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池上客 > 第33章 渔翁得利

第33章 渔翁得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方婉拿着圣旨在手中把玩,这名校「录取通知书」到手了?原本以为「自主招生」无望了,谁承想自己拿的是「保送」名额。

    方老夫人伸手拍方婉,“没规矩,圣旨你也拿在手上把玩,赶紧收好。以后做你的陪嫁陪出去,宣国公府看谁还敢看轻你!这可是皇上亲自下旨进行赐婚,我现在想到宣国公府林老夫人鼻子气歪的表情我就觉得当真痛快!”

    方婉:……

    没成想,老太太你这报复心还挺重的。

    “凭什么我去娶那个小庶女?我会沦为全京城的笑柄。”林怀义恨恨地砸了一盏茶,在祖母和母亲面前哭闹。

    林老夫人搂过来,心肝肉的大喊,自家孙子要模样有模样,要家世有家世,怎么就摊上了这样的正室。

    崔氏垂泪,跪下来恳求,“父亲,母亲,义哥儿也是我的心肝肉,父亲母亲能不能去求求皇上让他收回成命,强扭的瓜不甜啊!”

    宣国公拂袖,“胡闹,皇上赐婚是莫大的荣幸,尔等作态要是传到皇上的耳朵里,还以为我们宣国公想要抗旨!如果你确实舍不得义哥儿,那就换仁哥儿。最开始皇上指婚的对象是仁哥儿,老朽冒着被皇上厌弃的风险将指婚对象换成了义哥儿。”

    “之前我记着时彦曾提醒过修楷,建议你们赶紧相看人家。这将近月余的时间,你们在做什么?”

    林修楷压下心头的火,道:“崔氏我曾三番两次的提醒过你,要给留意京城里适龄的闺秀。你一门心思替你的娘家打算,现在皇上赐婚,金口玉言,我看你怎么面对你的儿子!”

    崔氏瞬间噤声,她好恨自己在这件事上不该打这种小算盘,想着帮扶娘家,她想着世子夫人的名头还是留在自家的好,谁承想会变到如此地步。

    义哥儿颤声道:“母亲……”

    林修楷不加掩饰的表现出对崔氏的厌恶,“行了,你现在哭有什么用。世家子哪个不是需要为自家做出牺牲的,何况此番只是娶妻。义哥儿以后更应该勤勉向学,努力做出一番作为。”

    崔氏心中只有她的娘家,没有国公府。从今日起即刻回你的娘家,没有想清楚宣国公府和你那娘家孰轻孰重这个问题,你就别回来。同时管家之权移交给母亲。”

    崔氏跪地膝行,妄图抓住相公的衣摆,“妾错了,妾真的错了。”

    就在宣国公府鸡飞狗跳的时候,京兆府小李登门,说是需要传讯一下宣国公府的李嬷嬷,她涉嫌一起毁谤京城闺秀清誉的案子,特此前来缉拿,还请宣国公府这边行个方便。

    林老夫人听完前来禀报之人所说,豁的起身,指着大门喝骂道:“他们少卿府是什么意思?我们宣国公府都出让了嫡出哥儿,让那小庶女进门。怎么他们还得理不饶人了?”

    林老夫人心下那个悔啊,当真不该听李嬷嬷嗦,去招惹方老夫人,这下好了,丢人又丢阵。如果李嬷嬷让他们拿了去,李嬷嬷干得那些阴私事都会抖落出去。国公爷也会背上一个治家不严的罪名。

    国公爷都有些厌烦了,这些年他都不知道为这个家擦了多少屁股了,“老夫在前头拼死拼活,不坠宣国公府的名头,你们一个两个都过来给我拖后腿。”

    林老夫人羞愧难当,“老爷,我这边已然听了方婉那个小丫头片子的话,奉上了十万两的银票,谁承想……”

    “谁承想她还是不想放过你们!”国公爷把林老夫人的话给补充完整。

    “当初你们赔钱就赔钱,花钱息事宁人,想着吃个教训。结果你们倒好,扯着嗓子吆喝,生怕京城里的人不知道这档子事。毁人方婉名声,结果砸到自家头上。”

    “愚蠢啊,当真是愚蠢!”

