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废材重生摄政王的小太监她不太乖 > 第67章 赐婚

第67章 赐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烨这会儿要是手里有一碗茶,都能喷郑首辅一脸。

    “恩师这话从何说起啊?”

    他料想小东西的事儿郑首辅应该是不知道,这会儿心里不定憋着什么倒霉事儿呢。

    果然见到郑首辅笑眯眯讳莫如深地战术性后仰。

    “摄政王跟老臣还藏什么?您有这等心思,应该早些跟老臣讲才是啊,这要不是老臣偶然撞见过问了一下,你们的事儿老臣都还不知道呢。”

    郑首辅说得宋烨更加疑惑,皱眉问道:“恩师说谁?”

    谁知道郑首辅却跟他挤眉弄眼,向周围瞧了瞧后才小声说道:“你放心,老臣还没老糊涂呢,这种事儿没定下来之前,确实不宜外泄,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也是对的。”

    郑首辅说着还有点激动,喘了口气后又继续说道:“不过你要是在意身份,也确实有些多虑了,那丫头虽然比不得什么王公贵女,但模样才学也都是数一数二的。我大丽向来比身份更注重才学人品,只要是身家清白,便是出身不高,也可入选。太后不就是先例吗?”

    郑首辅这话说得宋烨越发不明白,正想问问他说得到底是哪家女,郑首辅却自己站起来了。

    “摄政王放心,这件事儿老夫亲自出面去说,定会帮你办的妥妥当当,让旁人挑不出半点毛病来。”

    这人说完,风风火火地便走了,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宋烨。

    弄的宋烨头更疼了。

    他的这位老师,向来喜欢自以为是。

    但宋烨总觉得他是在扮猪吃虎,以为他不知道这位先生打的什么主意呢?

    如今皇帝昏迷不醒已有一年,太子受罪后牵连困于皇陵。

    他这个摄政王又受太后忌惮迟迟没有被封为皇太弟,说明朝中好些人还是站在大丽正统这一方,生怕他成了皇太弟,皇帝和太子都性命不保,将来又是一阵血雨腥风。

    但他们也不完全放心让太子回朝。

    只因罪后再有不是也是太子生母,她谋逆被诛,九族皆灭,朝中大臣多有参与。

    将来太子登基,谁也保证不了他不会报复。

    如此,只有另立新储才是上策。

    可如今皇帝昏迷,他膝下又只有太子一子,到哪儿去弄个新储出来?

    叫皇帝新生一个是不可能了。

    可摄政王还能生啊。

    本朝也不是没有皇帝无子,收养兄弟之子立为储君的先例。

    所以郑首辅及其党羽才会急于让宋烨成亲生子。

    可宋烨又是好摆布的吗?

    他如今身不由己,困在这监国之位上就已经够无聊的了,这些人还想算计到他那影都没有的孩儿身上?

    真是想的太美了!

    他偏要将那个不成器的侄儿搞回来,将这些烂摊子全丢回给他!

    宋烨想着这些事儿,冷声道:“出来。”

    暗卫凛便从屏风后面出来,给他行了一礼。

    “跟上去,看看他到底搞什么名堂。”

    差不多过了小半天,凛便回来了。

    “郑首辅出了皇宫便进了国子监顾司业的家,收了顾司业的妹妹做义女。”

    “顾司业?”

    宋烨更是疑惑了,实在搞不清楚这两个人为什么会搞到一块儿?

    难道郑首辅的手都伸到国子监去了?

    大约是怕宋烨不记得顾司业这个人,凛连忙又解释道:“顾司业是去年的一甲登科,与户部侍郎家的公子同期,因为得了您的赏识,今年刚踩着傅公子抢先一步升为司业,为这事儿,傅侍郎还有些微词来的。”

    “这个事儿不用你说本王也知道。”

    宋烨有些不耐烦,摆摆手让凛说的简短些。

    凛于是干脆不说话了,从怀里拿出一条扇坠来递到了宋烨的案几上。

    “属下以为,郑首辅应该是瞧见了这个,才会误会的。”

    宋烨睨了一眼那扇坠,皱眉说道:“这不是本王之前丢的那条吗?怎么在你这儿?”

