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空空如也的大明国库
周石的目光飘得很远,对着皇后娘娘说道:“小君,熹宗皇帝即将御龙仙去之际,朕做了一个梦,一个十分真实又漫长的梦。”
“在那个梦里,朕这个皇帝当得十分失败,不仅未能平定北方金人的叛乱,整个国家更是饿殍遍地,最后走投无路,只得在煤山上吊死了。”
皇后娘娘睁大了眼睛,说到底,她现在也不过才十六岁而已,若是放在周石所在的那个世界,还无忧无虑的在学校里憧憬着未来。
“皇上英明神武,必定不会如梦中一般。”皇后娘娘说道。
周石微微一笑,若是心诚则灵,那历史上的崇祯不可谓不心诚。
可是,面对这糜烂到极致的局势,崇祯所谓的勤勉毫无意义。
在原来那个世界里,周石是个伪历史爱好者,你只知道大明财政极其糟糕,但他对这个糟糕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直到他真正的登基,坐在九级御座之上,才看到了无数人看不到的风景。
在辽东,驻守宁远的四川、湖广士兵已经欠饷超过四个月。辽东巡抚已经将奏章递到他的面前,奏章中说道,若是再不发饷,恐怕军心不稳,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
他要求户部官员清查欠饷,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整个大明王朝,可不仅仅只是宁远欠饷,整个天下,无处不欠饷。
累积起来,居然高达百万之巨,整个大明王朝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才四百万两而已。
如今,他虽然高坐于天子之位,号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坐在这个位置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小君,如果我告诉你,如今我是一个百万负翁,你相信吗?”周石情不自禁的说道,“负,负数的负!”
来到这个世界,只有真正见识了大明王朝糟糕的财政状况,他才知道,自己到底面对的究竟是如何一个烂摊子。
这里面自然也有魏公公的功劳,阉党党羽,上下其手,不知贪腐了多少银子,以至于如今的大明边军,无军不欠饷。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整个权贵阶层,如饕餮一般,侵蚀帝国的力量。
在历史中,崇祯皇帝采取的策略是加派赋税,以及裁减普通士兵的军饷。
周石眉头紧皱,他真的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吗?
他要如何才能解决大明的财政危机。
他终究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他到底要如何解决这如同烂摊子一般的大明财政。
他感觉到,魏公公只是他即将翻越的大山中的一个,在它的后面,还有更加恐怖的山岳,如直达天际的阴影一般,笼罩在自己的面前。
他一个应对不留神,就会被这座山岳彻底的砸死。
一如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样。
“皇上,你怎么啦!”皇后娘娘看到周石眉头紧皱,心中担忧。
周石摇了摇头,或许是发现了大明朝廷这个如同一摊烂泥的财政状况,那怕将来打败了魏公公,将这个祸害如画江山的权奸碎尸万段,也无法让他有半点的释怀。
再想到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崇祯皇帝苦,在他治下的百姓不是更苦吗?
若是不苦,为何要冒着杀头的风险,揭竿而起,四处作乱呢。
想到那饿殍遍地,想到神州陆沉数百年,他的心中自有一股愤懑,犹如怒火一般燃烧不息。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心中仿佛有一座大山压住一般,不吐不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便是他将要面临的天下。
不过,他的目光很快又变得锐利,一双眸子深邃无比,再也不复当初穿越之时的那种幼稚和轻浮,一双拳头变得坚硬,他的心灵也在一次次的奏章之中变得坚如磐石。
他似乎终于做出了什么决定。
既然这个天下已经糜烂如此,既然整个大明的官僚系统已经腐败不堪。
那么他就用人头滚滚来重新缔造这个帝国。
他不是朱由检,他是周石。
他不在乎朱家的血脉亲情,一切便先从福王开始吧。
他现在要做的不是与众臣们施展权谋手段,他要引领一股大势,所有挡在这股大势面前的,终将被碾成齑粉。
“小君,再帮我在报纸上发表一篇公告,朕要在这京师之地,建立一座军事学府。朕要重建天子亲军。”
“这座军事学府,不分士农工商,不受户籍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来报名,若是有人敢于阻拦,格杀勿论。”
“这第一批,便先在这京城中的赶考举子中招生。”
“所有成为军事学府学员,均可享受见官不拜的待遇。”
周石一字一句的说道:“这座军事学府,朕命名为大明陆军军官学校,朕亲自来当这个校长。”
他所说的每一句皆铿锵有力,但他是想要仿造历史上,黄浦江边的那座学府吗?
