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百零五回 油路电话通农家 实验课题开红花
尹成君在抓省级教研课题实验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想日常教学管理,向管理要成绩,向管理要中考升学人数;念念不忘人尽其才、财尽其用,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他与初志刚、邱卉菊多次商议,并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最后拿出了一个开端管理、过程管理、终端管理的实施方案,并在教代会上通过。还制订了考评细则,量化计分,进入教师个人档案。从出勤、备课、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作业、学生管理、学生成绩、教科研成果等各个方面入手,力争全面、具体、科学,有序、高效。
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校长室四周靠墙都放上了桌子,摆满了教案、学生作业和各类资料,尹成君要亲自过目,一本一本地看,一页一页地翻。他不满意白天的工作效率,那是因为有时要处理临时发生的行政事宜,他就用晚间来加班,把白天失去的时间找回来,有时一看就是零点(十二点)。有时碰上了星期天,他也不休息。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只能用三天时间,多说四天时间就得检查完毕,放假了要给学生、给老师发回去的。有一回乡长郑成来学校正赶上校长室这样的情景,郑成非常关心地说:“老尹呐,你这样能忙过来嘛,可别累坏了呀,管理学上可有个一根稻草的理论哪?那不有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吗,业务上的事多放手让他们干。”尹成君何曾不知一根稻草理论,何曾不想让他们去干,可那样的话,第一手资料就会在自己的手上轻轻滑过,讲话、措施、评价都会无的放矢、人云亦云。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去尝一尝,别人说出来的梨子滋味,就是把你的口水说出来,其实你并没有真正吃到,究竟是什么滋味还是不知道。工作时间长了,强度加大了,身体有时吃不消。
有一天,他在办公室的办公桌前全神贯注地处理业务工作,连续两个小时没有离开椅子,当下班的铃声敲进了他耳朵里的时候,按照习惯得站起来,从办公桌前离开,回家去吃午饭。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站了几次都没有站起来。只得用双手支着办公桌,才慢慢地从椅子上挪了出来。其实他很注意身体锻炼,每天早操他都要陪着学生去做,做的姿势到位不算,还加大力气去做。领操的体育老师都说,咱们校长做操真认真、真使劲。从那次用双手支着桌子身体才能站立的教训之后,他的办公时间都以学生的上下课为标准,听到下课铃声出办公室,走走看看,听到了上课的铃声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办公。在办公室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踱步思考,思考出来了什么新点子,就回到办公桌前写在备忘录上,之后再踱步思考。他这是采取列宁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有利于身体健康,值得效仿。
尹成君的身体出了问题的教训还有两次。一次是九六年春季开学的时候,虽然按照日历上的节气已经是春天了,但春寒料峭。冬季的余寒不甘情愿地离去,仍然毫不留情地统治着春天。他把明天要用的材料拿到了家里来写。他家的取暖设备有两项,一是火炕,二是火炉。在烧火做饭的时候火炕就热了,但是仅仅靠火炕来取暖,室内的温度达不到身体的需要,就在客厅的南侧墙角搭了个火炉。火炉安上炉筒子把烟送出室外。他下班后把炉火点着,燃料就是玉米瓤子。玉米瓤子做燃料有利也有弊。有利就是价钱便宜且起火快,炉筒子可以烧红半截,温度急剧上升。有弊就是落火快,火一落下去,屋子里就冷,而且也是急剧下降。这样的话,在烧炉子的时候就得少添勤添,往玉米瓤子上淋点水,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就行。由于他忙着写材料,这个材料明天要在领导班子会议上通过,精力一集中,就忘了添燃料。等到他感到冷的时候,要添燃料,屋子里存放的燃料没有了,他去外面去取。他来到了外面,顿然觉得一股冷风钻进了衣服里,身体开始哆嗦起来。他急忙跑回屋子里对齐东华说:“我冷,可能要来病,得躺下。”
