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土龙岭 > 第68章 六十八回 遇名师秀萍幸运 运面粉向东凯旋

第68章 六十八回 遇名师秀萍幸运 运面粉向东凯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书接上回,尹成君盖房从十月六日开始动工,一直到十月三十一日搬家,共计二十六天。在这二十六天里,天天都有人干活,天天都有人吃饭。最少的时候是两个人,最多的时候是上房盖那一天近百人,脱坯那天近二十人,上檩子的时候也有七八个人。伙食点设在了三婶家,这可忙坏了三婶与她的女儿齐东玲。只是上房盖那天找了两个人来帮忙,其余的时候就是她与她的女儿。这么长的时间,由一位五十岁的人领着一个小女孩,可真不容易。就是一个年轻的小媳妇也会叫苦连天、喊累不已。可是,三婶一句累话,一句牢骚话都没有说。一天天的像个年轻人似的,像她自己盖房子似的,从早忙到晚,一分钟都闲不着。就是后来几年、十几年,在人前背后,在尹成君面前,从没有提过那一段光彩的历史,没有要过一句人情。

    有的时候,她实在是累了,就把烟袋拿过来,往烟袋锅里塞点叶子烟,划一根火柴点着,抽上几口,这就是歇着了。本来有人干活,尹成君买了两条迎春烟预备着,都由她保管。可她给侄女女婿省着,一支都不抽。有的时候尹成君赶上她在抽烟袋锅里的烟,特意从烟盒里拿出一支来,恭恭敬敬地递给她,她笑着说:“不喜欢抽现成的,还是留给外人抽吧,省几个钱,是几个钱。”他不得已只得把那支烟放回烟盒里,整整齐齐地搁到那最显眼的地方。尹成君对三婶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三婶的恩德他一辈子都不会忘,永远牢记心中。为了表示对三婶的感谢,他在搬家的前两天,给三婶买了两斤糕点、两瓶罐头。三婶看他拿来这两样东西,脸上并没有露出高兴,却说出了几句埋怨他的话,这叫他更受感动。

    公元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微风拂面。鸟雀鸣唱,送来优美动听的歌;柳枝轻摇,跳起婀娜多姿的舞。八辆马拉小车满载着粮食、柴草、日用家什,奔跑在乡间土路上,浩浩荡荡,扬起阵阵尘土。尹成君、齐东华和四个儿女坐在柴草车上,一路顺风,来到了新屋子。三婶曾连苹、四婶李兰英、老婶蔺美娟、老姑齐淑香都过来迎接。亲人相会,问长问短,喜笑颜开,热泪盈眶。

    车停下后,好一阵子忙活。卸车、安锅、打水、切菜、炒菜。十点多钟的时候,三叔齐奎山、四叔齐祥山、老叔齐凤山、老姑父车景发都过来看望,祝贺侄女、侄女婿乔迁新居。

    齐东华张罗做了六个菜,打了五斤散装白酒,招待亲戚故友和来送的人。酒足饭饱之后,来送的人都说家里有忙活儿,张罗着回家。大家都起身出来送行。八辆马车响着鞭声走了,来看望的人大多数也都各自回家,只有那几位帮着做饭做菜的人返身回到了屋子里。放上一张炕桌,开始吃饭。饭后,帮助收拾一下,也都告辞。

    尹成君、齐东华看了看,物品摆放的位置有的不合适,又重新换了一个位置。等到日落西山、朝霞满天,电灯光在屋子里闪烁的时候,还没有收拾利索。他让她把午间剩的饭菜热一热,给孩子们吃,孩子们一定饿了。她去做饭,他仍然忙着收拾物品。

    东屋住人,西屋暂时就当仓子,粮食都放到了西屋。一天了,都很劳累,饭后不长时间,孩子们就都睡着了。尹成君与齐东华干完了活,才脱衣服躺下睡觉。齐东华是一个见活不要命的人,要是不干完活,绝不会躺下休息的。他知道她这个性格后,劝过她。劝她注意劳动节拍和时间,身体第一,干活第二。可她不听,有的时候就因为干活,夫妻发生口角,闹得谁的心里都不痛快。一个说,干活还成了错了,不干活的倒是好的了。一个说,不是嫌你干活,怕你干活不掌握强度,累坏喽。尹成君真的拗不过她,只得任她所作所为。叫她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吧。有的时候,只有自己总结的经验是最好的。可惜的是,有的人却总结不出来啊!

