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2章 朝纲已不振,自然转乾坤
东屋炕头。
周太太油灯底下纳着鞋底子,周掌柜甚是难得的哼起了白天戏班子唱得珠帘寨
“他爹?想起啥高兴事了,戏文都唱出声来了?”周太太仰面瞧了丈夫一眼。
周掌柜的放下烟袋锅,却是没有直接回话,而是问道:
“凤娟,你觉得念祖跟寿亭俩孩子性子如何?”
周太太不解道:
“怎么好端端的想起问这个了?”
“弟兄俩,都成。”
“比柱子要机灵,也勤快,手里眼里都有活。”
周掌柜再探:
“别的呢?”
“别的?”
周太太想了想,回道:
“寿亭大一岁,受的罪要多,脾气要比念祖急一些,做事风风火火的。”
“念祖这孩子总归是打小见得多了,心思更活泛些,性子相对随和。”
“他性子还随和?”
周掌柜不置可否的摇起了头:
“我今儿个找念祖说了会话,提了嘴刘师傅的事,你知道他都说了些啥不?”
“说啥啦?”
“念祖跟寿亭兄弟俩,要搭着伴的偷师学艺。”
周太太不以为然道:
“偷师学艺咋啦?那老辈子的手艺人,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柱子倒是实心眼子,打小就跟着刘师傅干活,现在呢,染料颜色有多少种,都不见得能数清楚了。”
周掌柜接着道:
“哎~你听我把话说完了。”
“他们兄弟俩呀,还分着工呢。”
“寿亭盯手艺,念祖负责方子。”
“等到寿亭学会了染坊里那点门道,念祖就要下手了。”
周太太也是个心明眼亮的人,讶异道:
“偷?”
周掌柜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跟着道:
“不光如此。”
“你知道念祖最后是啥心思不?说是要把刘师傅,办了!”
“办了?等到弄明白刘青那点东西,把人给辞了?”
这时候,周掌柜就有些拿捏不准,念祖当时对自己说这些话时的尺寸劲头了,只是凭着猜想继续道:
“辞,是肯定要辞的。”
“只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刘青不会不懂。”
“更何况,刘青的手艺,可着周村城里,也是排得上号的”
“辞了他,多得是人请。”
“再一个就是以刘师傅的为人,出了门势必会说咱周家人不仁不义,不光偷他的方子,还落井下石”
“自古以来,人言可畏。名声倒了,可不好扶”
“那咱还想啥?明儿我就跟念祖说,让他们兄弟俩慢慢来,凭他们俩的聪明劲,总有学成的一天。”
周掌柜又跟着摇起了头,别有深意道:
“我在想”
“念祖说的办了”
“不一定指的就是把刘师傅辞了的意思”
“说不好是”
多年的夫妻,仅凭一个眼神都能领会彼此的心思,更何况是说出口的话了。
想明白丈夫的言下之意后,周太太手里的纳鞋锥子,停在了半空。
“念祖他想是不可能吧?”
“今年不过才十四啊。”
周掌柜缓缓地吐出了一口长烟,道:
“儿时就经历了大灾大难,九岁又跟大刀会的人待了些时日”
“有些事情,不能光看年纪啊。”
“要真是这样子的话,孩儿她爹,到时候你可得拦着才行。咱老周家的人,可不能干伤天害理的事!”
周掌柜稍显无奈的点了点头,当着媳妇儿的面算是应下了。
只是他心里面清楚得很。
念祖这孩子,要是真下了狠心。
什么时候会在什么地方办刘青
谁又能知道呢。
“五子哥?睡没?”
“没呢,咋了柱子?”
“五子哥,你再多讲讲义和拳的事呗,还有那个八字门是什么东西?我心里一直忧着,睡不着。”
“真要说起来,其实也没啥好讲得。”
“无非就是大清国日渐羸弱,七八国的洋人开始在咱地盘上耍威风。”
“一些个民间武术团体、打把式的就坐不住了。”
“比方说什么大刀会、白莲教、义和拳、乡教团、八臂神拳、梅花拳一类的,连带着跟某些秘密教派掺杂在一起,组建了一个更大的团体,也就是义和团。”
“想着应该是为了方面管理吧,就搞出了一个八字头的划分办法来。”
“所谓八字门,就是八卦。”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里面呢,还有个暗八卦在。”
“休、生、伤、杜、景、死、京、开。”
陈六子显然对这些人和事,不怎么感兴趣,却是忽然问了一句:
“小五子,你说咱大清朝”
“真就不行了?”
周念祖笑着回道:
“那我上哪知道去?”
“行不行的老百姓的日子不都得过麽。”
“不过六子,我倒是想问你一句话。”
“大清让你要了饭,你是希望它能好呢还是希望它完蛋?”
陈六子凭着直觉义愤填膺道:
“我当然是希望它好了!”
“再怎么说,我也是光绪年间生的人,爹娘没了,根还在呢。”
“还有要饭的事。”
“哪怕我现在还在要饭,那也是跟自家兄弟讨口吃食。”
“往后要真像你刚才说的那样,七国、八国甚至更多的洋人,在咱地盘上横行霸道,天底下要饭的,都没一个踏实的!!”
周念祖反问道:
“那你想过没有,天底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要饭的?”
轻飘飘的一句话,陈六子却是愣住了,半天没出声。
柱子倒是说了句肺腑之言:
“五子哥,我想了想,我觉着六哥说得对。”
“不管怎么说,咱都不能让洋人骑在头上喽。”
妖爷周念祖打着哈哈道:
“随你们瞎琢磨吧,我呀,就想着把自己个儿活好就行。”
“洋人也好,满清也好,谁能让我过上好日子,我就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可我要是连自己想过的生活都过不上”
“那就都别想好过喽。”
陈六子和柱子相继无语,一时间面面相觑。
“算求,咱哥儿仨好好的操心这个干啥?”
“朝廷里能耐人多了,满朝文武百万师,对付几个洋鬼子,还不是手拿把抓的?”陈六子感叹道。
“朝廷里有本事的人是不少,可下面的人”
周念祖拉了个长音,继续道:
“啧啧啧,一个个的,真不见得比刘老爷那掉了脑袋的儿子,就能强上多少?”
“五哥!你快别再说了!”
“听你这么一絮叨,我总觉得咱们大清朝,马上就要完了似的。”
“柱子,合上眼睡吧,听你五哥在那神神叨叨呢。”
“大清虽不如以前了,可毕竟坐着万里江山。”
“闹个灾出个匪,难免的事。”
“过个一头半年就好了。”
周念祖只觉无趣,跟这俩兄弟聊国事,无异于对牛弹琴。
俩眼睛一闭,最后飘出来几个字:
“朝纲已不振,自然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