    “当初方老太太透露给咱结亲的意思,就方婉那庶女的身份,怎可嫁入宣国公府来。你们大可不当回事,随那老太太攀咬。京城里头谁会把一个乡下老太太的话放在眼里,只会嘲笑她不自量力。

    你们觉得昭儿结了这门亲丢人,婆婆屡次三番来打秋风,伤了面子。此次还对世子夫人之位生出了想法,你们觉得此前太过软弱,让这乡下老太太生了不该有的心思,想要教训一二。

    结果非但没有教训到人家,还让官场上其他阵营的人抓住了把柄,把这件事当做离间我们跟侍郎府的椽子,攻讦新政!平日里我怎么说的,让你们谨言慎行,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盯着,稍微不注意就会有人拿出来做文章。

    如果一开始你们不把方老太太的话当回事,不去跟一个乡下妇人计较。

    还有崔氏为了娘家的利益至国公府的利益之上。时彦早就提醒过你们,尽快定亲,他母亲决意不会让方婉为妾,断了他母亲的念想。结果为了给娘家人捞好处,耽误了哥儿的娶亲。

    但凡你们将我们的话听进去一分,义哥儿也不需要娶小门小户的庶女为妻。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这一切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

    林老夫人跌坐在凳子上,一脸茫然。

    崔氏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国公爷派人将京兆府的人迎了进来,请他们去偏厅一唔。

    小李做梦都不曾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摸上宣国公府的门楣,还是国公爷亲自相邀去国公府坐坐。小李告诉自己要冷静,别露怯。

    进入偏厅,小李给公国爷和礼部左侍郎见礼。这是小李第一次接触离皇权最近,大明朝最有权柄的太傅。

    国公爷比他想象中的更加温和,还让位卑如草芥都忍不住心生摇曳,折服在他的风仪之下。

    此刻的秦大人正在右相府邸对弈,平日里一脸温煦的秦大人,下棋倒是颇具几分杀伐之气。右相闲闲落子,整个棋盘上右相被逼到角落,诸子不得伸展。

    秦大人笑道:“座师可是让我。”

    右相欧阳鼎微微笑了笑,博远要改一下你那好争之心。

    “学生未曾想过皇上会死保宣国公府和少卿府。”

    右相欧阳鼎打断秦大人的话,“皇上不是在保宣国公府和少卿府,而是在保他的新政。皇上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理由攻讦他的新政。”

    秦大人放下棋子,“学生何尝不知,只是这新政哪一条不是限定士族权力,就连最普通的念个书,还需要给寒门子弟划分名额。是不是今后朝堂之上需要预留一半的位置给这群寒门新贵。”

    “座师,我等就是普通的士族,不是顶级门阀。我们也曾是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出来的。现如今皇上为了中兴之主的名声,上了宣国公的当,皇上也不想想,宣国公才是真正的顶级门阀,指望他们将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可能吗?”

    欧阳鼎未置可否,只是问博远,皇上的告诫可否铭记在心。

    秦大人低头喝了一口雀舌道:“「饮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离披。」取自《菜根谭》。全句: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备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赋敌国,皆以十分取败者也。康节云﹕”饮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离披。”旨哉言乎!”

    欧阳鼎慈爱的跟这个后辈说道:“时未至而为之,谓之躁;时至而不为之,谓之陋。

    博远,现在还不是时候。”

    秦大人深吸了一口气,“但是我已经派人去了宣国公府。”

    “什么?赶紧撤回来!”

    “我知道我此番作为会惹宣国公,甚至皇上的不快。但是我必须要在宣国公和少卿府之间扎上一根钉子,让他们心里生出嫌隙。那位小庶女的存在,提醒着他们,少卿府和他宣国公府并不是一条心。”秦大人不以为意,他似乎早已预料到结局,他依旧选择如此。

    “今天回去,不,你就在老夫这里写好外调申请。京兆府尹也不是什么好官,京城权贵林立,不易作出政绩且容易树敌,不如外调做一名封疆大吏,真切实际的做一些事情。

    “现如今朝堂之上鼓吹新政言论甚嚣尘上,老夫觉得宣国公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太过急功近利,百姓并未真切地得到好处。我需要你做老夫的眼睛,看看百姓的生活到底如何,我朝百姓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学生自当谨记座师教诲!”秦大人郑重的给欧阳鼎行了一个大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