    第二天早五点三十分,尹成君醒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论是春夏秋冬,保证是在这个时间起床,要是产地的时候,三点钟就能起来。他穿好衣服,叫醒尹秀萍、尹秀莉。两个女儿听到他的喊声,都从甜蜜的梦中醒来,都穿好了衣服。几个人洗漱已毕,齐东华早已把饭做好了。放上了炕桌,吃完饭,尹成君吩咐两个女儿背上书包,送她俩去上学。

    她俩背好书包,满脸笑容随着尹成君走出了家门,来到了大道上。在路上他嘱咐两个女儿,你俩一边走路一边向路两边看看,记住路,放学后你们俩一块回来,大的要照顾小的。要是在学校有的学生欺负你们,告诉爸爸。爸爸去找你们的老师,去找学校领导,欺负人不行。

    来到了隆兴中心校教导处,正好教导主任林士和刚到办公室。林士和看见他推门走了进来,一本正经地说:“不知尹副校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林士和是尹成君的老领导,七三年任伊岭分校校长,八一年被提升为中心校教导处主任。林士和与尹成君有点偏亲,他管林士和叫一声姐夫。背地里尹成君对林士和一不称其姓氏,二不称其官职,而用“林大脑袋”做代号,显示其体征。别说隆兴镇教育同行,就是在隆兴整个镇提起林大脑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林士和在隆兴镇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人。林士和的脑袋与一般人相比确实大。脑袋大装得多,聪明。同行都夸他学识渊博、业务精通。但是,他有一样不好,倔强,恃才傲物,不敬上。就因为这样,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没有得到时任校长屈成祥的赏识。八八年校长负责制的风刮来时,教学副校长的头衔就应该让林士和顶上。可是,屈成祥硬是不肯这样做,从外乡镇找了一个年青的分校校长来当教学副校长。当时的林士和,怒火烧三丈,你就是烧万丈又能怎么样?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知之其人者,无不为之慨叹!林士和的儿子后生可畏,二零零三年被任命为隆兴镇中心校校长,完成了其父亲的心愿。林士和在天之灵手持酒杯当空舞,泪满云霞飞彩虹。知之其事者,无不为之庆贺。

    话说远了,还得说回来。话说尹成君来到了中心校教导处,听到林士和如此说,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说:“老领导,您什么时候都是我的老领导。您这样说,在下实在是担当不起呀,受之有愧啊!”

    “今天,有事求您。”“你有啥事求我?”林士和感到今天的尹成君与往日的确不同,就反问道。“真的有事。我家昨天搬来的,有两个女儿读书,找您给分个班级。读五年级的叫尹秀萍,读三年级的叫尹秀莉。”林士和提起钢笔一边听一边记录。“好吧。五年级的进五年一班,班主任李冰。三年级的进三年一班,班主任叫宋圆。怎么样?”林士和扬起笑脸,说着班级和班主任的名字。他一听这两位班主任都是名声在外的教师,点头称道。说:“谢谢老领导的关照。”

    林士和从座位上站起来,往办公室外面走。尹成君领着两个女孩子,也跟着走了出来。来到了五年一班教室,林士和敲了三下教室的门,李冰老师从教室里走出来。尹成君第一次与李冰这样近距离,之前只闻其名,但其人不知是哪一位,名和人是对不上号的。今天一见才知其人中等身材,衣着端庄朴素,一本正色,面含微笑,眉毛微挑,一双眼睛闪烁着聪明,包含着智慧。

