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百零六回 尹成君函授本科 尹秀新读书进京
九七年十月的一天,尹成君接到县进修学校一个电话通知,省教育学院在霍林县开设专起本,教育管理专业函授班,学校中层领导以上都可以报名参加,学习两年半时间,二千年春季毕业,学费一千二百元,可分三次缴纳,教材费一百二十元,学习十二科,学分制,考试及格可以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尹成君、初志刚、邱卉菊都报名参加,并缴纳了学费和教材费。
尹成君珍视来到家门口的本科学习机会,教材发到手之后,他就根据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认真学习和复习功课。他制定了学习计划,每一本教材必须学习三遍,每天下班后学习三个小时。他先通读一遍教材,每个字、每句话都认真琢磨,绝不是读小说一样一目十行、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第二遍就是把教授留下的作业题按照教材的论述,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符合自己思路和表达方式的文字,这样便于理解记忆。做题的时候不是为做题而做题,而是思考教授为何布置这样几道作业题,作者为何在书中这样论述,还要和题目相关的上下文进行对照,进一步深入理解。第三遍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把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的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是为了用,不是摆花架子、混文凭给人家看的。
九八年一月份放寒假的时候,尹成君借台摩托车骑上,顶着寒风向伊岭镇出发。他想去父亲和爷爷的坟上去拜祭。临近伊岭镇,就从油路上下来,走上了去坟地的荒陌之路。在土路上行走,摩托车的速度比较慢,这个时候,土路右侧的一座孤坟引起他的注意,似乎去年还没有,是谁哪?当他祭拜完自家的坟地之后,来到了弟弟家问起时,尹成铁告诉他,那是叶灵芝母亲的坟。叶文生有前妻,与其合葬是不可能的;与宛玉春合葬,宛家人又不同意。只得那样处置,单立坟茔地,独守阴间门户,挺可怜的。
尹成君听了有一股特殊的感觉涌上心头。年轻貌美时,风流倜傥、春花雪月,而老了,却孤零零地独守土包,无人收留,无人陪伴,寂寞而凄凉。留给后人几丝怀念、几丝思考。
尹成君看到母亲年老体衰、精神不振,就知时日不多了。问及后事,尹成铁说,原先那个寿材,被人家急用,给了八百元钱,他又拿出四百元钱做的,全是松木的新寿材。尹成君听了很高兴,从兜里掏出五百元钱,说:“那新寿材填的钱一分为二,我给二百,大哥来时,让他出二百,你张罗的,出工出力了,就别出钱了。这三百元钱是养老费。”尹成铁说:“你拿二百就行了,那二百我出,不管大哥要了。他虽然有钱,但是他没有借着老人什么光。”“你不要就不要,那是你的事。那个卖了就对了,卖多少是多少。不然的话,也想与你商量,不想用那个寿材了。那个寿材有几块杨木,心里一想总不是个滋味。当时就那样的情况,走啦也就走啦。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寿材也应该好一点啦。虽然都说那是活人的耳目,但活人的耳目还是要的。再装那个,让人家瞅着就不好看啦。”尹成铁听到尹成君很赞成他的做法,内心很高兴,他以为一定得说卖贱了。
尹成君买了十斤桔子和十斤苹果,他拿出来一个桔子,剥了皮给母亲吃,陪着母亲说话。他在弟弟家住了一宿就返回了宏大乡。
一个多月以后,尹成铁来电话给尹成君,说母亲病故了。尹成君感到很悲痛,也在意料之中了。他急忙与齐东华租了轿车赶去。他跪在母亲灵前三叩首,感谢养育之恩。他又揭开棺木盖,去摸母亲冰凉的手。这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摸母亲的手,看着母亲穿着整齐的寿衣,静静地躺在那,眼泪止不住流了出来。他想,母亲在世七十六年,含辛茹苦、艰难度日,好日子没过几天,真苦了、累了她老人家啦!
