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唐大兴三年,南洋都护府经历了十余年的开发,无论是矿产还是香料檀木象牙等特产的海上贸易逐渐达到顶峰,当年南洋都护府税收达到一万万八千万贯,乃是历年来的最高峰,由于南洋都护府府库储金亦达到了周彧设定的一万万五千万贯的上限。故而除去南洋都护府自身的二千万支出,以及分别支援安南都护府开垦庄园,播种水稻支持和资助夏州都护府开拓的各一千万贯税支之外,足足向国库上缴了价值一万万四千万税收,已是南洋都护府连续三年上缴税收超过一万万贯,
经过连续数年的大规模造舰,南洋、安南、夏州三府,共有水步马军三十五支,拥有霸王级战舰五十艘,青龙级战舰一百艘,白虎级战舰五百艘,朱雀级战舰五百艘,三十五万军士,其中水军就占了二十五万,且还没有满编,若是战时,水军可以直接扩军到三十五万。步军五万,皆是配有番马的骑马步兵,骑军五万,坐骑清一色为大食马,平时多在金吉马高原训练。
同时中原的静海军等十支水军也扩充为满编,全部换为了南洋建造的新型战舰,如今拥有霸王级战舰十艘,青龙级战舰三十艘,白虎级战舰一百艘,朱雀级战舰三百艘,军士十万人。如今大唐加上南洋、安南、夏州三府,共有马步军八十万,水军三十五万,全国军士一百一十五万人,军备精良,军械充足,几乎达到了历朝历代以来常备军规模的最高峰。同时朝廷和南洋都护府为了运输南洋的矿产物资,各自养了一只巨型船队,分别拥有二千料海船四百只,三千料和四千料海船二百只,船员水手不下二十余万人,拥有一次性运输三百万石的船力,这亦是二只强大的后备力量。
唐大兴三年,正好是王谢叶等江南世家在麻逸的诸多矿产的采矿权从周贞通十四年计算第一个十年到期,按照当初周彧和诸江南世家的约定,采矿权合约的有效期为十年,十年之后,双方若无异议,可自行延续十年。如今周彧提出,南洋都护府同意再延续十年,但南洋都护府自采矿所得的分成比例,从六成改为七成,采矿者得其余三成。周彧明确告知江南诸世家人不但麻逸苏禄等地的矿产从此将改成三七分成,就连未来几年爪哇等地十年采矿权陆续到期的矿产也将一律改成三七分成,七成由南洋都护府代为收取,其中五成上缴国库,二成才是南洋都护府自身留成部分。当然作为补偿,周彧可以在夏州矿产的前十年采矿权中,给予较高的留成比例作为交换。
周彧此举有两层想法,一来南洋经的矿产过十余年的开发,已经逐渐成熟,产量也达到极限,故而众世家每年从南洋矿产与特产贸易中所得利益超过了一万万贯,此消彼长,众世家财富越来越大,必将垄断整个南洋的工矿开采与海上贸易,甚至逐渐垄断中原地区的工商贸易和生产,对普通民众商人不利;二来,夏州环境恶劣,开发不易,从大唐调来人手技工又太过遥远,成本过大,实际操作不如从南洋现在的矿工人手以及土著中迁徙人口至夏州更为实际,此等工程同样耗费巨大,若是没有足够的利益极难成功,故而周彧挤压诸世家在南洋的利益,放开夏州采矿权的敞口,用利益逼着他们扩大去夏州开拓开发的力度。
周彧此意一出,在江南世家中掀起轩然大波,众世家在南洋得到矿产多是贵重的金银矿铜,且产量极大,其中相差一成就是百万贯的利益,大唐这么多世家商行合在一起怕没有二千万贯以上的利润。虽然南洋矿产的三成所得也已经是惊人的巨资了,但谁也不会嫌钱多,没有人心甘情愿把自己到手的桃子给交出来。故而,江南诸世家联络了北方众世家,包括山东关中代北的众多高门大族,以及江南的十八大行、如意坊楚家,泉州的大马士革行,蜀中的天府蓉行和西北的河西马行等五大商行商议如何应对周彧,其中不仅王谢叶等最早跟随周彧开发南洋的世家出席,就连和周彧及其弟子有关联的陆、崔、陇右李氏都派人参加了。
为了避开周彧,世家的大会在原爪哇国的首府马里城举行,主持人是谢家当今的外门大管事张怀恩,当年谢贤派张怀恩跟随周彧来南洋,谢崇信拜周彧为师,乃是谢家这二十来年来最正确的两大决策,确保了谢家在南洋的开发中获得了与王家等同的最大份额,并且谢崇信由于周彧这层背景,得两代皇帝看重,平步青云,已经做到了从四品户部侍郎的位置,再差一步就可官拜一部尚书了。
