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冯家小娘子 > 第55章 培育失败

第55章 培育失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本应美好愉快的清晨,冯云却抑郁了……

    因为她的香蕈菌丝培育失败。

    她拿着那培育菌丝的罐子,倒出里头的木屑及湿土,上头不是白色的香蕈菌丝,竟然变成了绿色的丝雾状,还散发着一言难尽的味道。

    阿娘见她愣神了许久了,来安慰道:“云丫别急,我瞧着,啊,应是天气的问题……”

    阿娘安慰人的理由编的太牵强了,但是也找不到其他说法了呀,毕竟冯云上山去采香蕈种的时候,她就说过做不成功的嘛。

    但冯云还在思考哪一个步骤出了问题。

    湿润的土壤,和着阔叶硬木的木屑,按道理很容易培育菌种啊,如今天气又不是很热。

    “云丫,来喝茶。”

    冯云摇头。

    “云丫,来跟阿娘编彩线,编上花样,姑娘们都喜欢呢。”

    冯云眼皮抬了一下,又叹了口气。

    “要不,云丫,咱们裁衣裳?”

    冯云摆摆手。

    “做艾香,说好的做艾香的呢。”

    冯云:“唉!”

    倒是阿暖,去仓库里拿了篮子,拉着冯云的手道:“阿姊,咱们再去那采香蕈的地儿看看吧。”

    冯云终于起身动了,只是不是去采香蕈,是垂头丧气坐在茶桌上,倒了碗藤茶,一口饮尽。

    阿娘倒还是第一次见女儿如此不高兴,闷闷不乐,一言不发。

    柴堆下的小鸡,已经全部孵出来了,可能是三十枚鸡蛋太多,还有些边边儿的没孵上,还有中途捡出来的五枚,总共二十只小鸡围着鸡妈妈转。

    老母鸡张开着翅膀,带着后头一群跟屁虫开始在院子里东啄啄,西看看。

    未免小鸡们将院里种的艾草啄坏了,阿娘只得将它们关进鸭圈旁边儿的篱笆圈里。

    “云丫,来瞧瞧小鸡?”阿娘指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黄鸡问道。

    冯云单手撑着自己下巴,望着柴火堆发呆,淡淡道:“早上已喂过它们了。”

    “那圈里的一撮黑不好了。”

    冯云趴在桌子道:“它是吃饱了,懒得动。”

    阿娘无法了,家里的鸡鸭都讲了一遭,冯云还是唉声叹气。

    阿暖扔了篮子,牵着阿娘的手看小鸡。

    “要不,咱们去摘蒌蒿吧,你二婶子说的,跟她妯娌洗衣裳,发现山脚下的那条河,有好些蒌蒿了,咱们采了炒着吃。”

    冯云转了个身子,淡淡道:“过几日吧。”

    “过几日丫头妇人们采完啦!”

    “那就阿娘带阿暖去吧,我一会儿烧火做饭。”

    等等!烧火?

    对啊,冯云从座位上跳起,她被自己笨到了,太无语了。

    菌丝培育不能掺杂杂菌,野外捡的木头桩子,谁知道什么细菌真菌落在上头,自己也是,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捡了捣碎就往罐子里头放。

    太无语了,培养了七八天,原来培育的都是杂菌,培养的土壤木屑必须得消毒了才行啊!

    难怪罐子里长出了绿色的不明状菌丝。

    这个年代,人们还没意识到真菌细菌这些微生物,对于植物的培育种植,还停留在宏观层面,香蕈这种靠孢子传播出种的菌类,现在的人们恐怕只能观察到,但是不知原理。

    这里的人也根本不知道微生物究竟是什么东西!

    然而,在这个技术条件下,培育香蕈菌种,最简单粗暴的杀菌方式就是烧火烧水,高温杀菌!

    真的是,这么重要一个步骤,冯云不知道自己每天在游魂撞尸些什么,除了挖挖野菜,摆摆摊,就是看村里热闹,浑浑噩噩的!

    可知要是在这个年代大面积种出香蕈,那可就发财啦!

    难怪去书房里头查香蕈的书,一本也无,只有几样菜谱,记载了香蕈的吃法。恐怕这时候的香蕈养殖技术以及理论层面,还不如她没接触过养菌的人的多。

    冯云此刻头脑乱糟糟的,迫切想理清楚头绪。

    阿娘跟阿暖,看冯云一会儿捶胸顿足,一会儿恨铁不成钢,敲着自个儿的脑袋,唉声叹气。

    “云丫,咱不着急哈。”

    冯云笑道:“不着急不着急。”

    实际她急得不得了,她想立刻就上山去瞧那片香蕈种地如今怎么样了,还有没有香蕈出来,给自己在来一遍培育。

    “阿娘,如今应是还有香蕈的吧?”

    阿娘点头道:“往高点的山应是还有的,山林里头冷些,若是到了酷暑时候,那就是再也没有了。”

    “太好了!”

    冯云就想拿了篮子出门。

    “下午去吧,云丫,进山半个时辰呢,一会儿该吃饭了。”阿娘一句话,冯云顿下了脚步。

    冯云挠头,憨憨笑道:“好,我着急了,下午再去吧,正好我再找找有没有烂木头。”

    阿娘带冯云去了后院洗澡房旁,指着沟渠边的一堆木头道:“诺,烂木头,放在这好些时候了。”

    “怎么我之前没瞧见呢?”

