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娇娇才女忙着拒婚 > 第67章 入佛寺

第67章 入佛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街头的人此刻也不敢妄动,平日见小公爷都是一副谦谦君子儒雅模样,今日他虽也微笑着,可这种笑让人不寒而栗,稍不注意可能就惹上了一件麻烦事。而对于刚才大肆说着唐婉有狐媚妖术的人不断往后躲进人群中,不敢正眼瞧他。

    如此严寒的季节,道士额头冒出了细汗,他手中的拂尘跟着一同颤抖着,孙仲铃咬着嘴皮呆愣在原地,眼中带着委屈和愤怒。

    局面陷入僵局,这时仪王妃从对面快步走来,她直接冲到赵士程面前,用余光瞥了一眼唐婉,“士程,你还嫌王府事情不够乱吗?是诚心想要添堵让我卧病在床你才就此罢手吗?”

    赵士程双手拱道行礼,态度诚恳,语气坚决道:“士程不敢,只是我此生若非唐婉,你们若是非要搬出各种礼制来让她祭天,要么我随她一道,要么我动手。”

    仪王妃气得捂着胸口倒退几步,孙仲铃赶紧过去搀扶,“你,你竟然为了一个女子想要对我动手……”

    “母妃,请你谅解孩儿的一片痴心,也请你海涵孩儿的无奈之举,我岂敢对你动手,但是他们,若动她一根汗毛,我绝不会放过。”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此事也不单单只是有着天煞孤星体质的女子为祸阴山,眼下还是仪王府的家事,小公爷在大街上能铿锵有力说出此话来,定是有些准备,万一动起手来伤着,他毕竟是宗族之后,事情闹大可不好收拾。

    仪王妃对唐婉并非有莫大的敌意,只是近来事情一桩桩发生太多,她混合其中牵连甚广,这样的儿媳怎能不多加思量,也不知是最近烦闷之事过多压积心中让她郁结成心病,刚才赵士程的话又刺激了她,一口气没喘上来,噗一声喷了一口血出来。

    “母妃,”赵士程立马上前扶住,“我不是有意要气你,你感觉如何?”他冲身后的侍女喊着前去寻大夫。

    孙仲铃此刻抓住时机便嚷着:“士程哥哥,你也瞧见了,连王妃都能无辜受到牵连,你还觉得她不是狐媚之人吗?”

    赵士程抑制住想要掐她的冲动,一字一顿道:“仲铃,我念及我们年幼时的情义,不想当着众人的面,也不想让母妃更加心急不对你动手,你要是再多言,就算承恩来找我算账我也绝不会放过你。”

    “阿弥陀佛,贫尼出行化斋经往此处,世有无情人却有痴情妖,人和妖又有何分别,”尼姑庵的主持捻着佛珠缓慢行来,看着眼前这乱成一锅粥的场面,她朝着知府微微点头,“大人,佛门收养普渡众人,此女子可否能让其进行斋戒在尼姑庵中修身养性,也算我佛慈悲救了一人。”

    正巧寻不法子如何来解决此事,将唐婉祭天终归是太冒险,小公爷和唐闳定不会善罢甘休,可若不处罚,怎能堵得上城中人的悠悠众口,要是一传十十传百日后他这威望可就受损了,这个尼姑既然有心想要渡人,交由他来也是极好的。

    知府轻咳几声,“念在菩萨慈悲份上,此女子便交由你来度化,且莫再让她出来伤人。”

    主持阿弥陀佛念在,问及唐婉可愿随他一道入寺庙静心,李氏媛在一旁拉着她的手,她怎能看到她日后青灯古佛相伴,“婉儿……”

    “阿娘,让我随主持去罢,”唐婉笑着擦着她脸上的泪滴,“我常去寺庙的,想起我想来后同你们说的决定,眼下还真遂了我的愿,阿娘阿爹,你们要保重身子。”

    唐闳哑然无声,此法确实是当下最稳妥之计,他也不再闹下去,只要唐婉安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寺庙静心又不是酷刑,当是去祈愿了。

    “婉儿,等我娶你。”赵士程不放心地看着她,尽管此法两人一早便就探讨过,可他还是心中担忧,“我不会食言,一定要等着我。”

    唐婉笑着嗯声应答,示意他先照顾好仪王妃,也要好好照顾自己,“我会等着你的,”她低声喃喃一句:“前世你等我,今生换我等你,也算与你有着同种心境了。”

    他们两人无视着一旁还搀扶着王妃的孙仲铃,她嘴皮都快要被自己咬伤出血,手指深剜着手掌,她恨不得此刻上前处死唐婉。

    此事也便就此作罢,人群也逐渐散开,唐闳拉着李氏媛的手唉声叹息,今年事事艰难,连他的女儿都备受牵连,也不知是不是犯太岁,不过今日见赵士程如此护着唐婉,这门亲事他倒是有所改观。

    唐婉随着主持来到寺庙,按照知府大人的吩咐,她不得踏入出佛门半步,这无异于软禁。主持看着跪立在软榻上对着佛祖祈愿的女子叹息道:“此生之难总会有拨云见雾的一日。”