    李冰一见眼前站着的是尹成君,两个人互相点点头表示认识。林士和刚要互相介绍,李冰忙说:“尹副校长,大名鼎鼎。何人不知、何人不晓。不用介绍,我们早就认识。”林士和看她直率、豪爽,就开门见山,说:“给你送个学生,叫尹秀萍,是尹副校长的大公主,好生待之!”她笑了,脸上的酒窝光彩照人。她说:“差不了,保证好好教。其实,咱不好好教,也差不了啊。有其父必有其女吗!”

    尹成君觉得李冰的身上有一种威严、自信、果断的气质,让男人一见就很惊讶。她没有那种男人或上司都熟悉的讨好男人、讨好上司的妩媚。

    李冰轻轻地摸了摸尹秀萍脑袋上的小辫子,又拉了拉肩膀,满面笑容,柔和地说:“走吧,咱进教室吧。”尹秀萍跟着老师走进了教室。李冰带领全班学生鼓掌欢迎。李冰把尹秀萍安排在前数第二排的座位上。

    林士和看看李冰做得很好,露出满意的面容。林士和转过身子往西走,尹成君与尹秀莉在后面紧紧跟着,向三年一班教室走去。安排好了尹秀莉,尹成君才去上班。

    有一天,尹成君晚放学下班后,来到了家,看见借亲属的一把锄头还在这。他怕耽误了人家使用,就拿着锄头给亲属送去。他走出家门来到了大道上。他往北一看,有五六个学生模样的,围成一团像是在吵架,可以清楚地看到那里面有尹秀萍的身影。他撒开腿就往那跑。一个男生个头高些,看见他拿着锄头,气势汹汹地跑了过来,就吓得往北,向中心校的方向跑去。他跑到那几个学生跟前,得到了证实,就是那个跑的学生与尹秀萍吵架。他一听怒火万丈,拿着锄头紧追上去。他是八百米、三千米运动员,在镇上运动会,能获得第一或第二的名次。要是追个小学生轻松。眼看就要追上,这个时候那个男孩一个直转弯越过墙头,跑到了校园里。他随后也进了校园。只见面前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灌木林,那个学生踪影全无。他猜想,一定是在灌木林里。他在灌木林旁边逡巡,那里面什么也看不见。他想了想,就拿着锄头去找他们班主任李冰。但他为难了。因为他不知道李冰家在哪里,就知道中心校有一趟家属房。找了好一会儿没有找着,却走到了中心校副校长孙义的窗户前。

    孙义正在家,看见尹成君一脸的怒气且气喘吁吁,很是惊讶,敲了一下窗户请他进屋说话,问他何事这等模样。他就把刚才发生的事,简要地叙述了一遍。刚说完,李冰进到屋子里,她听到了尾音。她见尹成君正在向她的顶头上司,述说她的班级学生的事情,很不高兴,脸色煞白,好像发生了天大的事。尹成君看她这样的神色有些不解,学生吵架在校外,也没有发生斗殴伤人,小事一件,这等模样,何必!终究是教师,忍耐性极强,她还是压住了五火。

    她慢条斯理地说:“尹副校长,有啥过不去的?一个学生吵架,就告到孙副校长这里,给点面子不?”尹成君见她忍住了怒火,面露笑容,心中暗暗佩服。但听其语言有些棱角,内心好像有什么委屈难言。

    尹成君站起来,表现出恭敬的样子,说:“李老师,对不起,得罪了,请谅解。我是找你的,但不知你家在哪里。找了好一会儿,碰到了孙副校长家。我真还不知道孙副校长在这住。都是老领导了,老同志了,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说个情况,让老领导转达给你。教育一下学生,可别欺生,尤其是男生不要欺负女生。大的男学生不能称王称霸,不要蛮横。别无他意。我的女儿在你的班级读书,看在你教我女儿那么认真,我能有意难为你吗?”

