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顾问洪武纨绔 > 第三十三章灭亡启示录中

第三十三章灭亡启示录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灭亡启示录中

    “霸王道杂用之”,就是增订法律,继承先秦法家“法不阿贵”,严厉执法的精神,任用酷吏,以严刑峻法治国。不仅如此,汉武和汉宣还把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杂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选用“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的士人当官。恩威并举,把严刑与赦免相结合,又以《春秋》决狱,把儒家经典当法典用。这样,就形成了霸道、王道同施,德治与法治兼用的治国思想,也就是以“霸王道杂之”的儒法结合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宣帝时代的政治则达到了儒法相得益彰的圆融境地。

    “陛下,殿下。大秦始皇帝依靠法家为本,墨家之术为辅,就能横扫六合统一天下。而再汉武到汉宣,儒家法家都是帝王手里的工具,随帝王心意和形式而定,能北逐匈奴。在大唐道儒法释各家都用,气象万千万国来朝的局面。”我大声的说道。

    “唯有宋朝起始,从赵普开始半本论语治理天下,儒家逐步占据了主流地位,都刑不上大夫了。”

    朱标问道:“这有何不妥,圣人教化万民,儒家出世协助君王治理天下。”

    这话朱元璋气的一个大逼兜就要上去招呼朱标了:“还有何不妥,难怪大宋开始皇权旁落了,皇帝都只自称为管家了,儒家圣人都可以教化皇帝了,感情赵皇帝也还知道羞耻啊!”

    对于倾向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制度的朱元璋是明白过来了叫嚷起来:“大大的不妥,咱悔之晚矣,把太子交给宋濂这些大儒了。”

    “陛下,殿下,须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太阳每日都要东升西落。任何一种学说成为了独门垄断,也就离死亡不远了。道,法,释都几起几落,为何就儒家却一直顺利成长,越长越大。现在我大明朝堂可还有道家,法家出身的官员,地方可还有这样的乡绅世族。”

    “从宋开始,儒家学说就已经达到顶峰,不断开始走下坡路,为何以大宋之富有,却不断兵败于大辽,西夏,大金,大元。最后靖康之耻,崖山之祸。”我慷慨激昂的说道。

    “幸得陛下天纵奇才,再造华夏之功,比之秦之始皇不遑多让。”我顺手吹捧一下老朱。

    “须知先秦时期三教九流,诸子百家齐放。而到了现如今的儒家学说,没有了法,道,墨等竞争,彻底的一家独大,发展出程朱理学,乃至于陛下无人可用,无学可用,只有用着程朱理学治理天下。”

    我笑着对朱元璋说道:“毕竟陛下也可以算是朱子后裔。”

    朱元璋一下红脸了,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朱熹后裔,他自己也是不屑用这名号。

    “表弟这样说,是不是我大明一直用这程朱理学,最后也和前宋一样毁于外族入侵。”朱标恐惧的问道。

    “嗯,算的上。”我点点头笑着说道。“后世总结大明的儒家学子,多为形而上学,话说的很好听,实际却没有任何操作手段和能力。大宋有范文正,岳武穆这样的文武双全人物,却依旧是这样的结局。”

    “那法家,道家,墨家有何学说可用于治国。”朱标不依不饶的反击道。

    “法家,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我回答道

    “那墨家何以为治国。”

    “墨家之技术为生产力,更多的物品器械工具为大明产更多的田地,更多的钢,更多的粮食。”

    “那道家如何说!”

