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62
要解决一团乱麻, 除了用快刀之外,就只有捋线头这种笨办法了。
应全也不愿意大费周章,但这是在京城, 天子脚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禁军大营的血腥气还没三干净呢,傅党的案子还没正式有个完结, 需要等到大节之后衙门冲开,三司会审,皇帝加印,午门外的刽子手们才能开张。
朝中终于能站上前台的那群愣头青一个个的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这种时候稍有动静, 就能跟看到红布的斗牛一样喘着粗气红着眼睛往上扑。
应全可不想让那群还没被调/教好的傻子闻到什么味儿, 吓鸡儿乱搞给他家小皇帝添乱。
好在这根线头是被捋出来了,后面就是要下力气的慢工细活了。
不过问题还是存在的。
“土行孙”孙不恭应全是想起来了,全赖这家伙太有特色, 不管是本名还是诨名都好记。
但“十三凶徒”的其他人都是些什么家伙来着?
应全上辈子就一普通的宅居青年, 爱看点儿武侠小说, 也没有过目不忘的能耐能把看到过的边边角角都记得一清二楚。
别说“十三凶徒”这种机动性超强, 互相都不知道对方真实身份的,就连挖个坑在地下一藏几十年的“九幽神君”龟缩的那个“鱼池子”到底在哪儿应全也不记得啊。
退一步说, 就算记得也用处不大。
这世界跟大杂烩似的, 为了逻辑自洽, 他记得的那些东西有多少有用的都不一定呢。
别的不说, 单这京城的格局就肯定不一样啊。
唉——
应全心累。
行吧,他也不是什么工作狂,有事手下服其劳呗。
雷卷把这么机密的事儿都拿出来跟他说,也未必没有自己的心思。
应全还是挺欣赏雷卷这人的。
眼光够宽阔长远, 个人能力和御下手段都够出色,除了脑袋上都绿云罩顶了,还在那叽叽歪歪就纠结结的劲儿他实在看不明白意外,其他都还行。
估计这次也是牵线搭桥来的。
朝廷对霹雳堂有想法这事儿就算应全不说,雷卷也肯定能猜到几分。
霹雳堂有位天赋绝伦的祖先,最初的霹雳子就是在这位祖先手里被创造性改良成功的,也以此为凭仗,在朝不保夕的乱世中迅速拉起了自己的势力。
不过这位天才野心不强,也有自知之明,没想要干一番大事,只想能够保证家儿老小无人可欺就行。
这就是江南霹雳堂的雏形。
必须说,这个家族,尤其是雷卷说的那个掌雷一脉,那真是个神奇的代代都能出大手的家族。
具体看不断被改良更新的霹雳子就知道了,霹雳堂偶尔也会出售一些他们已经淘汰的旧款,就这样都会被抢破头。
江南霹雳堂只靠这一项就富得流油,还轻易无人敢得罪,只有被讨好的份儿。
奈何朝廷不需要讨好他们。
雷卷接了应全的橄榄枝,有自己的因素,也饱含替出身的霹雳堂趟雷的自我牺牲啊。
为了长久之计,主动靠拢,总比到时候被掐着脖子套枷强啊。
应全挺满意雷卷和霹雳堂的态度。
对嘛,不要自己搞事,有事就找老大解决,朝/廷省心,霹雳堂省事,这叫双赢。
应全愉快地接下了这份示好,将不久前对霹雳堂管理不当的愠怒都团吧团吧先丢到了一边儿,还投桃报李地迅速给出了糖。
“这个‘土行孙’孙不恭我有点儿印象,他师父应该是个自称‘九幽神君’的魔头,前朝末年的时候开始在江湖上兴风作浪,做下不少血案。后来太/祖鼎定江山,为国朝安定百姓生计几次下令大规模清剿流寇和江湖中的败类,那以后就没见这魔头再露过面,原本怀疑是死了。
若这使土遁的真是孙不恭,他还有胆有能耐敢对霹雳堂下手,那搞不好‘九幽神君’这老不死的魔头也还在哪个犄角旮旯苟延残喘着呢。
孙不恭当时还有几个师兄弟,有几个清剿时被处死了,剩下的也都跟孙不恭一样小打小闹的没什么动静,这些六扇门那都有记录,你可以去找无情,让他帮你查查卷宗,不过我估计他都记脑子里了,你直接问就行。”
六扇门是专门辟出来管理事涉江湖案件的部门,里头收录的关于江湖事件与江湖人物的详细信息十分丰富,远非那些江湖上的什么“包打听”和“百晓生”之流能比的。
这最早起于诸葛神侯的主张。
六扇门如今最出名的四大名捕已经是第三代捕头了,前面两代的捕头虽然如今因年纪旧伤等原因不再适宜长途奔波,曾经也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才立起了六扇门响当当的招牌。
查问江湖事,去六扇门正对口。
最主要坐镇六扇门的一般都是无情,“十三凶徒”是他的灭门仇人,无情当年死里逃生,也被害得落下了终身残疾。
应全相信以无情的脑子,他都把线索送上门了,要不多久就能发现这里头的关联。
无情的身体这些年有宫中御医和应全捞回来的江湖名医调理已是强多了,若是能借这次机会把大仇报了,了解这桩心病,想必为国效力的年限又能拉长一截,应全自己也能省不少事,两全其美。
雷卷本来也有求助六扇门的意思,不过六扇门和锦衣卫素来走的不是一个路子,颇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有了应全的话,他行事就方便多了。
收获颇丰,雷卷感激地给应全拱手道谢。
应全摆摆手,“说真的,得空去找平一指给你看看,拿点儿补身的药丸子什么的吃吃,你这体质是真不咋地,这还没到最忙的时候,你别到时候再累趴了。”
应全这回倒是真的好心了,雷卷也就笑笑应了,不过……最忙的时候?