尹成君离开棺木把尹成铁叫到身边,拿出五百元钱,交给了他。嘱咐他招待好前来悼念的、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
按照风俗,尹成钢在灵前打着招魂幡,在前面引路,不时地回身给抬棺木的人行跪拜礼。来到了墓地,在尹祥的坟旁挖个墓穴,把高玉兰安放在里面,蒙上了一层塑料,盖上了一领炕席,用土埋好。尹成君向父母的坟,磕了三个头,最后离开了墓地,
在招待亲戚朋友的酒桌前,尹成钢、尹成君、尹成铁向各位敬酒,对亲朋好友表示谢意。
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多呆,尹成君与柴守义、苏玉山、尹成骏、许才、许国军、李易兰、邱凤、叶灵芝、张才等人打招呼告辞,坐上了轿车返回了宏大乡。
尹成君的同学许富,这时已经升到了霍林县监察局副局长。九八年暑假,尹成君来参加函授科目的考试,许富前来巡视。他看到尹成君时很惊讶,问道:“你来干啥来了,送学校老师来了!”尹成君笑着回答:“不是,我是来参加考试的。”“这样的职务和年龄学它还能有啥用了,你还想往上升啊!”他不无感慨地说。尹成君回应道:“升啥,你也不是不知道,年过四十一,报啥啥不批。我都周岁四十七,报啥啥能批?从学校的角度说,干到校长、书记就到头了。我学习大学本科教材,是想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一生赶上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没读着大学,没听着教授讲课,总像缺点啥,终生遗憾。有这个学习的机会,补上这个缺,求个心理平衡。”许富不再说什么,笑了,点了点头。
考试开始了,监考的老师开始很严格,等到了要到时间的时候,就比较松弛。有的考生趁这个机会摸出书,急急忙忙翻起来,把个别题没答完整的补充上,以求个高分。尹成君不想这样做,他假设监考老师就在对面看着,不让他看书。他觉得满分是吹牛,但是九十五分以上胸有成竹、胜券在握。不要假成绩,要的是真才实学。本科函授也告诉了他,记忆力并没有明显减退,攻读本科教材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他始终认为,人的一生,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完善自我,敢于向自我挑战是没有尽头的。只要活在世上,就应该有这种追求。有一种追求,就有一种希望在心里,会越活越年轻。
又一次考试,尹成君在头一天的下午来报到的。他来到了教师进修学校函授中心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文亚茹是老乡,她用狡黠的目光看着他,用诙谐的口吻问道:“你的上次考试成绩不低呀,排在了前头,真是真功夫?”“难道你怀疑不成?没有水分,点点滴滴都没有。当真人不说假话。”他很认真、很严肃地对她说。工作人员韩怡笑着说:“我问了好几个学员,他们连考试是什么科目都不知道。兜里揣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复印的小题签,准备到考场上去翻。”“这次考试的科目是《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我读教材,读了三遍,题目一发,一看题就知道这道题出自哪一页,但我不用翻,就能答上。别人说的话不能以一当十,别把我们这些学员都当成了二百五。发挥题有啥呀?干了这么多年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用积累的经验去完成,轻松自如。我不知道别人,我学习大学本科课程不是单单为了文凭,而主要是为了提高水平,指导自己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上升到理性认识。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完成认识的飞跃。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思想能力,是我学习本科课程的重要目的。文凭对我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了,晋级已经用不上了。”尹成君看着她俩,郑重其事地说。文亚茹笑了,说:“演说哪,竞选州长哪。”他也笑了,说这个干啥。
为了提高学员的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修学校函授中心与地区教科所合作,号召学员选择课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这正中尹成君的下怀。“农村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省级课题完成之后,有些问题又引起了他的思考。