张怀恩作为谢家在南洋的代表,主持谢家在南洋数十个大小矿产的开采,每年从其手中流过的财富不下千万贯,他精明圆滑,为人又大方,由于当年跟随周彧以及谢崇信这层关系,在南洋都护府还挂了一个从六品的散职,故而在南洋地界无论官府还是商界民间都吃得开,显然成为无数大唐商人在南洋的偶像人物,许多小世家、商家、冒险者到南洋来,都会先来拜访他,求其介绍门道,传授经验。
由于南洋发展之迅速,各世家商行从事南洋贸易和开发利益之丰厚前所未有,故而诸世家商行为了协调各方利益,组织海事运输事宜,专门建立了一个南洋会,共有成员三十六名,囊括了大唐所有第一等名门,以及江南十八大行、如意坊楚家,泉州大马士革行,蜀中天府蓉行和西北河西马行等五大商行,甚至还有皇室内府的一名代表。南洋会由由王、谢、叶、崔、内府五家代表组成执事会,普通议事决策则由执事会一人一票投票表决,若有五票中有四票赞同就算通过,若是重大的决策则需南洋会全体成员进行表决,三分之二成员赞同则算通过。张怀恩看到大厅中济济一堂,有四十人之多,南洋会所有成员到齐,遂宣布大会开始
南洋会一般半年举行一次,讨论的议程最多的就是联合各家得船队组织远洋运输事宜,虽有争执,但无法大碍。而今日的会议乃是执事会根据当初约定提请的特别会议,乃是南洋会第一次特别会议,且今日之话题相对于各世家过于重大,乃是讨论是否由各家联合向南洋都护府周彧施压,反对修改分成比例的议题。
张怀恩作为主持人,首先发言,他道:“诸位,我谨代表执事会提请召开本次南洋会特别会议。周大都督此前向江南诸家提出改变分成比例的提议,此举不仅针对江南世家,将在未来三年内推广到南洋境内所有的矿产,影响的是南洋会在座所有成员的利益。执事会建议联合所有成员的力量与周大都督交涉。请诸位成员提出自己的看法。”
厅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却没有人做出头鸟发言,张怀恩看见此等情形,说道:“王总管,你可有个说法?”王总管是皇室内府的代表,主持燕王府采矿事宜,由于皇室的背景,他也被选入了执事会中,但实际上对南洋事务却没有什么发言权。加之内府在南洋的采矿所得南洋都护府分文不取,全部交给内府和朝廷国库,因此周彧此举对内府毫无影响。而且李永崎和柴子英前后两位皇帝都对他说过,在南洋多听少说,千万要交好周彧和他几位弟子,只要他能确保采矿所得的五六百万贯收入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府,就算是大功一件了,等任期一满回洛阳,皇室不会亏待了他,故而他更不可能表示明确的态度,推托道:“周大都督此举,想来有他的考虑,王某不才,不敢妄自揣摩大都督的心意。”
大家都知道王总管不愿表态,不免有点丧气,张怀恩看了看崔家的崔荣,暗暗点了点头,示意他出来。崔荣和张怀恩已有默契,他说道:“其实大家心中对周大都督此举都不同意,只不过周大都督位高权重,未来必然是大唐朝堂上的主政者,大都督在南洋夏州安南三地威信极高,经营地如同铁桶一块,就算是朝廷在这里也插不上手,所以任何单独一家都无法违背他的意愿,更不愿得罪于他。但我们南洋会三十六位成员的意见等若集合了大唐所有名门的力量,若能化为一个声音与大都督交涉,则发言的力度就截然不同了。“
底下有人插话道:“你崔氏有李飞羽这层关系在,自然不怕都得罪周彧。我们可没有崔家主的眼明手快,自然没有这层底气了。”这人说话的口气阴阳怪气,暗讽崔家联姻嫁女之事。