    孙义笑了笑,说:“尹副校长,你那不了解情况,今天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中心校有个规定,班主任老师管理失当,处理不力,就是说,学生家长把情况反映到学校领导那里,明白点说,就是告状告到学校,那就在班主任考评栏里去五分。要是扣去了五分,到了年终评模范就别想评上。李冰老师干得好,有口皆碑、人人称道。你这一来扣她五分,她受得了吗,能不生气吗?”

    尹成君听到了这里,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很是沉重。他说:“孙副校长,你是老领导。不仅是李老师的领导,也是我的领导。这样吧,话那,哪说哪了吧。我是碰巧来了你家,不是特意来找你的,又不是学校办公室。这是休息时间,不是办公时间。内外有别,分别对待。写个记叙文都要讲究时间、地点吗。你要是个审判长,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审理案件啊,把办公地点移到家里?时间变了,地点变了,那就什么都变了。今天的账记在我身上吧。我一个中学教学副校长来到你家来串门,说了几句与学生有关的话,还能当成公事?哈哈。”他爽朗地笑,打破了尴尬的局面。孙义在他的笑声中点了点头。

    李冰老师看到了救命稻草,来了精神,郑重其事地说:“孙副校长,尹副校长这一番话说得可透,你这一关如何?”孙义一看她动上了真格的,就很严肃地说:“你那,回去之后想想,明天教育一下学生就得了。那五分吗,不扣了。要是扣了分,尹副校长的面子怎么办。别说这点小事,就是比这再大点事,尹副校长要是说了,咱也得照办。咱用尹副校长的时候在后头哪。你回去吧,啥事也没有,好好工作吧。”李冰露出笑容,放心地走了。

    尹成君看天色已晚,也站起身,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孙副校长一直送到很远才回来。

    尹成君追那个学生,可把那个学生吓坏了。他怕尹成君气急之下拿锄头打他一顿。他跑得两条腿打颤,眼看被抓住,急中生智钻进了灌木丛里。别说看不见,就是看见了,在灌木丛中大人也抓不住小孩。小孩身小体细,钻的空隙窄,大人是绝对进不去的。他在灌木丛中看见尹成君向学校教师家属房走去,随后跟了过来。他看见尹成君去了孙副校长家,就急忙来到了李冰家,向老师讲了实情。

    李冰一听火急火燎地跑到了孙义家。听见尹成君还在叙说,内心实在忍受不了。当她看那尹成君仁慈善良、态度和蔼,说话真诚感人,很受感动。本想发一顿牢骚,却没有好意思。她真是如孙义所说,班主任考评栏里去了这个五分,年末班主任模范可就丢了。丢的不是模范,那是人品,那是尊严。她把班主任模范这个荣誉看得比泰山都重。她听了孙义的表态,如释重负,心里才坦然。不管怎么说,尹成君这个人还真够意思,真还体贴人,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关键的时刻还帮助了她一把。

    尹成君回到了家中,想了想这件事,觉着李冰这位教师名不虚传,果真对学生认真负责,把荣誉看得重如泰山,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看来,尹秀萍在五年一班读书真得感谢林士和,感谢中心校有这样一位好教师。遇上了好教师,真是孩儿的幸运。有人总结出人生有三大幸运:读书的时候能碰上好老师,幸运;工作的时候能碰上好领导,幸运;男人碰上了一个好媳妇,幸运(女人碰上了一个好丈夫,幸运)。

    尹成君有四个儿女,一家六口人,家务活很重。他看到妻子劳累的身影,憔悴的面容很是心疼,就提出早饭由他来做。以此来减轻齐东华的家务负担,让她睡眠充足,养养精神,身上长点肉。瘦得可怜,看了心难受。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尹秀萍对尹成君说:“爸,老师说从明天起,早五点三十分到校。”他有些不相信,说:“六点钟到校就够了,要是五点半到校,那得几点做饭,能是你们老师的要求吗?是你自己的主张吧!”她看着爸爸惊讶的样子,又说道:“是我们老师说的,老师说的话还能记差?”他说啥也不信,这么早就去学校读书,有生以来第一次听说,那老师有病吧!就说了一句气话:“五点半到校,那你自己做饭吧!”