比如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渐薄弱,应该选择个突破口加强起来;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是,对这“三观”形成的教育比较忽视;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培养新型人才应该怎样去操作;邓小平解放思想的核心就是转变过时的或错误的观念,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正确观念,学校教育怎样去体现;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方向和动力,只注重智力因素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怎样去开发非智力因素,解决方向和动力问题;学生失学率有提高的倾向,错误观念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因素,怎样从读书做官论、读书分配论的旧观念中走出来,形成新的观念——读书创业论、读书发展论;教师乃至社会上的一些人看问题或处理问题,不能理性处理情感因素、意向因素和认知因素,导致说错话、办错事,做不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先安内、后攘外的策略,与毛泽东的一致对外、全民抗战的思想是针锋相对的,形成鲜明的对比,蒋介石认为共产党是他的最大的敌人,在民族利益上升到并成为主要矛盾时,蒋介石的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得人心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样的社会环境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蒋介石的决策不论是情感因素、意向因素、认知因素,都远远不如毛泽东。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尹成君的深思。
通过思考,逐渐地尹成君的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问题:“环境、环境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所形成的观念;观念对环境的影响。”经过深思熟虑,他拟定了一个教研课题:“设计与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副题:“观念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是,只有它们造成了对人的心理影响时,才成为对人的活动有作用的,有主观主义的因素。这一部分对人产生了心理影响的因素,即被反映到心理世界中来,以观念形式出现的“环境”,把它称之为心理环境。根据这个论断,尹成君的教研课题可以理解为:设计与建设正确的观念。他的教研目的是想弄清楚,观念的形成与育人的结构、内容、方法、形式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即解答如何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得比现在更高的非智力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建立正确观念,给智力因素一个正确方向。走“环境——正确观念——环境”这一条认识路线。还要研究观念形成的差异性,观念形成的正影响、负影响和鲜明的个性倾向。
尹成君找来初志刚、邱卉菊来商量,征求他俩的意见。他俩听后表示赞成,又补充了一些看法。尹成君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座谈讨论、拟定方案,到九月份的时候,方案几经修改最后确定。课题组组长由尹成君担任,副组长由初志刚、邱卉菊担任。
尹成君把教研课题实验方案上报到县教研所。文长瑞所长非常重视,当即就翻阅了方案表示赞同,随即拿出霍林县教育教学规划课题申请书,让他填写。九九年三月一日,经县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审批,尹成君申报的《设计和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研课题,列为霍林县教育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课题,并向地区教科所推荐,成为了地区教研课题。他向教科所缴纳一百六十元的课题申报费,八十元给县级,八十元给地级。
梁思淼到乡下当了两年的乡党委书记,又调回县教育局,当上了局长。他很关心尹成君,虽然不是同届同学,但有尹成钢的面子,比同届同学都亲近。他回到教育局不长时间就来宏大乡中学看望尹成君。两个人相见分外高兴。见面之后,当然要说些工作上的事,官话、套话,在校友之间卖弄起来是毫无意义的。在吃中午饭喝酒的时候,尹成君向梁思淼叙说了身体渐弱的三个重要经历:一是坐在办公桌前不扶桌子站不起来;二是去厕所小便后,腿脚不好使;三是大叶肺炎。他向梁思淼提出不再当校长的请求。
原因,身体是一个方面,再一个,当校长时间在一个地方长了,有些关系不好搞。关系紧张心理压力大,不利于开展工作,对事业、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好处。请求只当党支部书记。梁思淼回局之后在局长办公会议上,提出了这个意见,有的副局长认为应该把尹成君调出来,换个地方继续当校长,不然的话,白瞎了他的业务能力。梁思淼用电话与尹成君沟通。他表示不想动了,换个地方还得搬家,也不一定就是好的选择。就这样九九年的春季开学,尹成君只是宏大乡中学的专职书记,校长由初志刚担任,邱卉菊当教学副校长。
