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十五回 严智关心学生暖 学校生活趣闻多
俗话说得好,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一过霜降,冬天就要来了。北风越刮越猛,大雁排成行向南飞,去寻找温暖的地方。树叶由绿变黄,叶子被风一吹离开了枝杈飞舞在空中,慢慢地落了下来,编织成了黄绿相间的毯子铺在了地面。泥土在毯子下安静地歇息,享受着毯子给带来的安全、舒适和温暖。泥土也没有几天好日子,也要被慢慢地冻起来,裂成几道口子。
天气冷了,冰天雪地即将来临。学校的教室和宿舍都要取暖,取暖的设备是火炉。火炉是比较简单且实用的冬季取暖设备,价钱便宜。拿来几块砖,把炉箅子腾起来,箅子下面有空留着落灰。再拿来几块砖围着炉箅子搭起来,中间是空的,是作为装燃料燃烧的地方,上面平放炉盘。炉盘的一侧立上炉筒子,在上面安个拐脖,让炉筒子拐弯奔墙壁的烟口。在盖房子时,在墙壁适当的位置就要留好烟口,在房顶上修好烟囱。点着炉子,烟经过炉筒子到烟囱跑到了空中,四散而去。炉子里只要有烧的,冬天的屋子就不会冷。
教室的火炉烧煤,学校统一供应。值日生每天晚放学前都要凭煤票去领煤,领的煤是第二天烧的。尹成君听说过煤,但是没看过,更没有烧过。这回看到了,是黑色的,煤块类似于石头,但比石头轻些,也没有石头硬。煤面子类似于土面儿,但黑得多。他想,土要是能烧多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把煤填进炉膛,当然煤底下得有柴草木棒一类的引柴,点着引柴之后,不一会就放出热量,屋内暖烘烘的,一点也不冷。烧煤是一项技术活,严老师利用一个班会专门讲怎么样才能烧好煤,还把他年轻时烧煤闹出来的笑话,说给学生,惹的学生拍手大笑。
宿舍取暖归班级自己管。严老师联系了一个生产队,学生们去帮助秋收,劳动收入不要现金,给包米瓤子就行了。另外还要求生产队出几个人工,给宿舍棚顶加一层纸棚。挡住房顶瓦盖的漏风。寸草遮丈风,何况那么大的一个纸棚。生产队对这个交易很满意,因为那时的包米瓤子不值钱。严老师领着学生给生产队干了两天活,换回来一百多袋包米瓤子和几个工。
宿舍的炉子是两副炉具搭的,俗称连二炉子,炉膛大填的燃料多,放热量大。宿舍炉子点起来一般都是在晚间八点半以后,因为晚八点半是学生下晚自习时间。下自习了,学生们也都回来了,值日生才开始烧炉子。等那炉火燃烧起来,屋里感到暖和时最低得需要二十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总结出了这个经验。
这时班委会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体育委员因为家庭背景和年龄关系安排了工作岗位,去挣工资。舍长去当体育委员,尹成君就被严老师任命为舍长。他当上了舍长,进入了班委会,就在班委会的会议上提出把宿舍值日生提前二十分钟放回点燃炉子,这个提议得到了通过。住宿的学生在晚八点半回到宿舍时,顿时感到热浪扑面而来,大家都喜笑颜开。同学们都感到在严老师的领导下,在舍长尹成君的管理下,宿舍的冬天挥之而去,换来的是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一点冬天寒冷的意思都没有。为了让大家多暖和一点,休息得好,第二天都有旺盛的精力,尹成君和同学们商量把烧炉子的时间延长到半夜十一点,值日生辛苦一些。他的建议得到了全体住宿生的赞成。