    尹秀萍起得很早,她自己去做饭。她吃完饭才五点十五分,她背起书包去上学。她走到外面的脚步声远去了。尹成君从炕上爬起来,快速穿好衣服,走出家门,跟在尹秀萍的后边。当然要拉开距离,以她听不见脚步声为标准。他忽快忽慢,紧随其后。

    初冬时节,早晨五点十五分的时候,星星放着冷光,照在人的身上,叫人发抖。向前看一片漆黑,好像是撕下来的幕布在遮挡,让人望而却步。四周冷冷清清,没有一声响,寂静得叫人头骨发麻。一个十二岁的女孩有这样的勇敢,有这样的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响应老师的号召去学校读书,真可谓精神可嘉,行为难得呀!他边走边在心里赞美女儿。

    走到拐弯处,尹成君加快脚步跟了上去。当尹秀萍来到五年一班教室,并没有敲门,把门推开,一闪身就进去了,随手又把门关上了。它快步跟了上去,也学着女儿的样子,也不敲门,推门而入,也把门关上了。

    他举目观看,只见教室内座无虚席。每个学生的桌前都有一支蜡烛。烛光闪烁,映照着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没有一个学生看推门进来的是谁,就连尹秀萍也没有抬头看一眼。她正在那里往书桌堂里塞书包,之后又把几本书放在桌面上。又点上一支蜡烛放在桌左角,就全神贯注地拿起笔写了起来。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那笔尖在纸上走的沙沙声和学生喘气的呼吸声。李冰老师正在前面的讲桌前坐着,一边批改学生作业,一边吃着麻花。那根麻花已经吃了大半截。她在翻作业本,也许是学生的开门声听惯了,也许是专心致志没有听见开门声。她眼睛的余光也没有发现尹成君这位高大魁伟的身影。

    尹成君看着李冰,仔细端详着她那认真工作的神态。他又看那蜡烛一闪一闪的光亮,和那蜡烛光照亮的刻苦用功的学生。一种敬意油然而生。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学生,这将是中国之希望。中国何愁之有?中国复兴指日可待。

    他一声不响地,慢慢地退出教室,轻轻地把门关上。他站在门外,抬头向天空望去,黑幕上的星星亮着微弱的光。星光虽然很微弱,但在黑夜里走路的人也很需要。星星毫不疲倦的工作,黑夜也不歇息,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光辉奉献给人间。这种精神令人精神振奋,鼓舞着人们为事业的辉煌而努力,为祖国的强盛而献身。

    尹成君慢慢地离开了中心校的校园。这个时候的他,才相信女儿的话,女儿还是最后一个进班的学生。他决定明天早起给女儿做饭,支持女儿响应老师的号召,按时到校。他想起昨天说的话说得不好,很内疚。他想了想,眼睛湿润了。

    有一天,尹成君去县城开会,正好与中心校校长黎巨在霍林车站检票口相遇。往会场走的路上,他向黎巨说起中心校的学生在蜡烛下读书这件事。他对李冰的工作精神大加称赞,但有一样,美中不足。就是建议学校给教室安上电灯,现代化的学校居然还在烛光下学习,对学生的视力会带来影响。对小学生那样长的时间学习,尹成君用了比较含蓄的语言表示不应提倡。黎巨校长是一个聪明人,又有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他说,那是班主任的一厢情愿。当然,学校为了照顾教师的积极性,也没有干涉,那不是学校行为。他听了如此的解释,还想说点什么。这个时候从后面追上来一位也是来开会的同行岔开了话题,扯到别处去了。他的话题就此而罢。

