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老朱真的很开明
瞅着老朱乐开了花,陈光嘴角也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
两万两是骗回来了,可这骗的也真够费劲的,那还是自己的钱。
正乐呵着,老朱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也板了起来。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为了百姓早点过上好日子,咱派人前往竹田县协助你进行改良吧。”
“有了皇上的协助,这改良一事势必进行的更加顺利。”陈光赶忙接口。
去就去吧,竹田县可是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
无论是研制水泥的,还是参与改良苞米的,哪一个都是人精,都是陈光的心腹。
对付几个京城来的官差,还不是信手拈来的小事情。
老朱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微笑道:“接下来,咱们就谈一谈正事,咱想知道,当初在竹田县咱和你签订的保密协议,你是如何保存的。”
陈光讪笑一声:“当初皇上用的是假名,签订的保密协议连同那些发的毒誓都不做数,回头臣命人烧了就是。”
老朱盯着陈光,没有做声。
“还有,皇上当初签订协议的时候,臣为了保险起见命人躲在镜子后面做了画,回头那些画,臣也一并烧掉。”
陈光这次全招了,一点保留都没有。
自己前往甘肃呆了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期间得到了竹田县的加急密报,说永安府巡查使孟刚突然辞去了原有的职务,住到了竹田县。
刚才被老朱不眨眼的一直盯着,陈光一下子就想通了,孟刚这个狗东西,已经把自己出卖了。
既然已经回不去了,只能在老朱的眼皮子底下混日子,还是得拿出来一些东西,以表达自己的诚意。
“不错,你那种特殊的镜子,能不能往宫中运来一些?咱可是清楚地记得,当时在酒楼之中,你听说咱的御书房居然没有装上透明的琉璃,表现可是异常愤慨呢。”
“你不会也仅仅是将这种愤慨,保留在口头上吧?”
老朱笑呵呵地问道。
“怎么会?”陈光瞟了一眼御书房的窗户,大义凛然地道:“臣刚才进入御书房的瞬间,就瞄了一眼窗户的尺寸,正琢磨着得空的话,就开始着手给皇上送琉璃来呢。”
“哦,是不是。”
老朱有点意外,随即小声道:“这窗户上,可不可以装上那种特殊的镜子?”
“皇上的意思,您可以看到外面,而外面的人只能看见自己?”
老朱点点头:“咱想看看,他们没有见到咱的时候,都是个什么表现。”
“行,这个没问题。”陈光眯着眼睛,意味深长地朝着老朱点点头。
“还有,那个。。。”
。。。。。。
。。。。。。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长谈,老朱的表情越来越和颜悦色,到了最后,甚至放声开怀大笑了起来。
是时不时的点头称赞,对陈光的欣赏也是毫不掩饰。
陈光的心情也很不错,尤其是老朱的脑袋瓜子很是聪明,不但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这让陈光第一次感觉与人交谈原来还可以这么通畅,还真的可以一吐为快。
对于竹田县的所有新鲜事物,老朱都想弄个明明白白。
除了个别的具体产品,其他的陈光毫不吝啬地一一详细作答,并且有意地,将话题往百姓生计上面引。
说到百姓的居住分配,说到百姓的收入分配,说到老弱病残的照顾协调,说到百姓就医看病,最后更是说到了百姓日常的思想教育问题。
老朱静静地看着陈光,一时间竟然听得入了神。
直到陈光的声音停止,方才缓缓的恢复了状态。
不禁长叹一声:“陈卿大才啊,对辖县的治理居然细化到了这种程度,咱深受启发。”
陈光也似乎已经忘记了目前所处的乃是御书房,说话如同在竹田县一样的神采飞扬。
“其实,这为官也没什么难的,就好像做生意一样。”
“咱就拿酒馆打个比方,你心里想着客人的口味,爱好,即便是第一次没有做好菜品,多听听客人的意见加以改善,最终一定能够做到客人满意。”
“你若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口味去衡量大众,而且仗着店大欺客,最后的结局肯定是关门大吉。”
“说到底,这就是个意识问题,不要因为自己是官就高高在上,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地去处理,解决问题,这样才会获得百姓的爱戴,才会让百姓更有动力去全身心地投入生产。”
老朱盯着陈光,心中再一次被震撼到了。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这两句话说得太到位了,这才是为官的精髓。
陈光接着道:“大明建国三年,很多地方的生产恢复极慢,百姓的日子依旧很苦,百姓们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活着,有饭吃。”
“而我们的一些官员,从来看不见百姓的疾苦,始终保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不为百姓办事就算了,还要利用手中的权力压榨百姓。一边给百姓增加赋税,一边向朝廷谎报并未征收上来赋税。”
“百姓的要求已经低到了只要活着的地步,若是让他们无法活着,他们会如何想,会如何做?”