他是想要仿造历史上那个校长吗?
不,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更加神圣的地方。
皇后娘娘看着周石逐渐坚毅的眼色,她知道,这个男人终究将担负起一切,一如他在信王府中所说的那样,中兴大明,为天下苍生创造一个朗朗乾坤,为大明创造一个繁荣盛世。
不过,她不知道的,眼前这个人,早已不是当初的朱由检,他想要中兴的,也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大明。
一夜无话,时光荏苒。
这座京师显然还不知道这座城市上,将有何等重要的事情将要发生,他们一如既往的陷入深睡。
睡梦之中,还在乐呵呵的讨论着阁臣们被羞辱的场景,还在义愤填膺的痛斥着阉党无道。
不过,户部的楼房之中,几缕烛光还在微微闪动,尚书大人毕自严一脸惆怅的看着眼前的账本。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周石登基的那一天,皇极殿外的人头滚滚将他的脑袋震得嗡嗡作响。
前任户部尚书的脑袋,就在一堆景观之中,至今依然震慑着他的心灵。
第二天,他便被突击提拔为了新任户部尚书。
他原本是想推辞的,不过想要那一堆人头,他终究还是退缩了。
然后皇帝陛下在一队队神机营士兵的火枪环绕之下,兴致勃勃的来观赏帝国的财富。
皇帝陛下并不满意,因为他见到的并不是财富,而是债务,债权人分别是各地官员以及边军。
那一天,皇帝陛下对他说:“尚书大人,你是想要告诉我,朕的大明帝国,穷得只剩下债务了吗?”
“尚书大人,这几天加下班,我要知道,这些年,阉党到底从朕的国库之中偷取了多少银子。”
“朕还想知道,朕到底有多少钱,朕还欠臣民们多少钱。”
“朕还想知道,朕怎么才能从一个债务人,变成一个债权人。”
“尚书大人,你告诉户部所有的官员,不想变成皇极殿外那一堆人头,一定要严肃认真,朕不要敷衍的数字。”
“当然,朕也绝对不会亏待认真办事的能臣、忠臣,欠你们的银子,一定会补给你们的。”
从那一天开始,毕自严便陷入了疯狂的加班之中,不是他不想与同僚们把酒言欢,而是皇极殿外的人头还历历在目。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知道,大明的这个江山到底已经破败到了何等程度。
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实际上已经腐蚀得破败不堪。
毕自严有善于理财之名,处理财务是一把好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当今朝廷的财政状况才看得越发清楚。
整个大明的税赋根基已经遭到了难以想象的侵蚀,能够用于征税的自耕农大量减少,他们纷纷依附于拥有免税特权的官员之下,自愿成为佃户。
这些官员遍布整个天下,成为了这个帝国最为牢固的既得利益阶层,任何人也动摇他们不得。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帝国的根基。
同时,自太祖皇帝以来,朱氏子嗣已经蔓延至百万之众,这些宗室子弟不事生产,俸禄却比官员还要高。
整个大明的财政,一半以上皆用于供养宗室子弟。
虽然作为大明的臣子,他不该有如此僭越的念头,但他依然在心中不由自主的将整个大明宗室比作附骨之疽,每天都在蚕食着这个国家的生命。
可是,这奉养之策又是一个帝国无法言说的痛处,这一切皆与当初成祖皇帝的靖难之役有关。
如今,面对这两大难题,纵然他是户部尚书,也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整个大明朝廷的税赋,已经不再是正数,而是负数。
想要清理边军欠饷,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他已经不得不开始为皇帝出谋划策,如果他不想变成皇极殿外的那一堆人头。
他的眉头紧皱,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明首辅张居正的故事。
