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忽然的变故让孩子们吓了一跳。
中年女子额头上紧张地冒出汗, 声线颤抖:“贱婢眼拙,不知是宫里的娘娘们大驾光临!”
她虽然不知道这群人的身份,但察觉两个女子身上的织锦衣衫皆是上品中的上品, 少女红衣上所绣金线牡丹乃是周国国花,只有正宫娘娘和公主才有资格穿戴于身。
她怎么也不会把面前的少女和宫里的贵人联系在一起, 所以第一眼只当成芍药或是月季。
但如果细看……
中年女子的手抖得像筛糠, 可怜兮兮地哭诉:“贱婢嘴笨,有什么话得罪到了娘娘,娘娘您大人有大量饶了贱婢吧!”
陈茶看着面前卖惨的妇人,丝毫没有同情的心思。
为了让人们接受女子入学的观念,许多人付出无数努力,承受本不该承受的流言蜚语,却被这种人教回了原来的模样。
陈茶怎么能不气。
辛辛苦苦地挖土,埋种子, 浇水, 期待许久,结果长出来的小树却被人掰歪了。
她现在理解楚子遇说的“最后成效取决于落实的程度”这句话含义了。
如果学堂里都是这种教书先生,学的还是女德那一套,那让女子上学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切终将回到原点。
陈茶想到这里一阵钻心的寒意,面上却更显得冷漠:“你平时都是这么教她们?”
中年女子摸不清少女这句话的意思,瞅着少女的模样也不像生气, 遂掂量着开口:“反正……反正她们最后都是要嫁人的, 学与不学有什么区别…不如花时间反思自己……”
陈茶冷眼瞅着侃侃而谈的中年女子,笑容不达眼底:“反正人最后都会死, 你现在死和以后死有什么区别。”
中年女子像一只被掐住脖子的鸭子,喉管里支吾一声就噤了声。
“花……咳,你让女孩上学?”
艳丽女子见少女冰冷的脸色, 胳膊轻撞了下少女的腰。
“嗯。”
“……真是个疯子,”艳丽女子撇嘴,“我们那儿别说让女孩上学了,连认字都不行。”
齐国的尊卑更为分明,女子基本足不出户,目不识丁,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她这样脸皮厚的,即使仗着个公主身份,背后依旧被人说闲话。
她早就听到无数遍“不知廉耻不守妇道”,“表白了无数次还被拒的老姑娘,以后哪个男人敢要她?”
所以她不能回齐国,那些嚼舌根的宫女吐沫星子就能淹死她。
艳丽女子摇头道:“这不可能。”
她太清楚这件事情的阻力了。光是舆论就能压死人。
“没有什么不可能,你看她们,不是正坐在这里吗?”少女目光沉静。
艳丽女子看向这间屋子里的女孩们,一张张鲜活的脸,眼眸纯净,纯然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
和深闺里死气沉沉的女孩不一样,那些女孩虽然人是活的,心早已半截入土。
她攥紧了手心,喉咙发紧:“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改变。”陈茶毫不犹豫地说道,她的视线落在脚下的女人,“这种人却毁了这种变化——还不滚?”
中年女子畏畏缩缩着爬起来,留下落荒而逃的背影。
男孩女孩们不约而同地“哇”了一声,声音几乎掀翻屋顶。
中年女子听到背后的哄声,脚步踉跄,差点栽了个跟头。
以后再也没脸出现在这个学堂里。
“这种现象出现是必然。”少年的声音如风过竹林,泉滴板石,不知不觉让人平静下来,想听他把剩下的话说完。
“现在学堂还处在摸索阶段,一切问题都有可能发生——老师水平不足,教学没有经验,没有固定教材,课程安排各个地方也不一,这些需要时间去解决。”
“我知道。”
但知道不代表亲眼目睹时能保持心平气和。
时间不允许她犯错,她想快点,快点,再快点。
“姐姐,你别难过,我们也会上其他课,那些老师很好教了我们好多好多东西。”
那个挨骂的女孩抬起头,她对面前的少女心生好感,此时敏锐察觉到少女的沉默,壮着胆子拉了下少女的衣袖。
陈茶见女孩小心翼翼的模样,柔和浅笑,问道:“你们还学什么?”
女孩见少女笑了,脸上露出两个酒窝,她掰着手指道:“我们还学怎么分辨药材,还有算术,还会认字……”
“你们又不要考试!为什么要学认字?”没等女孩说完,小童就叽叽喳喳道。
“我娘说女孩书不能读书,不然以后会嫁不出去。”另一个小童道。
“不对!我奶奶说男娃女娃都要读书,要心怀天下,像安平公主那样,修官道建学堂。”圆脸小童反驳道。
“胡说,读书认字没有用……”
……
小童们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
女孩低头咬唇,不知所措。
陈茶轻握住女孩的手,手心里温热黏腻,她指着少年的方向道:“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小童们摇摇头。
陈茶给小桃递过去个眼色。
“燕大人是这届的科举状元,也是你们学堂的建设者。”
小桃张口就来。
男孩女孩情不自禁又“哇”了一声,拖着久久的余音。
圆脸小童兴奋道:“我还知道他写了一篇文章,宣传过官道!”
又响起哇声一片。
清秀少年在一众男孩女孩惊叹的目光中不自然地咳嗽一声,耳尖通红。
“那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做这些事呢?”
陈茶问道。
“因为他是状元!”