    尹成君收庄稼、打场、盖房子、搬家和其他相关事项很多,也很杂乱,非他本人参加不可的,他都安排在星期日或早、晚不上班的时间,他一个工作日,就是一分钟都没有耽误。学校工作、班级授课,一切正常、井然有序。除了书记、校长之外,谁也不知道他在盖房子,他在搬家。他天天在校,听课、讲课、研究教学。

    有一次在语文教研会议上,尹成君提出要想讲好课,必须在备(背)课上下功夫,写好教案。备(背)是准备和背诵,是一个音两个字,单纯地理解为准备而没有背诵是不对的。备而不背,课堂语言不会精当、准确。就像一个演员登台演出,台词记不住不会赢得观众的掌声,演员也不会成为名角。当然,教师与演员不一样,教师与学生要互动,教师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机智地处理课堂上发生的任何事情。

    当时教一年级语文的,曾是在中学教过尹成君化学的老师柳谦的女儿柳明书。看在老师的面子,他对她倍加关照,经常向她传授语文教学法。她在他的指导下教学能力提高很快。

    柳明书谦虚好学,人也漂亮,白皙皮肤,眉毛细挑。说话好听,唱起歌来更是优美。走起路来,像是在舞池里翩翩起舞。站在讲台前,线条清晰、亭亭玉立。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端然、稳重而秀气。

    有一天,尹成君去听柳明书的课,听完后回到了办公室,向她点了点头,表示满意。她看到他对她的课表示赞许,高兴极了,眉飞色舞。她走到二年级语文教师陈静云旁边搂住人家的脖子摇晃着。两个人开心的笑了,笑得是那样得意,那样迷人,像是在灿烂的阳光下两朵鲜艳的花儿,争芳异彩、鲜艳夺目。

    陈静云说:“今天她的课,我们俩在昨天晚上共同研究,共同写教案,一直到十一点多钟。正如您所说的,真是备(背)好课,才能讲好课。”

    尹成君听了她的话,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备课备到十一点多,这种精神和干劲可嘉,但不提倡。不过,你们有了这个经历,这种体验,这是教学能力提高的基础。这个经历是成功的经历,这个体验是成功的体验。成功的经历和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它是兴奋剂,使你情绪高昂、信心百倍,行程万里不觉累;它是灯塔,让你看到光明和希望,指引你、鼓励你扬帆远航;它是奔腾的江水,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当然了,我可不是反对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是让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被失败所吓倒。常败的战士不会成为将军,只有常胜的战士才能成为将军。这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说到这个时候,上课的铃声响了,她俩都有课,从座位上站起来,拿起书和教案,像十几岁的小姑娘连说带笑地走出办公室。

    甄晓惠的身躯渐渐地膨胀,不能再坚持上班了,学校只得让她休息。季宏伟接了她的一年级的数学课。这个时候,离放寒假也就一个月吧。

    季宏伟是高中毕业生,他的父亲与县教育局局长穆守谦是老朋友。看在老朋友的情分上,把他安排到隆兴镇中学来代课,每月工资三十元钱。他来时,主要课程都已安排停当,就让他去教体育课。体育课按照国家教学计划每周两节课,隆兴镇中学才五个教学班,他每周十节课。这对一位年青人来说是够清闲的了。他勤快,经常帮助书记、校长干些差事。保证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就这样,他深得书记、校长的喜爱和赞赏。

    和领导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家里的事都能透出来。季宏伟的大伯父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场的领导,今年农场小麦丰收。曾常举、关士发知道了这一消息后,就找他商量。想让他出头露面求其大伯父,过春节的时候,给学校每个职工弄两袋白面。想法刚说出,他就欣然同意。他给大伯父去了一封信,他大伯父回信同意给办,让学校拿粮票和钱以买的方式,按照供应量的价格出库。当时供应量白面一袋五十斤,每袋九元二角五分钱。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关士发在一次会议上一说出,全校职工沸腾起来,全会场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季宏伟身上,暴风雨般的掌声席卷着整个会场。经久不息的掌声感动了季宏伟,他脸红红的,站起来向大家摆手,示意不要鼓掌了。