    “这烂木头,没什么用,难不成还当个宝啊,没跟你讲,肯定发现不了啦。”阿娘笑道。

    冯云顿下身去,挑拣了几根,已经被水朽的不成样子,看不出来什么木头。

    她只好又请教阿娘:“阿娘,硬些的木头有嘛?”

    阿娘也蹲下身来挑拣出一根,说道:“这是梧桐木。”说完又挑出一根细一些的,“这是椴木,也是较硬的木头了。”

    “还有一根栗木,去年跟你婶子上山打栗子时捡的,放在柴火堆里,被水腐烂了,我便收拾在这边好久没管。”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还在山林到处找这些木头呢,没成想全在家里摆着,我竟不知。”冯云叹气道。

    “正好都是硬木头,一样一根,上次是我太过自信,以为塞塞烂木头就能让香蕈长成,如今再找些陶罐瓷瓶儿,一口气做它个五六个,我就不信,一个都不能成。”

    阿娘不解:“这,有何区别?”

    “区别可大啦阿娘,一两句解释不清呢。”不是冯云不解释,总不能跟阿娘说什么咱们这个世界还有微生物,还有细菌真菌这些小的肉眼都看不见的生命存在吧。

    当年列文虎克也是制作出了显微镜才发现这些微生物。而这个年代,别说显微镜,就是近视眼镜,玻璃,琉璃都还未被完全发掘应用,倒是有人琢磨出类似近视眼镜的,那也只能在上层贵族圈层中流传。

    不说别人,就之前去瞧那苏和仲,总是眯眼看人,恐怕也是因为近视的缘故。

    就连近视眼镜都十分昂贵,别说显微镜了,自己一个乡村小丫头,若是说出一番惊世骇俗的理论,不得被人当成失心疯?

    冯云摇摇头,只好道:“我去哥哥先生书房,瞧了几本关于种香蕈的书,上头写的就是,香蕈总是长在硬木上头,像那些软木头,就长不成。”

    阿娘这才恍然大悟,思忖片刻,道:“果然是这样!我们上山采香蕈,果然都是些梧桐木或者栗木。”

    阿娘对子女做事,从来都是宽容的,冯云说要陶罐瓷瓶儿,她就又去问婶子和隔壁大娘平日里不要的,都收了过来。

    冯云感谢着阿娘,将这些瓷瓶儿一一打水洗干净。

    这次冯云决定不将思维受限,不仅瓷瓶儿陶罐里头培育,还要将哥哥练字的废纸,草皮树皮都裹一个试试。

    可惜现在的条件,是没有什么塑料薄膜,不然更加省事便宜。

    吃过午饭,冯云让阿暖不要除火,将洗干净的瓶子,放在锅上蒸烫杀菌。

    自己则捡了那些木头,用柴刀震成碎片。朽木一敲就粉碎。

    其中,椴木的被冯云和了湿土和稻草碎拌匀。梧桐木的则跟湿土与纸屑拌匀。栗木跟湿土就不需跟其他碎屑一起拌了。

    做完这些,三堆培育菌种的木屑便已做成。冯云分三个蒸屉,将这些木屑一起上锅蒸杀消毒。

    这么忙活了一个时辰左右,将消完毒的木屑及瓶子拿出,放凉后,塞进瓶子中,塞的八分满即可。

    还有的木屑便浇些熟水,和匀了,捆成长条状,待放了孢子跟香蕈碎,便可一层层裹上纸,等待培育出菌种。

    上山的路冯云带了阿暖一块去,阿娘也跟着,想砍两捆柴回家。

    再次下到那片香蕈种地,倒是没有太大变化。

    种地无人下来过,但是木头不是风吹就是雨淋,有些倒在地上,被溪水浸湿。

    倒是前几日被敲的木头竟然长出不少的香蕈。

    冯云哑然失笑,这便是从前叔叔说的,若是木头不长菌子,敲一敲,它就醒啦!

    冯云一开始还以为是开玩笑,是叔叔拿她年纪小,逗着开心玩儿的,没想到这个方法竟然是有效果的。

    不仅冯云敲的那一片,就连一开始冯献敲的那几根木头,上面已经有好些香蕈在长了。

    冯云从背篓里拿出她准备好的瓶瓶罐罐和木屑棒,寻找一朵成熟的香蕈授孢子。

    阿娘见附近好些柴火,拉着阿暖一起去捡。

    这些木头长出的香蕈,采摘下来,怕是又有半篮子了,得亏三月一场雨,让这边更湿了些。

    但长期依靠这些木头也不是长久之事,冯云将全部木屑棒授菌完毕,开始找合适的木头。

    倒地的梧桐木已经被砍成一段一段的了,冯云终于望见不远处一棵椴树。

    椴树如今长的郁郁葱葱,毛茸的叶子下面结了它的长果,可惜果子是不能吃的。

    椴树虽是普通的乔木,但浑身都是宝,若是砍了一棵正在生长的椴树,也有些可惜。

    冯云只好问阿娘道:“阿娘,那种椴树,有倒地的么?”

    阿娘远远望去,这种椴树这边常有,只是倒地的容易被人捡了当柴火烧。

    “找找是有的,这种木头耐烧,怕是很多倒地就被捡了劈成柴火烧了。”

    冯云一阵心疼,好好的优质养菌木,竟然被当成柴火烧!真是可惜可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