“若是任凭这样下去,很危险的。”
老朱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说的可是甘肃?”
“正是。”陈光道。
“微臣前往甘肃,乃是奉旨查办贪污一案,所以呈报上只写了关于案情的查办情况。今个皇上既然提及此事,臣不妨给您说说臣在甘肃的所见所闻。”
刚才,老朱与陈光一直围绕着竹田县进行交流,无论是耳中听到的还是脑海里浮现的情景,都是竹田县那种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一想起甘肃,老朱便想起了大明目前的真实情况。
虽然他知道大部分百姓的日子依旧很苦,可听陈光说,百姓的要求仅仅只是活着,便已经意识到,甘肃的情况,恐怕要比自己所了解的,糟糕得多。
平静的脸庞上不由得带上了一丝阴沉,低声道:“说,如实的说。”
陈光也严肃了起来:“皇上,臣到甘肃的时候,定西三县的百姓,因为疫情和饥饿,死亡的仅剩下了不到三成。”
“可即便如此,当地的官员依旧欺上瞒下,不但将官仓里面的储备粮卖了私分,更是将手伸向了朝廷拨去赈灾粮款。”
“他们得知臣前往查办贪污一事,想法设法地进行掩盖,见臣识破了他们的诡计,便又想着办法地用银子,女色拉拢微臣。。。”
陈光一五一十地将甘肃的情况说了出来。
一边说,一边暗暗地观察着老朱的表情。
陈光不是个居功的人,可也一直践行着有功就要行赏的原则。
如今在朝廷的这些待遇,都是之前救灾所赏赐的,查办贪污一案的功绩,回来之后皇上好像忘了一样的没有提说。
在定西商业街成为最大的股东,陈光其实已经很满足了。
若是没有今个早上所有朝臣的一致针对,他还真的没打算再提及此事,向朝廷讨要封赏。
但现在不一样,老朱虽然依旧的器重自己,可在那些朝臣眼中,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
而他们,也一定会用对付小人的手段来对付自己。
一个詹事府左春坊庶子的官职,还是有点小啊。
虽然名义上是皇子们的老师,听起来高大上,可若是遇见小人,只能以大道理进行反击,哪有直接一副小鞋丢过去来得爽。
若是能够因为甘肃这件事情弄点实权,哪怕是小一点也没关系。
凭借自己的实力,又不是爬不上去。
老朱哪里知道一副义愤填膺的陈光,心中有着这样的小九九。
听完陈光的叙述,心中已经是火冒三丈。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元朝投靠过来的官员,咱就知道,他们并不是真心投靠我们大明,他们不过是审时度势之后,给自己找了一个好的归宿而已。”
“贪污之风盛行,这都是元朝遗留的老顽疾。大明成立不久,咱一直没有腾出来手收拾他们,现在看来,无论朝廷事务再忙,这股歪风邪气,必须趁早扼杀。”
老朱说到激动处,也不管唾沫星子乱飞,大手一挥:“咱决定,仅仅处死这些贪官,震慑力还有点不足,咱要诛他们的三族。”
听见老朱这么狠心,陈光心中有点后悔了。
这些人是该杀,可他们的家人,不一定全部知情,若是因此而被株连,就有些太过于冤枉了。
尤其是刚才和老朱的一番交谈,虽然不敢确定自己已经对老朱十分了解,但陈光也能看出来,老朱并不是一个残暴狠毒的人。
可史书上记载,十几年后,老朱便要将那些开国元勋一个个地屠杀干净,且全部株连九族。
人是会变化,最终的残暴也是一天天积累的结果。
陈光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若是因为自己的一番话,让众多的无辜之人被诛杀,陈光的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
“皇上。”
陈光道:“诛杀三族固然有着极大的震慑力,可若是因此而株连了太多的无辜之人,朝臣恐怕会对此有所议论。”
“议论又如何?不用重典不足以立威。若是不能让官员有着畏惧之心,贪赃枉法这种顽疾,便无法根治。”
“皇上,臣有一建议,可否说来听听?”