    “主持师父,多谢您能及时解围,也多谢您能答应将我收留,婉儿感恩戴德叩谢了。”唐婉面朝他深深跪拜着。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阿弥陀佛,善恶自有道。”

    在此事还没有进入白热化场面情况下,她便早早去尼姑庵央求主持帮忙,唐之前曾去过此庙还和主持一道礼佛,主持自然知晓她的秉性,又怎会听信谣言一词,更何况她也不会眼睁睁瞧着一位女子无辜背上骂名祭天,佛祖也不会袖手旁观。

    所有的事情都在唐婉的预料之中,这也正是孙仲铃想要打击报复自己的手段,只有自己进入寺庙,孙仲铃才会放下戒备准备其他要事,赵士程的行程也便能尽快提上日程。

    在唐婉进入寺庙的几日后,阴山便迎来一件喜事,建安王定下良辰吉日要娶齐家小姐为王妃,街上的百姓都在欢庆说着这一门天作之合的姻缘,好似前几日在街上发生的天煞孤星一事都只不过是他们偶然想起的茶余饭后,一件大事发生就会遗忘舍却前一桩要事,毕竟是与自己无关紧要之事,袖手旁观久了,跟着附和一两声也便凑了这场热闹了。

    唐婉深夜辗转反侧实在难以入眠,想着明日齐暮云将要嫁给段允灏便心中难过之意涌上心头,她怎能眼睁睁看着齐暮云飞入火海,想到此处便一个鲤鱼打坐起身。

    那是她生平第一次在深夜偷偷摸摸搬着石头踮脚翻墙,还是从尼姑庵翻墙出去,临行前她来到灯光通明的大殿,向菩萨请罪,她实在放心不下她的好姐妹,无礼之举请佛祖海量莫要见怪。

    幸好在佛院墙后有一棵歪脖子树,正好可以借着枝干顺着往下落地,唐婉顺利踮脚安全踩到地面时,忐忑的心不由放松下来,她拍着双手回身一头撞进一人怀里,她踉跄往后退,不慎又踩着对方的脚,重心不稳抓着他一起往后倒在了树干上。

    “士程哥哥,你怎会……”唐婉看清身前之人的面容时惊喜喊了出来,发觉自己的声音过大,便立马压住了嗓音小声道:“你怎会在此?”

    赵士程撑着树干刮着她的鼻尖,“就知道今夜你一定不会老实睡觉,便就守在此处来个瓮中捉鳖,还真巧一头就扎进了我怀里。”

    “你才是鳖,”唐婉耸着鼻尖软糯着,“王妃可好些了?”

    “大夫说她是郁结于心,等静心歇养几日便可无碍,可不要将此事揽在自己身上,此话我总会向母妃提及的,只不过那日提前罢了。”

    “建安王他是外族的暗卫,那些刺客也都是他手下的人,孙仲铃她,她是外族皇室后代。”唐婉早就想将此事告知他,可发生了太多的事都没有合适的契机,眼下也毫不含糊直言道。

    赵士程解下自己的披风为其披上,“此事我知晓,段允灏他在寻一块兵符。”

    那日说是他和赵承恩在郊外寻刺客线索只不过是个幌子,其实当时他在跟踪段允灏至灾民所居山间,那地方是他专程为灾民所选之地,明面上看能此处让灾民能有安身立命之所,可实则在那座山间有一处山庄,那便是他和外族往来的秘密之地。

    孙仲铃的身份还是赵承恩发现告知赵士程的,他每次去找孙仲铃都察觉有人去过她房间,有几次看到窗户摇摆不定,她还特意转移了视线话题,赵承恩知晓她绝不可能会和其他男子私会,这便更让他不得不生疑,还曾见过她手臂处的羽毛纹身,为她描眉梳妆时也留意到那把木梳上也刻有相同的符号。

    自从仪王被安上勾结外戚的罪名后,他也便暗自生疑多次,和那群外商打过几次照面,无意间看到他们脖子处有相同符号的印记,此事不得不让他生疑,便安插了眼线在孙仲铃身旁,为了不打草惊蛇,只得远远观察她的动向,眼线自然无法靠近细听他们的谈话,只是每次都会有一些外商前来府上,香料、首饰珠宝更甚至吃食,总有不同外商来往,偶然听到里面唤了句主上,那时赵承恩便知事情已经无法预料。

    赵士程在那所山庄闻到了那晚在书房同样的墨香,还有一些练武兵器,此处便是他们会合之地,当时段允灏寻到那群土匪窝时他也有些诧异,不知在邻旁还有一群人盘踞山中,那一把火可不仅仅是为了替唐婉和孙仲铃掩盖她们的名声,还是为了不让山间之人知晓他的秘密。

    而仪王见他打探出来兜不住只好合盘托出。早年间他曾救过外族人,当时只知道他是个极有身份之人,他伤得过重,临终前将一块兵符交托给他,万般叮嘱一定不要轻易给出,否则必定会引起战乱民不聊生。

    本以为此事无人知晓,可哪知十几年后还是被他给找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