齐东华坐在炕上正看电视,因为寝室火炕热,感觉不出来冷,就想不到去客厅给炉子添燃料。她听他这样说,把褥子铺上让他躺下。他脱了衣服躺在了炕上,就觉着身体冷得不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用手比划着医院的方向。
齐东华看到他瞪着眼睛,脸色苍白,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只能用手比划着,真有些又着急、又害怕。一开始,她猜不出来他比划手是啥意思,当看他比划几下不比划了,把眼睛闭上了晕了过去,才猜到是让她去找医生。她急忙跑到了医院,值班医生跟着跑了过来。医生给他量体温,用听诊器检查。这个时候他从昏迷中醒来,医生把体温计拿出来一看是四十一度,吓了一跳,说,高烧昏迷的时候得有四十二度以上。医生诊断为急性大叶肺炎。因为是黑天,不能作青霉素过敏试验,只得点滴白霉素治疗,明天挂青霉素。吊针挂上不长时间,他感到身体有些好转,说话正常了,脸上有了笑容。
第二天,尹成君怕耽误了工作,把吊针拿到了办公室去挂,一边点滴一边工作,两不耽误。一连挂了八天吊瓶,才基本痊愈。在治疗期间,他一天也没有休息,工作照常,这也引起非议。有的人散布说,校长有病在校长室挂吊瓶不误工作是在作秀,给咱们当老师的看哪。其实,尹成君没有这样想,他认为病不严重,不是卧床不起,是小病,小病不能大养,无病不能呻吟。身体只要能坚持,就要为党工作,对事业对学生负责。
有了这一次教训,尹成君才张罗装上了暖气,才开始买煤烧。把炉子填满,能挺两个小时,暖气热了,能挺四个小时。冬天在家办公或者看书学习就温暖如春了。
另一次身体教训是去厕所小便。小便之后他想走回来,没有想到,抬脚抬不起来了,腰部也不好使,只得在那站着,一动也不能动,想趴下、想蹲下,都不行。他又想去扶墙,靠手的力量来帮助移动脚步,这才发现,距离墙远,手根本摸不到。他想了想,唯一的办法求助他人。他大声喊:“东华!”一声比一声高。她好一会才听见了喊声,来到了厕所扶住他。她扶着他的身体向前挪了两步,腿脚才好使。他真有点后怕,她那天要是不在家如何是好。从这以后再上厕所,他就离墙很近,手可以摸到墙为准。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只要用手扶墙,就能向前挪动而缓解过来。身体有了这三次症状之后,尹成君开始怀疑自己的健康状况。但他仍然不减锐气,像老黄牛一样拉着社会主义教育的车奋勇向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由于一个人的观点、立场不同,对事物的看法或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而出现矛盾的事也往往发生。有一天,尹成君正在办公室看文件、想问题,邱卉菊进来了。他把文件放下,推向旁边,抬起头微笑着与她打招呼。她向尹成君汇报了一件事。
晨读以后,上第一节课的铃声响了,各班学生听到了铃声,陆续回到了教室准备上课。就在这个时候一年四班学生姜威武,却从教室里奔跑出来。班主任老师张存孝喊他,他也不站下,像兔子一般。这个时候三年一班班主任翟成利正好从正面过来,准备进班级上课。听见张存孝的喊声,迎上去挡住了姜威武。姜威武看到眼前的翟成利挡住了去路,眼睛里伸出一束凶光。但他知道翟成利既然前来挡住了他的去路,他要想冲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翟成利高大魁梧、咄咄逼人,吓得他连连后退。他迫不得已退到了一年四班的门前。当他走到一年四班门口,高声叫骂翟成利。翟成利哪里受得了这个,跑到一年四班把姜威武叫了出来。姜威武在一年四班教室门前与翟成利、张存孝狡辩。这个时候,邱卉菊听到了吵闹声急急忙忙赶来。一边解劝翟成利一边批评姜威武。在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初志刚就在三年一班教室不远处站着,静观其变。初志刚明明听到了姜威武的叫骂声,却无动于衷、置之不理,就像小溪流水在身边悄悄流过一样,风平浪静。邱卉菊觉得初志刚的做法,别说是教学副校长,就是一个普通教师在那看热闹,都不尽人情。一个副校长居然不如一个普通教师,真不负责任。她一边说着,一边愤愤不平、咬牙启齿。
姜威武在班级伙同几个小哥们仗势欺人、为非作歹,很不得人心。初志刚对这个情况是知道的。但他对张存孝的班级管理有些看法,认为方法不当,不会拉拢学生,不会点石成金而造成的。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初志刚的说法,邱卉菊另有见解,她认为初志刚是在鼓吹教育万能论。别说是学生,就是他的儿子、他的闺女,他敢说,他都能教育过来呀!他的这种论调与党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与人发展层次是格格不入的,是在唱高调,一点儿实事求是的味道都没有。