霍林一中自费生的收费金额逐年增长,到九八年的时候,每生长到八千元。学校有了充裕的资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貌日新月异。九八年盖了一栋实验楼,盖了一栋学生公寓楼,在校外住宿的学生都回归学校统一食宿、统一管理。九九年春季教学大楼交付使用。尹秀新住上了安全、舒适的学生公寓,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心里感到高兴。
九九年是尹秀新读完高中,迎接高考的一年。读高一的时候,尹成君当时的工资每月四百三十元,读完高中那一年是五百七十元。不管月工资多少,给尹秀新的月生活费四百元。尹秀新认真苦读,成绩不断上升,可到了报考的时候,却传来了不利于他的消息,大学本科招收自费生,每生自费高达两万元。这两万元对尹成君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由于家庭不能负担起两万元的自费,尹秀新只能报考不是自费的本科院校。对于这一情况的出现,尹成君感到遗憾。
高考的时间到了,七月七日开始,连续三天,考试科目六科。尹成君与齐东华来陪伴尹秀新考试。烈日当头、晴空万里,考场的高墙之外聚集着众多的家长,脸上出现的不是喜悦而是担心。从儿女进入考场那一刻开始,直到考生从考场出来,家长们就是这样的心情陪伴着。有诗为证:烈日炎炎似火烧,儿女室内正高考,家长心内如汤煮,身上出汗把扇摇。高考结束后,尹秀新回到了家,等待发表分数,当电视屏幕上用大字打出:本科录取分数线四百二十分。过了几天,又用电话查询,虽然高出录取线四十二分,本科没有录取尹秀新。尹成君想这就是没有交两万元自费的缘故,要是家里有钱,儿子的本科大学就能读上了。一想起这件事,尹成君的内心像刀子在雕刻,这让他重新认识金钱对人生的重大影响和决定。就是现在,尹成君一提起这件事,还在泪眼模糊,心里就像有一块石头坠着隐隐作痛。
怎样办吧,去读专科。邮来一张长春工业大学四平分校的录取通知书,尹秀新连看都没有看一眼。他曾说过,读专科院校也得到省城去读,地级城市的院校再好也不去读。尹秀新躺在床上,白天、黑夜的有一个多月。此情此景,尹成君心急如焚。
尹成君的办公桌上,不时地就来几封装有民办院校招生简章的信。连续几天他拿回来几封,尹秀新也不看、也不起来。又过了几天,尹成君拿着一封信的招生简章,对齐东华说:“北京有个东方大学,是民办大学,拿高考分数单,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报名入学。”尹秀新一听这个消息,就猜出父亲同意他进京读书,一下子就从床上跳到了地上,说:“我看看招生简章。”尹成君看尹秀新这个动作,就知道儿子的内心,渴望读书的地方是京城。既然儿子有这个想法,就让他如愿以偿吧!尹成君与齐东华商量了一下,就给北京东方大学招生办公室去了一封报名信,录取通知书很快就邮来了。
资金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读一年最低一万元,读四年就得四万元。这对当时月工资只有五百七十元的尹成君来说可是个沉重负担。他内心决定,来年再多种一垧地补这个缺。
进京读书是一件大好事,消息传出去以后,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左邻右舍前来拿着礼金祝贺。共接礼金三千五百元。尹成君杀了两只羊,去县城买来熟食和青菜招待他们。尹成君算了一下,银行有存款七千元,加上礼金,足够尹秀新进京读书一年的。由谁来送尹秀新进京读书这件事上,出现了不同意见。齐东华与尹秀新都主张由尹秀萍的女婿晋诚志前往。原因有二:一是晋诚志年轻身体好,在旅途上不会出现问题;二是这几年当中,晋诚志去了几趟北京,轻车熟路。尹成君也想去,他想借此机会去看看首都的变化,他曾在六六年去过一次,那时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就这样决定由两个人前去护送。后来考虑两个人去,把资金扔在路上实在是不合算,还是由一个人送去比较好。尹成君就主张由自己去送。尹秀新本想让晋诚志去送,怎么说父亲年纪大了,上车走路不那么方便。虽然父亲去过北京,那可是三十三年前的事了,首都变化得早都面目全非,什么地方都会认不出来的。但是尹成君执意要去送。尹秀新也不好意思强抑阻挡,只得勉强同意了。两个人开始了赴京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安全起见,尹成君到邮局,把应当向学校缴纳的各项费用六千八百元钱,打到录取通知书上写明的学校账号上。带钱多,怕出事的念头没有了。