    八荣八耻没有听过吗,我给你背个稍微修改版的,对应一下大明时代。思想政治这门课我门清,我还不信治不了你了标标哥。

    再不行我提前把心学整出来给你好不好。

    “好好,这是第一点,咱记下了少用儒家程朱理学之人。多多提拔法家,道家,墨家这些出身人。”朱元璋抚掌嚷嚷说道。

    程朱理学是大宋文人迷茫之间发展出来的,有好的也有坏的。可惜是后一百多年发展出来王阳明心学就好很多,行知合一,结果还没有经过验证和推广学习,大明就亡了。反而心学给了东边小日本学去了很多,成为了倒幕维新派的宝典,成就了明治维新运动。

    大明反而到最后程朱理学弄出个东林党来,毁掉了大明三分之一,江南之地的赋税死活收不上来。

    “哈哈,陛下这人才不是你想用就可以用的,那倒是也要有啊,法家,墨家,道家等等其他家的人才,你说现今去那里寻找呢!”我笑着说道。

    “是啊,洪武前三次科举,不堪大用,洪武六年罢停至明年重开,咱多选其他出身的人才。”朱元璋挂念道:“太子你要好好记下了,你是皇位继承人,多学他家学识和他家人才,可不能就认儒家这一棵树。”

    朱标频频点头应道。

    我差点吓着了,老朱你不要一语成谶啊,后世大明不就吊死在一棵树上么,死活不肯迁都逃跑再来。

    “你再说说第二点?”朱元璋着急说道。

    “这第二点,就是陛下你自身了,大明所有的好,所有的坏都源自陛下自身,大明灭亡自然和陛下有这莫大的关系。”我小心的念叨

    “这是为何啊!”朱元璋气的跳将起来,一把就薅住我的衣领。

    “陛下无需激动,听我慢慢道来。”我费力的扒开老朱的双手。

    “看你如何说来!”老朱气咻咻的坐下。

    “陛下杀了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其一坏也。”我继续说道。

    “什么,胡惟庸这等奸相,欺上瞒下咱还杀之不得了。后世之人竟然胆敢这样评价。”朱元璋不满叫嚣道。

    “胡惟庸你杀了都杀了!”我翻翻白眼说道:“是废除丞相制度不行。”

    “这是为何,没有了丞相,六部九卿直达天听,办事更快不好吗!”权力大魔王朱元璋不是白叫的。

    “办事是快了些,陛下军政集权的意愿,后世史书说的很明白。”

    “那你为何说不好。”

    当然不好,那是你朱元璋一个人猛人才干的过来,还有一个好大儿朱标帮忙。后面朱老四天天当征北大将军,朱小胖干的也不错,还不是要搞起内阁制,你老朱家的皇权不照样一点点的旁落,甚至还出了内阁首辅张居正这样的猛人。

    我反驳道:“当然不好,陛下你杀了胡惟庸这两年多时日里是不是每日都在宫里处理公文,是不是一步也没有踏出宫去。陛下多久没有去过民间,又多久没有去过卫所,黎民百姓和基层兵将你又有多久时间没有去亲自去探访。”

    我继续说道:“陛下你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的出身,你刚刚说的大明是于百姓共天下,你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吗?”

    “你胡说,咱没有忘记,咱时刻都记得!”朱元璋气的跳起来指着我的鼻子骂道。

    “是吗,陛下确实没有忘记,但是陛下没有时间了吧!陛下每日需要批阅堆积如山的奏折,就算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就算太子也来帮忙,也才将将处理完成。于是再也没有了时间去民间了吧。”我笑着回答。

    “这!”朱元璋迟疑了,他似乎反应过来了。

    “保留了丞相,陛下每日最多要面对几位宰辅,以及六部九卿这些二三十位高级官员,批阅奏折几十份而已。没有了丞相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陛下怕是每天就需要直接面对应天两三百位官员,以及各省级奏折几百份了。”我继续娓娓道来。

    “陛下是所有大权一把抓了,可算算,陛下一天十二个时辰,除了吃饭睡觉批阅奏折外,就真没有什么多余时间了。就今天这样三人的秘密谈话,陛下怕也是想要越快结束越好吧。”

    朱元璋沉默不语,想来应该是合计他自己的一天时间。

    “陛下,史书上可还记载这一个故事,说有位大臣给陛下进言一篇过万字的奏折,通篇的废话,到了最后才有五百字实际事项。陛下你算算就一个大臣的奏折,这万字你就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看完啊!”我取笑的说道。

    “这是刑部侍郎茹太素三年前写的,一万六千字,中书郎和两个内侍足足读了一个半时辰。父皇听着脑壳都疼起来,还把他打了一顿板子。因令中书定奏对式,俾陈得失者无繁文,父皇自序其首,颁示中外。”朱标蒙头说道。

    “哼,原来是这个老头,陛下早就应该将其砍头示众,以儆效尤。浪费时间,犹如谋财害命,还浪费陛下的时间!”