    办什么事都有时间约束,在放假前把面粉运回来最好。教师都在学校,两袋面粉都能想方设法运回家去。要是在假期,四面八方的怎么样通知啊。不像现在,电话一打,手机一按,通知个事情再简单不过了。那个时候,打个电话很不容易,只是单位有电话,平民百姓家里没有电话。用信通知,那可麻烦透了,何时收到都不知晓。曾常举、关士发商量之后,一锤定音,派总务主任王向东假前完成这件事。他俩认为王向东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处事灵活、为人多变,按时、按量、按质运回白面没有问题。

    王向东去了不长时间,有人说三道四。说王向东是三国马谡一类人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鬼门道眼、出谋划策,在领导身旁围前围后,行;单枪匹马、远征他乡,不行。说他是去时薛礼,回来白袍;不是空手而归,就是拿着次货返回。

    曾常举、关士发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坐不稳、睡不安。他俩找来尹成君问其有何看法。他想了想说:“对一个人的评价一般都是两个方面。与其相知者,感情深厚者,得其好处者,一定言其善;与其不和者,有过摩擦者,或仇家,一定言其恶。言善者掩其过,言过者不及优,都有其片面性。其实不论什么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我们看人不能一叶障目、不识泰山。至于王向东去办的这件事,主要矛盾不在于他,而在于季宏伟。他大伯父办这件事是给季宏伟的面子,季宏伟办这件事是看你俩的面子。他是想通过这件事得到领导的高看和重用,身价倍增、一展宏图。还有,王向东这个人上进心还是强的,参加高师函授就是明证。我认为王向东此行一定马到成功、凯旋而归,就等着听胜利的消息吧!”

    尹成君说话利索、咬文嚼字、声音高亢、感染力强,把两位领导说得去掉忧愁、笑逐颜开。他说完了这番话,走出办公室。曾常举说:“听了尹副校长的话,我心里压着的这块石头才落了地。啥事都不会有,这太好了!”关士发坐在椅子上,向窗外望着,没有说话。

    几天之后,王向东衣冠楚楚、抬头挺胸、满面红光回到了学校,走进了领导办公室。他从兜里拿出提货单,给曾常举、关士发看。关士发看完了提货单,比预计的还多了二十袋,脸上浮出笑容。曾常举看完之后,站了起来,说:“祝贺你,一路顺风、大功告成。晚下班,我设宴款待,为你接风洗尘!”王向东看到两位领导满意的笑容,心里甭提多么高兴,尤其是听到设晚宴,乐得嘴都闭不上了。

    货发回来了,每个职工分了两袋面粉,这在隆兴中学建校史上是破天荒,职工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这件事也震动了整个隆兴镇。尹成君把面粉用自行车驮回了家,把齐东华乐得喊起来:“儿子、姑娘,都快来看。你爸爸驮回来两袋白面!”尹秀新、尹秀莲年龄小,把吃的当回事,跑出门外,仰着脸看,用手去摸白面的袋子,喜欢得不得了。两个大点儿的尹秀萍、尹秀莉正在屋子里写作业,好像没有听见喊声,仍在聚精会神,头不抬、眼不歪,根本没有动弹。

    两袋白面放到了西屋后,齐东华拿盆进来。尹成君拆开一袋,雪白的面粉映入眼帘。齐东华和面烙饼。尹秀新、尹秀莲围前围后看,一只手拿碗,一只手拿筷子。饼熟了两个,齐东华从锅里拿了出来,一个人碗里放了一张。这两个人那个乐呀,走到屋子里,站在箱子前面,香甜的吃了起来。