张怀恩和崔荣都看到了说话的人,乃是代北长孙子弟。开发南洋,以江南世家得利最大,由于崔李二氏联姻的关系,加之山东靠海,故而北方世家中以山东高门得利最大,关中和代北氏族得利最少,故而心中不满。其实,大家都清楚,若能真的能汇南洋会三十六位成员为一体与周彧谈判,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但若南洋会自己就内心不齐,一来其中几位世家有周彧弟子这层关系,故而他们最不愿得罪周彧,哪怕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但若是自家弟子能得周彧之助,封侯拜相,未来自然更是一本万利;二来,北方世家最不满江南世家抢先一步,得到的是南洋最好的矿产,始终心有成见。
张怀恩说道:“咱们不谈其他,就事论事,大家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若是有人以为眼下亏了我江南世家,自己就能从中得利,怕不也太天真了。” 张怀恩这么一说,本来还想发发牢骚的北方世家也都不再开口,张怀恩此话很直白,周彧此举损害的是所有世家的利益,北方世家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现在若不联合起来,过了三年江南世家的遭遇也会落在自家头上。
此时,关中裴家的南洋总管裴陆站起身来说道:“江南诸世家在南洋利益最大,又是南洋会的执事,你们可有个章程?”裴陆此言一出,北方众世家人心中不免想到,你江南世家首当其冲,又专门召集此次特别会议,总得有个议案吧,否则三十六家你一言我一语,何年马月能拿出一个办法来?
此时一开始一直不发言的王家总管王宣起身说道:“执事会有个议案,那就是发动诸世家在朝中的力量,把周大都督送入枢密院。若是周大都督离开,他意中接替任南洋都护府大都督一职务的必然是李飞羽,那时他需要朝中有人支援他,自然就有求于我们。我等再以为保持采矿所得比例不变的条件与周大都督交换,三十六家拥护支持李飞羽接任南洋都护府大都督一职,想来周大都督还是会同意的。“
裴陆说道:”其实以周大都督今日在大唐朝野上下的威望,朝廷怕不对他言听计从,纵然没有我等的支持,他还是有办法把李飞羽推到这个位置,我等的支持恐怕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吧。”
张怀恩点头道:“裴总管看的很准。不过,我提醒诸位,周大都督此人眼光远超常人,可视常人之不能见者,一力开设了南洋夏州两大都护府,开创华夏之先河,于我大唐贡献极大。但其实他做事极为谨慎,谋定后动,绝不会做勉强的事情。故而为了替李飞羽铺路,他必然会寻求我等的支持,一来可以更加增加推举李飞羽的把握,使朝堂中没有发对的声音,二来李飞羽接替大都督一职之后,仍然绕不开与我等打交道。“
崔荣点头说道:“从此前与三佛齐再续盟约,以及他一开始不肯松口开发夏州两事就可以看出来,他从不欲冒险,凡事必是极有把握才会做。故而,我们并无全无谈判的筹码。”
裴陆点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执事会的意思办吧。”如此一来有了江南世家和代表北方的裴氏的首肯,这道决议就算是通过了。
唐大兴三年七月,周彧接到了朝廷下旨,迁他为枢密使并遥领南洋都护府大都督一职,如此一来,他即成为大唐军务的主持人。与此同时,张怀恩前来拜访周彧,表示南洋会三十六个世家商行愿意支持,李飞羽接替他任南洋都护府大都督,唯一的交换条件,就是诸世家在南洋所有矿产的分成比例保留四成不变,周彧和这些世家到交道已有十年了,深知这些高门大族正如韩非子所说显为名高,实为厚利,为了利益之争可以成事亦可以败事,而南洋是他的一生心血所在,故而还是同意了他们的条件,以确保李飞羽能够接任南洋都护府大都督,避免人亡政息的局面。
