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艺不轻授
七月,洛阳城内热浪滚滚,有如蒸笼,含光剑馆前院大槐树枝叶打着卷,在阳光下一动不动,墙角野草无精打采地蔫着,借着树叶的荫凉喘息。
剑馆内静悄悄的,学员吃罢午饭各自归家,史阿几人也在屋中歇息。后院的高楼上,王越背手站在窗前,从这里可以看到前院的情形。
刘宇光着膀子、赤着脚,穿着条犊鼻裤站在树荫下,时不时地挥舞一下手中的木剑。看似随意的挥舞,正是王越上午教习剑术的精要所在。刘宇旁听授课一个多月了,很用心、很刻苦,悟性惊人。
看到刘宇手中剑劈砍挑刺、撩圈搅拨,有如龙蛇飞舞,王越拈须点头。刘宇的手眼身法步协调通畅,已经踏入门户。在洛阳开剑馆已有三年,拜在自己门下的弟子多达数百人,除了三个亲传弟子,能与刘宇相提并论的很少。
闯荡江湖二十余年,创出幻风剑法,名士杜仪看过后曾赞其剑法快如闪电,捷如疾风,迅若闪电,“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与先贤称春秋名剑含光之意相合”。
携无敌之名来到京都洛阳,公卿贵戚竞相招揽,自己不愿成为豪门部曲,选择在广英亭开设含光剑馆,洛阳子弟争先拜到门下,回想当初来洛阳时盛况,王越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可惜好景不长,自己授课要求严格,那些慕名而来的学徒受不了苦,纷纷求去,同行趁机败坏自己的声名,含光剑馆每况愈下,不得不从大宅院迁到这个小院,学费从三千钱降到了二千钱。
自己开设剑馆的本意是想引得天子注意,搏个一官半职为朝庭效力,可是天子耽于玩乐,信宠宦官,根本没有注意到出身平民的他,更不用说招他为官。
前来学剑的弟子逐渐从公卿子弟变成了小官、富商家的孩子,自己想要借助弟子结交公卿门阀、以求闻达于天子的目标却渐行渐远,王越忍不住轻叹出声。
弟子中不乏资质出众之人,但能吃苦的却极少。三名亲传弟子中,史阿跟随他已有十二年之久,心性脾气都合乎他的胃口,幻风剑法学到七成;宋真修练极为刻苦,用心最诚,但性情与剑法不合,耗时七年只得五分真传;顾明天赋最高,得剑法迅捷之精要,四年光阴便能与宋真齐肩,可惜他生性跳脱、好耍小聪明,根基不稳将来成就怕也有限。
至于其他学徒或不肯下苦功、或为他事所扰,只能学个一年半载,基础剑术、步法尚不熟练,根本没有资格见识他的幻风剑法。
不是王越挟技自珍,自古有“艺不轻传”的说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并不少见。剑馆授徒传授得多是基础知识,想把师傅的绝技学到手,除了下苦功外,钱不能少花,还得讨师傅欢心。
刘宇不知道王越在高楼中观察自己,他沉浸在体会剑意中,胸口处的红痣逐渐变淡,像是渗入皮肤之下,只剩下淡淡的痕迹。
红痣虽然隐没,但带来的好处却让刘宇惊喜不已:头脑清晰,耳目明聪,手脚灵便,还有便是爆发力。
练剑不光是练招式,还需练腕、臂、腰之力,练劲之法有上罐、运臂、抖枪、击靶、转腰、站桩等法,最考验人的吃苦韧性。
以运臂法为例,取黄泥加水置于瓮中,取三尺木棒插于其中不停搅拌勿使干结,到搅伴如意则腕力自成。
刘宇每日晚间都会搅泥半个时辰,初时根本无力搅动,屡屡激出“龙珠”之威,轻松半刻的结果便是头晕耳鸣,精神不振。
身具“龙珠”不敢对人言,在刘宇看来,这颗小红痣就像蓄能池,定能助自己一鸣惊人,只是还不知道该如何驾驭、应用。
未时将尽,刘宇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将手中木剑放回兵器架上,该回厨房准备晚饭了。
看到刘宇回后院从井中打水冲洗,王越微微点头,他看重刘宇的不光是悟性和刻苦,而是刘宇没有忘记本份,每日三餐没有因为练剑耽误,这份心性最难得。
顾明没少在王越面前替刘宇说好话,他巴不得能多个脾味相投的小师弟,大师兄严厉、二师兄木讷,都玩不到一处,有个师弟自己也能过过师兄的瘾了。
王越动了收徒的念头,师择徒徒亦择师,像刘宇这样勤奋、悟性过人的弟子少有。史阿的一句话却让王越生出不安,“这个刘宇才十四岁,行事老练稳健,比顾明还要老成,这样的人怕是心机深沉之辈,不可不防”。
离开窗,王越回到榻上盘腿调息,收徒之事不急,还需多看看,等过完年再说吧。
刘宇很急,除了做好一日三餐,全部心思都花在练剑之上了。紧迫感来自对将来的预知,再过几年天将大变,等到董卓迁都长安,洛阳付之一炬,眼前的繁华将化为焦土。如果不能在这之前保身立命,将会和百万普通百姓一样在兵祸中丧命。
乱世必争,时不我待,自己已经落后众人许多了。不说出身门阀的袁绍、曹操等人蓄势待发,便是刘备也与他的两个兄弟借助平定黄巾之乱崭露头角,踏上争霸的征程。
黄巾之乱让汉将失其鹿,能早一步加入到逐鹿的行列自然占据先机,可惜自己还只能指挥厨房的锅碗瓢盆,哦,多了个帮厨孙婶。
孙婶已经将粟米放上了甑锅,蔬菜洗净择好放在桌上,鱼也打理好了,四斤重的老母鸡午后便进了釜中烹煮,厨房内散发出浓烈的香味。
习剑之人体力消耗大,剑馆的菜肴荤素各半,在吃的方面,王越向来不肯亏待自己。今日晚餐四荤四素,蘑菇炖鸡、煎鱼、米粉肉、炒猪心、灼菘菜、炒芜菁、炒芸薹、煮芥菜。
伙食不错,加上锻炼,刘宇的个头窜了一截,此时再要对上程老六,攻守之势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