一开始学校直接管理宿舍的是齐才老师,他管理严肃认真,天天晚间都检查好几次。接替齐老师的是李伟老师。李伟老师有个特点,喜欢召开全校住宿生大会,他发表演讲。他讲话有个特点,就是歇后语多,什么“扫帚顶门——尽岔”“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瞎子点灯——白费蜡”。学生都愿意听他讲话,感到风趣幽默,尤其是歇后语一出,大家都乐,都鼓掌。学生鼓掌了,他更精神百倍,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就像是在美国竞选总统演说。
接替李伟老师的是鲁庆新老师。鲁老师比较老实厚道,很少批评学生,是慈母教育,专门靠哄。鲁老师要求学生的行李书式叠法。这个印象很深。学生们有时互相取笑,你的行李是书式法吗?一定要按鲁老师讲的书式法。尹成君坚决按照鲁老师的要求去检查,取笑也不行,谁不是书式法,谁的行李没棱没角,就让他重叠,达到标准为止。
接替鲁老师管宿舍的是王时珍老师。王老师是老学究,是语文教师出身,戴着高度近似镜,他那个镜子圈套圈。他比较严厉。有一回他来检查学生早晨起床,来到了尹成君这个宿舍窗前,正赶上有个学生说话,带出几个不常说的字音。他听了个尾音,似乎没有听清。他怒气冲冲走到了宿舍内,非常严肃地问:“刚才是谁说什么了?”没有学生回答。他来了火气,大声责问起来,也没有学生响应。尹成君想,怎么说呀?这样的字音一般的情况下说一遍、听一遍也就算了,哪有重复的。再说了,怎么在老师面前发这几个字音,多难堪哪!真是难为人。王老师不管这些,一直追问下去。没人回答,王老师也进退两难。这时屋内陷入了尴尬局面。
老师就是计高一筹,问大伙不行,问单个。他抓住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叫乔玉的。乔玉脸长得白净,一说话脸就红,那脸好看极了。他是班级里害羞腼腆那个系列的人物。没有想到王老师问的是他。整个宿舍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给乔玉提着胆、捏着汗,替他小心。乔玉想了想,摇晃了几下脑袋,那脸像大红萝卜似的,声音很低沉地说:“是在说小便。”王老师一听是这话,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没有说什么,转身走了。
同学们一见王老师走出宿舍,压抑的心情解开了,都出了一口凉气。从窗户里大家见王老师走远了,都大笑起来。笑够了,一片赞叹之声,夸赞乔玉,你可真行,千军万马来征战,妙语一出解重围。你是怎么想到了用这个词语来表达,你脑袋转得可真快!乔玉乐了,摇晃了几下脑袋。说:“你们看,可把我吓坏了,脑瓜门都是汗。老师面前无退路,急中生智解难题。”
有一回,王老师开住宿生会议,只有男生没有女生。他讲评各宿舍的卫生问题,讲着、讲着,他有些气愤,说:“有些学生不讲究卫生,那怎么能行。集体生活讲究卫生非常重要。洗脸水随便倒,床底下的灰尘也不扫,行李叠得也不好,书式叠法也忘得一干二静!”讲到这,他把声音提高了,近乎是喊:“个别学生更不像样子,晚间出去上厕所,小便往墙上哧,像个狗似的!”此言一出,全体学生面面相觑,想笑,却不敢,只得往肚子里憋。王老师也感到说走了嘴,用左手往上抬了抬眼镜,不再往下讲话。这个会就在没有笑声地笑中结束了。
背后,学生们都把王老师的这句话当成了笑料,有时去厕所就互相逗趣,别像个狗似的,往墙上乱哧。说也奇怪,话虽然不中听,有些不雅,但是类似于王老师批评的现象却不见了,谁也不愿意,像个狗似的。要不然在宿舍墙上显示着尿迹,确实大煞风景,堂堂学府绝不应该出现那样的风景线。