七月底,周彧把除了远在江南的谢崇信以外的诸弟子和荀璨范文都请到了马尼拉椰子宫,如今他的这些弟子和追随者也大都到了而立之年,如今已经成为大唐在南洋的顶梁柱。周彧本应有许多感慨,但他知道此时并不是感叹的时候,任何事业都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现在正是弟子们继承他事业的关键时刻,未来大唐能否坚持开发南洋与海洋的国策,固然需要他在中枢宣扬,但更需要弟子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扬光大。
周彧说道:“此次朝廷的调令,有为师数年买下的伏笔,但亦有世家人为了让我离开南洋在其中推波助澜,他们觉得是我挡住了他们向三佛齐、夏州甚至天竺开拓之路。殊不知大唐能够设南洋都护府,其中固然离不开我等的谋划与努力,但亦有上天眷顾,绝无可能所有事情都是如此一帆风顺,而且即使如此达大唐朝真正接受开拓南洋也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凡事过有不及,我更希望大唐稳扎稳打,积蓄国力,十年之后回头再看设南洋都护府的种种情形,才能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不足。若是都像世家这般急于求成,我担心终有一天会重蹈大唐怛罗斯之败,一败就丢失了数百年经营的西域,那时非但南洋今日之根基不保,而且恐怕还损了中原开拓南洋的信心。”
李飞羽说道:“师傅不用担心,有我等弟子主持南洋军政,必可控制世家的冒进。”
周彧点头道:“不错,所以在我走之前,必须把南洋未来十年布局好,不给世家人一点机会。故而我一到洛阳,就会辞去南洋都护府大都督一职,并推荐飞羽接替我,再由文昆接任安南都护府一职,再加上叶枫在夏州主政,庆凡、陆恒分别担任各府副都督与长史,如此我们牢牢控制南洋、安南、夏州三处都护府。我希望你们齐心合力,再加上我在中枢策应,那么众世家再也翻不了天了。”
李飞羽叶枫徐庆凡荀璨陆恒等人知道周彧此番安排不仅是为了控制南洋,也是为他们几人考虑,一旦有了南洋、安南、夏州都护府都督的资历,数年之后就可以借此升到正三品,未来出将入相,封侯入阁不在话下。如此一来,周彧既稳固了他在南洋的基业,也为众弟子铺好了未来的道路,一举两得。事后,周彧把湛卢赐给叶枫,纯钧剑赐给荀璨,倚天赐给徐庆凡,青虹赐给陆恒已示鼓励。并且私下对弟子都做了交代,首先要求李飞羽加大对大食纯血战马的引进和繁殖,每年至少把一万匹大食马运至中原,替换中原马军的战马,并且让他加强对南洋安南两处军队的训练,未来五年内南洋与安南的水军马军很可能成为大唐对辽国的作战主力。
周彧对叶枫的要求简单一些,要求他控制众世家开拓夏州的进度,尽量避免与夏州当地土著发生冲突,周彧本意是解决了北方幽云十六州之后,再把大唐发展的重心转到夏州,并且周彧靠诉叶枫,一旦北方有战事,李飞羽和荀璨都会被他调走,那时主持南洋大局的就是叶枫,让他注意处理和平衡与众世家的关系。
陆恒是周彧最小的弟子,他有一层特殊的传承,在众弟子之中最善天文观星之术,乃是掌管水军最好的人选,故而周彧让他辅佐李飞羽训练好水军,未来能否在辽国战事中异军突起,一鸣惊人就看他的造化了。
唐大兴三年八月,周彧乘当年来南洋的墨龙号前往洛阳,南洋都护府出动了十艘青龙级战舰和二十艘白虎级战舰护航。对于关注朝政的人来说,周彧的入朝是一个信号,意味着随着大唐开发南洋的功绩受到朝野上下的公认,周彧及其弟子进入中枢,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南人宰相出现,从此大唐的国策不免向南方倾斜。
十一月,周彧一家抵达洛阳,由于他此次出任枢密使,朝廷专门拨给一处大宅作为庐国公府,以配得上他的身份。皇帝李子英在宫内接见周彧时,送给周彧一幅他亲自书写的对联,乃是诗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最被人传颂的一句”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