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关于小黑蝶暗恋小白兰这件事 > 第51章 第49章

第51章 第4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又昏昏沉沉睡了几日,再次清醒时徐檀灵已经冷静了许多,沈岱陪在他的身边,一丝不苟的照顾着他,丝毫没有提那日的事情。徐檀灵变得异常沉默、嗜睡,情绪一直十分低落,但沈岱也无可奈何。

    这日沈岱正在喂他喝药之时,一侍卫走进门来在沈岱的耳边说了些话,之后沈岱便一直愁眉不展,似乎在担心什么事情。

    徐檀灵虽然消沉痛苦,但对于沈岱的事情还是十分上心,问:“怎么了?”

    沈岱看向他,似乎犹豫了一下,道:“匈奴开始南下了”

    听闻此话,徐檀灵避开送到嘴边的药汤,看着沈岱。

    沈岱示意他喝下药汤,继续说道:“匈奴有各地军队和中央军对付,你安心养病,不要胡思乱想。”

    徐檀灵又垂下眼眸,喝下了那药汤,太苦涩了,他皱了皱眉。

    沈岱替他擦去嘴角的药水,他虽然看起来依旧冷静,但实际上内心已经有些慌乱,他方才没有向徐檀灵透露,匈奴此次进犯来势凶猛,共四十万大军,已经攻破了莫城和鸣沙峰,不知道接下来的防敌关卡还能不能守得住。

    喝完了药,徐檀灵平躺下去,眼睛闭上了,片刻之后又突然睁开,攥住沈岱的衣袖,说道:“师父,我想快点启程回京。”

    沈岱见他眼底终于有了一些光芒,笑了笑,点点头:“好,再歇息一日,我们就启程。”

    一日之后,三人被一队人马护送着启程回京。沿途全是携家带口逃难的难民,徐檀灵坐在软轿中,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们,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沈岱一行人回京之后,直接去了李青府上。

    沈岱先行进了李青的书房,顾蕴扶着徐檀灵走在后面。一进书房,沈岱便看到焦头烂额的李青突然站起来,然后又捂着头,一旁下人连忙上去搀扶,李青摆摆手,道:“你们都先下去吧。”

    沈岱道:“李大人还要注意身体。”

    李青一脸一言难尽的苦涩,示意他坐下谈话,说道:“子渊你可回来了,我一个人应付起来实在是有些吃力。”

    由于沈岱对段阔没有那么信任,所以有些事情并没有透露给他。徐檀灵出事之后,所有事情都落到了李青的担子上。

    这时顾蕴和徐檀灵走了进来,李青问道:“若木身体如何?”

    顾蕴道:“再休息几天应该就没事了。”

    李青道了一声:“那就好”,却看向沈岱,“这时候应该让他静心休息。”

    李青的意思是顾蕴和徐檀灵最好回避接下来的谈话内容,但沈岱看了看徐檀灵,说道:“该让他们知道了。”

    李青叹口气后点了点头,沈岱转入正题:“匈奴这次南下,实在是对我们很不利。”

    李青面色凝重的点点头:“所有的计划都搁浅了。”

    徐檀灵突然在一旁问道:“什么计划?”

    他还从来没有在长辈谈话之时如此打断过,李青和沈岱一时都看向他,就连顾蕴都发现了他的反常。

    沈岱心疼他的遭遇,并没有计较,反而停下与李青的交谈,向徐檀灵耐心解释道:“若木,冯朔当时愿意将兵力交给皇上分配,这件事你不曾觉得奇怪吗?”

    徐檀灵当然觉得奇怪,当时京城盛传,是冯朔病入膏肓时皇帝亲自照料他,之后他痊愈,看淡了生死权利,又对皇帝感激涕零,所以才愿意交出兵权。以冯朔的性格,他做出这种毁灭自己一生心血的事真是诡异至极,但这件事的结果是好的,因此徐檀灵就没有仔细追究,难道这里面还另有隐情?

    徐檀灵道:“冯朔已经让步,不管他的动机是什么,现在的兵权分配是对皇上有利的。”

    沈岱道:“冯朔的计谋的确骗过了所有人,也包括皇上。他是让步了,但他是以退为进。现在的情形看上去比先皇在位时要好,但皇帝实际已经危在旦夕。”

    顾蕴心下一沉,忍不住看了一眼徐檀灵,只见他紧皱着眉,一言不发的看着沈岱。

    沈岱解释:“冯朔是权臣,很懂得操弄权术,他知道在朝廷这片土壤上,要想屹立不倒,最开始时就不能做枝叶长得太高太密的树,否则树大招风,很容易夭折。因此最初时,他没有在内阁等高位上安插自己的亲信,所以才能将皇帝蒙蔽那么久。不能做向上生长的参天大树,就只能向下延伸,他把根系不断向深处扎,直到地方上的县令、都督,都成了他的爪牙。当然,之后他权势熏天,不必再顾忌皇帝,向朝廷里引荐了许多官员都是后话。”

    徐檀灵听懂了沈岱话中之意,沈岱继续道:“他解了自己的兵力,和季荣二人共同掌管重组后的中央军,而且中央军里只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为他负责,看似他的实力下降了,但其实他把季荣二人的一半兵力都揽在了自己手中,只是暂时由各地都督保管而已。”

    屋内一时静默,顾蕴道:“怪不得冯朔会答应先皇的要求。”除了震惊之外,顾蕴心里还有疑惑:沈岱是怎么知道这些暗箱操作的?但他并没有问出来,这个问题应该由徐檀灵提出,顾蕴等了一会儿,果然听到徐檀灵问道:“师父是怎么知道冯朔的计谋的?”

