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万里河山 > 第82章 丝绸商人

第82章 丝绸商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高皇帝朱元璋起兵时,就有意地把治地下的技艺人员编入专门的匠籍,并设立专门的衙门进行管理。

    自明朝建立以后,高祖皇帝甚至把罪犯家属也籍充为匠。

    史书上清晰地记载着:

    “造作工役,以囚人罚充”,匠人地位与囚徒无异。

    明代匠籍制度最残忍的一点便是,这些匠人和他们的后代永远没有机会脱离匠籍,世世代代要当作匠人,也不能和平民百姓结婚,这仿佛就是打在匠人身上的烙印。

    世代为耻!!

    每个匠人后代,在出生时已经变成了社会的异类,遭受到周围白眼和歧视。

    永世不得翻身!

    朱祁钰现在思考的问题,就是目前自己能做的。

    便是提高在京匠人的待遇,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匠人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带领下,创造出领先世界级的火铳大炮来。

    届时,自己便有足够理由,彻底废除这腐朽的匠籍制度。

    往往驱动劳动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益驱动!”

    只有提高了他们的收入,让他们看到希望,再借助某个突发的事点废除匠籍制度。

    往后,匠人后代们可自由选择士农工商等行业,促进明朝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但是在强大利益面前,在极为可观的计件做工诱惑面前,相信很多匠人仍会选择匠人行列。

    不止原有匠人会继续选择这个行业,甚至还会出现大量百姓疯狂涌入的现象。

    但是如此一来,明廷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朱祁钰今日召见京都有名商贾‘秦航’前来,便是想着提前布局京都商贸。

    类似于后世国营企业那般,制造几台强大的印钞机出来。

    “白泽”

    随着天音扩散,殿外随即踏进一名威武高大的男子。

    他披甲执锐,是宫廷中极少数能带刀入殿的人。

    “陛下,微臣在”

    “你亲提一队禁军,前往昭狱,提出十万两赃银,运往工部交割”

    兴安惊奇地注视着这一幕,未敢言语。

    “微臣领命”白泽退去。

    朱祁钰这才慢慢转过身来,冷眼摄向兴安。

    “朕念在尔一片赤诚的份上,便宽恕这一次,若有下次,绝不姑息!”

    兴安立即双手叩地,答谢出声:“老奴拜谢圣恩”

    面对那道叩首在地的年迈身躯,朱祁钰端坐在龙椅上,双手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柔声道。

    “去将秦航领进来吧”

    不多时,兴安领着一名中年发福的男子步入御书房。

    男子先是大礼参拜圣上,紧接着被朱祁钰赐座。

    朱祁钰目视着这名大腹便便的男子,圆头大脸,约莫四十多岁,走起路来缓而重实。

    坐下的时候,从正面看去,他的背上好似背着东西,一股沉重感,整个人看上去有种丰厚乎满的感觉。

    典型的福禄相,怪不得年仅四十余岁,便能跻身京都十大富商之列,可见其是有几把刷子的。

    秦航刚刚端坐在椅上,便情不自禁地溜须拍马起来。

    “贫民此生有幸觐见陛下,真乃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朱祁钰笑而不语,就这般静静地打量着他,一字未提。

    面对陛下那似笑非笑的面容。

    秦航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只得讪笑而停。

    轻呡一口热茶,朱祁钰这才凝望着秦航,淡淡说道:

    “这丝绸生意,利润惊人乎?”

    秦航闻听圣言,肥硕的圆脸上挤出一抹笑容,急忙开口道:

    “陛下,这丝绸生意利润高低,完全取决运往何地,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准,但这也并非绝对的”

    朱祁钰闻言,点点头!

    这秦航主要从事丝绸倒卖,先是从松江府进购大量的绸缎布匹,再以高价卖给京都这些豪门贵族。

    短短数十年,这秦航从一个贩马走卒之辈,逐渐成长为垄断北京城近五层的丝绸大佬。

    其眼光,何其毒辣。

    “陛下,作个比方!

    其实应天一直都比北平繁华,但是其辖下的松江府就是布匹的原产地。

    从松江府到应天城,无论是运输还是售卖,布匹绸缎在当地都是做不起价的。

    相反,将松江府的丝绸布匹运往北平城,却是深受这些豪门世家的青睐,不仅价格上可以卖出一个理想价位,而且这来自松江府的精品绸缎,往往是供不应求啊。”

    朱祁钰点点头。

    从贸易学上分析,货物自然是走得越远,价格才会水涨船高。

    除了销往更远的地区之外,也要调查清楚当地主流消费种类。

    像北境高原上的蒙古诸部,他们其实更喜欢的是中原地区的铁锅、茶叶一类的生活物资。

    虽然对丝绸也有部分需求,但终不是主流需求。

    这个丝绸若是售卖到高原地区,可远远不如茶叶、铁锅一类的物资紧俏。

    相信除了蒙古几个繁华一点的大都之外,很多部落对这个布匹需求,几乎微乎其微。

    朱祁钰凝视着秦航,沉凝了半晌,这才严肃地说道:

    “朕今日唤尔前来,也不想再兜圈子,实乃有重事相商”

    窥见陛下那威严肃穆的神情,秦航不禁坐直了身子,双手一拱,道:

    “草民洗耳恭听”

    “此事关乎家国社稷,乃利国利民之策,然目前的情况,仍需多位像尔这般思维清晰,有着丰富经商头脑的商贾才可”

    “多位?”秦航一脸疑惑地望向朱祁钰,不明所以。

    朱祁钰缓缓放下茶杯,起身望向那副抽象的高祖画像,沉吟片刻,这才缓缓说道:

    “相信尔最近也听说了,朕在京都增收商税一事”

    秦航闻言微愣,沉默片刻,这才缓缓答道:“偶有所闻”

    “尔认为朕增收之商税是否过重乎?商贾们所面临的难处又是哪些?可否为朕一一解答番?”

    看向陛下的圆脸上,流出一抹忧涕之色。

    秦航思虑片刻,突然长叹一口气,还是将心头积攒多年的心结,缓缓道来。

    “若是加上平时孝敬老爷们(京官)钱银,陛下这重税之下,大部分商贾根本无法生存啊”

    “商贾一般分为坐商和行商,坐商一般就是固定在当地的一些商贩,而行商则是来回全国各地。

    朱祁钰点点头,他知道!其实真正能带动城市经济繁荣的主要便是这来回全国各地跑的行商了。

    他知道此刻的朝廷,自始至终都是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的。

    因此朝廷对‘行商货物的税收’极其重,也极其的严格!

    以至于经常会出现,同一批货物从松江府运回北平城的路途中,经过不同关口征收同一种货税的情况。

    相当于重复征收了多次的货税。

    再加上当今朝政腐败贪墨横行,便导致了关口官吏明目张胆的为难行商,公然索贿。

    更有甚者,巧立名目,加重税!以饱私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