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穿越成崇祯觉醒签到系统 > 第20章 来自皇帝的邀请

第20章 来自皇帝的邀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崔总兵,你们真不是要去鞑子那里取宝藏的吗?”迎接的将官再三确认。

    崔凝秀忙不迭的点头,魏公公有亿万宝藏,他怎么不知道。

    若真是如此,他何必“哼哧哼哧”跑到辽东,空口白牙,凭空许诺。

    直接将银箱推开,告诉那些欠饷良久的大头兵们,跟着魏公公干,银子管够。

    不过,他猛然想到了什么,世人都说太监视财如命,如今都到了这步田地,魏公公怎可如此吝啬,太不恰当了。

    若是回去,定要劝谏一番。

    实在事不可为,这亿万宝藏也足够他们逃出海外,逍遥自在。

    不过,接下来又是什么情况?

    迎接他们的将官陡然脸色一沉,冷声说道:“崔总兵,既然你不知道宝藏埋藏于何地,下官只能对不住了。”

    话音刚落,冰天雪地之中,呼啸的声音狂奔而来,不知何时,在他们的周围埋伏了无数的兵丁。

    那名迎接的将官曾经也算是阉党中的一员,这一刻,翻脸不认人,厉声大喝道:“该死的阉党,就是他们贪污了我们的银子。他叫崔凝秀,是阉党五虎之首崔呈秀的弟弟。”

    崔凝秀痴痴的看向这名迎接的将官,嘴巴张得老大,迟迟合不拢来。

    什么叫做该死的阉党,这家伙是在骂自己吗?

    他的脑袋一直转不过弯来,不明白情况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你们缺银子去找皇上要啊,关我崔凝秀何事?”崔凝秀大声怒斥道。

    不过,山呼而来的辽东兵丁,显然听不进崔凝秀的解释。

    他们鼓噪而来,双目赤红,家中有嗷嗷叫的妻儿等着饷银开支,一想到自己的银子居然被阉党贪污殆尽,心中如何不愤懑。

    宁远、锦州等地的士兵,曾经数次因饷银一事发生过兵变。

    在原本的历史中,不久的将来,宁远等地将再次因饷银而哗变。

    历史中的崇祯皇帝,抠抠搜搜,从内帑中折腾出二十万两银子,这才暂时安抚下去。

    实际上,距离兵变所索取的七十多万两银子还差了一大截。

    这一刻,众辽东士兵看到崔凝秀如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有人拔刀,当场就要把他们打死。

    崔凝秀何时见过这种场面,他不过是靠着崔呈秀,一路青云直上,这才当上浙江总兵官这样的职位。

    与这些见过血,跟后金鞑子厮杀过的辽东官兵相比,他如同一个柔弱的菜鸟。

    蒙在那里,不知所措。

    倒是一名幕僚最先反应过来:“总兵大人快跑,我们被埋伏了。”

    不过,伏兵从四面八方而来,周围的护卫根本不是一合之敌,等到崔凝秀反应过来,护卫已经四散奔逃,死伤无数。

    他无路可逃,恐惧异常,非常懵逼!

    事情怎么就发展成了这样。

    还有,谁能告诉他,宝藏到底是何情况,那不是魏公公的吗?关他们何事?

    “留崔凝秀一条狗命,换取宝藏线索!”

    一群士卒冲上来,对着他们就是一顿胖揍。

    如果不是有人控制场面,崔凝秀已经性命不保。

    许久之后,当一份报纸甩到崔凝秀面前,他方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地良心,我们虽然贪了一点饷银,但绝对没有亿万两之多。”崔凝秀鼻青脸肿,歇斯底里的说道。

    “听见没有,他们果然贪了!打,给我继续打!直到他们招了为止!”宁远城中,一个叫做满桂的将官一边吃酒,一边监督。

    崔凝秀泪流满面,“我倒是想招啊,但我真不知道啊!”

    啪啪啪!