过了几天,在领导班子会议上,初志刚又提出怎样教育学生的问题。他以姜威武为例子,说昨天是姜威武的生日,他特意去班级在全体学生面前,祝贺姜威武生日快乐,还给姜送去生日礼物:蛋糕、糖果、方便面、火腿肠。当时姜热泪盈眶,表示痛改前非,绝不辜负初副校长的关心和厚爱。在会议上邱卉菊碍于情面,没有正面向初志刚质疑。散会后,她向尹成君说出自己的看法,对待一个落后学生可以礼让为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送生日礼物也无可厚非。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向落后学生发出错误信号。一个与班主任老师对立,高声叫骂老师的学生,作为一个副校长不应该出头露面给他过生日,有其心而不许有其行。其心,应该传授给班主任;其行,应该鼓励班主任去给这个学生过生日。他这样做是越俎代庖,只能加大班主任与这位学生的裂痕,不利于对这个学生的教育。他为什么这样做?她提醒尹成君,能不能认为别有用心、心怀叵测;是不是应该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尹成君也在深深地思考着邱卉菊提出来的问题,久思未解。
又过了几天的领导班子会议上,初志刚又提出应该更换一年四班班主任张存孝。理由是班级工作不力,影响整个学校的管理秩序。这个时候邱卉菊忍无可忍,终于提出了与他针锋相对的见解,劝退姜威武这个害群之马。她说,姜威武一走,群龙无首、树倒猢狲散,一年四班自然就会好起来。当然也要与张老师谈一谈,让其加强管理、加强教育,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建设好的班集体、形成好的班风。尹成君支持了邱卉菊的意见,这对初志刚来说是个沉重打击。
九四年中考,宏大中学考上中师、中专、一中人数为十七人,九五年增加两人。到九六年的时候,报考中专、中师的人数开始减少。原因有二:一个是中专、中师的毕业分配开始进入滑坡,有消息说,逐渐进入双向选择;第二个是,尹成君的儿子尹秀新报考了重点高中,这也影响了他的同学,都要与他一起进入高中学习,进大学门槛。宏大中学九六年进入重点一中择优线三名,自费线七名。尹秀新只差一分而没有进入择优,只得花了五千元的自费进入了重点高中学习。来报到的那一天,班主任张老师告诉书已经发没了。尹成君明白教科书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听了这样的话心急如焚,快速赶到新华书店,找到发行科小冯。两个人来到了书库,左翻右找,真还找到了高一新书,只差政治。他拿着书高高兴兴地告别了小冯,跑到了一中,把书交给到了儿子的手上。这时的一中的教室与学生宿舍,都是砖瓦结构的房屋,学生增多了,有的宿舍改成了教室,新生的食宿只能给安排在有食宿地方的教师家里。
九七年有三件事让尹成君终生难忘。这三件事让他明显地看到国家向前发展,社会向前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农村突飞猛进。这三件事也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一件事,是一条柏油马路从宏大乡乡政府所在地中间穿过,坐公共汽车走土路摇摇晃晃、慢慢腾腾已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油路面铺到宏大乡乡政府所在地的那一天,尹成君特意前去观看,还有很多群众,都站在路边,露着喜悦的面容。只见高大笨重的铺路面的机器隆隆地响着,奏着百里路面即将完成的凯歌。满载着沥青与石渣混合物的翻斗车,来到了铺路机器的跟前,支起粗大的手臂把车斗斜立起来。冒着腾腾热气的混合物,互不相让滚到铺路机器的漏斗里面。铺路机器吞下混合物,把混合物均匀地铺在路面上。混合物平平整整地躺在那里,挺着坚硬的肢体,等待着碾压机走过来压实。尹成君看着沥青与石渣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像一条黑龙渐渐地向远方伸展。
他心里充满了愉快和崇敬。他在感谢天地间生成石子,感谢石油能生产出沥青,感谢铺路工人的辛勤汗水,感谢纳税人的慷慨激情,感谢为这条路,做出贡献的所有人们,更要感谢描画中国巨龙腾飞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及他的忠心耿耿的沿着他指引的路前进的战友和接班人。他抬头向天空望去,蓝蓝的天上正有几朵白云,从远方急急忙忙赶来看热闹,它们聚集在一起挡住了阳光,把阴凉送到了热气腾腾的铺路工地。有几位铺路工人满面笑容,向空中传诵感谢的声音:几朵云彩赶来太好了,凉快、凉快、真凉快!要不,太热了,都快热死了、晒死了,都冒油了。那声音是向大自然表达着情谊,充满着对期盼着的事物的尊敬和感恩,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依恋。那声音就像千朵五颜六色的鲜花,来到了眼前;有万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其间翻飞盘旋。
