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建康元年十月一日。
中秋刚过, 京城的人群仍未散去,从安平公主回来后,笼罩在京城上空的恐慌被冲淡许多, 隔离区建立,药材开放, 大夫和学子们的救治, 让被困在城中的百姓看到一点希望。
店铺不约而同地打折,如百香楼和落雁居,更是将免费原则进行到底。落雁居甚至成了京城第二大收容所,许多外地人聚集于此,他们写信告知家里人,然后托平安镖局的镖师送去——平安镖局,连名字都恰逢时宜。
镖师们不仅承担送信人的职责,还成了京城里最活跃的一批人。
因为时疫的传染性, 大夫让人们减少出行。隔离区和收容所一般有统一伙食, 但一两顿还好,吃多了难免挑剔起来。
外地来的大多是商户,脑子本就灵活,很快有人动起脑筋。给镖师塞上银子,帮忙带一份百香楼的饭菜,每日饭点左右送到隔离区。
外商大多出手大方, 给的小费不低, 困在城里的镖师出不去,整天待在镖局里无所事事, 连分部都在帮忙运送物资,自己刚拿到的月钱还嫌烫手,便欣然接受了送上门的外快。
他们可是千辛万苦才进的总部, 给分部超了业绩多丢人。
于是京城出现了这样一道奇景。
每天邻近午时,一群外商就趴在窗台眼巴巴地望。
待看到平安镖局的红色马车,激动地伸长脖子。
一群穿着干净统一制服的年轻镖师从马车上走下,他们脸上绑块白绢布,只露出黑葡萄似的眼睛,仰头看一眼,然后拉下铃铛。
这时候一个勾在绳上的吊篮会摇摇晃晃地放下来,镖师伸手拿下吊篮,把马车里准备好的食盒放在篮子里摇上去。
食盒一拿到手,迫不及待的食客蜂拥而上,从食盒上粘的字条判断自己那份,打开后饭香扑鼻,惹得众人纷纷侧目。
“你订的哪家?怎么这么香,摆盘也精致。”
“自然是百香楼,”那人得意地展示他的食盒,“他们家的食盒都是橡木做的,能最好保留食物的原味,厨子是得过创作大会头名的人物,这菜嘛,自然不同凡响。”
问话的人眼里的羡慕要溢出来:“我也想订来着,但预约的人实在太多,轮到我的时候大概时疫都要过去了。”
一群人吃完后将食盒放回吊篮。大约半刻钟后,楼下铃铛声再次响起,外商把篮子吊到楼下,篮子里放了一串亮晶晶的珠宝和明天的菜单。
隔离区的人们不能接触外人,但对于这种事情,管理的人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接触风险,一切好说。
有人不满足于订餐,会在篮子里再放一张字条,要求带上一份《周报》或是新出的话本。
虽然价格贵了一点,但能够足不出户知晓京城大事,还免去自己排队等餐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一个花钱买时间,一个利用时间赚钱,各取所需罢了。
因为镖师来时会摇绳上的铃铛以做提醒,而且刚开始是在外商间兴起的买卖,所以城里人称这种运镖方式为“铃铛外卖”,镖师为“摇铃人”。
即使是未被感染的安全区,人们出门也要戴上厚厚的面纱或者缠上绢布,生怕一不小心就中招,如今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现成的饭菜,买到各个地方的东西,愿意出门的人自然变少了。
一时间,京城里到处能听到清脆的铃声。
亲眼目睹一切的在威廉在《大周游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在周国,即使是可怕的时疫,人们也只是担心了片刻。因为门口欢快的铃声响了,人们很快忘记烦恼,像小鸟儿听到叫唤般飞奔出去,从身材健壮的“摇铃人”手中接过今天的午餐,并笑着附上今天的小费……似乎只要有那位公主在,人们就能安心吃着便捷的晚餐,等待黎明再次破晓。】
话说远了,此时“铃铛外卖”的火爆让其他镖局眼红不已,想分一杯羹时却发现平安镖局早已垄断了整个市场。
任何一家镖局都没有平安镖局那么多新款武器和足量的马匹,最令人惊讶的是镖师的数量之多和积极性之高,因为一天工作只有四个时辰,所以总能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活跃的思考,在服务态度上尤其让人称道。
平安镖局能脱颖而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和百香楼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不知道为什么,同样是提前下的订单,平安镖局的镖师总能多拿到几份预定。
仅多出的一点概率,已经足够让人心动了。
在各个镖局明争暗斗时,商铺间也陷入了内卷。
有的商家在营销上花心思,首单八折,满三单七折;有的商家在菜品上花心思,一个小小的食盒能摆出花来;还有的在包装上花心思,专门找人定制了和百香楼一样的食盒,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莫过于榭水楼和悦来客栈,一个靠着味道取胜,一个靠着价格翻盘,稳坐钓鱼台的却是每天只支持订购五十份且菜品随机的百香楼,虽然价格比一般酒楼贵,但绝对物超所值,为了抢到这五十份名额,许多人削尖脑袋想拿到手,最后还是看运气。