见雷卷没明白,应全一想,这还是雷卷接手锦衣卫之后头一个年节呢,还是没经验。
“案子要查,锦衣卫的本职也不能忘了啊。”
雷卷是聪明人,一点就明白了。
锦衣卫锦衣卫,离皇帝最近的卫军,最早便是掌管皇帝仪仗銮驾担任皇帝近身侍卫的。
衍生到后来,职能更复杂,大到稽查案件、探查消息,小到市容管理、安全隐患排查,这些都归锦衣卫管。
没几天就到上元节了,按例这一天皇帝都是要出宫与民同乐的,安全排查问题乃是重中之重。
这部分都是按例走的,雷卷上位之后锦衣卫也没有全部大换血,有老资历的锦衣卫负责这部分事务,公文他都批下去了,只是最近被霹雳堂出的这事儿牵扯了大量精力,不说忽略,也没把重心放在上面。
这却不是小事了。
雷卷赶紧谢过应全提醒。
“嗯。”应全面色淡淡,不太满意雷卷这种顾此失彼的行事,又意味深长地点了他一句,“磨刀不误砍柴工,你可以找机会跟庞统取取经,正好之前他家爱将小顾正在查京城傅党的余孽,地皮都被他翻了一遍,有什么藏污纳垢的犄角旮旯他都熟,你也顺路去跟他取取经,千万谨慎行事,上元节那日不容有失。”
雷卷应了。
出来之后心里一直反复砸么应全最后那番话,总觉得应全是知道了什么,却不好直说,只给他指了个方向。
既如此——
雷卷命人折返,打消了直接去六扇门的想法,打算先回去递个帖子拜访一下庞统和顾惜朝再说。
雷卷摸应全这脉倒是没摸错。
应全的确是不满雷卷把皇帝出行的安危放在查案之后,不过京城安危本也不单指望锦衣卫,霹雳子一事也的确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应全便没多计较。
锦衣卫与禁军本来不应该有所往来,这次也算破例,也是因为庞统和顾惜朝本来在禁军也待不了几天的缘故。
将他方才想起来的那部分前世记忆和之前查出来的种种相结合,应全有八成把握这个“鱼池子”就在京城地下的某处,只是不知道具体位置罢了。
以他目前掌握的信息和人手,若放开了查,查出结果只是早晚问题。
但这件事背后的人十成有十一成的可能是傅宗书,必须要把查案的过程放在明面上。
应全和手下的人都不能动,他们可不能有姓名,于是他给雷卷提示。
六扇门、锦衣卫、禁军。
雷卷、四大名捕、庞统、顾惜朝。
要是这些人加起来都办不成事,那他上辈子可就白看了那么多小说了。
这些可都是他当年向往过的人物呢~
雷卷当官的经验缺乏,办事能力还是可以期待一下,学习速度也挺快。
上元节皇帝出宫登城门赴灯会与民同乐乃是定例,为策万全,不光锦衣卫,大理寺、六扇门和京城本地府衙的衙役们都会在京城大小街巷来回趟灰,清除隐患之余也顺手抓抓犯人冲冲业绩。
这期间是龙得盘着,是虎得蜷着,平日里多趾高气扬这时候都得老实窝着。
故而雷卷等人的行动并未引起额外的注意。
一切都似已经风平浪静,只有少数人知道,这只是又一场暴风雨前的宁静。
作者有话要说: 晚餐:牛肉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