    京城之中,朝廷上下,显然并不知道崔凝秀的遭遇。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他们有点跟不上节奏。

    首先是报纸上,百官痛骂魏忠贤,好一派君子盈朝的气象。

    紧接着,报纸之上爆出惊天大瓜,魏公公居然将贪污受贿的亿万宝藏埋藏起来,不知埋于何地。

    一群人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亿万两银子,这到底是如何贪污出来的。

    众人大呼:“果然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京城之中,也不乏头脑清醒之辈,细细一算,这数目实在骇人听闻,大明王朝一年的赋税在他的面前,也只是一个零头。

    于是有人大呼,假的,这就是假的。

    可惜,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何况这还是用十万份报纸造的谣。

    有官员向毕自严核实,“毕大人,魏公公当真贪污了亿万两白银。”

    毕自严摇头晃脑,实锤的证据是肯定没有的,但他可以推理嘛。

    没说一定是全部从户部拿的银子,还可以是巧取豪夺,投机倒把,出卖情报,偷窃宫廷等等不一而足。

    比如皇帝陛下的内帑就被魏忠贤盗取了个干净。

    各部官员有的不信,有的深信不疑。

    大明官员俸禄极低,每人都有捞钱的手段,火耗银子只是正常操作。

    有官员相信,凭什么连他们这样的芝麻小官都能几千、几万的捞取银子,堂堂的九千岁不能贪污亿万两银子。

    这很正常,这很大明。

    魏忠贤宝藏的传说,如风一般的传扬出去,只惹得人人心痒无比。若是能够抓住阉党头目,一定要拷掠一番。

    在京城的小酒馆里,甘兴学、路永年、洪文林三位士子聚集在一起,把酒言欢,谈古论今,自然也免不了讨论一番魏忠贤宝藏的传说。

    三人啧啧称奇,他们终究还是太浅薄了,原来高层都开始这么玩了。

    路永年更是恨不得将脑袋缩在桌缝之中,太耻辱了!

    想当初,他还替魏公公喊冤,要一头撞死在皇宫门口。

    幸好皇上并未出宫,否则真撞死了,他才是真冤。

    “罗刹鬼、红夷、英夷、弗朗机,原来海外竟有如此广阔的土地,我辈读书人,实在太无知了。这一刻,我才真正领悟到老师的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洪文林如此说道。

    其余两位好友满脸鄙夷,如同看穿他的心思,齐声说道:“你是想要找到魏忠贤宝藏吧!”

    “胡说,胡说,君子怎可将那等阿堵物放在心上。”洪文林急忙辩解,随后拿出报纸指着其中一个招考启事说道,“你们快看,皇上特开恩科,招的却是武官,还鼓励我等举子报名参加。”

    “我辈读书人当金銮殿上点名,京城之中夸街,怎可如那蠢蠢武夫,只知挥洒蛮力。”

    “这恩科我是不会参加的。”路永年一口回绝道。

    不过,他的目光再看向洪文林,惊讶着说道:“你不会想要去参加吧!”

    “你这是自甘堕落。当今天子孟浪,我等读书人当范言直谏,让我等读书人如那赳赳武夫一般,上阵杀敌,成何体统。”

    洪文林心知,自己的想法并不被好友认同,轻声说道:“我的才华不如两位兄长,即便参加恩科考试,恐怕也会再次名落孙山。”

    “我不想让家中妻儿失望,若是能考上这武官恩科,倒也不失为一条晋升之阶。相比注定无望的进士及第,我想试一试。毕竟这是皇上钦点的恩科。”

    两位好友义愤填膺,皆以为洪文林是在自毁前程。

    大明王朝自嘉靖以来,武官地位低下。在同等级别之下,文臣能够随意呵斥武官,而武官除了赔笑,还是赔笑。

    可是,洪文林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再也不会更改。

    眼见如此,两位好友更加愤懑,一狠心,点了今日的特色菜。

    菜肴精美,香气扑鼻。

    三位好友心知,从此之后,其中一位将会踏上不一样的征程,想要大醉一场。

    不曾想,刚刚夹了一筷子,他们便再也无法停下。

    好吃,太好吃了。

    再听小二细细介绍,原来今日的菜肴之中添加了鸡精。

    一时间,三位好友只觉得,此生无憾,彻底的拜倒在谷氨酸钠下。

    山西,代州,镇武卫!

