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诡辩
周淑看见孟嘉的表情了,她不仅没在意,反而是故意打了个招呼:“孟女士好,我们又见面了。”
周淑这个参与机会是她强行要来的,她并没有任务。不过,来看看孟嘉的下场她也很有快感。她知道孟嘉对她有恨意,可如果顾明远案子做实了,孟嘉铁定是阶下囚了,这跟上次审孟嘉,警方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完全不同。周淑带着看热闹的心理,想看看孟嘉的反应。她跟孟嘉打招呼,也完全带着幸灾乐祸的意思。
孟嘉这次被传唤,其实心里多少有些明白,这次的事情肯定不小。她在跟着曹康过来之前,本想给吕宁打个电话,但被曹康拦住了,曹康说就是传唤来问问情况,不用这么紧张。她也不能硬要打,也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想到给吕宁打电话,让她来保护自己。
她被带着到了这里,手机被拿走了,她也没办法跟外界联系。莫菲给她拿了一堆警局的报纸,其实她什么都没看进去。
顾明远的事情,她都是知道的。一旦顾明远瓷瓶里的秘密被发现了,那她无论如何是洗不清的。好在警察只说是传唤,或者也未必能知道些什么。现在她只能抱着侥幸的心理,等着警察来问询。结果,她等来了这两个年轻的女警。
对于周淑,孟嘉心里看不起她,无脑暴躁,而且因为上次的事情她对她恨意犹存。可孟嘉知道自己半只脚已经在监狱里了,她不敢想象自己今后的日子,于是她收起了自己的恨意,很礼貌地回复了一句:“周警官好。”
莫菲把上午的发现和情况仔细告诉了孟嘉,孟嘉做出大吃一惊的样子,说:“怎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
周淑说道:“不要装了,孟女士,你应该是除了顾明远自己以外,对这件事最清楚的人。”
其实孟嘉的“怎么会这样的”这句话想说的意思跟周淑话里的意思不是一回事,她是奇怪警方怎么这么快会知道内情,大吃一惊的表情虽有些夸张,可也确实是她自己内心的反应。
当初顾明远把这件事告诉孟嘉的时候,他明明说这样几乎是万无一失的,因为没人会想到这一层,会想到“瓶中有瓶”,即便海关检查都不会产生问题。因为瓷瓶本身的陶土性质不是海关的稽查重点,何况瓷瓶的表皮和内部,都有很多的掩饰物,可以帮助那些内部的瓷器蒙混过去。另外,他们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帜,有批文,海关一般例行检查一下后都会放行。
孟嘉自从被拘押放出来后,就变得小心谨慎,她不想节外生枝,原本打算等着顾明远的案件告一段落后,自己再去协会领回这批展品。谁想到,协会竟然会因为仓库的费用问题,着急处理这批展品,协会还通知了警方来协调。现在,不仅郑同知知道了这件事,令她感到意外的是,顾明远竟然瞒着自己留了后手,给张长生留了委托书,难道他还要防着自己吗?虽然她跟顾皓真的关系始终不睦,但顾明远应该会跟自己更亲近,那么给张长生留这个委托书真不知道顾明远是怎么考虑的。
相比来说,如果是郑同知领回了这批物资,自己以纪念顾明远的名义花高价想买,郑同知多半会同意;但张长生这个人认死理,只要是顾明远说的他就执行,其他人的话一概不听,也包括她这个顾明远的心上人,说话也不中用。从他手里想拿回来东西,太难了。
孟嘉刚才还带着侥幸心理,想着叫她过来传唤是因为别的问题,谁想到,顾明远这么精密的策划,会这么容易被警方识破!
她正胡思乱想,就听莫菲说:“孟女士,您把情况给我们说说吧,为什么瓷瓶里会有其它珍贵的文物?”
“这个我真不知道。明远就跟我说他要去国外办展,问我要不要一起到国外去散散心,玩一玩儿?我没出过国,我就答应了,其它的事情我真不知道。”
“可是,展品的委托人上面有你的签名?”莫菲依然很平和地问她。
“因为当时要办出国的手续,我不是明远公司的人,也不是他的配偶,我签了委托人,就成为这个团的成员,可以跟他们一起办团签。”
“你虽不是顾明远的配偶,你是他的情人呐,啥不知道啊!”周淑还是没忍住出言讥讽。
孟嘉没有回答她,她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莫菲接着问道:“孟女士,那你说说,你们为什么要办这次的国外巡展?我想听实话。”
孟嘉:其实是明远想把现在的厂子扩大,出口瓷器到国外,但是他现在的公司没什么名气,产量也不大;虽然他自己在业界有点儿小名气,可是他的公司一直没做大,他想着就利用主办展览这件事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莫菲:扩大名气做生意,还需要把文物藏到瓷瓶内部运出国吗?孟女士,你这不像是真话。莫菲虽然语气温和,但意思却很犀利。
孟嘉只好继续装傻: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就是一个想跟着明远到国外去玩几天的“情妇”,他不是还委托了张长生来处理国内对接的事务吗?莫警官,要不你去问问他?