    话刚问出,他便想起来了,上次他为了压下傅云欢的气焰,特意往顾司业家走了一趟讨茶喝,大约就是在那里掉的,立时有些不悦。

    “这个顾生,捡了本王的东西竟不想着归还,反倒自己私藏,差这点银两不成?”

    凛微微颔首,再度解释道:“东西该不是顾司业藏的,属下是在顾家小姐那儿瞧见的。”

    如此这般,事情就对上了。

    世人并不知道宋烨与傅云欢先前的过节,见宋烨如此亲近顾司业这个寒门出身之人,免不得要多想些什么,偏巧他家顾姑娘年轻貌美,在盛都颇有些名气,大家便就多想了。

    郑首辅自然不是这种偏听偏信之人,定是亲自去顾司业家里,看过了扇坠之后才多想的。

    至于这扇坠是怎么被郑首辅看见的,少不得与那顾小姐有关。

    “哼!”

    宋烨也是见惯了这些腌臜手段的,这会儿只觉得自己沾了一身骚,有点恶心。

    但只过了一会儿,他便微勾了下唇,道:“没记错的话,英国公家的三公子最近在四处说亲吧。”

    凛跟在宋烨身边许多年了,可以说是主子一个眼神他都知道这人心里揣着什么心思。

    那英国公家的三公子常年在外寻花问柳,还没说亲呢,通房丫鬟就一大堆了,屋里的,外头的,娃娃生了一堆,直接把他老子气死过去了。

    如今是他长兄袭了爵,瞧着这位三弟一母同胞,实在看不下去,好歹给他寻一个良家子管管后院。

    但谁家好姑娘愿意跟这等货色过日子?

    那不是要把自家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可宋烨向来是个嫉恶如仇,不懂得怜香惜玉的主,平日里可最恨被人算计了。

    这顾家女小聪明是有的,就是太心急了。

    这下可好了,自己把自己扔火坑里去了。

    一直到了秋分这一日,太后派来的人也到了皇陵了。

    找到太子面前,上来就是呜呜一顿痛哭。

    “殿下,太后的日子如今也忒难过了。她不就是想要修个道观,为陛下祈福吗?纵使提的时候不大对,那也是一片好心,摄政王竟然当众驳斥,他眼里可还有太后?可还当自己是大丽臣子?

    偏偏他最近又帮英国公家的三公子指了一门好亲事,那英国公三代将门,手握重兵,如今也站在摄政王那一边,太后又怎么敢跟他硬碰硬?

    只是这您和陛下都还在世呢,就敢这样明目张胆。要是哪天——”

    来人是皇帝的乳娘,因着皇帝比较念旧,这么些年一直将人养在宫里,好吃好喝地供着,还赐了诰命,封为荣国夫人。

    仗着自己奶了皇帝几口,说话向来不设防,毕竟她自己心里清楚,大丽重孝,她没有甚大罪过,只是图个嘴上便宜,便是传到皇帝和太后耳朵里,也不会真把她怎么样。

    太后也是看着她这个身份,才旁敲侧击地跟她诉苦,叫她替自己来瞧瞧太子的。

    她在宫里住了这么多年,什么不明白?

    太后就是想叫她来给太子传话,叫太子赶紧支楞起来,早早回去给太后撑场面的。

    所以话说一半,她也不往下说了,打了自己一嘴巴,哭着拉着太子的手说道:“会好的,陛下总归会好起来的。到时候您和太后也都会好的,咱们一家子聚在一处,哪还有那奸人什么事了?”

    太子这阵子在皇陵读了不少书,人早比从前在宫里时沉稳了不少。

    要搁在从前,听到这些话,他早站起来义愤填膺,吵着要替天行道,写手书找人参摄政王一本了。

    可如今荣国夫人说得口干舌燥,他竟一点反应也没有,依旧面不改色,反倒还劝荣国夫人不要激动,喝口茶静静心。

    荣国夫人也是个老人精,见画风不大对劲儿,忙又改变了口风,笑眯眯摸着太子的手说道:“这才一年多没见,殿下可真是长大了不少。比之前在宫里的时候个子也高了,身子也壮实了,也越来越俊俏了。关键这真是和陛下年轻的时候越来越像了。