学校经常安排体育活动。有篮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学生的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同年组对抗。教师的比赛以教研组为单位。老师的篮球比赛最为逗乐。由于书读得多,大多数老师眼睛都有些近视,一开始上场大多数老师都戴着眼镜。人坐着看书或行走看路,都是比较平稳的,眼镜呆得还老实。可是一到了篮球场上,一会跑,一会低头,一会抬头的,那镜子也活跃起来,不老实呆着,有时就掉在了地上。掉了,还得戴上,戴上了,又掉了下来。有时正在猫腰捡眼镜,球飞过来了,正打在了腰上。有时刚直立起来,球从空中掉了下来,正好打在了脑袋上。看热闹的师生都笑了,有的捧着肚子笑,有的眼泪都笑了出来。一时间场上、场下一片欢腾,师生们的情绪格外高涨。
有的老师感到戴眼镜出了笑话,就把镜子摘下来递给看热闹的学生。这下子更热闹了。眼镜没了,阳光明晃晃的,真有些不适应。球是挺大,判断起来却不准确,抓球,就像抓蚂蚱,球在地上滚动,就是拿不起来。场上、场下又发出一片笑声。玩就是欢欢乐乐的事,笑你的,玩我的。场上仍然是龙腾虎跃、你争我抢。没有发生因为学生们乐,老师生气了,放下球或摔了球,不玩了的情形。
学生的篮球比赛也有些热闹。尤其是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不懂得篮球的比赛规则,有的学生也许是第一次玩篮球,拿到球就跑,裁判判他走步,他也不管,一直跑到自己的篮下,把球投出去才算完事。把场上、场下的学生逗得前仰后合,哭笑不得。班主任老师只得换下这个学生,再上来一个试试看。
老师的乒乓球比赛是在一间空闲的教室里进行的,这间教室可能是后改的乒乓球室,但没有挂牌。最精彩的一场比赛,尹成君至今还记得。那是最后的决赛,赢的是冠军,输的是亚军。上阵对决的是严智老师和钱楼老师。钱楼老师在学校总务处工作,不担任学生课程。
他俩的比赛有点像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选手张燮林对外国某个选手的比赛。这个外国选手的名字没有记住,也没有去查资料,就这么称呼吧。钱楼就像那位外国选手大板、大板的抽杀,直累得满头大汗,吁吁大喘,但越战越勇,逼得严智老师谨慎应战。严老师采取守势,削球。也有可能有意在学生面前表演张燮林的奇妙打法。因为二十六届世乒赛的实况电影在学校放映过,同学们对庄则栋、张燮林、徐寅生称赞不已,因为他们为国争光了。为国争光的人们,学生们对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
按照当时的比赛规则,是三场两胜。第一场严智老师赢了,比分是二十一比十六。第二场钱楼老师心情放松,把胜负抛在脑后,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拉出几个非常精彩的弧圈球。看热闹的学生都给他鼓掌,给他加油鼓劲。因为学生都知道严智老师在学校教师中乒乓球打的是最好的。这次比赛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一匹黑马闯上阵来,场面惊心动魄,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学生们希望钱老师能多赢几个球,给球赛添几分光彩。
