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井弄的故事 > 第5章 第5章

第5章 第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外婆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蒋杭秋的妈妈。蒋杭秋觉得妈妈是这世界上最多情,也最无情的人。妈妈为了她深爱的丈夫,不惜抛弃了她生的四个儿女。

    妈妈刚生了大哥蒋杭天不久,爸爸便被打成了□□,下放去了北大荒。妈妈把六个月的大哥寄养在上海爷爷家中,自己便追随丈夫去了遥远的北方。她是个多情的妻子。

    两年以后,妈妈把半岁的姐姐蒋杭宁带给了外婆。虽然妈妈那时候已经与外婆划清界线了,可真到帮忙时,只有外婆肯帮她的忙。

    妈妈生蒋杭秋时,姐姐已经八岁了。

    妈妈生大哥和姐姐的时候,政府还在鼓励生育。是人人争做“光荣妈妈。”的末期。到了妈妈生蒋杭秋的时候,生育的口号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所以,蒋杭秋是多了的那个。

    妈妈再来找外婆带孩子时,已经不再与外婆划清界线了。毕竟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才肯帮你带小孩。

    也许是□□后期,北大荒的生活太无聊,大家实在无事可做,七年以后,近四十岁的妈妈又生了小弟蒋杭明。这一回,妈妈把小弟弟留在了自己身边养。

    井弄里的人们爱用小孩子的名字称呼老人。因为蒋杭秋的姐姐叫蒋杭宁,所以大家都喊外婆为宁宁外婆。

    蒋杭秋对五岁前的日子印象不深。她记得自己总是穿姐姐的旧衣服。每次外婆总能改成好看的样子。衣服虽然旧,但蒋杭秋喜欢外婆改动的式样。

    有一年冬天,外婆说是实在没菜吃了,外婆做了酱瓜。靠着一罐头酱瓜,她们过了一个冬天。春天的时候,外婆带着她和姐姐去郊外挖荠菜吃。姐姐认得了哪个是荠菜,可是笨笨的自己永远分不清青草与荠菜。

    日子就这样在平静而贫穷中度过。

    蒋杭秋终于到了上学的年纪。蒋杭秋是满怀着憧憬和喜悦的心情上小学的。井弄里的孩子都就读一个“戴帽“小学,叫”培红小学“。“戴帽“小学,实际上是因为师资不足,所以在原来建制不变情况下增设初中班的小学。

    不到三个月,蒋杭秋就哭了不止一次。因为她的班主任,萧老师相当不待见她。不仅是因为她的家庭成分不好,也因为蒋杭秋居然在课堂上纠正了萧老师的错误。有一个成语叫“自给自足。“,那个给字是多音字。当表示是供应的意思时,与自己的己字同音。萧老师本身不是师范毕业的,文化水平不高,直接就念成了‘给你‘的给。

    蒋杭秋曾经跟着外婆学到过这个成语。小姑娘没有多想,立刻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纠正老师的读音。

    萧老师倒是城府深,没有马上反驳她。不过,从此蒋杭秋的座位被排在了最后一排。她个子小,常常看不见黑板。

    而且无论她的学习成绩多么好,学校里评三好学生,她没资格;参加少先队,她也没被批准。

    每当蒋杭秋伤心的时候,姐姐总是温柔地留下自己的那份零食给她吃,有时候是一块年糕,有时候是几个山核桃。

    终于有一天,外婆带着蒋杭秋沿着苏堤走了一圈。一路上,外婆给她讲了苏东坡的诗词和被贬的生平。蒋杭秋最爱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这以后,蒋杭秋不再在乎不公平待遇。她学会了我行我素,自得其乐。

    慢慢地,蒋杭秋也交到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曲悦,另一个是徐磊。

    曲悦是个从北方来杭州的小姑娘。杭州人有一种骨子里的优越感,仿佛这世界上就只有杭州一个好地方,所有外地人都是乡下人。曲悦家里一直讲普通话,不会讲杭州话,所以,不太招人待见。

    徐磊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孩子,她长得文气,就连两个小辫子都梳得整整齐齐的,一丝不乱。徐磊和蒋杭秋一样,学校里的什么好事情都轮不上她,因为她父亲是一个劳改犯。徐磊的妈妈是个大美人,又争强好胜,好和别人比。她一定想要一块高级梅花牌手表。可是,两个人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就几十元。除了日常花销,还要赡养老人,月月见光,哪里有余钱买高档手表?徐磊的爸爸,徐海,为了给美人买这块高级梅花牌手表,利用自己做会计的职务之便,贪污了公家几百元钱。事发后,被判了三年牢教。

    这三个小姑娘每次结伴上学,放学。她们之间的纯真的友谊保持了一辈子。

    1976年1月,蒋杭秋刚上小学二年级。这一天,她看到井弄里的所有人家都聚集到井弄里唯一有一台八寸黑白电视机的阿真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在公布周总理与世长辞的讣告和长长的治丧委员会名单。蒋杭秋不懂大人们为什么那么伤心。不过她自己也被哀乐感染得悲伤起来。第二天,学校停了课。开追悼会的时候,蒋杭秋很是羡慕据说是“伤心过度而晕倒“的萧红。萧红是班里根正苗红,有着漂亮脸蛋,最得老师青睐的三好学生。萧红晕倒后,就躺在医务室里喝糖水休息。而蒋杭秋则和别的同学则一起站在寒风里默哀。

    到了7月份,电视里播放的是朱德委员长与世长辞的讣告。

    又过了两个月,井弄里的人家再一次聚集在阿真家里看□□主席逝世的新闻。这一次,大家都哭了。每个人都问同一个问题::“毛主席走了国家怎么办?我们怎么办啊?”

    当天下午,所有的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店关门。各种娱乐活动都停止了。

    井弄里由居委会统一给每家每户发了黑纱,小白花和特别新版的毛主席像章。这是整个下城区里开追悼会统一要佩戴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