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永恒天境传说 > 第13章 无痴大师

第13章 无痴大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十日之后,周彧终于离开了大荒寨,六年时间从一个文弱书童到武林健者,人生际遇之变换实在奇妙。

    由于南北货币不同,蓝山重临走前给周彧带了五十两金饼,五十两银锭,折合唐钱差不多有千贯,是从八品县令五年多的俸禄,也足够他数年花销了,加上换洗衣服,行囊颇重,周彧花三十五两银子买了一匹普通黑马代步。与大威府的队伍告别后,找了一个南下去金陵的商队跟随前行。商队老板原本无愿意接收陌生人,正巧老板也是淮南道的老兄,异国乡音亲切,这才同时带他一起南下。

    商队脚下颇慢,一个月才到金陵。金陵临江控淮,地势险要,三国时期名相诸葛亮至金陵,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金陵虽地处长江,长江下游,但若论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天下名城无出其右。西晋末五胡乱华,中原沦陷,神州陆沉,无数北方名门世家南迁,史称衣冠南渡。东晋立都金陵,保存汉室正统,正朔相承,是汉族的复兴之地。因此若论与汉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天下诸城以金陵为最,也留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数典故。

    来到金陵其实离庐州已经不远了,周彧此时也十分纠结是否要先回趟家里。像他这般离家已近十年了,已经从那个不懂事的儿童成长为如今风度翩翩一少年。可惜自己虽然身怀绝技,但终究一介白身,但凡离家多年的人心中都有一种梦想,那就是锦衣还乡,荣归故里。周彧思量许久,决定还是前去云贵一趟,回归之后再回故里。不过自己已经脱离险境,他身为人子,写一封家书报平安还是必须的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也不敢多写自己的遭遇,只是描述了近况,告知他们自己不久就将回家一封家书不过三页纸,斟词酌句,反复思量,不知不觉整整一夜过去,回想这么多年的遭遇,不由得热泪盈眶,直到天明。

    周彧最终选择了走水路延长江逆流而上入川再入云贵,此时已到秋季,入川的船少了许多,周彧等了数日才花了二两银子搭上了江东顾氏商队入川的船队。周彧如今身在江南,如龙入大海,再无一事一物可以束缚他,心中感觉无比轻松。长江烟波荡漾,江面上白帆点点,坐船远眺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一种江山如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自古描绘长江的诗词无数,周彧此情此景不免觉得只有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最贴切,纵然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多了一些悲意。

    因为逆流而上,因此行船也不快,加之船上不比路上,空间有限,因此人际往来不可避免。周彧虽然年少,但身材已有六尺有余,丰神俊朗,加之气质高雅,颇像是世家弟子出行,因此引得船上他人主动结识。周彧也不拒绝,一一答礼,待人接物,倒也不见生疏。数天下来,周彧几乎也认识了船上的几乎所有乘客,其中有商人,有世家人,亦有武林人士,可谓三教九流俱全。

    由于周彧此行入云贵有重要目的,因此他也心中也暗暗留心。船上有七八个武林人士,有四五个武功约在二三流之间,似是排教子弟。排教是起源洞庭湖,早已是长江第一大帮派,排教教众以十万计,仅以人数记,放眼武林除了丐帮无出其右者。虽然不明白,排教子弟为何坐顾氏的船,但周彧还是尽量少与他们接触。

    不过,周彧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是没能躲得了麻烦。一日清晨,他起早于甲板上练习吐纳,运功过半,却听到一个人缓步走到他身后五步内,脚步声极其轻微近似于无。周彧转过身,只见对方乃是一灰衣老僧,面孔上皱纹重叠,两只眼睛深陷,骨颧高耸,双眼精芒似已凝成两道有形的银线,只是相貌委实有点吓人。周彧此时眼力已经不差,自然看出对方功力精湛,必然是武林知名的高手。须知武林当中书生女人僧道尼,最是需要小心的厉害角色。

    老和尚摆动着身上那袭灰色的僧袍,双手合十,垂着眼帘,语声低沉说道:“施主,有请了。”

    周彧双手抱拳道:“大师请了,在下冒昧,敢问大师法号?”

    老和尚道:“贫僧无痴。”

    周彧说道:“不知无痴大师,有何指教。”

    无痴大师说道:“施主见谅,贫僧已观察施主不下十日,我观施主极具慧根,与我佛有缘,如入佛门,必可弘扬佛学,成就一代高僧,领袖群伦。贫僧山门莆田少林,但请施主跟随贫僧前往莆田少林。“如果说是其他事,周彧不欲得罪无痴大师这般高人,唯独迫人他往此事由于小时的遭遇让他深恶痛绝,虽然知道无痴大师本意不坏,但言语之间很难那么客气了。

    周彧说道:“小可年幼,尚有父母在上未能孝顺。大师请回吧。”

