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恐怖小说 > 风雨古堡村 > 第15章 各朝代战火虽消 死尸山鬼哭狼嚎

第15章 各朝代战火虽消 死尸山鬼哭狼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孟明视等三人正在古堡村大河边陷入绝境,仰天长叹之时,突然远远看见古堡村河边有一人头戴草帽,坐在河边钓鱼。

    突然,这人摘掉草帽向他们三人猛烈挥手,边喊道:“孟明视元帅!快来上船!”三人转身急速跑了过去。这三人跑近了一看,原来是秦国的子桑。三人都愣住了,遂好奇追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子桑道:“先别问,赶快上船再说!”于是子桑急忙拨开草丛拖出一条船来。三人一齐将船推入水中。跳上船去,向河中心划去。刚刚离开岸边不远,几十匹战马就奔驰而来,立在了岸边,

    一看,孟明视三人已经乘船驶入河中心,快速向对岸划去。就在船只到达河中心时,子桑告他们说:“就在你们出征的那一天,蹇叔安排我,让备好船只在这古堡村的河边接应你们!我等了你们好多天了,我知道咱们秦军遭受伏击了,以为你们跑不出来了!”孟明视惊叹道:“蹇叔真神人也!”

    孟明视三人逃回秦国,秦穆公穿着一身孝服站在郊外等候他们。见着他们三人哭着说道:“我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导致全军覆灭,这是我的罪过啊!”于是既没有处罚他们,还又让他们保留原职。

    三年后,孟明视率领秦军前去晋国复仇,于是又在古堡村死尸山一带打了几次战役,杀得沟壑岩石之中堆满了尸体。然而秦军依然没有取胜。

    到周襄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623年,秦国又以孟明视为帅,大举进攻晋国,晋国坚壁清野,坚守不出。于是秦军只好到死尸山埋葬了秦军将士尸骨返回了秦国。从此多年来秦国不敢向东扩张,转而向西发展。

    然而最终还是孟明视等三人统率秦军彻底打败了晋军。

    后来又在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军在此与楚霸王的军队发生过多次战役。到了三国时期,古堡村这一带被曹操占据,这一军事要塞更是曹操排兵布阵的绝佳用武之地。

    然而,这死尸山由于死的人太多,后来每到黄昏,山谷里就烟雾弥漫、鬼哭狼嚎,恐怖之声,铺满山谷,惊天动地,彻夜不息,令人毛骨悚然!这一现象延续了好多年。后人们都说这是死尸山上无数战死的冤魂不能魂归故里,日日凄婉哀嚎。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被日本鬼子占领,成为了日军的重要军事据点。日本鬼子又在这里修建了多座高大的炮楼。他们从这里出发,对周边三县开展疯狂大扫荡。对这一带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国民党军队多次与古堡村的日寇开战,但由于古堡村占据有利地形,碉堡炮楼又修筑坚固,攻不下来。后来古堡村民兵武装,偷偷将地道挖到鬼子的碉堡炮楼底下,用棺材装满了炸药,推到地道内,炸得日本鬼子的碉堡炮楼飞上了天。日本鬼子才从古堡村撤走。

    至今古堡村仍留有各朝代的堡垒、工事遗址。这些古堡炮台就是沿着古堡村的山寨边沿,用古堡村山上最坚硬的刺骨石修建起来的。

    这里每一个残垣断壁都记载着一场场腥风血雨,每一块坚硬山石都会讲述这里曾经发生过怎样惨烈的、惊天动地的战斗故事。而从春秋战国时起,这个村镇就被统治者命名为古堡村。

    建国后,镇山县政府把这里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起来,供游人游览欣赏,了解中国历史,缅怀我国古代文化。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反四风、破四旧,将这些文物古迹统统当做封建制度的残余,被认定是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被疯狂打砸。因而这些古建筑遭到了严重破坏。

    到了改革开放后,为了发展经济,吸引游客参观、游览,镇山县政府对这些古代战争遗址、古堡炮台、战壕工事等,请专家对原风、原貌进行了研究,制作出了图纸,进行了复原修造,将这里打造成为了一级旅游胜地。

    但是这死尸山多少年来,古堡村人还是多有忌讳,一般情况下打柴伐木、采摘山货,都很少到这座山里去,就连放牛放羊子的牛倌、牧羊人都很少领着牛羊到这座山去放牧。

    有一次,村里换了一个外来的年轻牛倌,这位年轻牛倌听村里人讲述这死尸山很恐怖,特别是每日黄昏时分到黑夜这段时间,这山里就异常惊恐。他就自恃胆大,天不怕,地不怕,偏要到这死尸山里放牧。而且偏要到天黑才下山。他就要看看这死尸山黄昏时候,究竟有什么东西?