    上学期期末考试,全县统一时间、统一出题,各校各自监考、批卷,成绩上报。尹成君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具体部署。考试非常严肃,试题当场开封,学生一律单人单桌,每个考室两个人监堂,教师不监所教学科,与考试科目有关的书本、资料,一律不准带入考场。批卷流水作业、分工负责、不批所教学科。批完了卷子,那卷子经领导检查后才能发给学生。徇私舞弊者、批卷不认真者,一经查出,大会点名批评,严重者给予处分。严格要求、严格检查,成绩一定会真实。成绩真实,才能准确地了解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对教师与学生进行指导。

    成绩出来以后,有些科目比较低。尹成君上厕所的时候,史志老师跟了出来,走了一段距离。他小声向尹成君说:“尹副校长,笔头动一下,提高一点成绩。这么低的成绩上报之后会影响咱学校的声誉的,也会影响到你本人。”尹成君向四周看了看,没有别人,也没有脚步声,就说:“你说得有道理。”史志听到他的话,扬起了笑容,脸上写满了满足的神色。可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另有打算。成绩是教师和学生半年的成果,万万不能更改。要想人不知,岂非己莫为。弄虚作假要美誉,这还了得。这是说啥也不能干的行为。他如实上报成绩。

    尹成君去了教育局中教科,把成绩单给了科长。从县里回来学校就放假了。

    尹成君平时也没有时间宴请齐东华的叔叔、婶婶、姑姑、姑父,以感谢在盖房子过程中帮的大忙。寒假的第二天,他把猪杀了,都请过来吃猪肉、喝酒。这不能算。过了三天,他特意去了县城买来青菜,买来好烟好酒,特意摆上酒席表示谢意。

    放好了地桌,摆好了凳子。长辈们都坐好后,尹成君一一斟酒。他举起酒杯说:“各位长辈,这宽敞明亮的房屋,是你们帮我盖起来的。盖房子的时候,正是秋收忙季。俗语说得好,三春不如一秋忙。可你们宁可自己家的活计放到了后边来帮我。对长辈们的大力支持,我永生永世不能忘记。为感谢你们的支持而干杯!”

    他说完,端着酒杯和各位长辈的酒杯一一相碰。等碰到了三婶的酒杯的时候,说:“谢谢三婶,三婶劳苦功高。”蔺美娟接过话茬说:“你三婶可累坏了,你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三婶。”“老婶说得对,三婶的恩德一定铭记在心。”

    第一杯酒喝没了,吃了几口菜。尹成君又起杯,说:“好事成双。我敬第二杯酒。在敬酒前给长辈们敬礼,再一次表示感谢!”说着,站了起来,端端正正地深施一礼。这一鞠躬把长辈们感动了,平时少言寡语的齐奎山说话了:“瞅你,成君。我们都是庄稼人,干点活算个啥。再说了,也不是外人,侄女、侄女婿。要是别人我们能帮吗。再说就说远了。你再这样,我的眼泪都要来了。”长辈们七嘴八舌、随声附和。

    几杯感情酒,几杯感谢话,长辈们心花怒放、容光焕发,都夸尹成君会说话、会办事。都举杯畅饮,好不喜气、好不热闹。

    八三年春节到了,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在春节前,尹成君糊了纸棚,又用白土刷墙,买了几张年画贴在了墙上,把关士发送来的县教育局发给的奖状贴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孩子们都做了一套新衣服,齐东华只买了一双袜子。尹成君穿的制服还是学生时期的,后脊背、膝盖、屁股后面都补着补丁。他就是这样,艰苦的日子就得勤俭节约,可以借债吃饭,但不能借债买衣服。人们不知底细,在背地里说,有才华的人不讲究穿戴,你们看见尹成君了吧,他一天都穿戴个啥,膝盖上有补丁,屁股上也有补丁。

    欲知尹成君家庭的生活水平什么时候能提高,请听下回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