    毕竟是陛下唯一的子嗣,若是能在陛下身边尽孝,多与他说说话,指不定陛下早醒过来了。”

    楚茵茵一直在旁边听着,听到这儿的时候才觉得荣国夫人靠谱了一些,忙的上前来给荣国夫人递了一盘慕斯蛋糕。

    “夫人说得是啊,殿下也想在陛下身边尽孝呢。如今咱们来皇陵为陛下祈福也快一年了,宫里头你们过来的又少,总没有多少陛下的消息,殿下真是每日忧心陛下的身体,夜不能寐的,洒家在一旁看着,都免不了心疼。”

    荣国夫人没见过楚茵茵,却也听太后说过这个孩子机灵,如今听她说这两句话,便知道这人不简单。

    且她还和太子说着话呢,这人便随意来插话,太子这性子竟也不恼,想来是很信重她的。

    太子虽然成长了不少,但毕竟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有些手段直接跟太子说,他懂不懂是一回事,难免影响了她们这些人在太子心中的形象。

    若是能有个太子信重之人,从中周旋,那便再好不过了。

    所以荣国夫人立马又多看了楚茵茵几眼,笑眯眯道:“楚公公说得是啊。老身这会儿过来,就是来替太后传话的,叫殿下不必担心,她近日便会想法子让太子回朝,在陛下身边尽孝。”

    说话间,她还冲着楚茵茵挤眉弄眼,明摆着是有话不方便当着太子的面说,想要私下里与楚茵茵说。

    楚茵茵于是指了指桌上的小蛋糕说道:“那感情好啊。夫人一路车马劳顿的,想来也是累了,不如先吃些点心,稍后洒家叫人带您去城里自家开的混堂去松泛筋骨,包您舒坦。”

    楚茵茵没直接说要带她去,这是不应声,荣国夫人心里便有些没底,又瞧着那糕点模样怪异,心道穷乡僻壤的到底不如宫里头,连个像样的糕点都拿不出来。

    想来太子在这边过的也不是很好,毕竟罪后一族都给灭完了,一个没有根基的储君,能掀起什么大风浪来?便是带回去了,也定是斗不过摄政王的,太后这次的如意算盘铁定是要落空了。

    但她这会儿确实是有些饿了,便顺手挖了一小勺蛋糕放嘴里尝了一下,这一尝便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蛋糕松软甜腻,入口即化。

    面上看着不起眼,吃进嘴里却发现竟是牛乳做的。

    关键她最近牙口总不太好,路上店家提供的饭菜总是很难咬,如今这蛋糕却很好,倒叫她很受用。

    “嗯,这点心真是妙啊,只可惜宫里头没有,不能常吃。”

    这是明摆着要食谱呢,楚茵茵含笑道:“宫里头要想有也不难,只是要先做个烤箱罢了,回头我画了图纸出来,夫人带回去叫人照样做出来,再按食谱做便是了。如此一来,也好叫太后尝尝,也算是咱们殿下聊表孝心了。”

    荣国夫人听了这话,也是高兴,三两口将小蛋糕吃完,就跟太子告了退,随刘一手他们往城内混堂去了。

    刚把人送走,太子的脸色便沉了下来。

    “大哥怎么看这事儿?”

    楚茵茵靠在门边上瞧着荣国夫人走远了,轻哼一声。

    “能是怎么着?太后急了呗。眼见着斗不过摄政王了,想拉你回去当垫背,跟摄政王鱼死网破,她作壁上观,好渔翁得利,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太子读了这一年的书,也是看得懂这些的,他早知道太后与他并非真心,只是如今听楚茵茵这样直白地讲了出来,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那大哥觉得该怎么办?回去还是不回去?”

    “回呀!咱们筹谋这么久,为的不就是回去吗?如今太后给做了筏子,不是天赐的良机?”

    楚茵茵说着,回过头来,看着太子说道:“殿下的忧虑小音子知道,只是太后只管想法子帮咱们回盛都,至于后面的事情,可就不会尽如她意了。”

    太子轻笑一声,他就知道他大哥不是个简单人物,都跟他想到一处去了。

    楚茵茵运筹帷幄,去太子的案几上翻出账簿,一边翻一边笑着说道:“送了这么久的好东西,这些人也该是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