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关于小黑蝶暗恋小白兰这件事 > 第50章 第48章

第50章 第4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愉越想越不寒而栗,他回想起当时冯朔的表现——病重,向皇帝表忠心,心甘情愿交出兵力,这些是不是都是他表演出来的?他是不是在引导着先皇将兵力分散出去,以打消先皇的顾忌?

    “皇上,李青的欺君之罪铁证如山,应让他交出官职,并将他交由刑部处罚。”魏寺礼道。

    刘愉的思路被打断,放下宗卷,揉了揉眉间,缓缓说了两个字:“不急。”

    魏寺礼一愣,心里慌乱起来,皇帝的反应与他的期望大相径庭,他想不通。

    刘愉道:“你先回去吧,现在不是定李青罪的时候,朕自有打算。”

    魏寺礼迷迷糊糊的从宫里出来时,魏捷已经心急如焚的在宫门外等了许久。魏寺礼一直没有回府,魏捷便去大理寺打听,结果王大人告诉他魏寺礼拿了宗卷走了,想必是去了宫里,魏捷心下一沉,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他在家里坐立不安,便干脆到宫门外等候。

    “父亲……”魏捷有话要问,魏寺礼却摆摆手,示意宫门口人多眼杂,先回家再说。

    两人一前一后的回了家,关上了门,魏寺礼才道:“为父冲动了。”

    魏捷将茶端给他,问道:“父亲给皇上都说了什么?”

    魏寺礼喝了一口,道:“我向皇上说明了李青的罪证。”

    “皇上作何反应?”

    魏寺礼叹口气:“皇上说现在不宜定李青的罪,让我暂时不要向其他人声张。”

    魏捷沉默了一会儿,魏寺礼放下茶杯,他细细回想了一下皇帝的每个表情、每句话,虽然皇上什么都没说,但正是由于他反应过于冷静平淡,反而让人内心不安。

    魏寺礼道:“早知皇上是这样的反应,我就不应该拿着那些宗卷去见他。”

    魏捷问:“皇上没有起疑吗?他没有问我们为什么会去调查那些人的宗卷?”

    魏寺礼眉头皱了起来:“他问了,我回道因为你和程周关系交好,程周许久没给你回信,所以才去调查的。”

    “皇上什么反应?”

    魏寺礼道:“他什么都没说。”

    “什么都没说?”

    “对,他是不是不知道官员不能随意调出别人的宗卷?”

    魏捷摇摇头,两人沉默下来,过了片刻,魏捷道:“我觉得这件事需要向冯大人说明。”

    魏寺礼犹豫道:“但皇上已经嘱咐了,让我不要声张。”

    魏捷道:“冯大人做事有分寸,不会向皇帝出卖父亲的。”顿了一下,魏捷解释道,“我心里感觉很不好,皇上万一起疑,冯大人就不能单独进宫面见皇上,否则他将陷入很危险的境地。试想一下如果皇上将冯大人软禁作为筹码,那我们就很被动了。”

    魏寺礼擦了擦额上的汗:“还是我儿想的周到。”

    魏捷道:“这件事由我向冯大人说明吧。”

    此时天色已晚,魏捷换了一身衣服,趁着夜色骑马去了冯朔府上。

    “贤侄有何急事?”冯朔示意魏捷坐下说话,魏捷道:“冯大人,大事不好。”

    冯朔心里一紧,让下人们都退了出去,问道:“什么事?”

    魏捷暗暗顺了口气,这才道:“我和父亲今日发现,李青竟私底下处理了好几个都督,其中包括景州的程周,还有柳州的郭凡等人。”

    “什么?”冯朔站起身来,李青竟敢动他的兵力?难道朝廷已经发觉他的谋略了?

    魏捷也站起来,安慰道:“大人不要着急,李青处理这些人时,没有经过皇上的同意。”

    冯朔像是听不懂魏捷说话,他瞪着双眼坐下:“你细细讲来,给我说清楚。”

    魏捷便解释道:“我是负责与程周联络,通知他带兵回京的。”冯朔点点头,魏捷继续道,“我给程周写了信,他也回信给我了,但我发现那信并非出自他之手,便亲自去了景州找他,到景州之后,我意识到程周已经被人控制了。但我去的太匆忙,势单力薄,不能久留打探,因此就回了京。回京之后,我和父亲去大理寺调出了程周的宗卷,这才发现他被内阁贬官了,景州的都督也换成了另一个人,但那贬官之令并没有走朝廷正常的程序,全部都是由李青一人操作的,皇帝并不知情。”

    冯朔深吸了口气,在心里骂道:李青这个老狐狸,怪不得后来表现的温和保守,冯朔还以为是因为兵权调动导致他放松了警惕,原来他一直都在背地里放暗箭。

    魏捷见冯朔的脸色变得极难看,似乎非常生气,便没有再说话。

    缓了一会儿,冯朔问道:“李青一共处理了几人?”