钱老师的超常发挥,弧圈球拉得这样漂亮是严老师没有料到的。把他逼得连连后退,应接不暇。后退到一定距离,又一个斜线球刁钻地飞了过去,严老师调动全身力气跑了起来也没有赶趟。第二场比赛二十一比十九,钱老师险胜严老师。场上平局,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第三场是决胜局。双方都摩拳擦掌、目视对方、严阵以待。一开始严老师给出几个高吊球,球落在案子上往上飞,一飞多高。等到钱老师有些适应,他又削出几个侧旋球,只见那球落在案子上起来后飘起来了,软软乎乎地像个幽灵。钱老师傻眼了,手忙脚乱。显而易见,他接不住这样的球。学生们也都看呆了,目不转睛。严老师的球就像是变魔术,忽高忽低、时左时右,有时慢得像鹅毛在空中飘,有时快得像子弹在呼啸。第三场下来,钱老师大比分落后,二十一比十。严老师终于胜利了,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尹成君给严老师递过去了一条毛巾,让严老师擦一擦脸上的汗。
严老师课讲得好,球打得好,字也写得好。学校开运动会,学生穿的背心正面的印字“霍林三中”就是出自严老师之手。运动会上抬的横匾,是毛主席的字体“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他描摹的。他的故事还讲得好。
记得换玉米瓤子那次劳动,休息的时候,有几个学生缠着严老师,讲个故事听听。他被缠得没有办法,就讲了一个《瘸腿诗人》的故事。故事简述如下:
传说中有个瘸腿诗人,年代久远已不知姓名。不是他的腿瘸,而是他的诗不完整,有点像现在舞台上的三句半。他的诗在街坊邻居中老幼皆知、广为流传。一传十、十传百的在整个小县城里有点名气。有钱的人家,还是没有钱的人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请他去,即景生情、当场出诗、以诗助兴。瘸腿诗人有请必到。一则发挥自己的才华,二则也能混口饭吃,有时幸运还能得点赏钱。一举二得或三得,何乐而不为哪。有一天,有富户人家准备一桌酒席,请些有头有脸的人来做客。主人为了把酒席办得与众不同、有声有色,就请来了瘸腿诗人陪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宾客都说得让诗人作首诗,助酒兴。即席赋诗,得有题材,以啥为题呀。有的说屋内喝酒,户外题诗。众宾客簇拥着诗人来到了外面,有人见院子的左边有眼井,就来到了井前,提议就以这口井为题如何,众人响应。众宾客前呼后拥来到了井前,敬等诗人出口成诗。瘸腿诗人心想,这个豪绅为富不仁、敲诈勒索、欺男霸女、怨声载道,作首诗诅咒他走倒运,倒霉。想到这,就装出为难的样子,在众人的催促下,吞吞吐吐地说:院内一眼井,麻绳系木桶,日久麻绳断,扑登。众人认为诗的韵味不错,就是内涵意义不怎么好。你瞅瞅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言语。这诗作得不但没有助兴,反倒扫兴。酒宴不欢而散,富户感到丢了面子。富户送走了宾客,就拿了五十两银子来到了县官那里,告发瘸腿诗人怎么样赋诗侮辱他。恶人先告状。县官见钱眼开,迫不及待升堂审理此案替富户出气。县官升堂,让巡捕抓来瘸腿诗人。县官厉声说道,你这个人,以作瘸腿诗为名,侮辱人格,扰乱社会治安。今天我给你出个题目,当堂赋诗,诗作得好,判你无罪。作不出来或作得不好,驴唇不对马嘴的,绝不轻饶!县官让其夫人在公堂之上走了一趟。就对瘸腿诗人说,就以此女为题吟诗一首。瘸腿诗人心里说话,给富人赋诗犯了什么法了,公然拿到公堂上来审,这个县官只认钱不认理,这是什么世道!瘸腿诗人对县官的为官模样非常气愤,就作了这样一首诗,诗曰:公堂遇娇娘,金莲三寸长,怎么这样短,横量。这首诗刚一出口,就把县官气得暴跳如雷,一拍惊堂木,高声断喝,赋诗侮辱妇女,定罪发配充军戍边辽阳!怎么把县官气成这样哪?原来在过去妇女裹小脚,小脚是女人美的象征。瘸腿诗人说县官之妻的脚又大又肥,这是丑化,所以县官大怒。解差把瘸腿诗人押送到辽阳军营,正碰上瘸腿诗人的舅舅刚提升军营统领。千里之遥、意外相逢,统领想起了姐姐,两人抱头痛哭。哭了一会,瘸腿诗人即景生情,诗兴大发,吟诗一首。诗曰:充军到辽阳,见舅如见娘,二人双流泪,三行。二人双流泪,应该是四行啊,为什么诗中说三行哪?原来,在押解途中瘸腿诗人有一只眼睛,被解差给打瞎了,嫌他走得慢而至。瞎了一只眼,两个人合起来不就是三只眼吗。