小童们齐声道。
“前朝的状元不少,你们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吗?”陈茶循循道。
小童们疑惑摆头,对他们而言,朝廷实在太远了。
“所以他做这些仅仅因为他是状元吗?不,因为他拥有知识。知识才能给予人普世的心肠和救世的能力。知识从哪里得?只有读书。”陈茶缓声道。
小童们都睁大眼睛听着,不由安静下来。
陈茶望向圆脸小童:“你的奶奶说得没错,无论男孩女孩,都要读书——因为知识比一切都有力量。”
“我,我们也可以,是吗?”女孩怯生生地问。
陈茶怜爱地摸摸女孩的头:“你们一定可以。”
女孩闻言紧抿双唇,眼眶红了:“可是……可是,很多人都说我不应该来这里。”
“你很勇敢,你爹娘也很勇敢,”陈茶半蹲下来望着女孩的眼睛,诚恳道,“请相信我,总有一天,没有人会对你们指指点点。”
女孩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用力地点头。
“回家吧。”陈茶起身看向一张张稚嫩的小脸,笑着道。
没有什么比“放学”这两个字更有魔力了,孩子们又恢复了欢声笑语。
女孩故意磨蹭了一会,等人都走完了才抓起书袋,她经过少女时往少女手中塞了一个什么东西,然后疾步离开。
陈茶摊开手心,是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的字娟秀工整。
陈茶将纸条仔细地叠起来,挡住了艳丽女子打探的目光。
“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艳丽女子嘀咕道。
她挑了个地方坐下,重重叹了口气:“傻子,你干嘛总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陈茶回答也没变:“本宫高兴。”
“累不死你,”艳丽女子啐道,她的声音低了下去,“虽然……虽然确实让人高兴,李大人,你说,齐楚能开这样的学堂吗?”
亲眼目睹一切的青年心里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他润下干涩的喉咙,说出的话很诚实:“不知道。”
艳丽女子又何尝知道,只是看到女孩们脸上的笑容,话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我也想建这样的学堂!让女孩们都能堂堂正正地走出家门!”
看着忽然斗志昂扬的艳丽女子,青年忍不住问道:“有句话臣不知当讲不当讲……欣和公主可曾想过,如果出现今天这种情况怎么班?”
艳丽女子哑声,她将求助的目光望向少女。
少女眉间微蹙,她攥紧手心里的纸条:“对症下药。只要找到问题,就有解决的希望。”
“事情是一件一件做成的。”少女话音刚落,燕乐恩便接话道,“其实在教材的编写上,朝廷已经有了准备,考虑到科考和现实需要,男孩会比女孩多学一些经书算法和强身健体的知识,女孩则学习琴棋书画和女红。但……”
众人望向少年。
少年缓缓道:“但依今日所见,在下觉得教材还需要重新打磨。女子所学不应该局限于如此。”
“燕贤弟认为女子应该学什么?”青年皱眉沉思。
少年淡淡地说出石破天惊的五个字。
“和男子一样。”
众人怔愣了许久。
“这……这怎么能一样?!”
青年喉结轻滚,憋了半天才吐出一句。
“李兄认为有何不可?”少年不急不缓地问道。
“万万不可!”青年劝服道,“女子既不科考,又要操持家务,如果和男子学同样的东西岂不是……岂不是乱了套!”
少年摇头浅笑:“李兄的想法和刚刚的小童有何不同?”
青年脸色蓦地通红。
他在害怕什么?害怕伦理纲常被破坏,还是害怕女孩学到的东西会影响到他们的权威?
青年不敢保证,可能两者皆有。
阻碍发展的不是弱小和无知,而是偏见——对个人的偏见,对群体的偏见。
青年本不是迂腐的人,他朝少年深深一拜:“是愚兄偏执了,愧读半生书啊!”
少年抬手止住青年:“比磐石更难改变的,是观念。李兄的想法是人之常情。”
青年知道少年是给他台阶下,他起身轻拍了拍少年的肩头:“但愚兄还有一点不明。”
“李兄请讲。”
“书本尚可,但这舞刀弄枪之术如何共学?”青年问道。
有伤风化不提,多数女孩自己也不愿意学这种东西。
少年却没有直接回答,他偏头问道:“公主,您觉得如何?”
陈茶一手转着镯子,思索片刻:“强身健体即可,首先得让她们走出这间屋子。”
如少年所说,观念比磐石难改。何况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她明白不能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
要潜移默化地改变,慢慢侵蚀一座叫“偏见”的围墙,一旦遇上合适的契机,这面围墙就能轰然倒下。
少年嘴角含笑:“公主能这么想再好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第一步迈出去,而且在教书先生的选择上,在下认为需要更正规。”
“怎么正规?”陈茶好奇道。
“分批考试,择优录取。”少年的话明显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公主您的参与,现在夫子的工钱和待遇已经今时不同往日,竞争的人越多就带来了这个行业鱼龙混杂,要分清鱼目还是珍珠,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考试。”
“需要多久?”陈茶不得不重视,师者的学问品行会最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质量,如果中年女子那种人长期存在,耽误的都是孩子。
‘“公主可以放心,朝廷里有一套考核各个部门的测验,只要把个别题目稍微调整,统一下难度,只是教材……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打磨。”少年答道。
陈茶松了一口气,她转了圈镯子,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不如你先把教材大致编好,然后把这些老师聚在一起,就像太医院那帮人一样,有事没事研究教材,把里面欠缺或者错误的地方找出来,最后上报给朝廷如何?”
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做,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少年眸光亮了亮,他几乎立刻思考方法实施的可能性:“如果实施顺利,不仅能让教材更加完善,还能让教书先生们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这样一来教师水平得到进步,对教学和管理也有好处。”
“欸,不如办一个交流会!像你们的创作大会那种!”艳丽女子听得津津有味。
“还可以请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开讲坛传授经验,省时高效。”青年补充道。
“那就叫百家讲坛!”艳丽女子兴致勃勃,她晃着少女的手,兴奋地问道,“花瓶,你觉得这名字怎么样?是不是比你那个创作大会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