    他领着牛群进了这山里,山中静悄悄的,只有深涧幽壑里发出阵阵呼啸。偶尔听着一两声山中野兽的吼叫声。一直放到天黑才下山,回去后就炫耀说,他今天领牛群到死尸山放牧了,天黑才下山,啥事没有。

    村里人都只是笑笑,不予置评。到了第三天下午,黄昏降临,天色渐渐暗下来,突然间,从深山幽涧中传来几声粗鲁的哭嚎声,然后慢慢这哭嚎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全部嚎啕了起来。伴随着嚎啕声还有嘈杂声、呼喊声、厮杀声、刀枪剑戟的撞击声,战马嘶鸣声,吵吵嚷嚷、嚎嚎啕啕,惊天动地,无边无际,像有千军万马在这沟壑山坳,而且这声音离他很近,就在他脸前,然而他却什么也看不见。

    陡然,他的头发一下子全都竖了起来,浑身发抖,想喊,但是因为极度惊恐,喉咙喊不出声来!他颤抖着拿起皮鞭使劲在地下甩,想甩出很大声响,来壮大胆子,但根本无济于事。而那些牛马瞬间都把吃草的脑袋扬了起来,把耳朵竖的高高的,由于惊恐,毛发倒竖,尾巴膨胀。他硬撑着胆子,头发在一根一根地像铁丝一样往起直竖,心跳的“嘭嘭嘭”濒临休克状态,快速驱赶着这些牲口下山。

    回村后告诉人们,几度惊恐的张口结舌不能正常表达。从此,他再也不领着牛群进这死尸山了。

    由于历朝历代的战争洗礼,古堡村人家家都有口口相传的祖先们英勇抗敌,保卫村镇的战斗故事,古堡村人都是英雄后裔,血液里有着反抗强暴的基因。因而古堡村民风彪悍,淳朴勇敢。

    古堡村还是一块宝地,矿藏资源丰富,山里蕴藏有铝、铜、金、铁、镁、锰、黑金等很多种矿石。村东头几里外有一座煤矿,那是全村人的命根子。多少年来村民们就靠在深井之下,四块石头夹着一块肉,冒着生命危险,挖点煤,赚点小钱养家糊口。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分山、分地,日子过得渐渐好起来,家家有了余粮,村集体的收入积累也慢慢多起来了。由于古堡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交通四通八达,人流南来北往,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来这里投资开发,兴办工厂、企业;同时古堡村也是方圆百里最大的百货、小商品、日用杂货集散市场。

    古堡村整体建设形状,略呈方形,依山顺势而建。就像冷兵器时代的一个战斗方阵。村中有四条街道,多条巷子,原先是街与街相通,巷子与巷子相通,院与院相通。这也许是祖先们为了组织战斗、疏散隐蔽方便而设计的,其建筑风格一直保留着战时的传统布局。

    近几年来,随着法律文化的加深,人们开始重视生活隐私,于是在新建住房时把通道都堵上了,各家具有了一定的独立生活空间。

    村中心有一个大戏台,戏台坐南向北,后墙朝向村中主街道,戏院东西两面各建有八间楼房,西侧为村委会仓库,东侧八间分别是戏台化妆室、灶房。东南角是戏台院的门楼,大门口砌有六级台阶通往戏院。戏院外面,沿戏台后墙东西两侧,东边盖着二十多间楼房,为各类商铺;西边盖着二十多间楼房,为农村供销社和超市。

    这北、东、西三面的建筑就圈成了一个方形的约莫十几亩地大的一个开阔场地。村里人们就穿过这里踏上戏院台阶,进入戏院看戏。

    戏台后墙和东西两边的楼房因是临街建筑,都带有护墙。护墙延伸出一条长长的平台,恰好适合人们在暖融融的阳光下坐着聊天、老人们晒太阳。

    场地的西面有一株千年老槐,老槐树长得古木参天,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树冠如云。树干上的层层年轮和片片瘢痕记载着古堡村千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岁月沧桑。

    它的树冠之下不知接待了多少代人乘凉、避雨,见证了多少次朝代更迭和村寨易主。如今古堡村人依然在它的树冠掩护之下乘凉、避雨、聊天,下棋、打牌。

    这片开阔地就是古堡村人的“广场”。也是古堡村人们吃饭的“饭摊子”。村里人在吃饭时,就端着饭碗聚集到这里,边吃饭、边开玩笑、边聊天。

    中老年妇女跳舞自然也离不开这块宝地。各种游商小贩,耍猴的、卖艺的、算卦的、刻字的、镶牙的、修脚的、订鞋的、配钥匙的等等,也都云集到这块宝地上,希望能从古堡村人口袋里赚出几两白花花的银子。

    广场周边有理发店、按摩店,足疗店、各类特色的小饭店。有正当生意人也有算卦的、看手相的、放高利贷的,都看准了古堡村人口袋里白花花的银子,特别是那些在半下午,戴着蓝色安全帽顶着头灯,满脸黢黑,刚刚从坑下爬出来,迈着疲惫步伐从广场边沿走过的男性村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