柏油路渐渐地伸到了村外,尹成君觉得应该是往回走的时候了,可是,他还没有看够,恋恋不舍。他望着铺路机、碾压机、来回运料的翻斗车,和操作它们的人们,机器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加快了工作进度,给人类创造数以万计的财富。要感谢操作机器的人,更要感谢研究、制造机器的人。他为人类的文明而骄傲、而自豪。他思绪万千,迈步往回走。眼睛往下看,留心着土块、石块。忽然间发现绿莹莹的小草,在柏油路的路基边上,钻出了小脑袋。他蹲下来,用手抚摸,就像是抚摸婴儿的茸茸毛发。他觉得这坚强的生命有点可怜。它的千万个兄弟姐妹,都在这一望无际的黑龙底下沉睡,可能永远都不会醒来。现代化建设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带来了幸福,但也让人类失去了很多绿地,失去了很多自然界的朋友。这不能不引起智者的深思和忧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的教诲响在了耳边。
第二件事,通信光缆在宏大乡乡政府所在地通过,宏大乡换上了程控电话交换机,各家各户可以安电话了。过去的电话是政府机关、单位领导办公室的奢侈品,平常百姓想用一用,都得看领导的脸色,好大的面子。曾经有过歌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是歌谣,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以为离现实还远着哪。没有想到一夜之间,愿望与现实就结合在一起了,电话要进平常百姓家。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宏大乡政府所在地的居民们,都当做热门话题奔走相告,不到半天功夫老幼皆知。初志刚兴冲冲地来到了校长室,后面跟着邱卉菊。初志刚坐在沙发上,满脸喷着笑,像是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宝贝。邱卉菊手里还捏着钢笔,那脸笑得像一朵艳丽的花。她坐在沙发上,一个劲地情不自禁地摆弄着钢笔,好像那不是笔,是一根金条。初志刚开门见山,问道:“尹校长,你听没听说,家家都可以安电话啦?”“听说了。”“你家安不安?”“安。”“我也安。”邱卉菊接上说:“我也安上,咱们就一起安吧!”“好的,咱们都安上。我打个电话,问一下,什么时间来咱学校换程控电话机,连学校的一起,让他们都给安上得了。”尹成君很高兴地说。他用一只手扶着电话机,另一只手摇着摇把。摇把上的手感到有些发沉,就知道对方接了电话。他拿起听筒,对方有了应答声,他就把要安电话的事说了一遍。对方告知说,初装费七百元,电话机二百四十元,还有软线费,一千元钱差不多,自备电线杆,明天下午轮到中学。尹成君放下电话,把对方的话说了一遍。初志刚说:“我去找两个年青的教师,到后山咱学校的树地里放三棵树当电线杆,把坑挖好,做好准备。”“那好,晚饭由我准备。你再问问,哪个老师还安,一起安了得了。”
第二天下午,学校学生放学了,教师也都下班了,两名安装工果然按时而至。尹成钢、初志刚、邱卉菊,又找来了两位年青教师帮忙。立杆架线、引线入户、线与电话机连接。安装工精通业务,熟练、快捷。尹成君家是最后一个安装的,等到屋子里暗下来,需要开灯的时候,电话线与电话机连接完毕。三家互相试了电话,果然名不虚传,记下对方电话机号码,七位数按完了,即刻接通,声音清晰,如在眼前。
摇把电话在过去是地位的象征,摆在了领导的办公桌上仰脸朝天、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即也。今天,尹成君把它拿到了家里给自己的外孙女当游戏玩具玩。社会的发展真是太快啦,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在酒桌上,两个安装工人老李和小张,对国家发展得这样快,电话机都安到了农村的平民百姓家,所料不及,高声赞美。
另一件是省级实验课题,“农村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到九七年十月圆满完成了。尹成君感到无比的欢欣和慰藉。果树实验基地的果树长势良好,部分果树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学校养猪基地建成后,每年出栏七口猪,出猪仔二十头,年收入三千元。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办养猪场,最出名的是九五年毕业生文博。为了宣传文博的成功,就把养猪实习基地移到他的养猪场,并聘他为兼职教师。庭院经济实习基地,选聘了学校所在地在庭院经济方面很有研究的孙理为兼职教师。庭院经济的课堂教学就由他主讲,教学生大棚育苗、幼苗移栽、高低作物间作、一年两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庭院的利用和发展,以此引导启发学生开发自己家的庭院,充分利用庭院发展经济创造收入。