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宫杀之与君书 > 第36章 霜降:蛰虫咸俯(6)

第36章 霜降:蛰虫咸俯(6)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6)

    “其实啊,宋大侠说的对,人有千面,霍家的人哪个不势利眼?百年的大家族,好的坏的脏的臭的,拿不上台面的,入不了眼的,阴沟里见不得人的,什么都有;当面一套,背地里捅刀子的,空口说瞎话的,编造故事不打腹稿、前言不搭后语的,我都见过、遇到过、经历过。我无时无刻都想着离开霍家,离开那一片老得药草都发了霉的破旧宅子。可我离开了,离开了又怎样,还得靠霍家给的手艺吃饭,还得姓霍,做霍家人该做的事。”

    霍青桐离开地很晚,许是有些醉了,拽着宋延的胳膊,掐着宋延的脸,笑道,“你瞧,你们宋家人也得做宋家人该做的事,这就是命啊,命啊,生下来就注定的,谁也逃不过。”

    沈放缩在床榻上抱着自己的膝盖,夜里的风从门的缝隙里挤进来,丝丝缕缕,带着深秋特有的入骨寒凉,又夹着一丝水气,水气被酒的后劲蒸腾着,让沈放从骨子里沁出一丝难以言说的难受来。

    霍青桐说了好多次“娘娘”,那是她的母妃啊,那个诗书世家沈氏满腹诗书的大小姐,入了宫,一朝母凭子贵封了后,一辈子困在宫闱的高墙大内方寸之地,埋葬了一身的锋芒与芳华。

    他和母妃并不亲厚,他自幼长在皇祖父膝下,没学会走路就被皇祖父抱着上殿堂,一本正经地坐在皇帝的膝盖上,接受百官的朝拜,睁大着眼睛看着一殿堂的人跪下、起身、上奏、退朝;甚至于经常困了就在皇祖父的怀抱里睡觉,大臣们每每连说话、争吵都把声音刻意压低了几分,唯恐吵醒了小皇孙的安眠,惹得天子大怒。

    母妃想他,想来看他,还必须通过皇祖母的允许,母妃想给他裁件新衣裳,还须趁着他在后花园玩耍的空当偷偷地来测量,谁让他一出生就是命定的未来天子,紫微星落下的地方。

    三岁的时候,皇祖父殡天,他的父王因着他的身份成了新的帝王。

    三岁的他被皇祖母拘在了自己的宫殿里,每天有白胡子的大儒给他念书讲经,直到五岁时天同老人被一张天子皇令请来给他启蒙。

    他突然想,命这个东西,还真是逃不过啊,哪怕离开了皇宫,改了名换了姓,可他还是想逃,逃得远远的。

    宋延送了喝醉酒的霍青桐回屋,再回来时,宋延的衣裳已被醉酒的霍青桐扯得歪歪扭扭的,还洇上了几道湿湿的印子,回来后掀开帘子,满脸委屈的看着沈放。那份委屈看得沈放突然就乐了,闷笑了片刻,忍不住调笑道,“霍青桐这是喝多了,让你伺寝了?”

    宋延低着头,依旧带着委屈,嘟囔着,“他说很早之前就想给我喂毒药了。”

    沈放失笑,“可他在柳溪镇还是医好了你的花粉症。”

    宋延默默地整理着衣裳,给沈放沏了杯热茶,恨恨地说,“他收了我十两银子!”

    沈放笑得一口茶几乎呛了出去,瞥了眼宋延腰间半瘪的荷包,“明早去西街吃馄饨吧。”

    西街比北街热闹些,街边小买卖的摊子极多,跑堂小二说的馄饨摊子依旧支着,一个灰衣的上了年岁的老人家坐在高凳上,弓着腰,极为麻利地包着馄饨。

    下馄饨的是个小孩,踮着脚尖拿勺子舀着锅里的汤头,老人家够着脖子看了眼锅里的水,说了声,“好了,快捞起来,煮长了该破皮了。”

    孩子个子矮,被锅里的水汽蒸着脸,眼睛都睁不开,坐着的一个食客过来,接过孩子手里的笊篱,拿碗捞出了馄饨,很熟练地加汤头、加小料,笑问道,“六叔公你这腿脚啥时候好利索,别人煮的都没你煮的好吃。”

    那孩子偏过头“哼”了一声,伸着巴掌,“给钱!”