    魏捷道:“我们还没统计,毕竟未经皇上同意翻看别人宗卷有罪。但现在已经明确知道的,一共有六人。”

    冯朔又深吸了口气,他在想也许事情没有那么糟糕,他一定不能乱了阵脚。

    过了一会儿,魏捷见冯朔神色稍缓,便抓紧时机,他起身跪在一旁,冯朔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魏捷低着头,道:“冯大人,我还有一事要报,希望您不要怪罪。”

    冯朔眼皮一跳,魏捷替父亲背了罪名,道:“都怪我急功近利,想要替大人惩办李青,因此没有和大人商量就去面见了皇上,皇上现在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冯朔又紧张起来,问道:“皇上说什么了?”

    魏捷抬头,道:“皇上说暂时不动李青,还让我不要声张。”

    听闻此话,冯朔坐不住了,他在屋内踱起步来。

    皇上不让惩办李青,说明他已经发觉这件事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难道皇帝已经起疑了?冯朔摇摇头,他和这些都督的关系这么多年以来都隐藏的很好,要查的话并不容易。如果皇帝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反应过来自己与那些都督属于同一党派,那只有一个原因——魏捷说漏嘴了。

    冯朔停下脚步,对魏捷说道:“你先起来吧。”

    魏捷起身,冯朔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说道:“你既然和皇帝有所接触,那能看出来他已经起疑了吗?”

    魏捷犹豫了一下,道:“应该是起疑了。”

    冯朔微微叹口气:“贤侄,莫要怪我说你,你确实欠考虑了。如今不比当初,在京城内我的兵力仅占三分之一,一切事情都要万分小心,一步错之前的努力就都会付诸东流。”

    魏捷低着头,冯朔又道:“但你也有功劳,倘若不是你,老夫的权力就算被李青掏空了也浑然不觉。”

    屋内静默了片刻,冯朔道:“既然皇上已经知道了,那我们对皇上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得有个预期才行。”

    魏捷道:“冯大人所言极是。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皇上接下来很可能会向李青一侧靠拢。”

    冯朔点头,他认同这个观点。皇帝意识到党派之争并未消亡,又对其中一派失去信任,那向另一派寻求政治拥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青一派手里有中央军的三分之二,又有地方上暗地里劫过去的那些兵力。他虽然拥护四王爷,但如果皇帝向他表明一同打压冯朔的决心,冯朔相信李青会选择先与皇帝合作。这么一来,他们的处境就很危险。

    冯朔道:“当务之急,就是让皇帝和李青一派不要联合。等这件事解决后,我们再看看怎么和李青算账。”

    魏捷道:“却不知该如何让皇帝失去对李青的信任。”

    冯朔思索片刻,道:“我这里有一条情报,你安排一个官员私底下去面见皇上。”顿了一下,冯朔继续道,“就让桑长怀去,今晚就去。”

    魏捷点头,问道:“什么情报?”

    冯朔道:“你让桑长怀告诉皇上,李青这次力荐季玉前去赈灾治匪患,季玉不光完成了朝廷的任务,还接回来了一个人。”

    “何人?”

    冯朔眯起眼睛,道:“刘瑞明。”

    桑长怀受命连夜进宫拜见皇帝,冯朔和魏捷等了一个通宵,在即将破晓之时,桑长怀终于回到了冯府。

    “如何?”

    桑长怀接过热茶,双眼有些发红,是彻夜未睡的表现,他叹口气:“皇上一开始不信,我便对他说可以在季玉回京之时将他拦在城门外一个一个检查他队伍里的人,如果没有刘瑞明,我愿意以死谢罪。”桑长怀嗤笑一声,“皇上听后表情都像是快哭了。”

    魏捷扯了下嘴角,问:“皇上有说什么吗?”

    桑长怀摆摆手:“什么也没说。”

    魏捷问:“那桑大人为何现在才回来?”

    桑长怀一脸无奈的叹口气:“皇上没让我走啊。”

    刘愉也不说话,脸阴沉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皇帝没话,桑长怀自然也不敢多言,两人就那么各怀心事的干坐着,桑长怀在皇帝面前又不敢有什么小动作,于是正襟危坐了一个晚上,腰都快受不了了。

    冯朔道:“那无其他事的话,你们先回去休息一会儿吧,等会儿还要去上早朝。”

    两人告退了,冯朔却没有抓紧间隙休息,而是叫下人唤来了冯铭,在一晚上担惊受怕、被各种想象之中的不利后果折磨之后,冯朔想通了一件事情——既然李青都在背后用这种阴招,那他也不必拘束自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