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纷纷效仿孙理的庭院经济模式,宏大乡的庭院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三年的实验和探索,拓宽了教学渠道,找到了劳技教学的支撑点和一般规律,创立了新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趟出了一条劳技课教学的新路子,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师生的赞美和认可。
劳技课堂学劳技。理论知识能在课堂上学习,实际技能也能在课堂上学习。更新了过去那种农业技能只能到广阔天地才能学习的观点,在课堂上不能学习农业技能的观点是不全面的。比如,嫁接技术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劳技教师祁士理和兼职教师孙理,对劳动技术科进行筛选,凡是能在课堂上操作的一律在课堂上进行,不能在课堂上操作的,也要在课堂上讲清方法、步骤之后,再去基地操作,比如果树喷药、剪枝、整形。
相关学科学劳技。劳技基地建设不可能面面俱到、应有尽有,劳技知识学习也不能只限制基地那几个项目。抓基地建设,是让学生看到劳技课学习和发展的前景,激发学生对劳技课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如果劳技课只讲有基地内容的知识,或者说只用劳技课来学劳技,那就把劳技课实验课题理解狭隘了。基于这样的观点,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调整、改革、补充,让学生学习劳技不仅限于劳技课堂。理化生学科把学生回乡生产、生活上用得着的,与本科教学有关的知识、技术教给学生。比如说,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化学中的农药和化肥使用,生物课中的植物生长过程等。在这里,尹成君强调有意识、有目的去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课本内容贴近生活、生产。
走进基地学劳技。果园基地、养猪基地、庭院基地的相继建成,就把走进基地学劳技成为了现实。学生能在基地里看到、学到实用技术,亲手操作、运用、体会技术。在基地建设中尹成君率领师生,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他并没有考虑本人任期内有何经济效益,个人会获得什么利益。他明明知道果树基地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但他仍然认真而执着。他着眼于社会效益、教育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产值环境并重,突出环境;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并重,突出长远利益。这种思想和行为是难能可贵的,同那些急功近利、牺牲长远、只顾当前者大相径庭,乃天壤之别也,不能不令人佩服之至。
开发庭院学劳技。农村庭院面积比较大,但利用率很低,甚至有荒置一边不予理睬的现象。充分利用庭院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庭院创造价值,小钱也要。这项工作尹成君要求祁士理必须重视,给予兼职教师孙理特殊的待遇。他精心制作表格,让学生在表格上具体填报庭院面积,写清近几年的经营情况和收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指导学生规划、开发和发展庭院经济,做到有的放矢。庭院经济建设出现了你追我赶、互相借鉴的新局面,建立了新的庭院经济思想和观念。
实地考察学劳技。每到农忙季节,祁士理就组织学生到田间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播种期,他组织学生参观三犁起垄、刨坑做水中、地膜覆盖、纸筒育苗。夏锄季节,他组织学生参观除草剂使用、农药使用、追肥起垄等。秋收季节,他又组织学生参观农作物成熟景象,评估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积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还能具体感受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和农作物丰收的喜悦。自然恩泽和丰收喜悦这两种心理体验过程,祁士理给予了高度重视。他对学生具体指导,让学生真正体验自然、感恩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体验自然的乐趣和希望。