公元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是尹成君、尹秀新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也是最欢欣鼓舞的一天,因为那一天,他俩坐上了由霍林火车站开往北京的五七四次直快客车去北京。尹成君是送子读书,是尽当父亲的一份责任。尹秀新是进京读书,实现读大学的梦想,走出家门去京城学知识、长才干。去京城读书对其父子都是个考验。考验尹成君在儿子读书期间,每年能否拿得出一万元钱。考验尹秀新能否学成,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买京城的火车票要身份证,尹成君在当地派出所办了一个临时身份证。因为身份证不慎丢失,已经交了办证费,但是还没有办回来。车站工作人员把进京的旅客叫到一个房间,一个一个检验身份证,询问进京去办什么事。当尹成君拿出北京东方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工作人员什么也没有说,就签发了同意买北京的票。尹秀新凭录取通知书买的是学生票,学生票是全程的半价。尹成君买的是一张成人票,全价为六十八元二角。父子俩过了检票口,登上了火车,寻找位置坐下。车灯已经打开,夜色已经降临。从车窗向外望去,点点灯火像星星点缀在黑色的帷幕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车厢里人很满,过道里也挤满了人。列车徐徐驶出霍林火车站,近处的灯光一闪即逝,只有那远处的灯火紧随不舍,不愿意离开,仍然在远远的地方随着列车前进。车速渐渐地快了起来,远处的灯光也渐渐地消失了。列车行驶在旷野上,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尹成君半睡半醒熬着时间。
当天光大亮时,旭日从东方升起,和煦的阳光透过车窗来到了车厢里,新的一天开始了。尹成君喊醒尹秀新之后,拿起一条毛巾去了洗手间,洗洗手、洗洗脸,又回到了座位。虽然一夜过去了,他却感到很乏累。他向窗外望了望,想用美好的自然景观来驱散乏累。列车行进在山区,速度比较慢,哐当的响声都慢悠悠地、无精打采地向耳边传来。他向车窗外望了望,铁路修建在山腰上,环山而绕,顺山势而走,曲曲弯弯。列车一会儿在山洞中,一会儿在峭壁旁,一会儿又在桥梁上。山洞有的很长,列车要行走五六分钟。峭壁大多是天然本色的,有的地方有石砌的或水泥的台阶直通山顶,山顶上是茂密的森林,桥梁下面是小河。河水很清澈,就是很浅,能看见河底的石头,河水在石头上,在石缝里流淌,掀起小小的浪花,不慌不忙地流向山的那边,流出了人的视线。
这个时候可以看见与铁路相向而行、相对平行的是一条柏油公路。铁路走向选择的是山腰,而公路路面选择的是山底。因为山底座落着村屯乡镇。铁路连接山峰,公路相通村镇。铁路与公路形成两个平面,时而上下平行,时而上下交叉。有时公路离开铁路奔向远方,望不见了;忽而又转了回来,从列车脚底下的桥梁穿过。铁路与公路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目标,如同一对情侣相依不舍、若即若离,辉映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尹成君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观,他看呆了,他陶醉了,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近车窗前,往上推一截车窗,让眼睛更近,让眼前更明,尽情地观赏着。这个时候的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万分激动,脑海里接连闪出描绘此情此景的诗句。可惜他没有带笔和纸,这一闪念没有记录下来。过后却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他只记得一个词,赞美。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赞美铁路公路设计者的奇思妙想,赞美修建者的艰苦奋斗。
他把目光送向远方。远处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波澜起伏、云环雾绕,像骆驼群在遥远的沙漠中悠闲散步。山峰越远,山的颜色与天的颜色越相近,郁郁苍苍、朦朦胧胧,像从空中滚落下来的水墨丹青。在山峰之间的平地上有城市、有乡村,草原上有牛羊奔跑,田地里有庄稼丰收在望。山坡上有梯田,层层叠叠;有树木,葱葱茏茏;有草,绿绿青青;有花,万紫千红。树木有松树,傲然挺立;有杨树,枝丫婆娑;还有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的果树。果树上的果实有红的、有黄的、也有绿的,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列车向前走,这些景物轴画一般接连不断地在眼前滚动,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山坡上的梯田很让尹成君动情。这是因为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梯田。过去的梯田印象是在书里、在画上、在歌声里。书里有叙述梯田的文字,画里有描绘梯田的画面,歌声里有赞美梯田的旋律。今天才真正看见了梯田,是活的、有生气的梯田;文字里、画面上、歌声里的梯田是不能比拟的。只见那梯田层层绿色,茁壮茂盛的庄稼迎风摇曳,唱着丰收的歌。那梯田虎踞龙盘、露宿风餐、昂首扩胸,一层又一层向高处挺拔,是向山峰要良田、要粮食。梯田是在向大自然作斗争,斗出了资源、斗出了富裕。梯田是农民兄弟姐妹精心雕刻的精美艺术品,祖祖辈辈的汗水、一代又一代的结晶。这座艺术品装饰在天地之间,巨大、壮观而美丽。什么文学家、画家、歌唱家的作品与之相比都会黯然失色、望尘莫及。这件艺术品宏伟壮阔,令人目瞪口呆、浑然陶醉。这个时候万种激情涌遍全身,让尹成君兴奋达到巅峰。他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赞美河山的壮丽、多姿多彩;更要赞美农民、工人、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他们辛勤劳作、挥洒汗水,江山才如此多娇,人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
