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求才
无忌带着微妙的心情踱了进来,这两人,其他的交际也还属正常,可是这会儿李世民衣冠不整,都躺到妹妹床榻上去,这就有点挑战他的认知了。这才认识多久啊喂!
只能安慰自己,这里不是妹妹的闺房,只是她院子里看书待客的外厅;李世民躺在榻上,但也只是脱了厚一点的外衣,单衣裹得严实,这么滑稽的状况下还要针灸,且房门大开落落大方,也只能说他们两个是很磊落了。无忌还能有什么话好说,只能坐进来陪着好抽空把人带走。
留针完毕就要拔,琬琰利落地去扒拉衣服,看得无忌眉眼直跳。好在没有真的扒开衣物,顺利地取出金针。李世民自己检查了针灸处,就起来穿好衣服,难得有点不好意思,稀里糊涂把自己当了病人给琬琰实验,但是乍然当着琬琰以外的人确实有点尴尬。无忌则决定先把人捞走再说,当下立马相邀李世民出门。
琬琰很是意动:“阿兄打算去哪里?等我收拾好一起去呀。”手上的金针还需清洁,她一边忙活一边问,此时李世民已经打理好,很自然地走过来帮她一起整理。
旁观的无忌:……是我多余了。
一时也没有借口拒绝她,纠结了一会只能说:“我们去坊市看看,就去兴安坊,你觉得如何?”兴安坊倒是热闹繁华,但琬琰以前就住过长安,和宝璐也逛过这种所在,对这种坊市的新鲜感早已不在,便兴致缺缺地送两人走了。
高氏这几日越来越忙,临近正日子,妯娌几个越发仔细地核验流程,尤其年轻的高氏,很是谨慎,每天都很晚才回府。因此白日里的一些家务交给琬琰学着处置。
趁着这个时候,她也开始梳理自己身边的人手了。数日前,灵均的生母,刘氏,捎信过来,说起自己入陈国宫廷前还有家人尚在,如今想要回去寻访他们,并表示了她和季氏希望能回江南生活的心愿。为此她们特意写信来同灵均商量,问她是否能一起走。
自然,灵均直接拿着信过来和琬琰讨论了。回江南自然不是一个好选择,灵均不放心她们离开,琬琰也不想灵均远离自己。由是商量过后,灵均决定自己先回洛阳。
“我回母亲身边,一来让她们不至于在觉得异乡无着无落不能自处,暂且先在洛阳安居;二来,你花钱养着我们,手上又没有经营,长此以往也是不行,我就按照先前你的布置,去商铺里帮你打点,总不能教你一直亏空下去,也让我母亲她们有点事情做。至于我母亲的家人,等有了合适的人手,我再派去江南寻访,比较妥当。”
琬琰对这个决定也甚是赞同,当下两人就决定了行程,灵均觉得要抓紧时间回去安抚刘氏她们,所以今日她已经启程回洛阳了。现在接受灵均位置的就是红芝和阿狸,性情稳重些。
还有两个从外院来的,是灵均推荐给她的,紫檀和杜鹃,较为机灵活泼些,琬琰也把她们安置在内院,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
处理完一些事情,琬琰想起离开不久的灵均,不由有些失落。少了她自己还真是有点不习惯,也不知道自己给的财物信物她能不能好好用,去了那里会不会因为年纪尚小受欺负,自己指派的刘二喜跟她一起回去,二喜靠得住吗……想到这里,她感觉自己有必要开始培养一些能在外院行走的人了。
晚上,无忌回来,并带了点逛街时买的东西给妹妹,并指着其中一盒墨说:“这是世民给你的。”琬琰一概收下,欣然道谢。
无忌最后还是别扭地问出口:“观音婢还要为世民针灸下去么?还需要多久?”琬琰说在李世民离开长安前,每天都要教他如何针灸。无忌一听,就表示反对:“妹妹你又不是真正的医士,这样传授医术给他怕是不妥。何况天天这样与他接触,于你名声有碍。”
没想到无忌会这么说,确实让琬琰有点吃惊,或许是自己因为自己不是真正的土著居民,只是臆测这个时代并未有多少理学的桎梏,何况这还是两个如假包换的小孩子的交际,哪里就至于要避嫌。哪里想到在无忌这样的土著眼里这也是不妥的。
琬琰的诧异也让无忌纠结,他不知道妹妹是否能懂,欲言又止。但琬琰又不是真小孩,此刻她想知道的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对男女交际是什么样的标准。于是追问之下,无忌开口说了实话。
“今日所见,确实不妥,衣冠不整还躺在你的房间,实在不好。”
“嗯,衣冠不整,确实不好,可我是在给他治病……不过阿兄说的是,我会注意的。”但是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就要做到,不能没教会就把人家打发了。琬琰想出一个折衷的法子:“那以后阿兄陪我一起吧,有你在就是光明正大了!”
