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宫变
一说这帝璇草,那是其貌不扬,就长得不咋滴,但是效果奇好。
《上清有蛊名毒,患之肠肚溃靡,有草名帝璇,色绿,食之解毒》——皇家藏书
众人对于书中的解说完全来自于姜宸,具体因果不晓。殊不知,上清本为上清境,传说中的古神居住地。不知道,当然也就不好奇了。这是人间界,仙界已有人发现异样
满城白布散去,汉江五城重获新机。同时,汉江疫情的消息不胫而走。姜王大怒,堂中吐血,派二皇子姜宁前来。右相入狱,家人收押。姜宁劫了几匹流匪的马,一行十几人飞速赶往汉江。姜王又因他被参气得卧病在床
“殿下!你怎么来了。”姜王消息真快啊,刚好转就派人来领功了。青晏对姜宁不再有好脸色,抢功也要有限度吧。
姜宁:“哪里的话,父皇为汉江疫情日夜忧心,特意派我来助青尚书一臂之力的。”不是抢功。
“”几位太医,这话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总之就是,姜宁来得轰轰烈烈,却无人迎接。阿谀奉承的官员早就在疫情大爆发时逃走了,只留下老弱病残和一队死士。
“二弟来了啊。”一口一个二弟,喊得好生亲切,细品下来没甚感情的那种。一身粗布麻衣的姜宸假笑着走上前,手上还有鲜血,若不是旁边有这么多人在,都以为他刚杀了人回来。姜宁行礼,“见过摄政王。”
有了姜宁带来的大批太医和医典,汉江的疫情好得很快。五日内,十里无病。在百姓的赞颂声中,摄政王、二皇子、户部、工部一起回京。
“准备好了吗?”
“回禀王爷,都已准备妥当!”
“那就好,万不可出一丝纰漏。告诉他们,行动之前低调行事,莫暴露了身份。”
“是!”
“那朱大人呢?”
“嗯?”
一声刀入肉的声音“来人,处理了。”
“是。”
弘历三十一年,姜王以二皇子姜宁文武双全,智谋无二,群臣上谏,授二皇子姜宁太子储君之位。摄政王姜宸夺摄政之位,封为常胜将军,南下伐六国,无诏不得回京。
“好一出大戏啊,我养病的这五年,京中更迭如花。他终究是有野心了,我还以为他当真有凡心呢,竟是我多想了。”
下朝后,青晏站在城墙上,远眺寒门关(南方)。
“咳咳咳、咳。”
“主子,风大,回去吧。”
近年来常胜将军姜宸一直镇守在边疆,半年伐一国,打到哪儿就歇在哪儿。按理来说早就一统七国了,可天下不止七国,所谓七国是大国,无数的小国联手牵制了姜宸的南伐之路。
京中形成三股势力,一股势力是支持太子姜宁,还有一股站三皇子姜钰。姜钰默不作声,入主刑部后联合大理寺卿,自成一派。姜王年老,终是要退位的,姜国虽孱弱,比之别国权力不容小觑。近日,姜王常召姜宁进宫,群臣猜测陛下快退位了。人选自是姜宁,可是只有姜宁知道自己的“好父皇”根本就不是外界传闻中那样打算。
夜里,酣梦。
“父皇、父皇饶命啊!我是您最喜爱的儿子啊!”
“宁儿乖,宁儿难道不想父皇陪你更久吗?”
“荒谬啊!儿臣无心如何能活!”
“朕找人算过了,你是有大运的人,你的心是最适合父皇的,你难道不想为父皇做些”
长宁宫(东宫)中的人多夜夜惊梦,太子尤甚。每每醒来皆是满头白发,久久不能复黑。
···边城孤惠···
“将军”
“嗯?”
“主人,属下查到华盖之日将近,有了那人的相助,您一定会成功的!”
“不错。”
一脸冷漠地负剑,哪里还有油尽灯枯的自觉,墨色的眼眸与黑夜融为一体。
“房大哥,主人怎么、”
“上面的事,少打听。你莫不是忘了四位大人的下场?”
“没、没有。”猛咽一口唾沫。
世人皆称无往不胜的南伐大军为万阳军,因为他们打了一路便把阳光和希望洒向人烟稀少的黑暗隐秘的角落。其间,青晏为姜王效力,仅三年便获封帝师,荣宠直逼昔日沈国师,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万阳军入宫那日,姜朝迎来了最像地狱的一日。红色从城外铺入宫门,而那位素日以仁爱著称、令敌人胆寒的常胜将军骑着曾用来守护姜民专门培育的战马血踏宫门。一夕之间,数千宫侍被屠过半,尸体被随意扔在墙根。
无人看见面目可怖的姜宸眼中布满诡异的青色,大功臣变成魔头就在一瞬间。
帝师青晏一袭红衣,身后是数千红羽卫(姜宁受命所培的护京军)。她站在高台之下,凝视台上的它,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殿下在干什么?”
“原来是威风凛凛的帝师大人,怎么,帝师大人何时这般愚笨了。造反啊,不明显吗?”嗜血地舔了舔唇角,血丝冒出。侧脸有一丝破皮,发丝沾上血在风中飞舞,衬着他愈发近妖了。
【乃乃的,该死。白瞎了这副骨,这不要脸的东西】
【冷静啊上神,杀不得、杀不得!】
【啧,司命,借点东西】
【上神客、俺的个娘嘞,法则言不可对凡人动法啊!】
【它不算】
青晏召出一把乌青的铁扇,混身冒着仙气,一看就不凡。就在司命以为铁扇会削掉姜宸的头时,铁扇从风池穴进入了姜宸的身体。众人只听她口中念着什么东西,一缕青烟从他的身体中飘出来。姜宸闭眼,倒下。
司命:玄灵扇还能这么用?
他收回神识,安分呆在青晏的识海中。翻开命簿却发现,命簿变了,宫变之后的命簿是一片空白
众将士皆一片懵逼,暗处有两人追着那缕青烟离去。
青晏走进看着姜宸苍白的脸色,眼中有一丝不忍,握了握拳,“来人,送将军回府!”
“是!”
轰轰烈烈的宫变就这么结束了,来的快去得也快。次日,姜王身体康健地临朝,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一味称赞姜王英明睿智,无人关心那惨死的一众宫人和流民。
姜宸醒了,虽然还是在将军府,可府中无比冷清。理智告诉他,不对劲。
姜宸:我不是在守孤惠城吗,怎么,回京了?
推开门,是朱凭,可他身上没有华衣,也没盔甲,仆人布衣,怎么会是仆人布衣呢,我不是封他做了阵前先锋官吗?
带着满腔疑惑,姜宸走出府门,仅一步,白晃晃的刀剑横在他面前。而他前面背对着他的朱凭听见声响,一双凤眼眯了一下。猛然转过身来,满眼的挣扎在看了姜宸几眼后蓄起了泪水。
“殿下!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