故事讲到这,把学生们都逗笑了,严老师也笑了。
学生们在一起,闲着没事就上演自己编的故事。尤其是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更甚。那时是单休日,每个星期只休息一天。当时学生中流传着一个顺口溜:有钱难买星期六,吃个饱睡个够,车站街头遛一遛。星期六没有晚自习,星期天晚间才开始有晚自习,这个顺口溜就指这个;再一个就是星期六晚上,舍务老师不上班,当然就不查宿舍。学生们随便,可以自由活动。
有一回星期天的午饭是黄米饭。黄米做饭发粘,好吃,可就是同样饭票的饭,看上去显得少,也许是黄米饭饭粒挨得紧,密度高的缘故。也不知是谁在饭桌上提出,一个人最多还能吃多少个黄米饭这样一个话题。一个黄米饭是四两。有的说可以吃两个,有的说能吃三个,也有的说能吃四个。有个学生叫黄维林,是尹成君班的副班长。他随口说出能吃五个。一语既出,一言九鼎。有个叫杜来甫的叫号说:“黄副班长,你真能吃五个,我花钱给你买,如何?”黄维林伸了伸脖子,摸了摸肚子。他想,话是说着玩的,没有想到弄成了真事。话已出口,怎么能收回来,在场的还有这么多的同学,不能丢这个面子。想到这,就说:“你要是舍得花钱买,我就豁出去了。下定决心,坚决吃下去!”看热闹的不怕乱子大,就都怂恿杜来甫去买。杜来甫没有想到黄维林会逞英雄,号没有叫住,掏钱去买,真有点舍不得。那可是二斤粮票,五角钱哪。这个数目可不是个小数,真叫他从心里往外疼。
众人看杜来甫要打退堂鼓,就起哄。杜来甫无计可施,只得从兜里掏出来五角钱,二斤粮票。有的学生手快腿勤,抢过钱票、粮票,乐颠颠地跑道厨房那边真的就给买回来了五个黄米饭。一看,这饭量够足的,比那饭桌上分得可多得多,够黄维林受的。共有四个同学没有走,自愿当裁判,当场裁决胜负。将什么军不行,还有将吃饭军的,拿自己的肚子当赌注。
黄维林的胃口确实不小,吃到第四个时,看样子还轻松自如。等到吃第五个时,喉咙口开始堵塞,像有什么东西塞在那里。吃不进去就是输了,输了得自己拿钱拿粮票,吃进去,肚子真有点撑得不行。骑虎难下、咎由自取。黄维林不得不长出几口气,让胃腾出点空隙。
黄维林站在那,只得小口、小口地往下挤压。最后,不管咋地,碗里的饭一干二净,连一个饭粒都看不见。杜来甫寸步没离,四个裁判员在那看着。四个裁判验明正身,宣布结果:黄副班长获胜,杜来甫败北。
黄维林吃进去之后就感到眼冒金花,动弹不得,直立着,脚都不能向前挪半步。见此情景,杜来甫和那四个裁判员急忙去扶他,扶着他慢慢地挪出了饭厅。黄维林坐不下、躺不下,难受极了。他们几个这回有事干了,换着班扶着黄维林在甬路上走。就像马得了结症,也就是肠梗阻,人牵着马在道上走一样。直遛了一下午,他们几个腰酸腿麻,才把黄维林遛得上下通了气。晚饭时间到了,几个人把黄维林送回宿舍,去吃晚饭。黄维林晚饭也没有吃,肚子仍然鼓鼓的,好像有好多气在里面不出来。
过了一天,看黄维林好了。杜来甫当尹成君说:“你说我倒不倒霉,他黄维林吃饭我花钱,我还得扶着他走了一下午。”尹成君笑了笑说:“你呀,别得了便宜卖着乖。要是遛了一下午,他上下还是不通气,你就完了。真要是得了病,或有个好歹的,人家的父母找上来,你说你怎么办吧。以后啊,可别再干这种事啦,同学之间将什么军呀!”尹成君在背地里一想起这件事就忍不住笑,笑得他眼泪在眼眶里都呆不住了,淌了出来。