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推行一条鞭法,清丈土地、统一赋役、计亩征银,每一步都直击权贵隐瞒土地,欺上瞒下,收刮财富的要害。
不过,在他死去之后,他的家族却没有落一个好下场。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摇了摇头。
官员的特权、宗室的利益,这两样,他一样都碰不得。
最后,他的目光落到了边军和黎民的身上。
天下苍生艰难如此,终究还是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第一,边军兵籍空悬,空饷极多。若要饷银足,首先当清理兵籍,兵清自然饷足。
第二,减少边军饷银数量,国家艰难至此,边军当为国思量。
第三,在全国各地,增派辽饷,补充亏空。
计议已定,毕自严缓缓写来,引经据典,文采飞扬。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他的目光向着窗外看去。苍穹之下,明月高悬,若不是如今这人心惶惶的局势,他恨不得与二三好友畅饮一番,欣赏如画江山,指点天下。
魏忠贤党羽遍布天下,反戈一击,居然引出如此浩大的声势。
不过,皇上也是神武非凡,居然想出报纸这样的妙招,更加可怕的是,那报纸像是法术一样的变出来,每天都不重样,这京城之中的舆论,随着报纸的出世,瞬息变换了模样。
他心中思忖,若是魏公公看到几位阁老的文章,不知是否会暴跳如雷。
同时,他的心中也隐隐的有了一点点期待,不知明天是否会有更加精彩的文章现世。
不过,他随即摇了摇头,这不可能。
他并非一般官员,对于理财一道颇为精通,跟印书的商人也打过交道。
他清楚的知道,印刷十万份数量的报纸,恐怕要京城的几大书商一起通力合作,方能做到。
而且,这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皇上定是筹备许久。
所谓的日报,恐怕俱是唬人,阁老们恐怕也是早有预谋。
想到这里,毕自严心中也是敬佩,朝中阁老,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魏公公的人,却没想到,皇上短短时间,居然能够轻松收服。
这样的文章扩散于天下,就算阁老们跟魏公公关系再好,也会生了嫌隙,再也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不过,他虽然觉得明天不太可能真的会有报纸出现,但还是心中期待,就在这不知不觉间,沉沉睡去。
直到第二天,一叠厚厚的报纸放在他的面前。
他只是随意的一瞄,惊恐得睁大了双眼,他怀疑自己出现了幻觉,心中不停地念叨着,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这一天的报纸,足足比前两期多了五倍的分量,沉甸甸的,做不得假。
头版头条上,分别是重量级官员的文章,其中自然少不了他户部尚书的文字。
他可以非常肯定,这是他昨天奋笔疾书赶写出来的稿子,临近傍晚,通过太监递交到宫中去的时候,墨迹都还没有干。
这绝对不可能是预先谋划,这绝对是他昨天刚刚写出来的文章。
可是,只是一夜的功夫,这样的文章便化身为铅字,出现在千万人的面前。
其它人不知道,但他却是知道这其中恐怖的力量,这意味着,从此以后,这份报纸彻底的掌握了天下喉舌。
出现在这篇报纸上的每一个文字,都将被天下人阅读到。
同时,他猛然间想到了什么。
从此以后,天下的读书人再想要博取名望,又多了一条路。
或许说,只剩下了这一条路。
天下之言皆出于陛下。
皇上当真恐怖如斯。
这一刻,他再看向自己昨晚写好的奏章,这样的条陈,真的能入得了陛下的法眼吗?
可是,不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又有什么办法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
难道……
毕自严猛然间感觉到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