    无痴大师摇头说道:“施主,尘世一切恍如前生一梦,唯我佛门悟不生灭心,契无上大道,是为正道。“

    无痴大师此言一发,周彧甚是反感,双方已经无法再谈下去了,周彧道:”小可愚钝,但从未闻宣扬佛法让人离弃父母,违背孝道者。人各有志,大师请回吧。“

    无痴大师不依不挠说道:”还请施主随贫僧而去。“

    周彧摇头道:”大师如再强迫,恐遭人不喜。适可而止吧。“

    无痴大师却道:”施主如入佛门,可位列护法金刚,胜贫僧百倍。为佛门大计,贫僧不吝惜身。“

    周彧此时不免有哭笑不得之感,感情这无痴大师念佛太久,脑子已经成一根经了,说道:”小可如是不愿意,大师是否想出手?“

    无痴大师毫无羞愧之感,正色点头道:”正是。“

    周彧脸色一正,说道:”领教大师绝学。“

    无痴大师一拜,然后说道:”贫僧出招了。“话说完,停住片刻才缓缓出招,无痴大师虽然言语上处处紧逼,但武德极佳,这倒让周彧对无痴大师感观好了些许。

    无痴大师和周彧都没有携带兵器,比的只能是拳脚功力,无痴大师一出手就是少林绝学流云飞袖,非内力达到登峰造极者不可使用。此招并无什么奇妙变化,全依仗无痴大师功力深厚,衣袖未到,一股澎湃劲道就已涌来,此招潜力极大,只听见立身的船板也发出吱吱的声音。周彧不敢大意,右手运功临风一斩,一股尺许的剑气迸射而出,如巨斧开山将无痴大师的内劲一分两半,划身而过。

    两人仅仅一招,也对彼此武功有所认识,无痴大师眼中精光一闪,说道:”未想到施主已把剑气术修炼至如此境界,今日武林年轻一辈未闻有此等功力者,贫僧逾越了。“言毕毫无声息,无痴大师不再站定不动,身形移动如行云流水,迅捷中间有畅美,他飘然旋开,双掌斗开,两股无形气劲分叉而出,却在刹那间汇合一起,隔成一道浩荡无比的劲力,狂飚般卷向周彧。

    周彧与人动手经验极少,故而不敢大意,深吸一口气,双臂暴起,划过三道弧圈,立有一阵淡淡白色,似有若无的剑气在空气中吞吐不定,其劲尖锐若泣,刹那间剑气纵横,将两人交手的空间割裂如镜碎。剑气术几乎是武学中最难练成的集中武学之一,对一个人天赋、才慧、悟性要求极高,但一旦练成其威力也远在一般内功之上,有穿石切金,无坚不摧的力量。好在无痴大师见识渊博,知道剑气术的厉害,因此他不断施加力量,每一招都蕴藏千钧之力,如万仞高山压迫而来,潜力极重。

    周彧第一次遇到如此高手与之过招,对方修为之精湛,功力之雄浑,都是他前所未遇的,一上手就感觉到十分吃力。好在无痴大师施展的是少林功夫,厚重有余,凌厉不足,加之无痴大师缺乏机变,因此周彧慢慢顶住了无痴大师的无穷压力,反而剑气术愈用愈觉纯熟,变化也逐渐开阔,由极度吃力的局面下,慢慢感觉到轻松起来。

    无痴大师也慢慢感觉到了周彧的变化,一开始周彧是八分守,两分攻,如今剑气出手,有如风雷并发,似是蓄蕴排山倒海的威势,不复刚刚动手是缩手缩脚的局面,两人已是半斤八两的均势。两人对了数十招,不免惊动了船上其他人等,纷纷探头来看。但凡看到场内罡劲剑气纵横,未免脸色发白,胆小者赶紧回舱,深怕牵连到自己。排教数人看到两人如此功夫,暗自庆幸这几天比较收敛,未有得罪这两人之处。

    战至此刻,周彧已信心大增,若论内功精深,无痴大师压他一头,但如论对敌攻守,剑气术毕竟是武林独树一帜的绝学,场面丝毫不落下风。而且在无痴大师的如山压力下,周彧的潜力也逐渐发挥,一开始剑气吞吐不过半尺,如今已有尺余,威力何止倍增。此时,双方已经心里有数,压不下对方。两人动手间,威力极大,周彧立身的船舷固然被剑气切割地零落不堪,无痴大师所占船板处也被内力压得或内弯或外翘起来。此时,顾氏船主不顾凶险,跑上前几步高喊:“两位高人请快快住手,船要坏了。”

    无痴大师闻言一股内劲一坐,如墙壁一般把两人分开,周彧也乘机住手。无痴大师看着周彧说道:“施主的剑气术通灵变化,离至善之境已然不远。贫僧既无法说法施主,只有告退。”