    食客端了碗回到自己的小桌子边坐了,笑着掏出半把铜钱来,数了好几枚递给孩子,孩子接过来认真的数了数,数了两遍,又退回两枚,拍在那油乎乎的小桌子上,恶声恶气,“给多了!”

    沈放心想,这孩子和宋延一样别扭。

    宋延心想,这孩子和霍青桐一样不识好歹,口是心非。

    “你一大早帮着六叔公卖馄饨,自己也辛苦,多的给你买糖吃,”食客将两枚铜钱又往外推了推。

    沈放在食客对面坐了,看着宋延要了三碗馄饨,又瞧着那孩子手忙脚乱的,恐一不留神烫伤了他,吩咐霍青桐,“你去帮下忙,宋延是个手笨的,估计不会煮,还烫到孩子。”

    霍青桐嘟囔了句,“嘴笨,手也笨,毒死算了,”便起了身。

    沈放看着对面的食客呼噜噜便吃下一大碗,问道:“味道如何?”

    那食客抹了把嘴唇,招了下手,“六叔公再来一碗,唉,不忙,我一会也自己下,”然后笑着看向沈放,“你们外乡来的吧,六叔公的馄饨可是咱们采薇镇的一绝,前几天烫伤了脚,好几天没出摊了,我也念着好几天了,今一大早过来,非得吃个够。”

    沈放看了眼老人家包裹得厚厚的腿脚,说了句,“这烧着热水,是挺容易烫着的。”

    “都怪那几个坏人,”一旁数馄饨的孩子抬起头来,“这街面这么窄,人又多,还骑着马窜来窜去,叔公要不是为了救我,就不会被撞翻了摊子。”

    那孩子声音越说越小,带着倔强的恨意。

    霍青桐刚把孩子数好的馄饨丢到锅里,问道,“好几个人骑着马乱闯?太不应该了,唉你多数几个。”

    “一碗20个已经很多了,叔公包的馄饨个大,”孩子白了霍青桐一眼,“就是说啊,他们有三个人,都骑着黑马,那黑马可高了,最坏的那个只有一只眼睛,就是他撞翻的摊子。”

    “我多给你钱,你看那个傻大个,20个怕他吃不饱,吃不饱他要哭鼻子的。那三个人还干什么坏事了?怎么没衙役来抓他。”霍青桐有一搭没一搭地套着话。

    老人家在一旁瞅了眼,“好了,快捞起来,汤头小料自己加,汤头管饱,那油辣椒挺辣,吃不惯少搁点。”

    一锅煮了两碗,宋延端走了,霍青桐继续看着孩子数馄饨,一边打岔,气得孩子数错了好几回,又得从头开始数,着急得翻着白眼瞪着霍青桐,“你怎么跟他们一样坏!”

    霍青桐使眼色让宋延掏银子,宋延掏出满满一大把铜钱,没数,全部放进了盛钱的小笸箩里,孩子叫唤着,“唉多了多了,多了好些呢,哎呀数不清了。”

    “我们明天还来吃,先收着,”霍青桐看着馄饨在热水里上下翻腾,又问道,“瞧这路面挺窄的,那坏人岂不是得撞翻了好几个摊子?”

    “那道没有,好像有两个是从那边过来的,跟最坏的那个刚好碰上了,说了句什么池塘上塘下塘村什么的,那一只眼就骑着马跟他们走。马太快了,我根本躲不急,叔公就上来拽我,那一只眼嫌叔公的摊子挡了道,抬脚就踢翻,这锅也翻了,煮得热热的水就全都泼在了叔公的腿上。”

    孩子拿手指了个方向,越说越委屈。

    沈放正吃着一只馄饨,“上塘村”三个字,便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插进了他的胸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