列车在继续前进,并不因为车上有的旅客看不够两边的景致而停下来,让其观赏,认真而仔细地品味。尹成君把目光从远处移回来,把视线拉到列车的旁边。他惊奇地发现,距离铁路不远的地方有一根垄。这一根垄也就几米长,垄上栽着葱。葱在阳光下精精神神地生长着,抬头挺胸,饶有兴趣地瞅着这趟列车从它们身边经过。他望着那几米长的一垄葱,心头一震,呆呆地,一直望到看不见为止。他想,这么一点点的土地被发现了,人们都不忍心让它闲置,可见土地对人类,尤其是对农民来说是多么的珍贵,人们又多么地珍惜她,寸土必用。
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值得赞叹,能工巧匠的构思和创造值得赞叹,内心体验的开阔与升华也值得赞叹。只读万卷书不行,还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优美辞章入目来;行万里路,壮美河山激情坏。
列车从崇山峻岭中洒脱而出,到了平原地区,车速加快,风驰电掣一般,过密云、进怀柔、直奔京城。尹成君从窗前回到了座位上坐下。他思绪万千、心潮翻滚,事隔三十三年的首都,就要来到眼前。看见您了,您是否还记得这位当年还是少年的不速之客。不速之客不请自来,您是否会用更美丽、更精彩的景象,热情地迎接他。
列车进入了京城,速度慢了下来。尹成君望着铁路两边的建筑,睹物思人,让他想起了毛主席。一想到毛主席,他热泪盈眶。尹秀新的心情也很激动,站了起来向窗户外望去,目不转睛的望着。忽然间,他说:“有的地方也很脏,也很乱,与京城名不相符,似乎,”“什么地方都会有死角,都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这是旧城区,不足为怪。”尹成君抢过他的话,解释。尹秀新以为然。
列车开到了北京南站停了下来,车上的旅客争先恐后。尹成君与尹秀新随着人流出了检票口。尹成君向四周望了望,似乎曾经到过这个地方。忽然想起,这就是永定门车站。可以看见站外有不少人打着横幅,横幅上面写着院校的名称,在这里接站。他俩来到了写着东方大学的横幅下面拿出录取通知书,接待人员很高兴,表示热烈欢迎,拿出矿泉水招待。他俩真有些渴,一人喝了一瓶。尹成君问接待人员,此站原先是不是叫永定门车站。回答,正是。他记得三十三年前的十一月二日早,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他们进京师生代表在永定门车站站前广场排队等车,当时感觉广场很宽阔,可这个时候感到狭小、拥挤,也不知是年龄大了,个子高了,眼光有变化了,还是广场周围的楼房高了,遮挡了视野,还是广场真的被建筑物挤占了,真的小了。当时也没有用步量,也没有照相,不知其所以,但心里不知为什么,有些不舒服,像一团乱麻缠住了心房。不远处有人叫卖北京市区交通图,尹成君走过去买了一张,花了两元钱。其实市内只卖一元钱,急等着用,不讲价。他把交通图拿在手里仔细地看了起来。
等了一会儿,过来了一辆轿车。接待人员招呼尹成君、尹秀新,两个人上了车,向学校方向驶去。车速时快时慢。有的地方还堵车,那么多的车,排成长队,长龙一般。到了学校看了一下时间,有两个小时。是计程车,一看里程表,三十公里多些。两个人下了车,来到了新生报到处,交上录取通知书、邮局邮钱时的回执和一百元的押金,就算办了入学手续。领了行李来到了宿舍。宿舍楼是三层的。尹秀新被分在二楼的南侧。宿舍楼中间是走廊,两侧都有房间,每个房间可以容纳八名学生。学校规模不算大,宿舍楼只两座,一座是男生,另一座是女生。教室是平房,每个教室的面积可不小,能容纳一百多人上课。学校的北侧是军营,可以看见士兵在门两侧站岗。
晚饭开始了,饭厅在宿舍楼的南面,是平房,离宿舍楼有二十米左右。饭厅宽敞、明亮、干净。学生饭厅的经营方式有点像市面上的饭馆。各种面食、米饭、炒菜,应有尽有。学生吃饭用事先买好的卡,不用现金。窗口服务人员似乎都像学生,眼睛里闪烁着青春与学问。
尹秀新要来两样炒菜,两瓶啤酒,四个馒头。尹成君一问价钱,很便宜。尹秀新告诉他,饭厅是标价营业,档次很分明,说着用手指着远处挂着的食谱与菜谱。他站了起来走过去看了看,心里核计着,按照这样的价格,一个月的伙食费二百四十元就能吃得很好。他走回来告诉尹秀新,可要注意身体健康,身体是第一位的,在伙食上不要算计省钱,伙食标准每月最低定在二百四十元这条线上。尹秀新看着他的脸,笑了笑,点着头。
晚饭后,两个人来到了街面,看到了一个电话亭,把电话打到了家里,报了个平安。
尹秀新能否学业有成,在东方大学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尹成君能否供得起儿子读完大学,欲知这些,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