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六翅鸟
丙子鼠年,暑假,青山十四中女校长白羊,在王芬和厉玉铭老师的陪同下,来到青莲山脚下。
50岁出头的白羊,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王芬和厉玉铭虽然年轻得多,气场却远不及白羊。
她们三个女子正要登青莲山,翠芒峰顶上有个青山孤儿院,白羊的老公汤沐汛在那儿工作。
“暑假快结束了,趁这个时间来青莲山看看,谢谢你们两个陪我来,”白羊双手搭了搭王芬和厉玉铭的肩,“也不知道卓婍、咏罡和陈婳相处得怎么样了,希望他们这次收养孩子的事能顺利啊。”
卓婍和郎咏罡夫妇都是青山十四中的老师,两人曾育有一女,名唤阿珍,可惜因病早夭,后来妻子也出了意外失去生育功能,两人便一直有收养孩子的想法。
这次白羊帮忙联系妥当,安排卓婍、郎咏罡来青山孤儿院谈收养孩子的事情。
“本来应该陪着他们俩一起来的,可惜那天刚好腰疾犯了,这几天腰好了,趁着暑假还有些日子,就得来帮帮他们夫妻俩,陈婳这孩子可‘淘气’得很啊,不知卓婍能不能俘获小婳婳的心啊。”白羊想来给卓婍郎咏罡做做参谋。
白羊当年曾是郎咏罡和卓婍在青山十四中的班主任,看着这一对同班同桌的同学,从青梅竹马到恋爱结婚。这一对儿璧人从青山大学毕业后,又一起回到了青山十四中母校任教,白羊几乎见证了他们俩最重要的成长过程。所以,没有生育能力的白羊,在收养白若晴和汤耀晟之前,就视郎咏罡和卓婍为自己的孩子,他们有什么困难,能帮就帮。
卓婍后来几年一直沉浸在失去女儿阿珍,以及再也不能生育的双重痛苦中,白羊一直开导她,建议她去青山孤儿院收养个孩子,治愈创伤,重新开始。
所以当得知卓婍终于提出想要收养孩子,白羊也很高兴,早早跟丈夫汤沐汛联系,把孤儿院孩子的照片、资料以及跟收养有关的流程资料发给郎咏罡夫妇。卓婍一眼就看中了6岁的陈婳,说是跟死去的女儿阿珍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可能是缘分吧,我觉得陈婳一定能接受卓婍的,就像若晴和耀晟当年接受我和沐汛一样,”白羊似乎回忆起了当年。
“那可是啊,白校长,收养孩子您是有经验的,待会到了,卓婍也要再向你取取经,”王芬说了这一句,另一边的厉玉铭暗暗瞪了一眼王芬,示意叫她收声,王芬没看懂似的,管自己说,“白校长啊,你说,当年你和汤院长收养若晴和耀晟,是在隔壁戬邺都的孤儿院噢,后来你们就挺感慨的,我们青山县怎么连一个孤儿院都没有啊,汤沐汛院长这个大善人就筹建了青山孤儿院,填补了这块空白,真是了不起,而且还放弃原来那么好的工作,我记得是生物医学工程科研,就这么毅然决然放手了,为了做公益做慈善,到了这荒山野岭建了青山孤儿院,为很多夫妇和孩子结了善缘,是积德的大好事啊!不过,话说回来,汤院长当年为什么不把孤儿院建在县城里呢,偏要建在这荒山野岭呢,还这么高的山,爬起来真累……”
厉玉铭有点看不下去了,斥了一声王芬:“你少说点吧,不会说话就别乱说话,没人当你哑巴。”两人斗起嘴来。
这王芬和厉玉铭都算是白羊在青山十四中的所谓“亲信”,白羊当上校长以后,两人更是各种争宠,希望将来获得白羊的青睐,能够快速升职,接班白羊,所以这次白羊提出来想去青山孤儿院看看,就争先恐后地提出要陪伴左右。
三人一路上山,一边聊着天,到后来变成王芬与厉玉铭的斗嘴,沉默的白羊思绪又飞回到了当年……
···
···
当年,白羊和汤沐汛,收养了汤耀晟、白若晴之后,一家四口过得其乐融融,还经常一起出去旅游。
一次去到隔壁苏溪县农家乐,当地乡民唱着婉转动听的苏溪小调《紫竹姑娘》——“燕燕侬是个小姑娘,侬做媒人不像样……”
当时只有8岁的白若晴,冰雪聪明,听了几遍就学会了,自己唱得可欢了。
白羊疼爱地摸摸女儿的头:“若晴啊,妈妈还会唱另外一个版本呢,你也学学看,好不好。”
说着便也唱了起来:
“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
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中吹出鲜花调。
问哥哥呀,这管箫儿好不好?问哥哥呀,这管箫儿好不好?