    周彧毕竟是第一次如此场面,加之此番动手,受益匪浅,剑气术似有突破,故此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无痴大师倒也光棍,向船主要了两片长条木板,绑在布鞋上,径直从船上跳下,施展一苇渡江的轻功踏水而去。一苇渡江本是达摩祖师自天竺传自武林的轻功,只是此门功夫对内力要求太高,极少有人能舒展,至少以周彧眼下的功力还做不到。但是无痴大师在布鞋上绑了两块长木板,不仅增加了许多浮力,也便于足底踏水运劲,保持平衡,倒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取巧方法,但若不是亲眼所见,却也极难想到,看得周彧啧啧称奇。

    无痴大师已去,但见顾氏船主愁眉苦练,此番行船突来无妄之灾,这艘虽然只是400料的江船,但也要材料成本也要靠近四百贯,市价不下五百贯。两个高手动手竟然把船舷船板毁了小半,这一大修何止百贯,来回一趟的辛苦钱全搭在里面还不够。

    周彧看到船主的脸色,心知肚明船主见他武功高强,虽不敢言,但暗自肉痛,他本是寒门出身,直到民间疾苦。上前问船主:“你若修理这船,需要多少钱?”

    船主毕竟商人本性,说道:“至少二百贯。”

    周彧心想二百贯合一百二十两银子,自己有五十两金叶子,就算赔了二百贯,也足够自己云贵一行,说道:“我从舱里取十五两金饼给你,你且宽心吧。”船主心想眼下金陵的金银兑价是一两金子兑九两银子,自己不亏反赚,当下连连作揖称好。

    就在此时,一个中年人走过来向周彧双手拱手说道:“小兄弟,且慢。”

    周彧看此人脚步不甚严谨,最多只是三流功夫说道:”兄台有何指教?“

    此人一看就是人精,极善搭话,说道:”小兄弟出趟远门不易,后面行走花钱的地方尚多。这点银钱,顾某一律承担了。“

    周彧和此人不熟,不免说道:”兄太好意,周彧心领了,但终究不方便。“

    顾贤大手一挥:”能与小兄弟结交,何惜千金,更何况区区,三百贯呢?“

    船主似是认得此人说到道:“谢二当家,这如何是好?”

    谢义与船主不在多语,笑着对周彧说道:”小兄弟,请移驾到上舱一叙。“ 周彧看此人的谈吐,以及船主的反应,知道是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加之此人笑脸相迎,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如此蓄意结交,自己也不好落了别人的面子。再须知二百贯也委实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五口之家六七年生计了。

    周彧和谢义到上舱一聊方知,谢义乃是江东谢氏的外门二掌柜,他本不姓谢,祖辈三代服侍谢家,因此改姓谢,其兄赐名忠,他排行老二赐名义。

    说起陈郡谢氏可是了不得,谢氏本是中原的名门,更兼族人大多风流潇洒,衣冠磊落,故被称为谢家兰玉真门户,在百姓和寒士中的口碑亦极佳。太元八年,前秦苻坚率领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军容鼎盛,号称投鞭断流。正是谢氏子弟,时任尚书仆射兼吏部尚书的谢安以征讨大都督的身分负责军事抵御苻坚,终在淝水以少胜多

    击败前秦大军,挽救汉祚存亡,也使谢安和谢氏一门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并且留下了高卧东山

    ,草木皆兵,谢安屐断等诸多典故。诗仙李白《永王东巡歌》中的“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赞美的就是谢安的风仪。

    周彧从言语中能够听出谢义对能位列谢氏的自豪,确实对于一般寒士来说,就是想改立门墙,也要看名门世家能不能看的上,如谢义这般攀上关系,至少子孙三代富贵平安无虞。谢氏和其他世家作为北族南迁的世家,也确实与北方的诸多豪门不同,对寒士颇为亲近,多有接纳。故此虽然离开了北地的根基,但吸收了众多南方才学之士,因此其在南方的潜力极大,数百年来家族声势不逊当年。

    谢义出身寒微,得谢家提拔若此,自然忠心为谢家做事。他人在江湖,人面极广

    ,为谢家招揽了不少江湖高手,要知道谢家虽然给人最多的以风流潇洒的文士形象,实则在东晋年间就曾经在北方招募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孙无终等拥有一定武装力量的流民将帅,最终建立了闻名天下的北府兵,是少有的几个出将入相的世家。未久,两人交谈甚欢,谢义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目的,问道:“周贤弟,年方十八,胸藏书卷,腹有经纶,更身怀绝艺,文武双全。俗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只有入朝堂,方能彰显你的才华。“

    周彧知道谢义是抬举自己,他还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斤两,说道:“小弟出身寒微,游学在外,算不得文武双全。二当家捧杀小弟了。”

    谢贤仔细端详周义,说道:”愚兄常年行走在外,略通相术,以阁下之相,仕中极品,未来必有位列公侯,光宗耀祖的一天。“

    但凡练气士,本是逆天而行,故而不喜他人卜算己身,周彧随之错开话题。谢义老谋深算,也知道周彧此等有真才学识之辈,不是一番言语可以打动的,也知趣地只谈风月趣事,心中暗中把周彧的情形牢记在心,准备回家禀告家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