    沈岱看了他一眼,道:“我在辞官之后其实一直关注着朝廷的动向,我发现冯朔手里积攒了一些实权,身边却没有什么亲信,因此便猜想他可能采取了其他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李青在一旁点点头,他不得不佩服沈岱的这种政治嗅觉。

    沈岱继续道:“那几年我带你去各地游历,其实就是去调查冯朔的根系枝叶。他既然费心到如此境地,那如果要架空他,就也要将最深的根□□。”

    “所以我一直在打通各种渠道、竭尽所能的调查他的亲信爪牙。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要架空他很简单,因为能做冯朔的亲信之人,全都不是贤良之人,只要有心细查,总能找到他们的政治污点。”

    李青点头:“不错。”

    徐檀灵总觉得这先后衔接的太过完美,沈岱开始调查那些人在前,冯朔将兵力分散在后,沈岱怎么就有把握冯朔会这么做呢,如果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凭借着在京城的兵力优势逼宫的话,沈岱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这时沈岱说道:“后来我还走了一步险棋。”

    “什么险棋?”

    沈岱看着徐檀灵:“冯朔的这招以退为进,是我故意引导他这么做的。”

    见顾蕴和徐檀灵均露出讶异的神情,李青道:“这是你师父的高明之处,当然也是最为冒险的一步。兵力分散之后,冯朔揽了绝大部分兵力,绝对实力是增强了。但他在京城的实力削弱,对皇室的直接威胁变小了。一旦发生变故,地方上的兵力集结也能为我们做出反应争取时间。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们能在发生直接冲突之前,悄无声息的化解冯朔的兵权。”

    顾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听着,不知不觉出了一手的汗。他看着面前的沈岱,此人看起来儒雅,甚至可以称得上文弱,却一直在运筹帷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实在是令人……心生敬畏。

    徐檀灵看着他,说道:“所以为了化解冯朔的兵权,师父一直在搜查他们各方面的罪证。”

    沈岱点点头,徐檀灵继续道:“如果我没猜错,化解兵权的意思就是将冯朔的爪牙不留痕迹的铲除了。”

    顾蕴想到什么,问道:“郭凡?”

    李青看向他,点了点头:“当初老夫阻止你们不要将郭凡的罪行写于奏折之中,就是担心被冯朔发现,那时我们正在着手处理郭凡,倘若这时他与冯朔通气的话,那冯朔就会发现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顾蕴和徐檀灵一时无言,徐檀灵总觉得哪里不妥,李青和沈岱所做之事的确会架空冯朔,但这些事都是越位欺君之事,调查那些官员也罢、罢免甚至暗杀那些官员也罢,这些都需要经过朝廷同意,像郭凡这样手握重兵但远离京城之人,还必须由皇帝决定升贬去留。当初李青处理郭凡,徐檀灵认为这是个例所以没有多想,但如果他们敢如此大规模行事,只能说明他们没有将朝廷律法放在眼里,说到底就是没有将皇帝放在眼里。

    徐檀灵看向沈岱,语气格外冷静,问道:“师父,我们是不是还没有放弃篡位之事?”

    顾蕴心里一惊,随即想到:对啊,从李青让他们去迎接四王爷回京之时他就应该想到这一点。

    李青和沈岱没有摇头否认,但从李青表情的微妙变化,徐檀灵便知道了答案——李青和沈岱等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拥护四皇子刘瑞明上台。

    想通了这一点,徐檀灵心中突然觉得厌烦,他提起嘴角,心里自嘲道:自己果然是微不足道的一颗棋子,都到如此关头了,才知道一切原委。

    沈岱似乎知道了徐檀灵心中所想,说道:“一直没有告诉你,是因为知道的越多,对于你而言越不安全。”

    徐檀灵不是一个无理取闹、不明辨事理之人,他就是因为十分清楚沈岱自始至终承担了这么重的担子,所以心中怒气难平。当初沈岱隐瞒他父亲的死因,徐檀灵还能安慰自己因为当时自己的确年幼,不适合知道这些官场的人心险恶。但在沈岱带他游历的那几年以至如今,他也不算是什么都不懂的黄髫小儿了吧?为什么不愿意告诉他让他分担一些呢?如果他不愿意让自己承担,那自己为什么还要一直发誓出人头地之时保护他呢?

    最可笑的一点是,沈岱需要他的保护吗?

    “师父,原来您一直都是执子之人,檀灵不过是棋子罢了。”

    此话一出,沈岱瞬时面色苍白,李青对徐檀灵的话也十分诧异,直言呵斥道:“若木,你这话太过无礼。”

    徐檀灵抬起头,眼睛通红,笑道:“我只是厌恶了官场的勾心斗角罢了。”

    他突然想起了那日沈岱向他保证的:“檀灵,若你最后对官场厌烦了,想要离开了,我会助你全身而退的。”

    他站起身来,似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我厌烦了,却无法全身而退了。”

    他的心已经空了一处,真的无法全身而退了。

    说罢,徐檀灵便独自离开了房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