老朱眼睛一瞪:“你今天刚刚入朝,不要和那些人学得唯唯诺诺,有话就说。”
陈光一愣,有点汗颜地道:“臣不是唯唯诺诺,只是皇上已经决定了的事情,臣认为还是得到您的允许再说更为妥当一点。”
“呦,会说话了?说吧,只要是正确的,就尽管说。咱也是人,一些决定也不一定就没有错误。咱也没糊涂,也有着改正错误的勇气。”
闻言,陈光心中一阵迟疑,严重疑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听错了老朱的话语。
历朝历代,有哪个皇帝会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又有哪个皇帝,敢对着臣子说,自己也会犯错误?
能说出这样的话,老朱绝对是一代明君啊。
心中对老朱又多了一份敬佩。
“皇上,臣以为,这些贪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对他们必须处以极刑。而他们的那些后代,今后也不得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但他们的那些族人,不一定参与了此事,有的甚至对此事一无所知。”
“臣认为,应当对此案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凡是参与贪污一事的,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均应受到惩罚,而那些不知情的族人,还是适当教育一番,饶了他们的性命。”
“这样以来,既彰显了国法的严厉,又体现了皇上的仁义,即便是到了后世,史官们对皇上您今天的决定,应该也是无可挑剔的。”
老朱瞅着陈光,脸上表情逐渐缓和,最后竟出现了一丝笑容。
道:“软硬兼施?陈光,咱终究还是小看了你,你真的是个人才啊。”
老朱激动地站了起来,朝着御书房外面一指:“太子总说咱对百官过于严厉,而在咱的眼里,太子则是太过于仁义,仁义的看起来有点软弱。”
“你这么个主意,等于中和了咱和太子的观点,咱无话可说,太子也应该不会反驳。”
“臣没有想这么多,臣只是从朝廷大局考虑而已。”
陈光也急忙站了起来,对着老朱恭敬地道。
“人才,绝对的人才。”
老朱双手背负,走到了窗口:“今个咱多亏没有听从胡惟庸的话,罢了你的官,要不然,谁给咱出这么好的主意呢。”
“对了,咱打算在今年大考之后,启用一批新人,将元朝投靠过来的那些官员,一一地换掉。”
“想着他们曾经为元朝办事,咱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此事,你有没有其他看法?”
陈光沉默了一下,心道,兰州府同知孟方一心为民,自己打算向朝廷推荐他出任兰州知府,正苦于没有合适的借口,现在机会不就来了么。
于是开口:“其实元朝投靠过来的官员里面,也并非没有好官。就好像我们朝廷自己的这些官员,谁敢保证一定没有贪赃枉法之人。”
“你的意思,甘肃一行,你发现了一心为民的好官?”
陈光点点头:“是的,臣在兰州府发现了一名一心为百姓的好官。”
老朱笑道:“能够得到你的夸奖,此人一定有着不同的事迹,不妨说说具体,咱好好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