杜来甫这个人你说吧,他也没有记性,尹成君告诉他的话等于零。又一个星期六,那是晚饭过后,有几个同学天文地理侃侃而谈,杜来甫也在其中。也不知是什么话题惹得他兴奋起来,他指着扔在行李上里外三新的羊皮大衣,非常激动的说:“那是我的新的羊皮大衣,谁要是管我叫三声爹,磕三个头,我就把这件皮大衣给他!”黄维林也在场,就说:“你这话当真!”他说:“谁说话不算数谁就是孙子!”黄维林说:“我当个证人,行不。还有谁愿意当证人?”当时在场的有四个同学都说愿意当这个证人。当证人行,可是谁也不愿意当儿子磕头叫爹,虽然给一件羊皮大衣。有好事的同学就撺掇,非要给杜来甫一个难堪。几趟折腾,终于有一个叫郝义的同学答应了条件。郝义被找到宿舍。
郝义问杜来甫:“我要是给你磕三个头,叫你三声爹,你就把羊皮大衣给我,此话当真?”杜来甫说:“当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绝不反悔。”郝义又问:“有谁作证?”黄维林等五个都说当证人。黄维林还把那件羊皮大衣拿了过来,抱在了胸前。郝义当场就跪在了杜来甫面前磕了三个头,叫了三声爹。这时杜来甫眼睛直了,傻了,就要反悔,用手来抢黄维林胸前的羊皮大衣。那四个同学把杜来甫拽到了一边。黄维林把羊皮大衣给了郝义。
杜来甫一见自己心爱的羊皮大衣,顷刻之间变成了别人的东西,眼睛立刻红肿起来,脸上的肉都耷拉下来了。他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从宿舍跑到了教室来找尹成君。这时尹成君正在看书。杜来甫把尹成君拉着来到了教室外,把刚才在宿舍发生的经过说了一遍。尹成君打了他一拳,说:“上次就是教训,说给你全忘了。我去找郝义!”
尹成君和杜来甫两个人向宿舍跑。刚到宿舍门口,郝义穿着那件羊皮大衣从宿舍里出来。尹成君走上去拉着郝义向旁侧走了几步,说:“你郝义穿上这皮大衣就心安理得呀?给人家当儿子穿人家的皮大衣,脸面全不要了?”把个郝义问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尹成君进了宿舍把黄维林找了出来,三个人在外面商量了一会。黄维林和郝义都同意尹成君的意见,把皮大衣还给杜来甫。黄维林最后说:“得让杜来甫出点血,便宜了他,他以后更猖狂了。”尹成君点头表示同意。
在黄维林主持下,经过讨价还价,杜来甫给郝义磕了三个头,也叫了三声爹,第二天中午八个人去道西小饭馆吃喝一顿,花了十五元钱,才算了结。
那时的皮大衣值一百多元钱,丢了十五元保住了一百多元,对于杜来甫来说是划算的。不划算的是丢了面子,心灵有了创伤。过后,有的同学取笑杜来甫和郝义,你们俩到底谁是谁的爹呀?有的同学说:先爹,不是爹,后爹,也不是爹,先后都当爹,谁也没当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场。尹成君就去做逗笑话的同学的工作,本来都有了伤口,就不要往上撒盐了。
这件事情以后,杜来甫对尹成君千恩万谢、言听计从。
在班级里,有住宿生,还有走读生。天气暖和的时候,日照的时间也长,走读的同学时间还算够用。等到了冬天,天气冷,阳光照射的时间也短,早起晚归、披星戴月,真够遭罪的。
班级里有位叫翦发的同学,离学校十二里地,就是走读生中的一个。他家比较贫困,买不起自行车。他早晨来步行十二里,晚放学再步行十二里。一天行走二十四里地,扔在路上的时间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要是用在学习上,就是数学难题也能做上五道。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浪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翦发的家在学校的偏东方向,冬天刮西北风的时候多。严寒的冬天,顶着西北风,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赶路。