无忌还能说什么,只能以后日常来帮琬琰打下手了。
观察了几日,无忌也明白,这两人确实是没什么不妥当,此后也就是指点穴位,李世民练练下针之类,妹妹在旁边指点,无忌除了围观就是围观,徒增尴尬。
好在除了针灸还能谈点别的。李世民委实是多才多艺,这天闲聊,说起音律,他也略通一二。原来和李渊一样,他也会琵琶,弹得还不错。无忌倒是典型的文气一点的世家子弟,对音律也是自小接触,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至于琬琰,只能大言不惭地表示,她暂时缺失优秀的音乐创作才华,好在还有深刻的欣赏能力。
长孙府上原来也豢养歌女舞姬一类,不过现在多半随行去了洛阳。无忌说:“府里原来有一个婢子,琵琶弹奏,十分精妙,可惜现在被阿耶召去洛阳了。”
李世民也说,“有佳音还得有舞来配,光有琵琶之音却少了编排,也未必最好。”
说起编舞,琬琰想起来,后来《秦王破阵乐》的编排据说就是李世民做的,那时候他应该是个久经风沙的黑壮(?)青年了,不知道那时以他的体格,真的还会带领乐人翩翩起舞,展示他的舞蹈才华么。
看看他现在还算白嫩的脸,再想想未来,令人心有戚戚啊。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针灸教学圆满完成预定指标,时间也到了两家正式成婚的日子。
琬琰和自己的另一位堂弟,也领了一个轻松的小任务:三拜仪式后,为新人撒五谷杂粮。虽说老牛装嫩草本来不会什么心理波动,但此刻置身于这古老喜庆的氛围里,一举一动都有那么些吉祥的说头,到底还是有点亲切感怀的意思在。
闹完洞房,就去参加宴席。这一回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了李三娘子。这位年约十七的新妇看起来美丽温婉,颇肖窦氏,看来也是藏刚强果敢与内,但依旧表露出大方果决的气质。
她亲切地对琬琰问好,还记得丈夫给她带回来的茶叶是琬琰送的,表示自己应该回礼,或者至少也该请琬琰来作客。
琬琰快活地答应了去柴府作客,权当是回礼了。
自然在宴席上也遇见了窦氏。对于最近针灸之事,琬琰特意要求他不要乱说,以免让人误会他精于此道,但显然李世民对他母亲是不会隐瞒这些事情的。从窦氏异常热切的目光里,可以想见她已经知道了。
对于长辈自然是要恭敬问好的,余者也就不多说,自有高氏等人在应酬,也好在自己年纪小,不用应付窦氏太久,便被放去宴席上了。
今日琬琰看见了李家的不少亲戚,但是没有见到李渊的长子,李建成现在应该十九岁了,按这种家族的习惯,多半是已经成亲了。而李家嫁女,也没见到长媳出现帮忙。除了李世民和三娘子,其他的李家子女看来依旧留在河东老家了。
不过这都不关琬琰的事,她只对这第一次参加的古代婚礼兴致勃勃,和真正的小孩们挤在一起看热闹,充满新奇与喜悦地围观着婚礼。
这个时代的婚礼还多是黄昏进行,只是一些人家陆续在早上就开始亲迎;却扇礼也依旧是主流,只是从南北朝开始渐渐有了盖头遮面。今日的婚礼则结结实实是按着古礼,黄昏行礼,以扇遮面,在青庐里成亲。合卺同牢之礼也一个不少,傧相吟诵,梳头合发,一道道程序下来,让观者也沉浸在这仪式里,庄重缠绵之意,溢于言表。
心满意足之余,琬琰也替灵均遗憾:原本她也很期待围观一下这场婚礼的,也是件难得的体验呀!如今只能自己写信给她转达了。
这一日的宴席结束,高氏自觉总算是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累得够呛。她决定休息数日,再出发回洛阳。而灵均的书信这时候也来到琬琰手上。
看样子她的进展不算差也不算顺利,主要还是身边缺少一个得力的管家,在外行走不甚方便,灵均的意思是那边还是缺人手。看了这封书信,琬琰沉吟再三,就去找了高氏。
“阿娘,你身边可有会经营商铺的管家?”
高氏身边有婢女嬷嬷,至于外面行走的管事她只有一对姓齐的兄弟,其中一个留在了长安,这次婚事也是由他帮衬高氏处理的,轻易也调不走。
高氏问她:“你现在需要管事做什么?他们在外行走方便,但你现在还不用学外面的经营,有什么需要的就告诉我,再不济嬷嬷们也能替你采办。”知道女儿是要自己做营生,她很不赞同,“你还太小了,容易被外面的人蒙蔽,这件事情先等等。你也不缺钱用,传出去了也不是什么好名声,不妥。”
琬琰心知高氏中规中矩的性情,便不强求。但是她并不完全是为了经营求财,而是需要人手,还得是能办事的人。恰好此时李三娘的名帖来了,琬琰想起来这位李三娘身边还有一个人物,不由心中一动。
据说后来李家父子起兵,柴绍和李三娘在长安要去投奔李渊,两人分开走。李三娘变卖了家财招兵买马,遇上了一伙起事武装。李三娘派身边的一个下人去招安,那人单枪匹马跑过去,竟然真的把一支队伍兵不血刃地拉来了。这个下人就是马三宝,后来是三娘子起兵的得力助手,因功还被封为将军,颇得重用。
琬琰现在缺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对三娘子能招纳人才若此也感到好奇,当下便接了名帖,并送信过去,明日就上府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