··
小小鲤鱼粉红鳃,上江游到下江来,
头摇尾巴摆,头摇尾巴摆,
我手执钓杆钓将起来,我个小乖乖,清水游去混水里来,
我个小乖乖,清水游去混水里来。”
··
白若晴听着妈妈动听的歌声,一蹦一跳地拍着掌:“妈妈唱得更好听!”便一句一句学唱起来。
另一边11岁的汤耀晟看着一起唱着歌的妈妈和妹妹,默默地拽了拽爸爸汤沐汛的袖子,小声说:“爸爸,我们去砍紫竹好不好?”
“砍紫竹干什么?”汤沐汛不解。
“做成竹笛,然后我学吹笛子,我想在妹妹9岁生日的时候,把《紫竹姑娘》吹给她听,给她个生日惊喜,好不好?”
“好啊?我们一起做竹笛,学吹笛子,不过……现在你想砍紫竹,你得问农民伯伯同不同意,我们不能随便砍人家的紫竹,知道吗?”汤沐汛摸摸儿子嫩嫩的脸蛋。
汤耀晟点点头。
两人神神秘秘走开了,还在唱着歌的白羊和白若晴没注意。
汤沐汛带着汤耀晟去林子里,向当地乡民说明来意,乡民很热情,主动奉送一根竹笛。
汤沐汛让汤耀晟谢谢乡民伯伯,耀晟说声“谢谢”,却拒绝收下这根竹笛,“爸爸,我想亲手做竹笛!”
汤沐汛笑了笑,明白儿子的意思,便征得了乡民的同意,与儿子一起砍下一小根紫竹,准备带回青山县做成竹笛。
两人又逛回去,看到白羊和白若晴还在唱歌,根本没发现汤沐汛和耀晟离开了一会儿。
“到吃饭时间了,去乡民那里吃饭吧,对了,耀晟、若晴,我们跟乡民大爷大妈说好的,帮他们做农活、做家务,好不好?”白羊对若晴和耀晟左搂右抱,“你们很懂事的,对吧,乡民大爷大妈做饭给我们吃,我们也要劳动,是不是啊?”耀晟和若晴都使劲点点头,白羊与汤沐汛相视而笑。
这时候,天上突然掉下个什么东西,摔在草丛里,眼尖的汤耀晟快速奔过去,发现是一只翅膀受了伤的金雕。“爸爸,你过来看,有只金色的鸟,它在流血!”
汤沐汛也上前查看,发现这种金雕是属于青莲山的品种:“这金雕怎么会出现在苏溪县的紫竹林呢?难道是迁徙的时候受伤掉了下来。”
正疑惑着,突然发现了更大的疑惑:“这金雕怎么有6叶翅膀!畸形的么?”
汤沐汛又仔细看了看,明白了这只金雕除了正常的两片翅膀,另外四叶翅膀小而脆,根本没有飞行的能力。他不知道这只六翅金雕在雕群中经历过什么,也许是被歧视、被排挤也说不定,毕竟异类。
“爸爸,我们救它吧,不然它会死的!”汤耀晟央求着。
这时候白羊和若晴也一起过来了,看到受伤的金雕,都说着要救助。
“好吧,”汤沐汛摸摸耀晟的头,“但是,说好了,你也要帮忙照顾他,既然是你揽下的事,不能一时心血来潮,然后三分钟热度就不管了,知道吗耀晟,你是小男子汉了,要有责任心!”