所以平安镖局的玄学,成了订餐首选。
吃饱喝足后,人们将目光投到隔离区。
京城里所有大夫都留在疫情一线,还有理学科的学子们,隔离区总能见到他们年轻的身影,他们从实践中学习理论,又将理论反哺实践。安平公主没有亏待任何一个人,单独划出一片区域供大夫和学子们休息,每日消耗的物资全落在国库和公主府头上。
人们忽然发现,安平公主从未以时疫或是战争的名义向他们收过一块铜币。
于是人们开始自发地募捐物资,东家半两银子西家一摞谷子地凑,趁着天不亮放到公主府门口。
曾有小偷偷过,结果被路过的行人扭送到官府,被教训了一顿不说,出门都要忍受异样的目光。
后来城里的人再没有见过这个小偷。
小桃每天清晨推开门,都能在门阑处收到来自百姓的善意,最大一笔是一张两百零八万两银票,小桃看着戳记像是钱庄老板的私印。
这些东西公主从不过问,只说把东西转交给段大人。
因为公主大多数时间都奔波在朝廷和隔离区,最近齐国做出了什么船,邀请许多人观赏,公主只看了一眼,便把邀请函扔到角落里,早饭草草吃两口就出门了。
但最让公主生气的不是这个,而是最近不知从哪里传来的风声,说时疫源于周国人,所以为保证安全必须封锁周国,齐国联合周围一众国已经决定对大周外来人员进行单独隔离。
小桃刚听到这个传言时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拽着说这话的人的领子让他看看京城的景象,哪有谣言里“一碰到周国人就会感染”的怪病。
朝廷,工部。
大约还是那几个人,围在桌边神色凝重。
探子说齐国的船和他们正在做的几乎一模一样。
不仅是刚开始的草图,连成品都看不出区别。
高大的船身,特殊的造型,声势浩大的宣传,齐国造船技术被吹得神乎其神,仿佛真的上天入海无所不能。
“安平公主,这船还要继续做吗?”
工部副员外不同于其他人的忧心忡忡,他一只手指快速而有节奏地点着大腿,问道。
少女红唇轻启,吐落出干净利落的一个字:“做!”
“可是齐国先做出来,这时候再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船来,肯定会被人说抄袭,大周现在名声本就不好,再背上一个抄袭的名头……”工部副员外皱着眉头叹气,好像真的在担忧大周的未来,“以后怎么在其他国家面前抬起头来!”
陈茶斜睨了男人一眼,眸色冷淡:“本宫倒看不出薛大人这么在乎大周的名誉。”
被少女琥珀色的眼睛盯着,工部副员外不知怎么脊背有点发凉,他脸上挂着习惯性的假笑:“那是自然。”
“既然薛大人这么在意大周名誉,又怎么会和人说出'周国人都带着传染源'这种诋毁的话呢?”陈茶盯着额头冒汗的男人,漂亮的眼眸里毫无温度。
“卑臣从未……”男人后背湿透了,紧张地咽下口水。
少女没给他说话的机会,半身微前倾,澄澈的目光仿佛能倒映人心:“薛大人,这船的图纸,也是您送给齐国的吧!”
薛成噗通一声跪下直磕头,声泪俱下地辩解道:“公主明鉴!卑臣真的没有暗通敌国!卑臣在大周兢兢业业做了十多年的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公主您不能趁着陛下不在就冤枉卑臣!”
“没有功劳还留你做什么?”陈茶冷冷地看着男人,讽刺道,“薛大人连自己的字都认不得了吗?”
薛成惊讶抬头,见面容清秀的少年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密信,在烛火上微晃,原本空白的纸上很快显现出墨色字迹。
男人眼前蓦地一黑,他传去的东西怎么会在燕乐恩手上。
此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完了。
少女眼皮微抬,声音清冷彻骨:“薛大人知道叛徒是什么下场吧?”
他当然知道——入狱问斩,财产充公,想要拿回来的宅院,这辈子都收不回来了。
男人控制不住地哆嗦着身子,牙齿咬得嘎吱作响,事到如今只有打死不承认:“安平公主明鉴,是有人模仿字迹,诬陷卑臣!”
少女淡淡地扫了男人一眼,似笑非笑:“模仿你字迹的人,是段子守大人吗?”
男人震惊跌坐在地上,脑袋里一片空白。
他看着从屏风后拐出来的清瘦青年,眼睛越睁越大,惊叫道:“你背叛了主子?!”
清瘦青年垂着眸子,一片波澜不惊,淡淡道:“在下从未投敌,谈何背叛。”
作者有话要说: 发现还是把女儿写穷了,本能做到日入208万,净赚18亿啊!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日收208万的我靠着发疯致富》
感谢在2021-04-27 20:24:59~2021-04-30 17:07: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胭脂蕾丝团惜旨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胭脂蕾丝团惜旨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