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聊聊政策,谈谈生意(二)
听了钱亦文可算是诚恳的话后,柳敬言开口了:“眼下政策虽然好了,但吉春既没资源,又没地理优势。
“就算是八级台风,吹到这里也只剩下一点风丝儿了……”
钱亦文说道:“柳镇长,作为领导, 居安思危是对的。
“可咱三十岁不拼,难道等着六十岁的时候去和人拼退休金吗?”
柳敬言的眉头略一上扬,马上又恢复了原状:“假如我同意了——
“我是说假如我同意了,你打算怎么干?”
钱亦文说道:“最直接的,就是我把鹿场承包下来,你给我定个合理化指标,我来完成。
“一切运营都算我的,我自负盈亏。”
一边说,一张早准备好的报纸递了过去:“柳镇长,马厂长的事迹一定比我还熟悉吧?”
神州第一人,尽管结局黯然,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人率先一步,大家都还在观望……
敢在1984年“抢班夺权”,公然在厂里贴出大字报,让市长把造纸厂承包给他,一年内使利润翻了几番……
这么典型的人物,柳敬言再熟悉不过了。
不过柳敬言扫了两眼报纸又放下了:“这个模式我知道,可在咱们吉春也没有过先例呀……”
钱亦文微皱了一下眉头,张口闭口都是不情愿,看来没有一剂猛药是治不了他的大病了。
当下,决定先把柳敬言置于一定高度再说:“柳镇长,小岗村干的,是随大流儿的事儿吗?
“有先例可借鉴吗?
“要是当年那18个人不敢为人先,哪有今天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当年的他们,是逆着风走的;而现在,你可是大顺风啊!”
就是这间屋子,改变了一种模式……
关于小岗村的例子,给了柳敬言莫大的鼓舞。
可是低头一想,又犹豫了。
出了事情,那就有前途尽毁的可能。
多此一事,我是早晚要离开青峰山;
少此一事,我还是不可能留在青峰山。
想了想,柳敬言找了句托词:“一个公家的事儿,我也不能一个人做主……”
钱亦文大感失望,看来李长丰的情报还真准……
李长丰说,柳敬言拥有着高起点、大平台,却谨小慎微到下雨天都得盯着天空看上半天,生怕哪片云彩里含锥子的量超标。
迫于无奈,钱亦文拿出了备用方案:“如果柳镇长有顾虑,那咱们就别把动静搞得太大。
“我这里还有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打法——”
话说一半,钱亦文抄起了酒瓶。
如果对方还是无动于衷,就不能往下说了。
不能总是我一个人使劲,你多少也得哼哼两声、有点回应吧?
不过,一句“神不知鬼不觉”倒还真是吸引了柳敬言:“你还有其它思路?”
钱亦文笑道:“柳镇长,这个办法安全,但你就得跟着操点心了。”
柳敬言点了点头,只要能保证安全,操点心倒无所谓。
再操心,你还能把我的办公桌搬到青峰山上去吧?
钱亦文接着说道:“我们且不谈承包……
“我提出一个质量标准,青峰山按我的要求生产。
“成本核算后,给我一个合理的价格,比如……比如三块钱以内。”
柳敬言琢磨了一下后问道:“ 这不还是你买我卖的关系吗?”
钱亦文瞥了一眼柳敬言,刚才给你机会了,你也不中用啊……
见钱亦文含笑不语,柳敬言又问了一句:“三块钱以内?这价格也太低了吧?”
钱亦文笑了笑:“柳镇长,我有个心理底线价格——三块三。
“至于能申请到什么价格,你自己努力。
“如果上边批准了三块钱批发给我,那这三毛钱——”
柳敬言摆了摆手,打断了钱亦文的话:“这可不行!公家的钱,万不能动!先不说这个了……
“你刚才说要有自己的标准,具体是怎么个标准?”
钱亦文知道,柳敬言虽然打断了“三毛钱”的话题,但他心里已经认可了。
想到此处,钱亦文开始向前推进:“柳镇长,质量标准达到这个就可以了……”
一边说,一边把一瓶1976的鹿茸人参酒向着柳敬言推了推。
想到老边和王场长都已不在山上了,柳敬言微皱了一下眉头:“这好像不太好办啊!”
钱亦文说道:“我来解决!
“只是……成本可能就要增加一点了。”
柳敬言想要过问一下钱亦文要如何解决,想想后又闭嘴了。
他说行,那就让他来吧。
自己有钱拿,出的钱又不用自己掏腰包,何苦多问?
“另外——”钱亦文指了指酒瓶,“这瓶子我得换成小包装的。”
“咱也没有小瓶子呀?”柳敬言颇有些为难,“这一换,成本可是又上去了……”
钱亦文说道:“柳镇长,瓶子算我的。
“你只要给我批个条儿,同意我装二两半的小瓶,就行了……”
二两半?
这么小气?
那时候,酒的包装还没有二两半(125ml)的。
柳敬言虽然对小包装不理解,但他并不觉得有风险,当即答应了下来:“换个瓶子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不用批条了吧?”
钱亦文认真说道:“柳镇长,那可不行!
“鹿场的主心骨还是你,领导不批准我就随便来,那不乱套了吗?”
柳敬言微笑点头。
话要是这么说,听着就比较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