    孙家的宅邸之中,一个叫做孙传庭的中年男子正在阅读着报纸。

    报纸是从京城一路传递过来,到孙传庭手中之时,已经过去了多日。

    幸好孙传庭向来都有阅读邸报的习惯,那怕是赋闲在家,也时时刻刻关注着朝中大事。

    新皇登基,王朝气象一新,他的心中为之振奋。

    此时此刻,他也不过三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岁月,心中自有一腔抱负,想要施展一番。

    他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及第,意气飞扬,因为那一年,他才二十六岁。

    年纪轻轻,便实现了无数读书人奋斗一辈子,也无法实现的梦想。

    不过,也正是因为年轻气盛,不满魏忠贤专权,居然辞官归乡,在这山西之地,做一个富家翁。

    如今,他从报纸中看到,魏忠贤居然恶毒至此,妄图篡改皇室血脉,更是灭杀了娘胎之中的太子。

    心中愤然,大喝一声,“阉党当真该死!”

    随后,他又在报纸上看到,满朝诸公,在魏忠贤的压制之下,如同小媳妇一般,委曲求全,战战兢兢,更是心中愤怒,恨不能手持七尺长剑,与阉党拼个你死我活。

    不过,最为让他骇然的则是魏忠贤的宝藏。

    一个太监,居然祸害国家至此。

    这真是天下读书人的耻辱。

    贪污边关士卒的饷银,若是闹出兵变,不知会惹出何等祸事。

    他的心中发寒,恨不能为天子斩杀此僚。

    好在当今天子革旧图强,英明圣武,一出手就在朝廷之中,对阉党进行了一场大清洗。

    一时间,让人感觉到一丝黎明的曙光。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居然萌生出仕效力的想法。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出将入相,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孙传庭也不能例外。

    他的目光看向天空,云卷云舒,似有风云雷动,只可惜,他不知道,这场风云能够有他孙传庭的一份功劳。

    不过,他想象不到,有一天,他会收到皇帝陛下亲自书写的一封信。

    信的内容非常简单,陛下要在京城郊外开办一陆军军官学校,他作为特邀学员,可以免试入学。

    皇上还说,他可以拒绝的。

    可是,他真的能够拒绝吗?

    他的目光再次看向天空。他乃万历年间的进士,拥有着读书人的最高荣耀。

    加入所谓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否意味着,他从此不再属于文官行列。

    文臣贵,武官鄙,这是大明王朝从未明文规定,却又看不见摸不住,摆在明面上的规则。

    他可以放下进士及第的骄傲,跨入武官行列吗?

    他非常的犹豫。

    可是,皇上又言,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皇上还说,天下风云出我辈,他孙传庭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存在。

    他们将在这神州大地搅动风云。

    这是远比出将入相更加致命的诱惑。

    大名府,知府卢象升碰到了他自出生以来,最为奇怪的事情。

    他乃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一路累迁至大名知府。

    在大明王朝之中,乃是堂堂的正四品官员。

    可是,有一天,一个来自京城的人写了一封信,他说京城郊外即将成立一所军事院校,专为培养陆军军官人才。

    而且那人还说,他卢象升幸运的成为了其中的特邀学员,可以免试入学。

    如果写这封信的人,只是一个普通人,卢象升一定毫不犹豫的将他抓起来,狠狠的暴打一顿。

    他是疯了,还是疯了,堂堂的大名知府不当,要去当一个小小的学员。

    他看起来像是脑残的样子吗?

    可是,当知道那封信是何人所写的时候,他不仅不敢将对方暴打一顿,甚至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大名府官衙之内,卢象升将一柄大刀舞得呼呼生风,一招一式皆有章法。

    与其它文臣不同,卢象升自小锻炼武艺,寻常的武将也不能与其相比。

    胸中更有点点兵法韬略。

    可是,让他放弃大名知府的官位,成为一个学员,是否太过夸张。

    他的刀舞得更加快,如暴风骤雨,又绵不透风,雨滴不进。

    一旁的家丁壮汉看到此情此景,具是心中震撼,又默默佩服。

    这卢知府不像是个文臣,倒像是能上阵厮杀的汉子。

    突然之间,卢象升一把将大刀竖立在地上,哈哈大笑,似乎想通了什么关节。

    “我辈读书人,当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辈读书人,当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我辈读书人,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我辈堂堂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