汤耀晟狠狠地点了点头。
就借着爸爸这句“小男子汉要有责任心”,汤耀晟后来坚决要把六翅金雕一起带回青山县城里去,养在家。
汤耀晟无奈,只得同意:“不过说好了,等这只金雕的伤完全好了,你最后也得把他放归大自然,城里不是他的家,青莲山才是他的家,他也想和亲人团聚,就像我们一样。”
耀晟点点头:“爸,我明白的,就像我们一家四口,合在一起,才是田,抱在一起,才很甜,金雕也有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我懂的。”汤沐汛欣慰地点点头。
在六翅金雕养伤的日子里,汤耀晟把从苏溪县紫竹林里带回青山县的那一小截竹子,一点点制成了竹笛。
耀晟是求学校音乐老师帮忙教他的,从钻眼儿、打磨、调音,一步步都是汤耀晟亲手制作成了竹笛。
做完竹笛之后,耀晟又央求着学校音乐老师教他如何吹奏。一开始确实有点难听,简直不堪入耳,除了那只金雕之外,无人能忍受。
“小六子啊小六子,只有你不嫌弃我,”耀晟给六翅金雕取了个接地气的名字,他总是对小六子倾诉个没完,“不过不要紧,等我学好了竹笛,就不难听了,在妹妹9岁生日那天,吹《紫竹姑娘》给她听,送她这个生日惊喜!”汤耀晟想想就兴奋,充满动力地继续学吹竹笛。
他不敢在学校里和家里练,就去偏僻的去处练笛子,只有那只金雕“小六子”跟着耀晟,就停在他的肩背上,臂弯上,头顶上,不时轻轻地啄着耀晟的头发,亲热得很。
离妹妹白若晴9岁生日越来越近了,汤耀晟抓紧练习竹笛,不仅能吹出调子来,还越来越动听。
不过那段时间,汤耀晟除了练习竹笛,还得分心调解父母的吵架问题。
其实这么多年,白羊和汤沐汛很少吵架,连拌嘴都没有,不过那几日,却闹得厉害,甚至开始冷战。
汤耀晟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房间里面父母的对话。“老公,你最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鬼鬼祟祟的?”面对白羊的质问,汤沐汛不愿敞开心扉,选择不沟通,这似乎是很多男人的通病。
面对汤沐汛的沉默,白羊非常生气,直接点破他:“老公,我其实前段时间就发现了,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跟黑社会的人有接触?我们学校的同事有一次看到你……”
“够了!别说了,小心孩子听到!”汤沐汛打断了白羊的话语。
“这么说,是真的?你真的跟黑社会有染?你一个搞科研的,为什么他们会找上你?”白羊追问。
“老婆,你误会我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解释,但,请你相信我,”汤沐汛说道,“先别提这件事了,好不好。”
“你总是这样,什么事都不愿跟我说,你还有什么瞒着我,说啊,”白羊有些生气,“你不说是吧,我替你说,前段时间,警察也找过你,是不是?!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是发现你跟黑社会有来往,警察才找你的吗?你到底在干什么?”
汤沐汛又沉默了。
门外11岁的汤耀晟听得不是很清楚,只记得父母提到了什么“黑社会”“警察”等等,他很担心,又不好问。
这件事一直在汤耀晟心里成了一个谜团,但过了一阵子,父母的关系逐渐缓和了,恢复如初,汤耀晟也就淡忘了什么“黑社会”“警察”之类听到过的父母谈话。
汤耀晟继续专心练习竹笛,吹奏着那首《紫竹姑娘》,转眼离白若晴9岁生日只剩几天了。
可是,当耀晟期盼的那天到来,却生出了意外!
青山县第一小学大门口,五年级一班的汤耀晟牵着二年级三班的白若晴走出来,一起回家。
耀晟的书包里放着那只竹笛,他想象着晚上回家,在零点那刻,吹《紫竹姑娘》给妹妹送上生日惊喜的场景,不自觉笑出了声。
“哥,你傻笑什么?”
“没什么。”汤耀晟收起笑容,暗自得意着。
离家越近,汤耀晟的心越砰砰跳。
可就在他们家小区里,却莫名其妙聚集了一堆人,在那里不知围观什么。
汤耀晟莫名不安,突然想起心中那个谜团,父母前段时间吵架提到过的“黑社会”和“警察”等字眼又浮上心头,惶恐的11岁少年,牵着8岁妹妹的手,狂奔向着家跑去。
“哥,为什么跑?”白若晴不解。
“爸爸妈妈,你们别有事!”汤耀晟喃喃自语着。
就在家楼下,汤耀晟挤开人群,终于看清哄闹的邻居在围观着什么,原来是两只硕大的金雕趴在一楼的窗户上,对着玻璃不断地啄着,看起来已经啄了好久,因为窗户已经裂开了一个口子,窗户里面是一只体型较小的金雕,也朝外面叫着。
一楼这户人家正是汤家,里面的小金雕,正是汤耀晟的“小六子”,想必在窗外使劲啄破玻璃的正是“小六子”的父母。
这原来,是“千里寻亲”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