孟嘉说到“情妇”两个字的时候,故意拖长了声音,心想,顾明远做什么事都会告诉她,就张长生这件事她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她还想知道呢,而且,这也正好给了她一个脱身的借口。
莫菲:张先生我们也有人去问的,我现在就想跟你确认2件事,第一,瓷瓶里装有文物,你知道吗?第二,这些文物是从哪里弄来的?
孟嘉:莫警官,这第一个问题我就不知道,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更不知道了。
莫菲:孟女士,现在你要确定好再回答我,我们这间会议室有询问监控的,如果以后得知您这次没说实话,可能会加重您的罪名。
孟嘉脸色有些发白:我有什么罪名?我就是想蹭个名额出去玩儿几天,结果就弄得还有了罪?莫警官,要是你们真给我加个罪名,我要成窦娥冤了。
周淑在一旁插话道:人家窦娥可不是什么情妇,你要比也得比潘金莲。
孟嘉几乎被她激怒,但她终于忍了忍:周警官,请不要侮辱我的人格。
周淑:你都承认是情妇了,还要什么人格?你……
周淑正说话见,却听见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方斌跟林悦一起进来。
方斌对孟嘉说:孟嘉,刚才我们拿到了文物局的鉴定结果,顾明远这次出国巡展的展品中隐藏了未经报备的国家级文物,涉嫌走私,你是这次展品的共同委托人,也是嫌疑人之一,你被正是批准拘留候审。
方斌说完,向她出示了局里开的拘留证,林悦走近了被这几句话吓得花容失色的孟嘉,给她戴上了手铐。
另一间询问室里,曹康正在询问郑同知。
曹康:郑同知,顾明远出国巡展中的展品你说是属于你们公司的物品,你把你知道的情况给我们说一下。
郑同知:是这样,我查了我们公司的出库登记,这次拿走的东西顾董确实没有付款,所以,我感觉这批展品应该归还我们公司。如果这其中有顾董的份额,到时候再分,现在还是应该归还我们公司。
曹康:这批东西是什么时候出库的,你知道吗?
郑同知:我不知道,他没通知我。我知道这批物资的时候顾董已经死了,我是清点公司的账目和库存的时候发现的,登记簿上时间、地点都没有,我完全不知道他拿去了哪里?顾董是老大,他做啥事也不需要跟我们汇报,我们也没人敢问。要不是这次协会通知我,我还不知道是存在文物协会里。
曹康站起来,拿出了打印好的,上午在现场拍的照片,对他说:那你看看,这些产品,哪些是你那个物资库里登记的东西
郑同知接过来仔细看了一会儿,他挑出了其中几张说:这几个的样子我没怎么见过,好像不是我们的产品,其它的都是。
曹康看他挑出来的几张正是藏在大瓷瓶肚子里的那些文物。当然曹康并没有把文物的照片全部给郑同知看。
曹康指着这个大瓷瓶的照片对郑同知说:这是你们厂里的产品?
郑同知:是的,这也算是前几年我们的新产品,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好不好卖。后来顾董搬走了2对,说是送他朋友了。
曹康:做过几个?
郑同知:我印象一共做了4对,除去库房里的2对,你们这对儿了,应该还剩一对儿,顾董放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说吉利。因为特别大,我们为此还扩大了炉子。这批产品还没完全投放市场,也不知道好不好卖。顾董说这批瓷器,他的销售对象是乡下的富户,盖了新房的人家,可能会受欢迎一些,所以专门做了传统吉祥的样式。
曹康:前几年的新产品,为什么一直不卖?
郑同知:产量太少了,没法卖。
曹康:什么意思?产量小?
郑同知:这种瓷瓶很大,不好做,烧得不好容易裂。原先我们专门有两个技术好的工人负责做。结果后来,这两家伙晚上喝醉酒,从楼上掉下来摔死了,其他的工人都做不了。
曹康吃了一惊:什么?工人摔死了?在什么地方摔死的?报过案吗?什么时候的事情?
郑同知:三、四年前了吧,我记得那天顾董因为这种瓷瓶烧制成功,各奖励了他们俩2万块钱。谁想到这俩人一高兴去喝酒了。就在我们厂子附近不远处的小酒馆里,他们俩人大概喝了3,4斤的白酒,喝完了,从里面晃晃悠悠出来,那是三层楼,俩人没扶稳,摔下来死了。当时酒馆的人就报案了,派出所出了警,很多人也证明确实是他们自己掉下去的,旁边没人。不过那个木头栏杆也是年久失修,他们又喝大了,撞上去,栏杆当时就断了,下面是水泥地,可不就摔死了。酒馆的房东和公司都给了赔偿。
曹康:给了多少赔偿?
郑同知:一人大概200多万。
曹康:你们公司出了多少?
郑同知:每人150万。
曹康:他们自己喝醉了摔死,你们还给了每人150万?
郑同知:我们怕家属来闹影响声誉,顾董说用钱摆平就算了。
曹康:顾董还真是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