一天两天不算个啥,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冬季作息时间晚放学是五点,天气最短的时候,第八节课是在灯光下完成的。五点放学,那么远的路,路边杂草丛生,灌木繁密,有那坟地就在两旁。坟上的草,坟边上的草,多年没有人去割,茂密非常,风一吹高高悠悠、摇摇晃晃。草里面常常藏着兔子、黄鼠狼、狐狸。万籁俱寂之时,草丛中的声响格外地震人,就像是晴天霹雳。一有风吹草动,他就感到磷火荧荧、朔风飕飕、风声鹤唳、草木皆鬼。他撒鸭子就跑,一直跑到家里,大汗淋漓。
天天如是、胆战心惊,如何受得了!翦发的父母就答应了他到学校住宿的请求,等那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走读。
翦发是尹成君的好朋友。朋友来学校住宿,当然高兴万分。晚饭后,在未上晚自习之前,尹成君提议陪翦发去车站走一走,看一看隆兴车站夜间的景色。响应的有丁月、扬启、刘协、牟首富、赵志刚、李成伦等几位同学。一路欢歌笑语、谈笑风生。
从车站回来,到了学校,向班级走去。这时的翦发兴致勃勃、感慨万千。他说:“灯光闪烁、扑朔迷离,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心旷神怡。我回到教室要写两篇文章。一篇是隆兴车站夜景观后感,另一篇是三中夜景观后感。草稿打完之后,请各位同仁志士评点修改,如何?”大家都被他的文思和感情所感染。丁月说:“你要是真写呀,我给你提个建议。光写景不行,还要写人。扬朔的《荔枝蜜》就写了农民,那是文章思想立意的升华。”刘协说:“光写人也不行,还得有动物。扬朔从动物写到人,又由人写到动物。在《荔枝蜜》的结尾,扬朔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西游记》为什么吸引人,就是因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非人类所能及也。扬朔虽然只会一变,但也是常人所办不到的。为啥扬朔的文章能发表,能进入教科书,为万人所崇拜,就因为他会变,变成了蜜蜂。写景、写人、写动物、写人会变。那时,你的文章才丰富多彩,为千人所举目,非我们几个人也。”
尹成君真有点想笑,奇谈怪论一般。这时李成伦说:“你要变动物,千万要变成坟地里的狐狸。等你再路过时,那狐狸就不会吓唬你了。你说对不对?”赵志刚说:“坟地里的狐狸要是一个,正好是一条母狐狸的话,你就变成公狐狸。不但不会吓唬你,还会和你亲热一番,一举两得。”“那坟地里的狐狸要是公母成对哪?你变成公狐狸那就有生命之忧。那公狐狸看你与它去争母狐狸,岂能善罢甘休,一定会和你大打出手,真要是头破血流的,真不如变个母狐狸。生命之忧不用担心,皮肉之苦也不会出现,两全齐美也。”牟首富说。大家都给出主意,七嘴八舌。
尹成君越听越想笑,他真有点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李成伦不理会这个,继续接话说:“扬朔变的蜜蜂是工蜂,工是工人的工。扬朔的选择是正确的,又不争公,还不争母,只知道干活做贡献。你要学习扬朔精神,变成一只工狐狸,就像《荔枝蜜》里的工蜂一样。公不公的,母不是母的,谁也不干扰谁,专门给狐狸们去干活,它们一定会热烈欢迎。”说说笑笑,就已经来到了教室门口。把门拉开,里面有好多同学,男男女女的。大家止住了说笑,进了屋,各自回到座位。翦发端然坐好,拿出纸,拿出钢笔,凝神思索,开始写夜景观后感。不知他的文章写得如何,众同学有何评论和建议,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