    朱元璋也是汗颜无比啊,朱标迟疑说道:“万字奏折而已,这样就要乱杀大臣,这还如何广开言路啊!”

    “不,陛下,殿下或许还没认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奏折不论字数多少,而在于有无实际事项。有具体事项说明十万字也不多,但是大片废话在夹杂的一点点事项,这就有很大问题?”

    “有何问题?”朱标奇怪的问道。

    “这个茹太素的奏折是不是经常如此,长篇大论一大半废话,又有些实际事项!”我反问道

    朱标点点头,说道:“父皇都转给我处理好几次了。”

    “呵呵,此人或许真的居心叵测,陛下怎么知道他的奏折全部都是他亲自书写,还是找人代笔,而他就写个几百字有用的!无用书手写个两三个时辰,陛下就会因为这篇奏折固定在御书房最少一个时辰。这还不算其他官员的奏折呢!陛下算过这个时间吗?”

    朱元璋和朱标愣住了。

    “相比较于大宋对儒家士族读书人之优待,我大明官员俸禄之低,陛下刑法对于官员之烈,空印一案,胡惟庸一案,大肆杀戮官员。怕这就是底下官员的反弹和应对之法吧。”

    “哈哈,大量奏折将陛下牢牢的困在这皇宫之中。古语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哼哼,陛下可见游历过江湖的,这眼见的都不一定为实。这下可好了,陛下彻底出不去了,难怪陛下要设立锦衣卫。”

    朱元璋豁然站了起来,拿起茶杯狠狠砸下去,大怒道:“这些个贼子,竟然是暗藏如此歹毒心肠。”

    哼哼,老朱我还没有和你说,你后世子孙被文官围的奏折都不批阅了,交给宦官太监。后宫不干政,宦官不识字,这可是你定下的铁律。

    朱标也听傻了,没有想到这里面竟然还藏着这样的可能性。

    “太子你还反对设置锦衣卫,还说什么窥探百官!越过三法司。”朱元璋恶狠狠的说道。

    “这可如何应对是好,丞相都已经废止了。”朱标讷讷道。

    “这你们父子两自己想办法应对了,锦衣卫也不可全信,因为锦衣卫的眼界,和陛下殿下完全不同的,三人成虎,锦衣卫转一手,事件可能就有细微而造成的千差万别了,最好是自己微服私访,自己心中有数。总之这就是废除丞相位置的最大坏处。”我大手一挥,赶紧的,林北肚子饿了,早上五点吃的。

    “其二,就是陛下的海禁政策了!危害无穷!”我嚷嚷道。

    朱元璋又不干了,怒了:“海禁为何不行,东南倭寇,自负夷狄之性,时出剽劫以扰沿海!废止市舶司,一禁了之。”

    “呵呵,陛下简单的认为仅仅是海禁和市舶司的问题吗!不不,这其中牵扯到了大明中央的财政和经济赋税问题!”

    “额,愿闻其详!”朱元璋听到这了,立马耐心了。

    “太子殿下,去年大明的赋税总额有多少?”我问道

    “去岁,朝廷赋税共两千四百万石稻米,麦子四百九十万石,再加上其他收入共折银九百五十万两。”朱标门清的回答道。

    “九百五十万两,挺不少啊!”我说道

    “轻徭薄赋,休生养息,永不加科!”朱元璋得意洋洋的说道。

    “那这九百五十万两,有多少到了应天府户部国库里?”我轻笑这问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