇头放下筷子赶紧把他手边的茶杯倒满,端到他面前。又唤来小二端来一大碗白水,拣起一块肉在水中涮了涮,再拣到宋泊安的碗中。

    “不吃辣你早说啊”

    咕咚咕咚喝干了一大杯水,宋泊安这才感觉舒坦一点,能把舌头捋直了说话,“你也没、没问过我啊!”

    一人涮,一人吃,这顿饭好歹能勉强继续下去了。吃了几筷子以后,宋泊安说什么也不让宁辞恩帮他涮了。红着个脸也不知道是辣的,还是不好意思的。

    宁辞恩又叫来小二上了一碗鸡汤,慢慢用汤勺搅拌到温热,这才端到宋泊安手边。似乎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事,宁辞恩愣了片刻开口问道:“豆芽菜,你可有想过去寻寻自己的出生地,找找自己的生辰?”

    生辰?宋泊安刚要拿起汤勺的手滞在桌上,一时间忘了动作。

    从前小的时候,村子里家境富足些的孩子,父母每年都会给他们操办生辰。添置新衣新鞋,还有他见都没见过的稀奇玩物。过生辰的孩子当天格外开心,脸上满是红扑扑的喜悦颜色。他们新衣服的兜兜里,还有让宋泊安垂涎三尺的糖块,手里还有红灿灿的糖葫芦。他们一整天都笑着唱着,好像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儿。

    可宋泊安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天生的,即便是养父母也不知道,只是将捡到他的那天当做他的生辰。而且家中并不富足,若是地里收成好,那么这一年起码能少挨几顿饿;要是碰上个天灾,这一年就得勒紧裤带饥一顿饱一顿。哪还有什么余钱余粮,给一个孩子过什么生辰。

    印象中倒是有过一次,只是那一次生辰在他的嚎啕大哭中过去了,也没有在他的童年中留下什么喜悦的记忆。

    更不要说养父母去世后,他过的那些寄人篱下或者四处漂泊的苦日子了。

    生辰,对他来说根本就是个无法想象,更是难以企及的奢望。

    宋泊安阖眼摇头,“我是被养父母捡来的……我的亲生父母,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也或许……是不要我吧。生辰什么的,不重要。”

    说完这番话后,他心不在焉地拿起勺子,在碗里一圈又一圈地搅动着,却并没有了喝汤的心思。

    宁辞恩也一时语塞了,他本只是想问问他有没有这个意愿。若是有,他一定会尽全力去寻他的故乡,寻他的生辰。寻来了生辰,便能让俞老为他好好演算一番,看命中厄运能否化解。

    而每年他生辰之时,也能为他庆祝一番。毕竟身为凡人,只有那么短短几十年,若每年都有这么一次热闹,活这一世也算是添了不少精彩。

    可宋泊安这么一回答,却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两人走出酒楼时,家家户户才刚开始准备晚饭,炊烟从各个屋顶蜿蜒飘起。夕阳映衬天边红霞,一副人间烟火祥和太平的美好画卷。

    离了主街道以后,宁辞恩领着宋泊安往一片居民宅子慢慢走去。途径一些人家时,有家中主妇端出一晚甚至好几碗白米饭出来。满满一碗压得结结实实的,饭里还立着一双筷子。主妇把碗放在自家门槛角落,再添上几个纸元宝,双手合十嘴里念念叨叨一番才进屋去。

    “那是……?”宋泊安偷偷指了指门槛下的饭碗,好奇地冲宁辞恩问道。

    宁辞恩停下步子,扭头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倒头饭,给鬼吃的。虽然你有白玉护体,但是晚上最好还是不要出门的好。”

    毕竟这里不比镇仙山,人人都对宋泊安无比友好。虽说茂州有幽魂殿的鬼王来管理城中和附近的野鬼,但他终究是个外来人,宁辞恩觉得还是早些出言提醒比较好,以免有什么不长眼的鬼东西吓到他。

    “我们现在是去找客栈吗?”见宁辞恩越走越偏离城中心也没有停的意思,宋泊安忍不住问道。

    宁辞恩摇头否认,只是指了指前方分岔路口,“过了那个路口,就到了。”

    约莫走了一共半柱香的时间,宁辞恩终于领着宋泊安在一座宅子前停下来了。

    看院墙的范围,这应该是座不小的宅子,看着有些年头了,红漆的雕花木门早就已经斑驳掉了颜色。两个铜环似乎是许久没人握过,蒙上了一层灰,一点铜亮也没有。破损的院墙头上还有些依然葱绿的小野草,倔强地立着头似乎是在抵抗秋天的到来,不愿就此枯萎。

    宋泊安上前轻轻叩了叩门,等了片刻后却无人来开门。于是他透过门缝往里瞥了瞥,大门从里面上了锁,宅子里黑灯瞎火的,家中似乎空无一人。

    “咦?”宁辞恩也发出一声疑惑,伸手上前抓着门上铜环,使劲叩了几下。

    还是没人。

    “这是谁家宅子?会不会走错了地方?”屋中无人应答,天也要黑了,宋泊安觉得与其在这等人开门,还不如早点去寻个客栈住下。

    “我的宅子。”话语刚落,宁辞恩便一把拎起宋泊安的领子,脚下一点直接从院墙上翻了下去。

    等等,你的宅子你怎么会打不开门?还要跟个盗贼一样翻墙进去!这到底是不是你家啊!下次拎人翻墙的时候能不能打个招呼啊……

    宋泊安感觉白眼都翻累了。

    两人脚尖刚刚落地,还没来得及看清院子全貌,一声犀利的破风声从西边屋子猛然扑面而来。

    是一柄短匕首,疾如雷电般冲着两人面门直直地刺了过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