咨询服务学劳技。尹成君亲自参与这项活动,向社会宣布、宣传这项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知识的优势。他组织师生建立组织系统和联系户制度,一个教师或一个学生负责左邻右舍或邻近农户,在土壤管理与保护,种子选用、化肥使用、先进耕作技术和方法、防旱、防涝、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咨询服务。农户提出的问题由学生科技小组负责解答,弄不明白的找老师,学生再把答案带给农户。农户也可来学校直接向有关教师咨询。这种方法指导学生成为咨询服务人员和科普宣传人员,有利于学生通过咨询服务和科普服务学习劳动技术。
这项实验课题成果丰硕,主要表现在培养了实用人才,真正实现了农村初中劳技教育为当地服务的目标。劳动技术教育的支撑点、优势和多种渠道,诱发了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激励了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增强了科技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实验课立足于“农”字,面向农业、服务农村、辐射农户、致富农民,为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做出了突出贡献。九五年至九七年,三届共培养了合格毕业生二百八十一名,大多数毕业生都有一技之长,在农村大显身手,一部分还成了致富标兵、养殖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九五届毕业生文博毕业后,盖了两个猪舍。其中一个猪舍占地面积一百五十平方米,内圈舍是钢筋角铁栏杆。另一个猪舍占地面积七十五平方米,夏季半封闭,冬季薄膜覆盖全封闭。有种公猪两口、母猪六口,每年产仔数量一百五十头左右,育肥出栏五十口,年产值三万五千元。文博的弟弟文斌是九七届毕业生,毕业后向乡畜牧站兽医关长清请教,现在能够预防、诊断治疗猪常见病一号至五号病。文博正积极准备攻读兽医专科教材,参加自学考试,获得专科文凭。九六届毕业生孙艳在自己家建起了小果园,进行土壤管理、灌溉施肥方面的研究,总结出了土壤管理的基本方法,灌水时间、数量、方式与产果数量、质量的比例关系。她经营的小果园年收入三千元以上。九六届毕业生郭建,养羊积肥,用农家肥改良土壤结构,发展双a绿色产品。现在年收入可达两万元以上,是所在屯的致富样板户。
实验课题的成功,不仅在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实用人才,而且走向社会、辐射社会,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效益。在学校实验课题的带动下,宏大乡现有八处果园。这八处果园在祁士理的指导下得到了大发展。园岭村的于海玲、潘志和、龚纪,乡林场的刘雨平,刘家围子的袁山都分别相继建起了二至四垧地的果园。这些果园从园地选择、栽植密度和技术、栽植后管理等方面来请教祁士理。在祁士理的精心指导下,这五处果园基本成园,绿树成荫、鲜花满园。另三处果园是庭院果园。茂林村的张臣、张伟男、孙志得分别建设了七十棵、四十棵、一百棵的庭院果园。这八处果园一提起学校的实验课题都啧啧称道、声声赞美。
劳技课实验工作不仅没有耽误学校的正常教学,反而推动了学校全面工作向深层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是宏大乡中学建校以来最辉煌时期。九五年至九七年向重点高中、中专、中师输送学生六十一人,占毕业生二百八十一人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学生升学是初级中学的一个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学校通过各种途径为当地培养人才,把知识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由人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这是光明的道路,是宽阔的道路。这条道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农村中学的希望就在这里,农村的希望就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从向农村输送人才开始,靠人才兴农,靠人才致富。
欲知宏大乡中学向何处发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